吳彬
現(xiàn)階段,部分學校受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忽視了對學生的公共意識方面的教育,導致一些中學生的社會公德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出現(xiàn)滑坡。聯(lián)系我們平時對學生的教育,針對實際教育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理想的學生社會公德,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公共意識教育加強重視和培養(yǎng)。筆者根據(jù)平時的觀察和思考,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探究:
一、培養(yǎng)學生對“公共意識”的認識
公共意識的概念最初是指一個公民必須具備公共精神,關(guān)心公共事務,不僅僅是關(guān)注自己的私事,更要關(guān)注社會利益。
公共意識的生成與發(fā)展,為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提供精神支撐。建構(gòu)有利于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健全人格,需要在個人心理上培育和鍛造包容萬物、自強不息、服務社會的自覺意識。這是個人精神生命從有限向無限的生成與延伸過程。而其內(nèi)涵中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公共精神,則可以為在認知、改造、建構(gòu)世界的過程中建構(gòu)自身的健全人格,在追求自由發(fā)展中展開自己的生命旅程,實現(xiàn)個人的人生價值,提供不可或缺的導向與價值支撐。
二、培養(yǎng)學生公共意識的策略與方法
初中生的思想好似是一扇半張開半封閉的門。良好的引導會使他們健康成長,積極上進。學生的公共意識從長遠來講就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1.立足于學校教育
從課堂學習中培養(yǎng)。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教室內(nèi)。學生與班集體之間的關(guān)系就有利于公共意識培養(yǎng)。雖然各種知識學習是重要的,但在這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學生公共意識培養(yǎng)的過程。
從具體的教學方面培養(yǎng)。老師課堂上講課,如果有個別學生破壞課堂紀律,影響其他學生聽課,老師就不能熟視無睹,應該借此機會教育學生:班集體是一個大家庭,學生應該熱愛和關(guān)心這個大家庭。告訴學生隨意破壞課堂紀律就是不講公德,就是沒有公共意識的表現(xiàn)。老師不能因為個別學生的無理取鬧,而停止繼續(xù)教學。我們要及時引導,善于溝通,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體現(xiàn)自己的思想和素質(zhì),同時,學生公共意識的培養(yǎng),老師的人格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從班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不能局限于知識學習,更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班集體的活動是學生公共意識進一步的強化培養(yǎng)。如學校開展的體育運動會,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這不僅是展示學生個人的思想素質(zhì),也是體現(xiàn)一個班集體的風貌和整個年級凝聚力的機會,更體現(xiàn)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賽場上同學們的奮力拼搏,志愿者的熱情服務,加油者的吶喊聲,都為學生的公共意識添加了許多新鮮的內(nèi)容,讓他們明白要“贏得光榮,輸?shù)霉獠省薄?/p>
2.扎根于家庭教育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場所。孩子在家不聽話,發(fā)脾氣,任性,實際上也是沒有公共意識的表現(xiàn)。
應經(jīng)常提醒家長要做好榜樣示范作用,不要把一些不良習慣帶到家里。要經(jīng)常和家長聯(lián)系,利用有利場合,恰當引導。如有時需要排隊等候(買票、參觀等),應該關(guān)照孩子,要耐心,有序;進飯店就餐,應該安靜就餐;家里有客人拜訪時,要熱情招待。許多例子,就是要在家庭生活過程中,有意培養(yǎng)孩子的公共意識,使之成為無意識的好習慣。
3.著眼于社會教育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最終都匯合于社會。社會是檢驗公共意識的唯一場所。從樓中到社區(qū),從省市到國家,要利用學生周圍的具體情境大力進行教育。如乘公交車、地鐵時,主動給年老體弱的人讓座;在乘自動扶梯時要靠右站立。如2014年的南京青奧會就是優(yōu)秀的教育素材,需要一大批的具有公共意識的人員參加服務。不僅僅是各地志愿者,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積極參與。許多國家大事的勝利完成,讓我們看到了我國公民的公共意識正在加強。我們要拋棄“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個體私人意識,不做袖手旁觀的“看客”和“麻木不仁”的局外人。
學生是好動且能變的主體,在個性開放的今天,我們?nèi)匀灰岢圆挥绊懝驳赖隆⑿袨橐?guī)范、社會文明為前提的公共意識,如果孩子能夠從小在思想上具備公共意識,長大能用行動實踐公共意識,那么我們的文明程度就會更高。提高公共意識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公共意識教育的田野上,每一粒種子都能破土發(fā)芽,每一朵鮮花都能自由開放,我們堅信,只要每一個人都具有關(guān)注社會的公共意識,明天一定更美好。
(作者單位:江蘇江陰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