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亞林
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指引著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教學目標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標準,是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同時也關系到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因此,進行高中生物教學之前就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進行,只有正確定位好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確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384-01
目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目標的確定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只有解決了這些不足之處,才能更高效的定位并明確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本文針對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確立中的弊端展開深入的探討。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狀,目標設定不明確
1、教學目標設定范圍不全面
當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目只是簡單的要求了解到教材中的內容,不重視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和價值觀?,F在的高中生物教學效果受到教學目標的制約,例如,教師在設計《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這一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時,只設定了教學最終的效果,盲目的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并沒有在教學過程中設定學習方法,沒有明確教學目標的主次性。
2、教學目標定位時沒有把握好尺度
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定位面對著諸多難題,比如,如何正確把握教學目標這個尺度。如果教學目標定位過低,那么就會讓學生失去壓力,沒有學習的緊迫感,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學目標定位過大,則會讓學生難以承受,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嚴重影響教學的效果。
3、教學目標形同虛設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高中生物教師雖然確立了教學目標,但是并沒有真正按照教學目標來實施教學,也沒有將教學目標融入教學內容中去。很多教師只是在重復一些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具體的體現出來。
4、教學目標設計缺乏目的性和計劃性
例如,在進行《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這一教學時,某教師原本在目標設定時想要通過吃的東西這一問題來引出三大營養(yǎng)物質,結果卻在同學問:“什么東西好吃”這一問題時被帶離了教學目標,浪費了的教學實踐的機會,并且沒有獲得任何教學效果。顯然在平常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著無目的、無計劃的教學課堂。
5、教學目標缺乏預設性和生成性
大部分教師在設定出結構清晰、構思嚴謹的教學目標,制定這些完美的教學目標,但是卻忽視了實際操作的可能性。例如,設定《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教學目標時,僅僅是設定讓學生認識生物膜結構、探討實驗技術等這些死板的目標。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學會繪制概念圖,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學內容,將知識系統(tǒng)化。通過知識性目標的設立能夠使生物教學課堂充滿活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課堂教學中去。
6、教學目標缺乏層次性和遞進性
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只從教學內容考慮,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來分層遞進設計。例如,在進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教學時,教師設立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含義,這就出現了學生普遍背誦課本中有關概念的情況,無法體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根據生物學不同層次的需求來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遞進性的教學目標,否則將嚴重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教學目標設定的原則
1、全面性、適度性
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時,不僅要保證教學大綱上的全面性,還要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中學到學習方法和學習的心態(tài)也很重要。適度性原則指的就是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時不要將目標設定過高或者過低,應該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環(huán)境以及學生的實際來確立,以求教學目標的設定能夠恰到好處,
2、可操作性原則
對教學目標要具體確定,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是當代教學的主旨,比如,通過教學活動要求學生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或者讓學生針對自己不確定對的知識進行質疑,并反問教師,達到這些目標是合情合理的,不需要對學生有更寬泛的教學目標,無法實施的目標形同虛設。如果設定的教學目標并不具備操作性,那么這個教學目標就是沒有積極的。只有遵循將教學目標用實際的操作性來完成的這一原則,設定的教學目標才是有真正意義的目標,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也是必然的。
三、教學目標設定的策略
1、立足教材整本
在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目標設定時要注意從本課特點出發(fā),同時也要根據教學大綱,使教學內容之間存在連續(xù)性,相輔相成,這一才能體現出教學目標設定的科學性。例如,在進行《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這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時,可以將教學目標設定為陳述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過程、解釋細胞內ATP為何能夠保持相對穩(wěn)定以及舉例說出ATP水解釋放內容的用途。這樣就能夠從教材整體出發(fā),將本課內容與之前與之后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使上下關聯,同時也使教學目標更為明確。
2、根據學生實際
由于新課標是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在設定教學目標時也應該將學生的實際作情況為主要考慮的因素。要根據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情感需要來設計合理的教學的目標。例如,在進行《癌細胞》這一教學內容的目標設定時要注意教學目標應該與實際相結合,貼近生活的需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發(fā)現知識就是身邊的常識。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準確定位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極為重要,因此,教學開始之初時,設定教學目標的組織和教師,需要對高中生物教學做全面的調查和了解,并對調查結果進行詳細分析,找出教學目標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教學目標應該遵循的各項原則,并對教學目標進行完善,以全面提高生物教學效果為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含輝.淺析高中生物學新課程中教學目標的確定[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6):16.
[2] 樓向紅.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期望與教學目標實現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