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梅
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的“關于高職學生學習特點”調查問卷的分析,總結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特點,進而對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的因素及提高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高職學生;學習特點;影響因素;提高方法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職學生學習能力特點,完成正在開展的“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及評價體系方法研究”的課題,我們對本校高職學生進行了關于高職學生學習特點的調查問卷。此次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86份,問卷共24題,1-5題調查學生的學習動機,6-20題調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21-24題調查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
在學習動機方面,我們的主要問題包括大學的上課持什么態(tài)度、進入大學后最大的學習動力來源、大多數情況下上課不專心的原因是什么等。分析調查問卷不難發(fā)現,年級上存在差異,二年級比一年級學習動機要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自尊心和進取心;二是為了自己今后能有一份好工作。而學習困難的高職高專學生,他們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感障礙,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
在學習態(tài)度方面,當我們問到“你覺得你個人的學習主動性如何”時,只有9%的學生回答能夠主動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說明高職高專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性較差,很多學生對于學習沒有激情,缺乏自信,有得過且過的學習心理。調查發(fā)現,多數學生基本了解將來的工作崗位(崗位群),并能圍繞一定的職業(yè)定向學習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但是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另外,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情緒化較強,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習積極性較高,而對于比較枯燥的內容則學習效率較低,但是幾乎所有學生對實踐性及動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興趣明顯高于理論課程的學習。這就表明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普遍較差,但動手能力強,喜歡靈活且活躍的課堂。
在學習習慣方面,高職高專學生雖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較差,大多數學生沒有聽記課堂筆記的習慣,但是學生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對多數教師目前的授課方式、課堂內容、課堂要求及考試管理不認同,他們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但是往往在課堂上找不到機會。分析問卷我們發(fā)現,只有22%的學生認為學習好了以后就可以找一份好工作,這說明多數學生希望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發(fā)展而不是單純地只看學習成績,所以他們喜歡與學生主動交流的教師,喜歡注重各方面能力提高的教師,不再喜歡一張試卷定終身的考核方式,希望教師更能注重過程的考核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這就對教師的“教”和“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高職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
1.啟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導致人的特定行為的重要原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認識、形成學習動機,特別關注學習動機不明的學生,幫助他們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
2.進行“自主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意識地總結和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具體做法是備課中有學法設計,上課時有學法指導,課后有學法總結。教師的任務就是喚起和保護學生的自尊,讓他們體會到被信任的感覺,引發(fā)內驅力,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去探索、去發(fā)現、去學習。
3.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過程設計以及創(chuàng)造的適宜而新穎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深深地吸引到課堂上,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參與學習。
4.建立合理的學習能力評價體系
在考試中頻頻失利的高職生不再喜歡一張試卷定終身的考核方式,更希望教師能注重過程的考核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所以根據企業(yè)對高校畢業(yè)生的素質能力要求及學生自身特點,建立相適應的學習能力評價體系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最關鍵的因素。評價應遵循“發(fā)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fā)展功能,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全面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階段性評價與日常性評價相結合”等評價原則。評價的內容要體現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教師可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評價學生對技術的理解和運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