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榕
[摘要] 目的 比較兩種固定橋修復單個后牙缺失的臨床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76例下頜單個后牙缺失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C型固位體組、D型固位體組,每組38例,比較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近中基牙、遠中基牙修復前后牙菌斑指數、各時間臨床療效。 結果 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遠中基牙術后12個月、術后24個月的牙菌斑指數明顯高于本組修復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型固位體術后24個月的總成功率明顯高于C型固位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粘結固定橋D型修復單個后牙缺失的臨床效果顯著,牙周的維護在單個后牙缺失的修復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后牙;缺失;粘結固定橋
[中圖分類號] R783.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1-193-03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牙列缺損修復的要求不斷提高。后牙缺失為牙列缺損的一種常見類型[1]。下頜單個后牙缺失是口腔修復臨床上多發(fā)的一種缺損畸形,如果長時間未做修復,可導致遠端基牙向近中或舌側斜傾移位,可采用多種方法修復,雖然各種方法均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2-3]。本研究對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進行治療的76例下頜單個后牙缺失患者分別采用兩種不同固位型金屬翼板粘結固定橋修復,并比較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進行治療的76例下頜單個后牙缺失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伴有遠端基牙向近中或舌側傾斜,男35例,女41例,年齡23~56歲,平均(38.3±6.4)歲。將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C型固位體組、D型固位體組,每組38例,本研究中均由同一位醫(yī)師完成所有患者的修復治療,以提高結果的可信度,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C型固位體組基牙采用C形卡抱固位體設計,缺牙間隙兩側基牙鄰面采用TR13車針制備,順著鄰面預備的外形向舌側做180°環(huán)抱狀預備,將位于齦上0.5mm的舌側頸緣制備成無角肩臺,厚度約為0.5mm。牙合支托窩(約為頰舌徑一半的寬度,近遠中徑1/3的長度,1mm的厚度)則由TR25在基牙牙合面近缺隙側制備,近中鄰頰及遠中舌鄰軸溝最后預備。
D型固位體組基牙在C型固位體組患者修復完成后做近遠中向預備,制備成箱狀固位形,將近
遠中鄰面預備部分連接起來[4]。對牙體制備進行檢查,確認準確后進行常規(guī)取膜,灌超硬石膏,對牙體顏色進行詳細記錄,修復體的制作在技工室完成。兩組患者均使用鈷洛合金鑄造支架,其中粘結固定橋修復體的固位體為金屬翼板,橋體為金屬熔附烤瓷冠。患者試戴修復體,為保持粘結面清潔干燥,試戴完成后將各粘結面用酒精擦拭,將基牙酸蝕處理,嚴格隔濕,吹干。用Super Bond調制活化液,比例為單體︰催化劑=4︰1,將聚合粉加入后仔細調拌,將修復體用混合均勻的活化液快速粘結到位,并將多余的粘結劑去除。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
(1)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近中基牙、遠中基牙修復前后牙菌斑指數,時間為修復前、粘結后即刻、術后6、12、24個月。(2)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各時間臨床療效。綜合患者術后牙齒邊緣密合性、X線片結果及患者滿意度將治療結果評定為成功、失敗兩種。其中邊緣無肉眼縫隙,用探針輕滑過不感覺有縫隙,修復體表面光滑[5];X線片顯示基牙牙周膜正常;患者感覺舒適,能夠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對治療滿意為成功,否則評定為失敗。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近中基牙、遠中基牙修復前后牙菌斑指數比較
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近中基牙修復前、粘結后即刻、術后6、12、24個月的牙菌斑指數本組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遠中基牙粘結后即刻、術后6個月的牙菌斑指數與本組修復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12、24個月的牙菌斑指數明顯高于本組修復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近中基牙C型固位體及D型固位體修復前后各時間牙菌斑指數比較、遠中基牙C型固位體及D型固位體修復前后各時間牙菌斑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各時間臨床療效比較
D型固位體術后24個月的總成功率明顯高于C型固位體,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141, P<0.05)。見表2。
3 討論
牙列缺損是口腔中最常見的缺損形式,表現為牙列中的一部分牙齒缺失[6],比較多見的現象是后牙單個牙缺失,尤其是下頜第一或第二磨牙的缺失、遠端基牙向近中或舌側傾斜移位的情況[7],臨床上常規(guī)固定橋的固位體為全冠或部分冠,其固位主要依靠摩擦力和約束力。其不足之處也非常的明顯,如采用全冠橋修復患者大量的牙體組織均被磨除,嚴重的損傷基牙,并且牙本質過敏現象出現的機率較高,容易出現露髓或牙髓壞死,采用3/4冠橋或嵌體橋修復患者雖然只需磨除較少的牙體組織,但固位體邊緣線長,唾液可將普通粘固劑溶解,增加固位體松動及繼發(fā)齲發(fā)生率,采用樁冠橋修復則牙根破裂發(fā)生率較高[8]。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臨床口腔固定修復中廣泛使用粘結固定橋,粘結固定橋是用粘結修復材料將橋體固定在基牙上的修復方法[9],該種修復方法具有磨牙少,美觀性高,穩(wěn)固性強,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等優(yōu)點深受廣大患者及牙醫(yī)的歡迎[10]。粘結橋能夠粘接到牙體組織,粘結材料的粘結力在固位過程中非常重要,但是預備體上的固位型在固位過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近中基牙修復前后各時間的牙菌斑指數本組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型固位體、D型固位體遠中基牙粘結后即刻、術后6個月的牙菌斑指數與本組修復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12、24個月的牙菌斑指數明顯高于本組修復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近中基牙C型固位體及D型固位體修復前后各時間牙菌斑指數比較、遠中基牙C型固位體及D型固位體修復前后各時間牙菌斑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無論C型固位體還是D型固位體修復單個后牙缺失時間較長后遠中基牙的牙菌斑指數與修復前比較明顯升高,推測可能是基牙傾斜使得部分食物留存于較大倒凹的基牙與橋體之間的間隙,或者由于該牙齒的特定位置導致徹底清潔有一定的難度導致。D型固位體術后24個月的總成功率明顯高于C型固位體,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D型固位體修復單個后牙缺失效果較好,明顯優(yōu)于C型固位體,推測可能是傾斜基牙進行固定義齒修復后,橋體將兩側的基牙連接起來共同承擔咬合力,均勻分布牙周應力,從而改善其受力,對牙周組織的健康具有促進作用[11]。
綜上所述,粘結固定橋D型修復單個后牙缺失的臨床效果顯著,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對牙齒進行修復,牙周的維護在單個后牙缺失的修復中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覺清,陳卓凡,張曉聰.ITI種植體在后牙缺失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醫(yī)院,2007,7(9):57-59.
[2] 劉好術.改良式活動橋在個別后牙缺失修復中的應用體會[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5,6(2):138.
[3] 彭蓓,儲雯,張婉麗,等.粘結固定橋修復單個后牙缺失的臨床研究[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1):76-79.
[4] 彭蓓,儲雯,楊楊,等.兩種固位型粘結固定橋修復單個后牙缺失的臨床評價[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29(6):368-370.
[5] 徐紅梅,朱曉英,賈靜.自酸蝕黏結劑復合樹脂修復后牙牙體缺損的臨床研究[J].武警醫(yī)學,2012,23(11):925-927.
[6] 廖烈卡.超級粘結劑用于變異粘結固定橋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8,30(4):570-571.
[7] 寧江海,高飛,王燕一,等.單個后牙缺失伴遠端基牙傾斜的樹脂黏結固定橋修復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9,34(12):1448-1450.
[8] 徐普,張榮壽,王國霞,等.新型粘結固定橋臨床應用初步觀察[J].海南醫(yī)學,2002,13(6):19-21.
[9] 鄭淑珍,祝紅偉,王桂榮.前牙粘結固定橋的臨床應用[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3,20(3):182.
[10] 馬軒祥.口腔修復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7,400.
[11] 王世清.鑄造支架復合樹脂變異式粘結固定橋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6):134-135.
(收稿日期: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