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臺灣地區(qū),歷史課程設置,歷史教科書編寫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14)21-0003-15
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受傳統(tǒng)的影響,臺灣地方當局比較重視對中學生進行歷史文化教育。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趨多,大陸學術界開始關注臺灣地區(qū)的歷史教科書問題。①不過,就已發(fā)表的有關臺灣歷史教科書的研究文章而言,仍缺乏系統(tǒng)而全面的論述。本文依據(jù)目前臺灣現(xiàn)行的歷史教科書,參照臺灣地區(qū)以往的中學歷史教育情況,力求較全面地反映臺灣地區(qū)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現(xiàn)狀、演變及趨向,以求有助于人們對臺灣地區(qū)中學歷史教育的認識。
歷史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基礎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十分重要。1945年,隨著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臺灣回歸祖國。為了培養(yǎng)臺灣地區(qū)學生對祖國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國民政府制定了《臺灣教育接管計劃綱要》。該綱要明確規(guī)定:“接管后之文化設施,應增強民族意識,廓清奴化思想。”②并要求國民學校開設歷史課程,努力消除日本統(tǒng)治時期的奴化教育影響,促進臺灣的“中國化”教育。
臺灣回歸祖國后,中學學制與大陸一樣,分初中、高中兩個學段。無論初中還是高中,歷史課程都是必修內容,每周均為2課時。為避免初、高中歷史內容的重復,初中歷史課程內容是中國史和外國史混編,高中歷史課程內容是中外歷史分編。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后,為配合“反共抗俄”和“光復大陸”,臺灣當局教育行政部門在1952年頒布了新的歷史課程標準。按照新的課程標準,臺灣國民中學(即初中)的歷史課程改變了中外歷史混編的方式。規(guī)定國民中學第一、二學年學習中國史,第三學年學習外國史。學時每周2課時。臺灣高中的歷史課程仍然是中外歷史分編。高二年級學習中國史,每周3課時;高三學習外國史,每周2課時。
在蔣介石、蔣經(jīng)國統(tǒng)治時期,臺灣地區(qū)中學歷史課程的設置在學期安排和學時上有所調整。如1962年修訂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一學中國史,高二學外國史,都為文理科共同必修;高三開設中國文化史,為文科必修,理科選修。歷史必修課和選修課,均為每周2課時。1983年修訂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強化了中國史教學,由2學期的中國史學習,變?yōu)?學期;外國史學習則由2學期改為1學期;高三的文化史學習,不再分文理,由學生自由選修。此時的臺灣歷史課程,一直沿用蔣介石的中華民族主義史觀,明確臺灣與大陸同為一個中國,歷史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理解中華民族歷史演進的過程,啟示復興民族之途徑。因而在歷史課程設置上,中國史的學習量占到3/4。
1988年李登輝成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大肆宣揚“臺獨”。在其影響下,臺灣的歷史課程開始了有步驟的“去中國化”和培養(yǎng)“臺獨“意識。1994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了《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在歷史課程中增設了“認識臺灣(歷史篇)”,把臺灣史作為獨立的歷史分科設置。并規(guī)定國中一年級學習臺灣史,二年級學習中國史,三年級學習世界史。把臺灣史與中國史并列,并安排在中國史學習之前。其去中國化,強化“臺灣意識”非常明顯。1995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了《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在高中歷史課程中,臺灣史雖沒有從中國史中單獨分立,但也改變了原先將臺灣歷史內容穿插在中國史中的敘述方式,而以獨立的章節(jié)呈現(xiàn)。并刪除了原先歷史課程標準中“培養(yǎng)中華民族精神”“復興民族”等字眼,同時壓縮中國史的學習內容,把3學期的中國史學習改為2學期。
2000年陳水扁上臺后,在臺灣地區(qū)全面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強化“臺獨”意識。2000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了《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明確提出新課程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本土意識”。在課程設置中歷史學科被取消了獨立地位,被包含在社會課程之中。
為了強化對學生的“臺灣意識”,2006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修訂了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那次修訂的《普通高級中學歷史課程暫行綱要》(在臺灣簡稱“95暫綱”),較原有課程綱要,在歷史課程設置上兩點顯著的變化:
第一,把臺灣史從中國史分離出來。如前所述,在李登輝統(tǒng)治時期,1995年的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已顯露了“去中國化”和“臺獨意識”,但臺灣歷史內容仍在中國史框架內。其時的中國史內容共有19個專題,臺灣史內容僅占4個專題,即第12專題的“臺灣的開發(fā)與經(jīng)營”;第14專題的“臺灣建省與乙未割讓”;第18專題的“‘臺灣經(jīng)驗的建立”;第19專題”臺灣社會文化的變遷”。2006年的《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暫行綱要》則把臺灣史從中國史中剝離出來,作為一門獨立的歷史分支學科與中國史、外國史并列。不僅如此,而且把臺灣史安排在高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習。其講授的內容共有4大部分:1.早期臺灣;2.清代的統(tǒng)治;3.日本統(tǒng)治;4.當代的臺灣與世界。把中國管轄臺灣與日本侵占臺灣相提并論,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第二,大量壓縮中國史內容和教學時間。1995年的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規(guī)定:高一開設中國史,第一學期每周3課時,第二學期每周2課時;高二開設世界史,每周2課時;高三第一學期開設中國文化史,第二學期開設世界文化史,每周2課時,供學生選修。在1995年的課綱中,高中學生必修的中國史課時有72個。而2006年的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把中國史由一學年的學習壓縮到一學期,安排在高一的第二學期,每周2課時。中國史的學習不僅安排在臺灣史學習之后,學習的總時數(shù)也由72課時減至36課時。臺灣當局的這種做法,完全暴露了“去中國化”的惡念。
陳水扁當局企圖通過中學歷史課程的變動來實現(xiàn)“去中國化”和強化“臺獨”意識的舉措,曾遭到了臺灣地區(qū)有識之士的強烈譴責。
2008年,國民黨人馬英九取代陳水扁成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壓力下,開始著手修復被陳水扁等“臺獨”分子摧殘的中學歷史教育。2011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了修訂的《普通級中學課程綱要——歷史課程綱要》(臺灣地區(qū)簡稱“101課綱”)。新修訂的歷史課綱,對高中歷史課程設置做了一定的調整:高一、高二年級的歷史學習,每周2課時;高一第一學期學習臺灣史,第二學期學習中國史;高二第一學期前半段學習中國史,后半段學習世界史,第二學期學習世界史;高三年級的歷史學習為選修課程,每周3課時。
“101課綱”較“95暫綱”,在強化中國史學習上有了一定的改進。一是增加了中國史的學習時數(shù)。作為必修課程的中國史由1學期,增加至1.5學期,總學習時數(shù)增加了18課時。二是增加了中國史的學習內容?!?5暫綱”版的高中歷史課綱中的中國史共有16個主題37個知識要點,修訂后的中國史內容則增加至18個主題43個知識要點。但是新版高中歷史課綱仍把臺灣史與中國史分立??梢娙绾螐娀_灣屬于中國、加強一個中國意識的歷史教育仍是臺灣當局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審定制度
現(xiàn)行的臺灣1—9年級的課程,是九年一貫的國民教育。小學、初中統(tǒng)稱為“國民學?!保W稱國民小學,初中稱國民中學。從小學開始,在社會課程中,就有許多歷史知識的內容。不過,國民學校的歷史課程已被整合到社會學科中。到高中階段,歷史課程才作為獨立的學科開設。因此,本文研究的對象主要是高中歷史教科書。
臺灣歷史教科書的編寫經(jīng)歷了“國定制”到“審定制”的過程。1988年以前,臺灣教科書統(tǒng)一由國立編譯館撰寫。1988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在第6次“全國教育會議”中決定教科書從“國定制”改為“審定制”,即逐步開放民間業(yè)者撰寫音樂、美術、體育等選修科目的教科書,聯(lián)考學科的教科書則仍由國立編譯館印行。2002年,臺灣的教育行政部門決定教科書完全由民間業(yè)者發(fā)行,全面實施“審定制”。
臺灣現(xiàn)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主要有8個版本。見下表:
上述高中歷史教科書都是由出版單位組織編寫,經(jīng)臺灣“教育部”審定通過,可以在臺灣地區(qū)通行使用的教科書。
臺灣教科書的編寫出版,采取“寬編嚴審”制度。從2002年起,中小學各科教科書完全由民間業(yè)者組織編寫。編寫后送臺灣教育行政當局審定。審定通過后,頒發(fā)“教育部教科用書審定執(zhí)照”。教科書實行單冊送審,單冊頒發(fā)“審定執(zhí)照”,每冊有獨立的執(zhí)照編號。其內容須明確教科書名稱、編著者和有效期間。準行的教科書必須把“審定執(zhí)照”印在教科書封底。
(二)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要求及結構體例
隨著教科書編寫“審定制”的推行,為了保證教科書能更好地的體現(xiàn)國民教育目標和課程目標,臺灣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各科教科書的編寫務必按照“教育部”頒發(fā)的《課程綱要》編寫。
現(xiàn)行的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都是依據(jù)“95暫綱”編寫。該課程綱要內含《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和《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并明確規(guī)定從2006學年度由高一年級起逐年實施。
“95暫綱”規(guī)定,高一第一學期開設臺灣史,第二學期開設中國史,高二年級開設世界史。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都為必修科目。必修的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必須幫助學生達成如下目標:“一、培養(yǎng)歷史學科的方法,借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學生的思維。二、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三、建立學生對于世界上各種文化的基本認識和理解,養(yǎng)成包容并欣賞多元文化的開闊胸襟。四、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以充實其生活的內涵?!?/p>
為了有效達成上述目標,“95暫綱”對必修的歷史教科書編寫還提出了具體要求:
1.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要注意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案咧幸荒昙壱耘_灣史與中國史為內容,二年級以世界史為內容。基本考慮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歷史的態(tài)度與方法應與國中時期有所不同。高中學生應該比國中學生更加強‘理解過去,培養(yǎng)歷史科的‘核心能力為主”。
2.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應注意與初中課程的銜接,注意政治史、文化史、社會史的兼顧:“各冊以政治史為主軸呈現(xiàn)歷史時序,但應盡量配合文化史及社會史。第一冊之主題在于讓學生從自己成長的地方培養(yǎng)自主的歷史思維。第二冊的主題在于讓學生了解中國政治及文化的傳承以及近代史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然而,臺灣史的內容,國中已經(jīng)講授的部分,宜盡量避免重復,應在其基礎上作較為深入的探討。中國史因所含內容豐富、時代悠久。編寫教科書時,應參考國中教科書有關中國史的部分,如果內容重復時,高中課本應簡略說明即可。高二世界史的主題在呈現(xiàn)一套世界史架構。公元十五世紀以前,偏重從‘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角度入手,公元十五世紀以后,有關東西世界之間的交流、影響與對比都不可忽略,尤其不宜將東西世界的歷史寫成完全孤立的章節(jié)。”
3.教材應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的研究成果。但要注意“選取在學界取得共識的觀點,或大致贊同的說法。學者的一家之言不宜采用,帶有濃厚黨派色彩的歷史解釋亦應避免”。
“95暫綱”對高中歷史選修教科書的編寫也做了要求。規(guī)定高三開設歷史選修課程,其目的“是為學生進入大學做準備,具有大學預科性質”。選修課程內容呈現(xiàn)形式為“歷史專題”,分上下兩冊:“上冊以中國社會及文化為主要范圍,下冊以世界史為主要范圍”。
對如何編寫選修課的“歷史專題”,“95暫綱”還規(guī)定了具體要求:“每個專題應包含四個部分:1.歷史敘述:針對專題以文字及圖表等敘述歷史背景,并提出‘問題意識,帶動各個專題之討論。2.一手史料:原則上每項‘問題二至四種,圖像也可當作史料,必要時配合文字說明。 3.學者研究論述:原則上每項‘問題二至四種。4.作業(yè)設計:培養(yǎng)學生史料分析、歷史解釋及從事小型研究報告的能力。必要時設計小型討論會的題目及討論大綱?!?/p>
從現(xiàn)行的臺灣各版本高中歷史教科書來看,在編寫前言中聲明是依據(jù)“95暫綱”編寫的,其教科書的結構都是沿襲“95暫綱”構建的框架。如“95暫綱”把“臺灣史”的內容,分為4個單元12個主題和若干重點,見下表:
現(xiàn)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結構基本上按照上述“95暫綱”中“臺灣史”的框架,普遍采用章節(jié)體,把“95暫綱”的“單元”改變成“章”,把“95暫綱”的“主題”改變成“節(jié)”,把“95暫綱”的“重點”改變成“目”。各版教科書關于“中國史”“世界史”以及選修課程的結構,也基本上沿襲這一模式。
各版歷史教科書在課程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大體都套用了以下體例:
1.按章、節(jié)、目編排課程內容。一節(jié)內容大體上為一教學課時。
2.每節(jié)課文內容分三大部分:課前提示、課文正文、課后練習。
3.“課前提示”的呈現(xiàn)方式,有的稱“本節(jié)學習重點”(三民書局版),有的稱“學習重點”(南一書局版),有的稱“課前引導”(龍騰版),但都是預設問題,引領學生學習正文內容。
4.正文內容設2—3個目闡述歷史內容,并配以圖表,或拓展性資料。拓展資料的呈現(xiàn)方式,各版本教材有所差異。有的稱“名詞解釋”(龍騰版),有的稱“歷史小詞典”(全華版),有的以圖案的形式(泰宇版、三民版),但都是對課文內容的延伸和拓展。
5.課后練習,設置2—3個思考題。思考題大多結合課文內容,以材料題的形式呈現(xiàn)。有的版本還設置了“課后活動”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6.各冊教科書在書后都列有歷史年表和圖表來源的說明。
應該說,臺灣歷史教科書在編寫要求和結構體例上,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1.嚴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的歷史課程綱要編寫。教材編寫者可以自由選擇歷史素材,但框架結構和學習重點問題必須照“課程綱要”敘述。
2.課文設計要有利于學生學習,課前提示和課后練習都能以“問題”來引領學生思考。
3.教科書后圖表來源的說明,充分尊重原創(chuàng)作者的權利。
應該說,上述臺灣地區(qū)關于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要求及結構體例,有許多設計是值得大陸學界借鑒的。
在臺灣地區(qū)的中小學開設臺灣史,似乎無可厚非。事實非然。1990年代李登輝執(zhí)掌臺灣當局后,在臺灣地區(qū)開設臺灣史,別有用心。其用意之一,是為了在中小學強化“臺灣意識”;其用意之二,是為了切斷臺灣與祖國的歷史脈絡,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
事實上,我們透過現(xiàn)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臺灣史”內容,也可清晰地看到臺灣當局“強化臺灣意識”和“去中國化”的用意。
在現(xiàn)行的高中歷史課程表上,臺灣史被剝離出中國史,安排在高一第一學期學習。臺灣史教材按照“95暫綱”的設置,共分四章:第一章,早期臺灣;第二章,清領時期的臺灣;第三章,日本統(tǒng)治時期;第四章,當代的臺灣與世界。(有的教材分四篇,如龍騰版的高中第一冊“臺灣史”,即分為第一篇,源遠流長;第二篇,大清皇帝的子民;第三篇,日治時代的臺灣;第四篇,當代臺灣與世界。)
通覽臺灣史的全部內容,明顯呈現(xiàn)了如下特點:
1.割裂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早期聯(lián)系。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從地質、民族,還是從文化、管轄等方面看,臺灣與大陸都有著割不斷的聯(lián)系。
臺灣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古人類是“左鎮(zhèn)人”。考古學者證明,“左鎮(zhèn)人”與大陸舊石器時代的柳江人、山頂洞人屬于同一年代,三者間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左鎮(zhèn)人之后的臺灣居民是現(xiàn)在的高山族和平埔族的祖先,他們中的絕大部分與大陸人有著共同的血緣、共同的祖先。
有文字記載以來,我國的歷史文獻中記載了大量的海峽兩岸的聯(lián)系和交往的事實。早在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wèi)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臺灣,這是大陸與臺灣聯(lián)系最早的書證記載。
到隋代,隋煬帝多次派人前往當時被稱為“流求”的臺灣。公元610年,隋煬帝派出武賁郎將陳■等人,率兵萬余人,從廣東義安(潮州)起航,前往臺灣。當?shù)厝艘詾檫@是中原的商船,這說明當時大陸商人經(jīng)常前往經(jīng)商。隋唐以后,閩粵一帶向臺灣的移民也逐漸增加,到宋代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較多的往來和經(jīng)濟活動。為便于管理,宋開始在臺澎地區(qū)設立管理機構,澎湖已列入福建晉江縣版圖。臺澎地區(qū)正式納入宋代版圖。盡管在后來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變換,但是臺灣歸屬從來沒有改變過。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明朝的海禁政策,導致東南沿海海盜盛行。為保衛(wèi)沿海地區(qū)不受海盜侵擾,明朝在基隆、淡水兩港派駐軍隊,防止海盜利用臺澎地區(qū)作為騷擾東南沿海的基地,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島內駐扎軍隊,保衛(wèi)海防。
對于上述歷史,卻被作為高中歷史教材的“臺灣史”所遺忘。在各版教材早期臺灣的敘述中,即使提到臺灣與大陸的早期聯(lián)系,也都以懷疑的口吻。如南一書局版講到臺灣的史前文化“長濱文化”時說:“從長濱文化的石器特征看來,此一文化可能來自中國的南部地區(qū)?!雹僦v到大陸時,則基本上以“中國”或“漢人”相稱。
2.貶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貢獻。
明末清初,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zhàn)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fā),進軍臺灣。 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里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神圣領土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軍事斗爭,是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嘗試。通過這一斗爭,驅逐了荷蘭殖民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wèi)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
但對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壯舉,臺灣的教科書不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論述其收復臺灣的意義,而僅是把鄭成功作為一個外來的“漢人”來看待。把鄭成功收復臺灣說成是“奪取臺灣”。無視鄭成功奉明朝為正統(tǒng)的思想,把鄭成功建立的政權視為外來的“漢人政權”。而且別有用心地把鄭氏政權與荷蘭、西班牙殖民政權相提并論,在教材的目錄中并稱為“荷、西與鄭氏政權”。②
3.弱化清代對臺灣的統(tǒng)治。
臺灣有準確記載可考的歷史已經(jīng)有400余年。在這400多年中,統(tǒng)治時期最長的是清王朝。它統(tǒng)治臺灣長達212年(1683—1895年)。在這200多年間,清政府不僅在臺灣設立了完整的地方行政機構,而且在清統(tǒng)治時期一波波來自大陸閩粵的移民渡海來臺,將荒蕪的臺灣島開墾為萬頃良田,建立自己的家園,使臺灣確立為漢民族為主體的社會,成為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論述清代對臺灣的統(tǒng)治?這是書寫臺灣史的重要內容。但在現(xiàn)行的臺灣歷史教科書的臺灣史中,不僅把清統(tǒng)治臺灣與日本殖民臺灣并論,而且大大壓縮了清統(tǒng)治臺灣歷史的論述。其書寫篇幅,200多年統(tǒng)治臺灣的清朝遠不如殖民統(tǒng)治50年的日本的篇幅。見下表:
在具體論述清朝對臺灣的統(tǒng)治時,臺灣的歷史教科書則從“原住民”的視角,強調了臺灣與清朝的對抗。
如三民版教科書詳細論述了臺灣地區(qū)民眾與清廷的三次民變。書中寫道:“民變就是人民武裝抗官事件”,“在滿清統(tǒng)治臺灣期間,有三次規(guī)模較大的民變,分別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同治元年(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③
書中還強化了漢人與原住民的沖突。“隨著漢人移墾的擴大,不僅鄰近原本原住民的活動區(qū)域,開墾有時也擠壓了原住民的生活空間,甚至侵奪其土地,造成彼此沖突”。④
更為嚴重的是,臺灣的歷史教科書把清代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臺灣的發(fā)展,看做是“漢人文化”向臺灣的移植。①
4.美化日本在臺的殖民統(tǒng)治。
1895年日本通過與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侵占了臺灣50年。如何敘述這段歷史?臺灣歷史教科書不僅用了較大的篇幅論述日本在臺灣的統(tǒng)治,而且采用美化日本的手法,肯定了日本在殖民臺灣時給臺灣社會帶來的“社會革新”。
如龍騰版歷史教科書第一冊第三章為“日治時代的臺灣”。其導論概述了日本在臺統(tǒng)治的歷史和影響。該書寫道:
1895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的第二十八年,因馬關條約的簽訂,而取得臺灣。當時日本本土正在積極推行所謂的“文明開化”運動,因此也就把這個具有近代化思維的概念帶進了臺灣社會?!拔拿鳌薄熬S新”等詞匯成為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時尚用語。換句話說,日本本土在推動大規(guī)模近代化社會革新的同時,臺灣受到這股主流思潮的影響,也跟著在進行小規(guī)模的社會革新。
對臺灣民眾而言,日本殖民統(tǒng)治臺灣的五十年,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或文化等各個層面上,接觸到前所未有的新體驗,也就是“近代化”的經(jīng)驗?!斉_灣民眾開始體驗一個近代文明“空間”的同時,社會民智也隨著提升。由于近代化的先后與程度有所差異,臺灣民眾逐漸與他們在中國的遠親,無論是生活習慣或行為模式,在近代文化的認知上有了分歧。②
在這里,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成為“日治”。日本在臺灣殖民統(tǒng)治50年間對臺灣的政治壓迫、經(jīng)濟掠奪、文化侵略只字不提,臺灣人民抵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只字不提,滿紙的是日本給臺灣帶來的“文明”和“革新”。其用意無非就是利用日本來切割與祖國的關系。
5.強化“臺灣本土意識”。
臺灣的“臺灣史”教科書通篇站在“臺灣立場”,強調“臺灣本土意識”。如三民版教科書在其“編輯大意”中明確指出:本教材的教學目標就是“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與責任心”。③此處所謂的“自己文化”,實質就是“臺灣文化”;“自我認同感”,就是對“臺灣意識”的認同感。
在強化“臺灣本土意識”的指導下,臺灣史教科書不是把臺灣置于中國的立場來敘述臺灣歷史的發(fā)展,而是站在“臺灣”的立場上敘述臺灣歷史發(fā)展,為“臺獨”張揚。在這方面龍騰版教科書尤為突出。
第一,對臺灣政治層面的敘述,龍騰版不惜筆墨,對“臺獨”歷史作了宣揚。如關于1895年臺灣人民反割臺的斗爭,龍騰版教材不寫臺灣人民如何抵抗日本侵占臺灣的斗爭,卻用較多篇幅論述了臺灣地方官紳宣告成立的“臺灣民主國”。④1945年臺灣回歸祖國后,龍騰版教材專門設置了“海外的臺獨運動”一節(jié),敘述了臺獨分子廖文毅等組織“臺灣民主獨立黨”“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活動。還配以“臺灣人有權有自己的家”的巨幅圖片。⑤
第二,對臺灣經(jīng)濟層面的敘述,龍騰版教材大肆宣揚要迎接“Made in Taiwan”時代的來臨。⑥
第三,對臺灣文化層面的敘述,龍騰版教材鼓吹要擯棄以前“鄉(xiāng)土文化”“鄉(xiāng)土文學”,認同“臺灣文化”“臺灣文學”。并聲稱要在世界體系中探索臺灣文化的發(fā)展。⑦
第四,對臺灣外交層面的敘述,不再是“中外關系”,而是“臺、美、日關系”等。并提出了要“深耕臺灣”,“臺灣主動向世界發(fā)聲”的訴求。⑧
總之,臺灣現(xiàn)行的“臺灣史”教科書,是一部“去中國化”的教科書,是一部宣揚“臺灣本土意識”的教科書。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臺灣”意識,疏離與祖國大陸的關系,認同臺灣獨自的歷史與文化。
臺灣現(xiàn)行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國史安排在高一第二學期開設,教學時期一學期,每周2課時?!?5暫綱”擬定的中國史教材大綱把中國歷史劃分為六個時期,即六個單元:第一單元,華夏世界的形成(遠古、三代至秦漢);第二單元,中古的變革(魏晉南北朝、隋唐);第三單元,近世的發(fā)展(宋元明清);第四單元,近代的沖擊(晚清);第五單元,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fā)展;第六單元,共產(chǎn)中國與兩岸關系。
依據(jù)“95暫綱”的教材設計,臺灣各版中國史教材也把中國歷史劃分為六個時期,有的稱六章,如三民書局版、南一書局版;有的稱六篇,如翰林版、康熹版、龍騰版;有的仍沿襲“九五暫綱”的說法,稱六單元,如泰宇版。
由于有固定的教材綱要及專門的審定過程,各版歷史教科書雖然在內容的選擇和史實的敘述中有所差異,但都存在著一些共有的“去中國化”問題。如將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改為“中國”。在采取所謂的“略古詳今”的原則下,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從中國史中完全消失;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清末具有革命正當性意涵的“起義”,如武昌起義等,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起事”;還將“秦始皇并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中的“統(tǒng)一天下”、孫中山之前的“國父”一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等皆從教科書中刪除。同時,還將以往視為禁忌的“統(tǒng)獨”及兩岸分合議題寫進新版教科書內。
以下以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高級中學歷史第二冊為例做一點具體分析。通覽泰宇版的中國史教材,有著下列主要的特征:
1.把臺灣史完全從中國史中剝離出去。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敘述中國歷史,當然要包括臺灣內容。但是臺灣高中的中國史教材,從遠古到近世,始終不見臺灣的歷史與文化。清朝臺灣建省、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侵占臺灣、抗戰(zhàn)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等史實,都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內容,但在臺灣的中國史教材中都消失了。
2.蔑視農(nóng)民起義和農(nóng)民戰(zhàn)爭。
如何敘述中國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與農(nóng)民戰(zhàn)爭?學術界有不同的認知。臺灣歷史教科書仍以蔑視的態(tài)度把農(nóng)民起義和農(nóng)民戰(zhàn)爭統(tǒng)稱為“暴亂”。如泰宇版歷史教材把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稱為“黃巾之亂”。書中寫道:“東漢末年,政治腐敗,各地民變滋起。靈帝時,巨鹿人張角領導太平道信徒起事,以黃巾包頭,高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口號,發(fā)動黃巾之亂。各地迅速響應,京師震動。后來亂事雖然平定,但在平亂中日益擴張勢力的地方豪強和州牧郡守,已對中央離心離德?!雹俅撕螅瑢μ颇┺r(nóng)民起義、明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以及義和團運動,該書一概稱為“亂事”。
3.不能正視和客觀評價近代西方列強的侵華。
近代以來,自鴉片戰(zhàn)爭起,外國列強不斷發(fā)動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經(jīng)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與外國列強的矛盾日趨激烈,中華民族危機不斷加劇。
如何敘述和評價近代中國西方列強的對華侵略戰(zhàn)爭?這是每位史學研究者應正視的問題。
我們應該看到,西方列強的侵華使中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西方列強通過戰(zhàn)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約》、1900年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被納入了西方資本主義的世界條約體系。西方列強通過這些在中國攫取了大量特權和財富。如:割占中國領土,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外國船艦可在中國領海航行,破壞了中國的領海主權;外國人在華不受中國法律管束,享受領事裁判權,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協(xié)定關稅,則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等。中國也由此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于這一歷史現(xiàn)象,臺灣的歷史教科書,卻視而不見。臺灣的歷史教科書雖然也提到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但對這些不平等條約的嚴重性缺乏深刻的分析。不僅沒有嚴詞抨擊西方列強的侵略,反而稱頌西方列強侵略對中國帶來的現(xiàn)代化變遷。
如泰宇版歷史教科書用“西風東漸的影響”一目,闡發(fā)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社會的“積極影響”。該書寫道:“隨著外力的沖擊,中國通商口岸不斷增加。”“通商口岸的興起,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變遷。如上海原本是江蘇省松江府下轄的一個縣城,自開埠對外通商后,很快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貿易中心。其高聳入云的洋樓、整潔寬敞的街道;電燈、電話、自來水等公共設施;琳瑯滿目的舶來品,以及現(xiàn)代化的企業(yè)管理制度等,在在都使中國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文明,對中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揮了示范作用?!雹偃绱藖頂⑹龊驮u價西方列強的對華侵略的影響,顯然是片面的。
4.貶低近代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的斗爭。
面對外來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民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奮起反抗。三元里民眾的抗英斗爭,中國官兵抗擊日軍侵略的黃海之戰(zhàn),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等等,都是中國人民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英勇體現(xiàn)。對于這些英勇壯舉,臺灣的中國史教材或閉口不談,或大加指責。如敘述義和團運動時,泰宇版歷史教材即把八國聯(lián)軍攻打北京的緣由歸罪于義和團。該書寫道:“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號召,任意毀教堂、殺教民。光緒26年,歲次庚子,外國公使一再抗議,慈禧及守舊大臣卻予以袒護,密詔義和團進宮。一時北京、天津神壇林立,大燒殺隨之而起,首善之區(qū)成了混亂恐怖世界。列強紛紛派兵入京保衛(wèi)使館,中外爆發(fā)沖突。”②如此敘述,是不符事實的。
5.輕描淡寫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
抗日戰(zhàn)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資本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打破了近代中國在抵抗外國武裝侵略作戰(zhàn)中屢戰(zhàn)屢敗的慣例,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起的轉折點,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礎。因此,關于抗日戰(zhàn)爭歷史的學習,在中國史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臺灣歷史教科書對抗日戰(zhàn)爭史的敘述普遍比較簡略。如三民書局版中國史教材一共用了16行不足千字的篇幅敘述了中國的八年抗戰(zhàn)史。③泰宇版歷史教材對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的敘述屬于比較多的一種,但對中國的抗戰(zhàn),也僅是簡述了八一三抗戰(zhàn)。對中國軍隊正面戰(zhàn)場的一系列抗日會戰(zhàn),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敵后抗戰(zhàn),對全國人民支援抗戰(zhàn)的活動等,一概不寫。④
6.把20世紀40年代的內戰(zhàn)責任歸咎于中國共產(chǎn)黨。
抗戰(zhàn)勝利后,國共發(fā)生了三年內戰(zhàn)。關于內戰(zhàn)挑起者,國共兩黨歷來各執(zhí)一詞。臺灣歷史教科書不分原由,一股腦兒把內戰(zhàn)責任推向了共產(chǎn)黨。泰宇版歷史教材寫道: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召開后,中共控制的解放區(qū)代表拒絕與會,共軍且先發(fā)制人,全力進行擴張。但國軍亦采取強力反制,至36年6月(注,即1947年6月)止,共軍勝少敗多,損失慘重。為了挽回敗局,中共除與蘇聯(lián)簽訂《哈爾濱協(xié)定》,要求給予更多援助外,更在各地制造學潮以困政府?!?月,國民政府乃下令通緝毛澤東,對中共占領區(qū)展開全面攻擊?!雹菰谶@里,臺灣歷史教材完全是于事實不顧,為國民黨幫腔。事實上,在1946年國民黨召開制憲國大前,即1946年6月,國民黨軍已對中共領導的中原解放區(qū)發(fā)動了全面攻擊。人民軍隊被迫自衛(wèi)反擊。到1947年國民黨軍隊繼全面進攻解放區(qū)后,又發(fā)動了對延安和山東的重點進攻。
7.丑化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中國的歷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臺灣歷史教科書對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的成就并未能做實事求是的評價,而是用大量篇幅渲染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過失和新中國所存在的問題。
如泰宇版歷史教材重點敘述了“反右斗爭”“大躍進運動”“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并一改在敘述中國古代史很少作評論的做法,用較重的筆墨渲染了這些運動的社會影響。書中寫道:“瘋狂追求‘大躍進,結果是農(nóng)工生產(chǎn)大幅下降,財政出現(xiàn)巨大赤字,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加上連續(xù)3年天災,更使災情雪上加霜。”①
我們認為,歷史教材并不是不可以寫“反右斗爭”“大躍進運動”“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問題是在新中國6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并不盡是失誤和問題。60多年的新中國歷史,有那么多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不講,盡挑一些問題敘述,就不是一個科學的態(tài)度和做法。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正在穩(wěn)步發(fā)展;經(jīng)濟建設成就卓著,國民生產(chǎn)總值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實體;科技上“神五”“神六”“神七”相繼升天成功;人民生活已跨越溫飽階段,正在向小康階段邁進。對于這些事實,臺灣歷史教科書視而不見,卻大談當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存在的問題。如龍騰版教材用了一整節(jié)篇幅講述了改革開放后帶來的問題。書中寫道:“改革開放后雖促進經(jīng)濟活絡,人民收入增加,消費力上升,市場經(jīng)濟形成,但伴隨而來的是經(jīng)濟犯罪、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及官僚系統(tǒng)的貪污腐化;而社會階級之間、城鄉(xiāng)之間、沿海與內陸之間的差距重新凸顯,并且持續(xù)擴大?!雹跒榱速H低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就,龍騰版教材還故意把新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人民收入、教育發(fā)展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截至1980年代。事實上,1980年代大陸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從1990年代至今的20余年,才是當代中國變化最大的20年,才是最能反映改革開放成就的20年。
誠然,如果撇開政治立場,從純學理的視角看,臺灣的中國史教科書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首先,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在敘述中國政治領域內容的同時,特別關注中國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領域的內容。
這一特點,在中國古代史上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如關于夏商周三代歷史的敘述,不僅僅是從政治層面上講述“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而且論述了“商代的社會與文化”和春秋戰(zhàn)國時“都市的興起”。在論述商代社會與文化時,考察了商代的“社會結構”和商人的經(jīng)濟活動、宗教信仰。③該書還論述了春秋戰(zhàn)國時臨淄、洛邑、邯鄲、咸陽等都市的興起。④
從秦漢開始,臺灣的歷史教科書對歷代的社會層面的內容都有敘述。如泰宇版教材在秦漢歷史中設有的“編戶齊民的社會”一節(jié),論述了秦漢時期的“戶籍制度”“生產(chǎn)活動”“生活習俗”等。⑤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歷史中設有“胡化與漢化”一節(jié),論述中原漢族與北方各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風俗上互相影響。⑥在宋元明清歷史中設有“士紳社會與庶民文化”一節(jié),論述了此一時期中國都市的發(fā)展、宗族、士紳與民間社會等內容。⑦
這些內容在大陸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都很少論及。加強社會生活史內容的學習,應是大陸高中歷史教科書值得借鑒之處。
其次,在歷史敘事方式上,重在微觀敘述,少有宏大評論。
臺灣歷史教科書在敘事方式上,注重對具體史實的敘述,很少引申到“意義”和“影響”層面上的評論。尤其在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敘述上更為明顯。如泰宇版教材對秦統(tǒng)一六國的敘述、對秦始皇的評價、對漢武帝的評價、對隋唐盛世的敘述等,都是敘述了一些具體史實,而沒有進行“理論”的分析。
這一敘事方式,也應是大陸歷史教科書編寫者可以借鑒的。
臺灣地區(qū)的世界史教材在高二年級中使用,開設兩學期。按“95暫綱”確定的課程目標,開設世界史課程,旨在“建立學生對于世界上各種文化的基本認識和理解,養(yǎng)成包容并欣賞多元文化的開闊胸襟”。
在這一課程目標指導下,各版歷史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世界文明(文化)史發(fā)展為主線來構建教材體系的。如翰林版世界史教材(即高中歷史第三冊、第四冊)提綱:
第三冊目次
第一篇 古代文明的遺產(chǎn)
第一章 大河與文明
第二章 哲學的突破
第三章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第二篇 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
第四章 東亞的宗教與社會
第五章 基督教與中古文明
第六章 伊斯蘭文明的興起
第三篇 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第七章 歐洲社會的蛻變
第八章 世界文明的教會
第九章 亞洲大帝國的發(fā)展
第四篇 歐洲勢力的崛起
第十章 近代歐洲的興起
第十一章 近代早期世界的經(jīng)濟與社會
第十二章 近代早期的思想與學術
第四冊目次
第一篇 劇變的時代
第一章 革命時代來臨
第二章 工業(yè)革命
第二篇 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zhàn)
第三章 西方國家的優(yōu)勢
第四章 西潮沖擊下的滿清帝國
第五章 非西方世界的危機與轉機
第三篇 歷史的轉折
第六章 西方世界的迷失、改革、激進與大戰(zhàn)
第七章 帝俄的興衰、俄國革命與蘇聯(lián)共產(chǎn)政權的建立
第八章 亞洲的反殖民化運動
第四篇 世界霸權的爭奪
第九章 和平的破滅與戰(zhàn)后的世界
第十章 60年代的政治與社會
第五篇 我們生長的年代
通覽翰林版的世界史教材內容,我認為有以下兩個顯著的特點:
1.力求以“文明史”為主線構建世界歷史發(fā)展過程,強調了各國各地區(qū)文化的發(fā)展及相互融匯。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因此,以文明史為主線來講述世界歷史的發(fā)展,是可以的。因此,翰林版歷史教材以較多的篇幅講述了源于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國古文明”“古埃及文明”;①以較多的篇幅講述了中古時期的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②以較多的篇幅講述了世界文化間的交流。③突出世界文化史內容,是該教材顯著的特點之一。
2.在教材中突出“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力圖使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翰林版歷史教材專設了一篇“我們生長的年代”,重點講述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三個問題:一是工業(yè)革命以來隨著都市化進程的推進,各國日常生活的現(xiàn)代化變遷,講述了伴隨日常生活現(xiàn)代化消費帶來的社會問題;二是講述了國民教育的建立與發(fā)展,以及伴隨人生的“終身學習”問題;三是講述了19世紀以來大眾文化的興起于發(fā)展,講述了大眾文化的“美國化”問題,并提出了如何應對“美國化”的問題。④
上述兩點,應是值得我們編寫世界史教材可借鑒之處。
不過,在此需特別指出的是,翰林版世界史教材與前面所述的“臺灣史”教材、“中國史”教材一樣,存有嚴重的政治傾向。即使從學理上講,也存在一些科學性問題。
1.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仍體現(xiàn)了“去中國化”傾向。
在世界史中講述中國史,本是理所當然之事。但縱觀翰林版世界史教材,把大量的中國史內容置于世界史中,卻視中國為外國,意圖培養(yǎng)學生“去中國化”的歷史意識。在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中,幾乎每一篇都有較多的中國史內容。如第三冊第一篇中講述了“黃河與中國文明”;在第二篇中講述了“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在第三篇中講述了中國的“專制皇權”和“八股取士”;第四篇講述了“中國近世儒學的變遷”,等等。我們在此需說明的,并不是說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中中國史內容講多了,而是要指出的是它敘事的立場和態(tài)度。翰林版世界史教材敘述中國內容時,完全把中國視為外國。更為嚴重的是,翰林版世界史教材講述臺灣歷史內容時,不是把臺灣問題放到中國史框架中敘述,而是另立章節(jié)。如第四冊教材第二篇“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zhàn)”中,敘述臺灣歷史內容時并沒有把它放到第四章“西潮沖擊下的滿清帝國”中,而是把臺灣放到第五章“非西方世界的危機”中,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并列在一起。①這是難以令人容忍的。
2.翰林版世界史教材體現(xiàn)了反社會主義思想。
在20世紀以來的世界史中,客觀上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如何敘述和評論這兩大陣營的歷史,是敘述近現(xiàn)代世界史難以回避的問題。翰林版世界史教材站在反社會主義的立場上,對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和中國的社會主義采取了完全詆毀的態(tài)度,并把世界社會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相提并論。②
3.翰林版世界教材構建的“文明史”中的非科學性。
如前所述,以文明史來反映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如何來闡述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目前學術界關于文明的概念有多種解讀。有以地域環(huán)境為基準的“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之說,有以生產(chǎn)方式為基準的“農(nóng)耕文明”“游牧文明”“工業(yè)文明”“后工業(yè)文明”之說;有以宗教為基準的“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之說,有以歷史時段為基準的“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現(xiàn)代文明”之說,也有以區(qū)域為基準的“世界文明”“中國文明”等之說,等等。敘述文明史,必須首先理清文明為何物?
縱觀翰林版歷史教科書,在對文明的解讀上,有種種不妥之處:
一是混淆概念。如翰林版教材所敘述的“文明”概念,無一定之說。有時以地域為基準,如“中國文明”“埃及文明”等;有時以時段為基準,如“古文明”;有時把“文明”與“文化”等同,如提出了“中古文明”和“中古文化”的概念等。
二是隨心所欲地切斷文明發(fā)展脈絡。在翰林版的第三冊歷史教材中(第三冊主要敘述世界古代史內容),隨處可見名之曰“文明”的內容,但第四冊歷史教材(主要敘述世界近現(xiàn)代史內容)已難尋“文明”蹤影,似乎人類文明發(fā)展到近代已經(jīng)消失。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臺灣歷史選修課在高三年級開設。按“95暫綱”,開設歷史選修課的目的有三:“一、加強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思考、辨析、論證等方面的能力。二、學習史學方法,反思三年來學習歷史之心得。三、強調從近日之臺灣觀看東亞(含中國大陸)、亞太及世界上的重要問題”。
依據(jù)“95暫綱”確定的課程目標和課時安排,臺灣各版本一般把歷史選修教材分上下兩冊,每周3課時。歷史選修教材按主題加專題方式編撰。如康熹版歷史選修教材上下兩冊共設了8個主題24個專題,每個主題為一單元,每一單元下設若干專題。見下列康熹版選修教材目次:
選修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第二單元 道教與民間信仰
第三單元 醫(yī)療與社會文化
第四單元 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選修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從華僑到海外華人
第二單元 生態(tài)環(huán)境、物質文明與近代人文生活
第三單元 資訊傳播媒體的普及
第四單元 什么是歷史?
通覽臺灣歷史選修教材,我認為該教材有如下幾個特點:
1.側重于文化史的講述。
康熹版歷史選修共8個學習主題,其中大部分主題是關于文化內容的。如上冊的4個主題全是關于文化的內容:第一主題是關于中國儒學思想,第二主題是關于道教與民間信仰,第三主題是關于中國醫(yī)療文化,第四單元是關于大眾文化。
2.側重于生活層面內容的講述。
臺灣歷史選修課程不是單純的講述文化內容,而是把文化與民眾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講述。如康熹版教材講述儒學思想時,重點講述了儒學對社會的影響;教書道教文化時,重點講述了道教與民眾生活之關系;講述大眾文化時,重點講述了通俗文學與大眾文化之關系。該教材還專門設置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物質文明與近代人文生活”單元,重點講述了了物質文明、科技發(fā)展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3.注意避免與歷史必修內容的重復。
從臺灣歷史選修教材的內容來看,其間許多內容在必修教材中都有所涉及。如何避免重復教學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在這方面,康熹版教材做了較妥當?shù)奶幚?。如上冊第二單元講述的是道教文化,道教問題在必修的中國史教材中已有所講述。為避免重復,該教材主要敘述了道教的演變,并從道教討論唐宋以來存在于民間的生死、問卜、畫符、念咒等觀念對大眾文化的影響。①再如上冊的第三單元是講述的中醫(yī)文化,在必修的中國史中也有敘述。為避免重復,該教材重點講述了19世紀以來中西醫(yī)相遇所衍生的問題。②
4.注意與大學課程的銜接。
按臺灣的“95暫綱”,高三年級開設選修課,在技術上是“為學生進入大學做準備,具有大學預科性質”。有鑒于此,歷史選修教材的編寫必須增加史學基礎理論與方法的內容。從臺灣現(xiàn)行的各版歷史選修教材來看,都編寫了“歷史是什么?”的內容。如康熹版教材重點闡述了“歷史是什么?”“歷史解釋與歷史意識”“史家應有的修養(yǎng)”等問題。應該說,這些問題都是史學研究者必須具備的學識。
不過,在此仍有一點需特別指出:臺灣現(xiàn)行的歷史選修教材雖有上述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的地方,但在政治傾向上仍強化“臺灣本土意識”。如康熹版歷史選修教材上冊第二單元講述“道教與民間信仰”時,分別講述了中國民間信仰和臺灣民間信仰,并認為臺灣的民間信仰,除了精靈崇拜外,“也可見到中國儒家、佛教、道教之影響”。③在這里,把臺灣完全置于中國之外。在下冊第一單元講述華僑華人時,專門設置了“中國、臺灣的海外移民”專題,把臺灣與中國并列。④這顯然是錯誤的。
2011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了新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歷史課程綱要》,宣布從2012年度高一年級起逐年實施。該“綱要”在臺灣被簡稱為“101課綱”。依據(jù)“101課綱”,臺灣的歷史教材出版單位都修訂了各自的教材,并從2012年9月起開始在高一年級使用新修訂的歷史第一冊,即臺灣史教材。
以下試結合新修訂的歷史綱要和教材,論述臺灣地區(qū)歷史教科書改革的新動向。
(一)臺灣高中歷史課程綱要的新變化
新修訂的“101課綱”,較舊的“95暫綱”,在課程目標、課時安排、教學內容上都有一定的變化。
1.關于課程總體目標
“101課綱”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了2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強調了“重要歷史知識”的學習,提出了要“認識世界重要的歷史發(fā)展”的要求;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2.關于能力目標
“101課綱”明確提出了要培養(yǎng)學生4方面的“核心能力”。即培養(yǎng)學生“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理解歷史的能力”“解釋歷史的能力”和“運用史料的能力”。
3.關于課時安排
“101課綱”較“95暫綱”,增加了中國史的學習時數(shù)。
在新課綱中,高一年級第一學期仍然為臺灣史;高一年級第二學期、高二年級第一學期前半段為中國史;高二年級第一學期后半段、高二年級第二學期為世界史;高三年級仍為歷史選修。在這里,中國史由以往的1學期,增加到1.5學期;世界史有以往的兩學期減至1.5學期。高中每學期開設歷史課的學時數(shù)不變,高一、高二仍為每周2課時;高三仍為3課時。
4.關于課程內容
“101課綱”較“95暫綱”,在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歷史選修的內容上,都有了一定的變化。
在臺灣史內容上,有原來的4個單元、12個主題及25個學習重點,改變?yōu)?個單元、13個主題及28個學習重點。主要是增加“鄭氏統(tǒng)治”的內容,以及臺灣人民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等史實。
在中國史內容上,有原來的6個單元、16個主題及37個學習重點,改變?yōu)?個單元、18個主題及43個學習重點。不僅修改了單元名稱,而且調整了重點學習內容。如把第一單元“華夏世界的形成”改為“先秦時期”,把第三單元“近世的發(fā)展”單元改為“宋元明與盛清”、把第四單元“近代的沖擊”改為“晚清的變局”。在重點學習內容上,強調了秦漢學術教育與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強化了宋元明至清前期貨幣經(jīng)濟的發(fā)展、海上貿易等內容,強化了民國時期法制發(fā)展及中外關系等。
在世界史內容上,有原來的9個單元、24個主題及57個學習重點,改為5個單元、14個主題及40個重點。主要是減少了世界古代史內容,“95暫綱”的世界古代史有“古代文明的遺產(chǎn)”“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3個單元,新的課綱把3個單元合并為“文明的興起與交匯”1個單元。在減少部分內容的同時,新課綱為培養(yǎng)學生的全球視野以及多元文化的世界史知識,增加了關于中東、非洲、中南美洲的歷史內容。
在歷史選修內容上,“101課綱”仍保持了“專題”式的課程構建方式。但在具體內容上,卻做了較大的變動?!?5暫綱”的歷史選修內容主要是以中國文化為主,新的課綱在講述中國文化的同時,以較多的篇幅講述了歐洲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非洲文化、中南美洲等文化。歷史選修內容共設置了21個學習專題,其中中國文化內容僅占5個??梢哉f,新課綱的歷史選修內容,大大減少了中國的分量。
(二)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新變化
依據(jù)新修訂的“101課綱”,臺灣修訂了高中歷史教科書。以下,僅對新版臺灣史教材做一點分析,力圖反映其發(fā)生的新變化。
以三民版臺灣史教材為例,新版臺灣史教材與舊版臺灣史教材相比,在以下三個方面有了顯著的變化:
1.在教材容量上,新版臺灣史教材由舊版的四章擴編到四篇12章,新版臺灣史教材總頁碼有原來的164頁增加到248頁。①
2.在教材內容上,新版臺灣史教材依據(jù)“101課綱”作了較大的調整。主要有:
第一,增加了對鄭氏政權統(tǒng)治臺灣的敘述。在教材的第2章中專設了“漢人政權建立”,具體敘述了鄭氏政權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②
第二,增加了清朝統(tǒng)治時期臺灣地區(qū)文化和生活層面內容的敘述。三民版臺灣史教材用了一章的篇幅敘述了清前期臺灣地區(qū)社會與文化問題。敘述了臺灣地區(qū)的人口問題、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問題、社會沖突與社會控制問題,敘述了臺灣地區(qū)社會文化發(fā)展與民眾宗教信仰問題。所述內容比舊版教材大大地充實了。③
第三,增加了日本統(tǒng)治時期臺灣人民的抗日活動。1895年日本侵占臺灣后,臺灣人民開展了一系列抗日斗爭。新版臺灣史教材增加了“前期武裝抗日”和“后期武裝抗日”兩目,還較具體地論述了臺灣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①
第四,增加了1949年后海峽兩岸關系的敘述。新版臺灣史教材在第9章中用了較多的篇幅敘述了兩岸關系的變遷。認為1949年后兩岸關系經(jīng)歷了由軍事沖突到日益密切的5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軍事沖突(1949—1978年);第二階段為政治對峙(1979—1987年);第三階段為民間交流與官方政策(1987—1991);第四階段為協(xié)商與危機(1991—1999年);第五階段為2000年開始的新發(fā)展。在敘述中還重點提到了“辜汪會談”和“江八點”。
3.在教材欄目的設計上,新版臺灣史教材較以往有了新的變化。每節(jié)課正文前設置了“課前123”,引領學生學習課文內容;正文敘述中除配以插圖外,還配以注解,以拓展文中的歷史知識;課后設置了“歷史聚光燈”和“歷史Talk Show”兩個欄目。
以上所述,都是值得肯定的新變化。
但是新版臺灣史教材在強化“臺灣本土意識”和“去中國化”史觀上仍未有大的改觀。如三民版臺灣史仍把“漢人政權”來代替祖國對臺灣的統(tǒng)治;仍把日本殖民統(tǒng)治簡稱為“日治”,與“清治”相提并論;仍用“臺灣文化”來指代臺灣鄉(xiāng)土文化;仍然不提1945年臺灣回歸祖國,而稱之為“接受臺灣”,等等。所有這些,無不表明要改變目前存在于臺灣歷史教科書中一些不正確的思想,是何等艱難。我們殷切地期望臺灣有良知的史學工作者,基于“一個中國”的立場,正確的書寫中國史和臺灣地方史。
【作者簡介】朱漢國,男,1954年生,江蘇常州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
【責任編輯: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