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應試教育初中作文教學為背景,闡述進行“生活作文”的必要性,并提出相應的策略,旨在促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回歸本源;應試教育;生活作文;策略
我國教育深受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其對于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提高學校的升學率、提高自己的業(yè)績,只能選擇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法。
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抹殺了學生的主觀創(chuàng)造性,背離了作文教學的本質和原則,使寫作成為學生得分的工具,而不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助推器。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要求回歸寫作本源,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解放思維的同時獲得全面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在此以回歸寫作本源,恪守“生活作文”為題進行探索,以期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一、什么是“生活作文”
1.強調作文的“根”在生活
“生活作文”,簡單地說就是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用文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從本質上說就是強調作文的“根”在生活。作文是人類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對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而這種認知和情感都來源于生活,即是說作文的素材、靈感都是來自于生活的。
2.強調作文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生活
從寫作教學的目的來看,“生活作文”強調的是通過寫作教學回歸學生的真實生活,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認知情感,進而充實心靈,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與成長。這一點與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后者只是重視提高學生的成績,完全忽略了作文對學生生活和成長的促進作用。
總的來說,“生活作文”就是通過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
認識自我、認知情感,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并利用文字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最終要達到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與成長的終極
目標。
二、恪守“生活作文”的必要性
1.“生活作文”能夠引導學生認識世界
寫作是一種精神層次的勞動,它是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對情感的認知,是學生通過文字表達自己思想、情感和意識的工具。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一味地強調寫作在考試中的重要
性,要求學生使用單一的文體、形式化的作文結構來進行作文。在這種背景下,學生根本無法在寫作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很難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同樣也無法真切地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而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往往要求學生平時積累大量的素材,在寫作過程中大量使用素材來給自己的作文添加亮點。為了達到教師的要求,學生不得不在寫作中強行使用大量的素材,甚至一些學生為了逃避教師的責罰將一些不相干的素材生搬硬套。在這種背景下,學生所創(chuàng)作的作文并不真實,顯得虛假,既沒有學生的真情實感也沒有學生對生活的真切認識,完全背離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初衷。
從本質上說,恪守“生活作文”就是要讓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素材,進而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對真情實感的認知。以此為理念,教師才能夠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認真地觀察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夠從中獲得寫作的素材。
同時,當學生以真實的素材進行寫作時,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得到升華,是學生對世界認識的總結和提煉,更能夠融合學生的真實情感。因此,“生活作文”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世界。
2.“生活作文”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在新課程標準中,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要能夠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要能夠從培養(yǎng)人的角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有效提高。而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為了應對考試已經完全背離了這一點。學生無法在寫作教學中獲得真實的提升,無法對學生的意識、思維和心靈等各個方面進行有效提高。這就使得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成為考試的工具,讓學生成為考試的奴隸,完全無法促進學生的成長。
恪守“生活作文”,即要求學生從真實生活中取材,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想法。在學生尋求素材的同時,學生不僅僅獲得了對世界和事物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體驗到多彩的生活和豐富的情感。在這種背景下,學生所獲得的情感認知更加豐富,這就能夠豐滿學生的心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美育。同時,學生對生活對世界都有了更加鮮明的了解和認識,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建構知識提升能力。這種來源于生活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更快地融入社
會、適應社會并且更好地發(fā)展。因此,恪守“生活作文”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三、如何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恪守“生活作文”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獲得素材,強調學生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作性表述的過程
要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恪守“生活作文”,這就需要教師擺脫應試教育的理念,要明確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真實目的。因此,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獲得素材,讓寫作素材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而不再是通過憑空的積累完全取代這個過程。其次教師應該逐步引導學生認識世界、認知情感,通過詳細的觀察和思考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提煉,進而成為寫作中能夠使用的素材。
例如,在學完《荷塘月色》這一課文后,教師以《月色下美麗的荷花》這一題目進行寫作教學。此時,學生對荷塘月色的認識僅僅來源于課文,是一種抽象的認識。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趁著月色去觀察真實的荷塘,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而提煉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利用這樣的素材,學生的作文更加真實飽滿,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意識。這樣讓學生的寫作過程成為他們的一個個“生活事件”,成為融入其生活沖動體驗的“成長歷程”,這才是寫作及寫作教學的本質所在。
2.引導學生獲得更真實的情感,強調寫作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生活、生命所需
從中考語文閱卷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情感都較為空虛,作文顯得“假”。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也僅僅是形式上的優(yōu)秀,雖然能夠獲得較高的分數,卻顯得大而空,沒有表達出學生真實的情感。事實上,寫作是人生活的一種方式,它是人建構自我內在精神的一種手段,是人和外部世界交流的一種途徑。所以作文中真實情感的表達是學生學習、生活乃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因此,教師要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恪守“生活作文”,就必須引導學生通過對世界的認識,進而表現(xiàn)為對情感的認知、對生活、生命的熱愛。簡單地說,教師應該改變學生寫作的理念,不再根據平淡的素材來強行激發(fā)自己的情感,而是根據真實的生活來表露
情感。
例如,教師以《沉重的愛》為題進行寫作教學。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會從大量的范文中尋找素材,進而為了應付教師胡亂地寫作。而在“生活作文”的理念下,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準備時間,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細地體會。
學生可以體會父愛、母愛,也可以體會教師對學生的愛等等。通過細心的體會,學生對情感的認知是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是從內心深處涌現(xiàn)出來的,而不再是憑空假想出來的。此時,教師再要求學生將自己真實的感情利用文字表達出來。即使沒有華麗的辭藻和語句,學生的作文也不會顯得空和假,反而顯得生動和飽滿。經過這樣適時的引導,學生在日后的寫作中就能夠逐步產生這樣的意識,在寫作中盡量表現(xiàn)自己真實的情感。
總的來說,恪守“生活作文”才能夠實現(xiàn)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最終目的,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生活作文”,教師首先應該轉變觀念和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對世界的認識和對情感的認知來完成作文的選材和素材積累,充分調動學生內心的真情實感,賦予作文靈魂。
參考文獻:
[1]蒯秀麗.中外生活作文教學探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
[2]廖作英.也談中學生的生活作文訓練[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0(S1).
作者簡介:李明,男,出生年月:1973年12月,學歷:大學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張家港南沙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語文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