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偉華,陳景春
交叉學科視野下的古代文學研究探索者
——戴偉華教授訪談錄
戴偉華,陳景春
戴偉華,江蘇泰州人,文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詩學、唐代文學研究。1993年獲“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1998年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缡兰o學術帶頭人。1999年2月獲準為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2000年起,任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特聘教授、二級教授,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重點優(yōu)勢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負責人,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獲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著作三等獎2項、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著作三等獎1項、廣東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論文一等獎2項、廣東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著作一等獎1項。兩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結項“優(yōu)秀”等級,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文化生態(tài)與唐代詩歌綜合研究”。
戴偉華教授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文學研究中的地域文化和文人分布問題:以唐代使府為中心”“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研究”“強、弱勢文化形態(tài)與唐詩創(chuàng)作關系研究”。出版專著《唐代幕府與文學》《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論文集《唐代文學綜論》《文化生態(tài)與中國古代文學論叢》等;發(fā)表論文《獨白:中國詩歌的一種表現(xiàn)形態(tài)》(《中國社會科學》)《論五言詩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李白自述待詔翰林相關事由辨析》(《文學遺產(chǎn)》)《張九齡“為土著姓”發(fā)微》(《文學遺產(chǎn)》)《論〈河岳英靈集〉初選及其詩史意義》(《文學評論》)《佛教轉讀與四聲發(fā)現(xiàn)獻疑》(《世界宗教研究》)《唐宋詞曲關系新探》(《音樂研究》)《〈使至塞上〉與崔希逸破吐蕃事無關》(《歷史研究》)等100余篇。
陳(景春,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戴教授,您好!據(jù)悉,近期您申報的“文化生態(tài)與唐代詩歌綜合研究”獲批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在此要向您表示祝賀。
戴(偉華,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謝謝。
陳:就您本次申報的課題來看,您是希望從“文化生態(tài)”的寬廣角度去探討唐代詩歌的生成、發(fā)展與表現(xiàn)形態(tài),這是不是一種交叉學科綜合研究的視野?
戴:是的。我本人很贊賞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思路。交叉學科中的古代文學研究是一個舊話題,20世紀學者們在交叉學科中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成就。比如,聞一多先生在論述《詩經(jīng)·芣苢》時,從語言學、生物學、社會學等角度闡述了這首詩的文化內(nèi)涵,對《九歌》的闡釋聞先生是在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的,其研究方法給人們的啟示非常深刻。陳寅恪先生的唐研究,“以詩證史”,開學界風氣之先,進一步豐富了唐詩的認識價值。文學史上討論詩歌起源問題,往往大同小異;但民族學工作者近年來以田野作業(yè)的方法搜集了一些近代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民族的生活資料,用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民歌傳唱說明藝術起源于原始宗教或原始巫術,這比過去“文學起源于勞動”的單一觀點有所進展,也更為全面。事實證明,古代文學有許多問題的解決是依靠相鄰學科的發(fā)展來完成的。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我認為在古代文學研究領域應該提倡。
1987年我曾設計了一個課題來討論文風嬗變與地域文化的關系,其中《屈賦與唐詩——對唐詩“文”、“質(zhì)”之變的理論考察》可以算是開始關注唐代文學與地域文化這一研究范圍。后來慢慢深入系統(tǒng)做下去,從《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到《文化生態(tài)與中國古代文學論叢》,我試圖將學科交叉的研究思路一以貫之。
陳:原來交叉學科研究古代文學還是舊話題,我還以為您的研究理路是趕了時髦呢。眾所周知,近十幾年來古代文學研究已漸漸地從傳統(tǒng)文史結合進一步擴展細化,涌現(xiàn)出如地域與文學、制度與文學、音樂與文學、經(jīng)學與文學等學術熱點。與之相應,在多學科交叉視野下進行古代文學研究也就成為時下頗為盛行的研究方法。
戴:學問不能趕時髦,不能哪種研究方法時髦就采用哪種方法。我認為學術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把文學作為一種文化事項,放在較寬廣的背景下進行研究,這不是趨一時之風氣,而是由研究資料與對象的本質(zhì)決定的,是文學研究向深層次展開的客觀選擇。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結合,是符合文學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的,兩者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清晰合理的。以“文化生態(tài)與唐代詩歌”這個課題來說,首先是“文化生態(tài)”一詞的內(nèi)涵與外延都具有不確定性。事實上,在唐代詩歌與文化生態(tài)關系的論述中,文化生態(tài)就是對唐代詩歌的外延訴求和動態(tài)描述。從研究策略而言,概念的動態(tài)化不是為了追求方法論的創(chuàng)新、追求時髦,而是凸顯了尋求解決文學史中實際問題的努力。
有人說,有一種成功叫堅持!我不去追逐時髦,當然,如果把基于研究對象不斷更新工具、不斷尋找有效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理解為追求“時髦“,那我認同這種做法。
陳:您把文學當作一種文化事項來研究,充分考察文學創(chuàng)作的社會政治、地域背景、時代風氣,從多個視角立體地再現(xiàn)唐代詩人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圖解文學作品產(chǎn)生的社會畫面,更深入地揭示唐代詩歌的內(nèi)涵。
戴:不錯,正是這樣。
陳:這的確是促進古代文學研究向深層次展開的極佳視野。顯然,在您的學術研究中,交叉學科研究方法是激發(fā)古代文學研究新活力的重要途徑,請您談談交叉學科研究方法。
戴:我以《交叉學科中的古代文學研究》為題寫了一篇文章,發(fā)表在《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第6期,其中闡述了交叉學科研究方法。一是交叉研究體現(xiàn)出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系統(tǒng)而深入的思考。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舉與文學研究是學科交叉研究古代文學的范例,其《唐代科舉與文學》序云:“這本書把唐代的科舉與唐代的文學結合在一起,作為研究的課題,是想嘗試運用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試圖通過史學與文學的相互滲透式溝通,掇拾古人在歷史記載、文學描寫中的有關社會史料,作綜合的考察,來研究唐代士子(也就是那一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并努力重現(xiàn)當時部分的時代風貌和社會習俗,以作為文化史整體研究的素材和前資?!边@一研究方法的涵蓋面遠遠不止文史溝通,而是一種更為寬廣的文化視野。二是在交叉學科中有利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交叉研究不僅是工作思路,而且要通過交叉研究得出新穎而有說服力的結論,這才是學科交叉研究的目的,也就是要解決問題。任中敏先生的唐代音樂與文學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個領域,解決或部分解決了文學史中的一些遺留問題。比如關于詞的起源問題,學術界有多種說法,而任先生是從音樂與文學關系的角度來考察的,從文化層面揭示了詞調(diào)的發(fā)生過程。
在學科交叉中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其實并不容易,困難之一就是對與古代文學發(fā)生關系的交叉學科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比如說文學與史學的結合,作為搞文學出身的人,對史學的知識準備就會不夠。這里舉一個例子,傳統(tǒng)觀點認為,王維的《使至塞上》創(chuàng)作背景為開元二十五年春或夏,王維奉唐玄宗之命,以監(jiān)察御史赴西北邊塞慰問戰(zhàn)勝吐蕃的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事實是不是這樣呢?《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回避了這一問題,沒有說明王維赴崔希逸幕和崔希逸破吐蕃之間的關系。其實,只要確定崔希逸破吐蕃的時間即可明了?!杜f唐書》《資治通鑒》均記載崔希逸破吐蕃時間為開元二十五年三月己亥,然而據(jù)王維在河西所寫《為崔常侍謝賜物表》和《為崔常侍祭牙門姜將軍文》,可以考知開元二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前,崔希逸征討吐蕃戰(zhàn)事尚未發(fā)生。戰(zhàn)事的具體時間可通過樊衡《河西破吐蕃賊露布》斷定為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其中還表明了破吐蕃之遠因是吐蕃不聽玄宗勸阻,攻殺唐朝屬國勃律,玄宗大怒之下準備還擊;近因是唐軍表面示好吐蕃,可乘其不備而掩殺之。又根據(jù)吐蕃《大事紀年》記載,開元二十五年冬,勃律為吐蕃所破。據(jù)此可知,《舊唐書》勃律“二十二年,為吐蕃所破”記載有誤,《露布》及吐蕃史料均證明王維材料的真實性。對這一時間點的考證可以證明王維《使至塞上》一詩與崔希逸破吐蕃事無關。我把以上思路形成了《〈使至塞上〉與崔希逸破吐蕃事無關》一文,這一論文發(fā)表在《歷史研究》上。
陳:您剛才所舉之例是文史互證的視角。除此之外,您還成功地從音樂的角度、宗教的角度來研究古代文學,并在《世界宗教研究》《音樂研究》上發(fā)表大作,能否借此談談交叉學科研究方法的操作要點?
戴:交叉學科之間的互證是考證的手段之一,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解讀聯(lián)系史實,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地下出土文獻與紙上文獻相參證得出結論,文史互證,上例以吐蕃《大事紀年》等文獻來訂正《舊唐書》和《資治通鑒》之誤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也是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提出:“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jù)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jù)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p>
另外,真正意義上的在交叉學科中研究古代文學需要時間做保證:一是去熟悉另一學科需要時間;一是交叉視野中的新課題需要以完備準確的資料為基礎,而這更需要時間。盡管如此,交叉學科中的古代文學研究仍然有吸引力,它迫使我們不斷去學習新知識,同樣也會給我們的研究帶來新的收獲。
陳:在您剛才的談話中,我感覺到您特別重視文獻考據(jù)、輯佚辨?zhèn)?,這是乾嘉學派重要的治學方法,主要運用于文獻學。您認可這種方法嗎?
戴:乾嘉學術是乾隆、嘉慶時期出現(xiàn)的以考據(jù)為治學方法的學術學派。其中,揚州學派是乾嘉學術的重要分支。揚州學派師法戴震,治學嚴謹、考證精詳,既博大精深又敢于創(chuàng)新。乾嘉學術(包括揚州學派)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經(jīng)學、音韻、訓詁,并涵蓋史學、文學、天文、地理等等,在學術史上有校正風氣、傳承國故的貢獻,其局限是過于重秦漢而輕近古,繁瑣細碎乃至不近世務。近代以來的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錢鍾書等學者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創(chuàng)新并發(fā)揚了乾嘉學術(包括揚州學派)所倡導的實證治學精神。
其實我對乾嘉學術所擅長的經(jīng)學、音韻、訓詁知之不多。我在揚州讀書、工作二十余年,這里的學術氛圍深受乾嘉學術影響,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的師友們就有不少是熟諳考據(jù)之道的,潛移默化之下,我也略知一二;其次而言,我對于乾嘉學術的代表人物,如阮元、王氏父子,以及近代以來承傳實證治學精神的劉師培、王國維、陳寅恪等大學者懷抱敬畏之情,并試圖從中吸取學術力量。清代史學家章學誠提出目錄學是“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這也正適合古代文學研究。從這個角度而言,也可以說我對乾嘉學術所倡導的實證治學之風有文化上的自覺依歸。
我以為,實證治學的關鍵是在充分占有文獻的基礎上,以考據(jù)為方法,以問題為指向,回應、解決古代文學研究中的重大問題。此舉一例,唐人選唐詩的系列中《河岳英靈集》影響較大,但是其成書過程由于版本的不同而存疑不少。我以《河岳英靈集》的成書過程寫了一篇文章,發(fā)表在《文學遺產(chǎn)》上。通過將日本東方文化叢書影印古抄本《文鏡秘府論》南卷所收錄《河岳英靈集》之《敘》《論》和《文苑英華》本以及通行本之間的成書時間、收錄詩人數(shù)目、收錄詩作數(shù)量作比較,清晰地再現(xiàn)出《河岳英靈集》一書產(chǎn)生的過程,同時搞清楚了“起甲寅”的緣由。
陳:在您的論著中,經(jīng)常會提到任中敏、傅璇琮、王昆吾等先生,請問這些學者是如何影響您?您又是如何繼承和發(fā)揮他們的學術的?
戴:任中敏先生是一代詞曲大師,是新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在學界有崇高的地位。1918年,任先生考取北京大學國文系,追隨詞曲大師吳梅先生。畢業(yè)后,他留居吳先生“奢摩他室”書齋,兩年時間讀盡吳先生收藏的詞曲典籍。在1980年以前的四十余年時間里,任先生輾轉流離,在極為艱苦的政治環(huán)境、生活條件下,完成了《敦煌曲校錄》《敦煌曲初探》兩書,撰寫了《唐戲弄》《教坊記箋訂》《唐聲詩》和《優(yōu)語集》,學界為之震撼。1956年,任先生在《唐代音樂文藝研究發(fā)凡》一文中描述了其學術追求:對唐代結合音樂的詞章和伎藝作了全面研究。
任先生于我而言,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在于其深邃的唐代音樂文藝研究,還在于他追求學問的超凡毅力。任先生的工作程序和著述體例也給了我很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唐聲詩》《唐戲弄》都是在充分占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之上,揭示文學現(xiàn)象后面的事物運行規(guī)律,建構自足的文藝體系。其著作通常是上下兩冊,文獻資料整理與理論闡述各為一冊。我的《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和《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兩書事實上就是任先生著作上下冊形式的呈現(xiàn)。我和博士生張之為歷時兩年完成了任先生《唐聲詩》校理,由鳳凰出版社出版,這也是在表達對任先生的敬意。
傅璇琮先生是著名的文史研究專家、古籍整理專家和出版家,是當前學界最突出的領軍人物之一,學術成果豐碩,其著作有《唐代詩人叢考》《唐代科舉與文學》,編纂體《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唐才子傳校箋》《全宋詩》《續(xù)修四庫全書》,一部部鴻篇巨著成為文史學者研究的重要基礎文獻。
傅先生于我而言,如師如友。他對我既有學術理路的指引之功,更有對后學獎掖提攜之情。傅先生精于考據(jù)與文獻,治學路數(shù)近于岑仲勉先生,更繼承了陳寅恪先生的治學之途。誠如傅先生所云:“陳寅恪難于超越之處,是他的通識,或用他的話來說,是學術上的一種‘理性’。這就是經(jīng)過他的引證和考析,各個看來零散的部分綜合到一個新的整體中,達到一種完全嶄新的整體的認識?!备迪壬珜У奈幕嵌群臀氖方Y合的治學方法,已成為近二三十年來唐代文學研究的主流學風,對后學影響巨大。傅先生對我輩學者頗多獎掖,自我的第一本專著《唐代幕府與文學》納入傅先生主編的《大文學史觀叢書》以來,傅先生開始了對我學術研究的鼓勵和支持。他在為我的《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作序時說到:“他來信要我作序,我覺得在當前出版難,寫書難,特別是搞考證資料難這樣一種文化環(huán)境下,我是理應為這部著作說幾句話的。這不但是為偉華同志本人,也是為了在目前這樣一種特殊學術氛圍中相濡以沫。”他在《文學遺產(chǎn)》發(fā)表的論文中還說:“戴偉華先生即專注于唐代方鎮(zhèn)幕府與文學的研究,撰寫有《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等書,在這方面極有開拓之功。”傅先生對后學的獎掖無疑讓人感動。
王昆吾師是任中敏先生的得意門生,碩士期間師從復旦大學王運熙先生,專攻中國文學批評史,博士階段轉為隋唐燕樂歌辭研究。王先生是我的博士生導師,王師80年代已蜚聲學界,曾是上海師范大學(兼揚州大學)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首席教授、中國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古代文學中的音樂文學、神話學、域外漢文學及文獻學,著作有《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研究》《唐代酒令藝術》《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從敦煌學到域外漢文學》《隋唐音樂及其周邊》等十多種。
王師繼承綜合了王運熙老先生“天子狩獵”式(目錄學指引)的治學方法和任中敏老先生“大禹治水”式(窮盡所有的資料)的治學方法,強調(diào)資料與理論并舉,每做一項研究,都是從資料搜集和整理入手,而且盡可能窮盡原始文獻。比如他在撰寫博士論文前,先編定了120萬字的資料書——《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然后再寫《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研究》,可謂資料基礎扎實、理論研究先進。為此,其《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獲得了很多獎勵,包括中國圖書獎的榮譽獎、全國優(yōu)秀古籍二等獎等等。這些成功意味著一種學術方法的成功,王師將其成功之治學方法傳授給了博士生們,要求我們先做資料考訂,再寫學位論文,我的博士論文《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就是這樣完成的。
陳:眾所周知,唐代文史研究名家輩出,比如陳寅恪、岑仲勉、任中敏、程千帆、傅璇琮以及臺灣地區(qū)的羅聯(lián)添、嚴耕望等。相比較而言,唐代文學研究的成果也遠遠多于古代文學研究的其他段的成果,在這種情況下,您為何還要選擇唐代文學作為研究對象?
戴:研究唐代文學的人是很多,而且名家輩出、成果豐碩,除了你剛才所舉的之外,像當今繼續(xù)領銜學界的周勛初、羅宗強、王昆吾、葛曉音、陳尚君等教授,在唐代文學的研究中都成就卓著。耕耘的人多了,要出高質(zhì)量的成果其難度也就更大了。這確實是學者們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我之所以選擇唐代文學,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對唐代文學的濃厚興趣。我是恢復高考后考入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的。早期的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學術氛圍很好,有師從容庚專攻“小學”的王善業(yè)、唐史專家李廷先、王國維研究專家譚佛雛、戲曲研究專家徐沁君等,后來又來了一代詞曲大師任中敏。還有歷史系教授卞孝萱先生,他曾助范文瀾編纂《中囯通史》。我1982年1月留校后,又幸遇葛兆光先生來學校工作,我的第一本著作《唐代幕府與文學》的寫作和出版也得到葛先生的指導和幫助。大學時代最感興趣的是充滿美感的古典詩詞,尤其是唐詩。我喜歡去描寫接觸唐詩的最初印象,還喜歡模仿和創(chuàng)作古典詩詞。我試圖在唐人的詩歌詠唱中來印證自己對自然人生的體會,甚或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來和古人作比較。很長時間我就是這樣用情感去貼近古人,和大唐文化對話。有一段時間我曾跟隨趙繼武先生學習格律詩的寫作,幾近入魔。趙先生和胡喬木是中學同學,和沈祖棻是大學同學,他是老派學者,述而不作,對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極深厚。雖然寫作和以后走學術研究一路并不是一回事,但這一時段的學習對我體會古代作品甚有幫助。其后,我的興趣逐步向研究靠近,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于是開始逐步深入,想探究歷史文化原貌,試圖解決文學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我選擇唐代文學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我大學快畢業(yè)的時候,80多歲的任中敏先生回歸故里,從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來到了揚州師范學院工作,任先生學力深厚、成果豐碩,在學界威望很高,是我國著名的詞曲學家、戲曲學家、敦煌學家。當年任先生申報碩士生導師時,朱東潤等老先生認為,任先生如果不能做博士生導師,那他們也做不了博導了,所以批下來的是博士生導師,這也是學界佳話。任先生無形中給揚州師范學院豎起了新的學術標桿,也激勵著我對古典文學尤其是對唐代文學的更加熱愛,想做出一番大事業(yè)。
陳:很多學者的學術起點在于其博士論文,可是據(jù)了解,您的學術起點卻是始于碩士論文,能否借此談談您的學術領域和影響?
戴:1986年,我以中唐邊塞詩為題做碩士論文,其創(chuàng)新之處有二:一是提出中唐邊塞詩繁榮實由于幕府興盛的觀點,二是利用了敦煌文獻《伯2555》卷。多年來由此而不斷拓展,先后寫成《唐代幕府與文學》《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等著作,這一研究進程也是我努力實踐自己的學術理想和學術方法的過程。長時間去關注一個問題,長時間去做一個專題的文獻資料考辨,收獲是不言而喻的。
《唐代幕府與文學》是我的第一部專著,由于解釋和說明了一些文學史上的問題,所以產(chǎn)生了一定的反響。傅璇琮先生非常高興,他說:“我在看到偉華同志的《唐代幕府與文學》一稿時,覺得竟有志同道合者在,不禁為之躍然。”《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出版于1994年,此書的完成對于我的學術工作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馬來西亞學者賴瑞和教授在大著《唐代基層文官》中是這樣說的:“《唐方鎮(zhèn)文職僚佐考》則從墓志和唐史料中,挖掘出曾擔任過文職僚佐的大約兩千多人次,按任職方鎮(zhèn)排列,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研究,為后來學者提供不少方便?!?/p>
陳:近幾十年來,唐代文學研究很熱、成果很豐碩,要在重要作家和重要文學現(xiàn)象研究上尋求突破是難上加難,而您卻不斷帶給學界驚喜,先后開拓了唐代幕府與文學、地域文化與文學、強弱勢文化與文學等多個新領域,能否談談您的“秘訣”?
戴:重要的是態(tài)度。也許正是基于對學問的敬畏,促使我學術研究的嚴謹和多方的探索吧。我有兩個立足點:一是回歸文學研究,充分占有材料并靈活運用很重要,但借鑒理論的同時,我們必須立足于文學研究,積極關注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二是求索創(chuàng)新成為一種自覺追求,是我學術發(fā)展的動力,我喜歡去探索,一個問題、一個方向想不通,就反復琢磨,想從其他地方著手,不斷求索是我的學術理想,也可以說成為了一種自覺的追求。
另外,對于材料我始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總是爭取從常見的材料中發(fā)現(xiàn)問題,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掘材料提供的信息。如在關于屈原故里的材料中,有一則是最為常見的,即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中記載:“屈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須廟,搗衣石猶存?!币话憧磥恚@則記載中有關搗衣石的信息似乎沒什么意義;但細讀下去,發(fā)現(xiàn)它提示我們,搗衣石與紡織有密切的聯(lián)系。女須通常理解為屈原之姊,但若將女媭與搗衣石聯(lián)系起來,則不難作出在“女須”與專主紡織的“媭女”星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的設想。因此,我們對于女須身份的認識又多了一種解釋,它還可以是主管女工、紡紗織布的媭女星座。
在唐代文學研究中,我比較重視研究選題和方法的獨特性,形成個性化的關注角度。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的兩位年長的副會長閻琦和張明非撰文《傅璇琮先生與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提到:“每屆年會的主題發(fā)言人都是他慎重考慮后決定的,對引導并拓展唐代文學研究往往能起到推動作用。如董乃斌的宏觀研究,趙昌平的詩歌理論研究,葛曉音的文學史發(fā)展理論研究,陶文鵬的詩歌藝術研究,陳尚君的唐代文獻整理,戴偉華的唐方鎮(zhèn)幕府文學研究,李浩的地域家族文學研究等,都一一進入他的視野,并安排他們作大會主題發(fā)言。”我能為唐代文學研究做好自已的工作,還是很高興的。
陳:您最近主持的兩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研究”“強、弱勢文化形態(tài)與唐詩創(chuàng)作關系研究”都獲得成果結項“優(yōu)秀”等級,您學術成果豐碩而且質(zhì)量過硬,請問您是如何保證研究項目的質(zhì)量呢?
戴:我的體會有三點:第一,全神貫注,獨立完成,這樣能很好地體現(xiàn)自己思考的系統(tǒng)性、全面性以及獨特性;第二,有充分的資料準備,一定程度而言,材料保證了學術的質(zhì)量;第三是創(chuàng)新,即選題創(chuàng)新、觀點創(chuàng)新。比如“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研究”,改變過去文史結合過程中文史分論或重史弱文的表述結構,以文學問題立題,在文史結合中解決文學問題,將過去主要以詩人籍貫為主的地域文化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分析轉換為以詩歌創(chuàng)作地點為主的地域文化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研究。
陳:我想問最后一個問題,教學和科研的關系時有討論,您的看法呢?
戴:我從不認為兩者之間有矛盾,教學與科研是最親密的姐妹??蒲锌梢蕴岣呓虒W質(zhì)量,而教學又會反逼你去從事科研。好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好的科學研究者。我在本科教學過程中,不斷去思考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上面提到的《〈使至塞上〉與崔希逸破吐蕃事無關》那篇論文,就是在備課時查找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整理教學講義《唐詩宋詞研究》時,對一些名篇又做了更貼近作品原義的解析以及藝術鑒賞,如對蘇軾《水龍吟》、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等作品的深度新穎解讀,發(fā)表于《中國社會科學報》,引起很大反響,中國社科院中國文學網(wǎng)、求是理論網(wǎng)、中國新聞網(wǎng)、國學網(wǎng)、中國日報網(wǎng)、中國藝術批評網(wǎng)、文化中國網(wǎng)等十多家網(wǎng)站轉載。我常常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與學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也深得學生的高度評價和贊揚。其實,我在不同場合都提出關注文學史上重要文學現(xiàn)象、重要作家及其重要作品,這是一種職責,也含有為教學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意思。
借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多年來指導、幫助過我的學術界前輩和朋友。
【責任編輯:趙小華】
·名家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