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華
【摘要】歷史教師是歷史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歷史教育功能的體現(xiàn)主要依賴于歷史教師的辛勤工作。本文主要對初中歷史教師當前的角色定位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師;角色定位
歷史教師是完成歷史教育教學任務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之一,對于歷史課程改革的成敗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然而,受傳統(tǒng)教師角色的影響,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落入傳統(tǒng)教師角色的俗套.在歷史教學中充當了四個方面的角色。
一、歷史教師是歷史知識居高臨下的傳授者
長期以來,我國歷史教育在考試指揮棒的影響下,教學基本上是學科本位,以知識傳授為中心,教師獨占講臺,居高臨下,儼然知識的權(quán)威。白月橋老師在歷史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結(jié)果中,顯示了歷史教師的教學方式狀況:“老師主動講述的占47.67%;老師布置題目,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的占13.86%;教師劃重點,學生背的占10.47%”。歷史老師作為此類角色,有兩個方面的弊端:其一、導致師生之間教學上相對的不平等。一是言語上的不平等:一節(jié)歷史課,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靜靜地聽,教師發(fā)言占據(jù)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很少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除非教師允許。二是意識上的不平等:教師講的學生就得認可,就得記住,因為這是考試的答案。教學上相對的不平等必然拉大兩者之間的距離,進而產(chǎn)生彼此的隔亥,不利于師生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其二、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被動的學習者。顯然,這種學習方式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也是一種束縛,而新課程要求“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二、歷史教師是歷史事件結(jié)論的灌輸者
歷史是一門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是“幫助學生建立一種正確社會價值觀念的學科”。所以,歷史教學的重點,不僅在于把看似定論的歷史事件結(jié)果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明白歷史的面目,也在于通過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分析和評價,幫助學生建立評價生活、認知社會、評定人物的準則。比如,講到“三國兩晉南北朝”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比方說曹操,講完他的歷史功績,即積極影響時。我們一般還會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對他的另一面進行評價。這時,直接告訴學生曹操傳統(tǒng)的“奸臣”或“奸賊”論,是漢朝的“篡逆者”時,由于很多學生沒有相應的思辯力,加上對老師的盲目崇信,就很容易認可和牢記這個結(jié)論,從而產(chǎn)生錯誤的歷史認識。事實上,曹操“奸臣”“奸賊”的歷史形象是有疑問的。一方面,曹操的“奸”或“偽”是當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政治斗爭環(huán)境造成的,是被逼出來的。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不“奸”就難以生存,更別說立足于社會并有所發(fā)展了;不“偽”就無法應對復雜多變的局面,就沒法“九合諸侯,一匡北部”,最終一統(tǒng)天下。作為一名中學歷史老師,不應該這樣的簡單化處理。
三、歷史教師是歷史教材的闡述者
“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中,教師是既定教材的闡述者和傳遞者”。歷史教師的任務就是依據(jù)教學參考書,圍繞教材作泛泛而談的講解,學生獲取的大多是平庸的思想,或是守舊的、過時的觀點。比如說,學習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冊的時候,有一幅“孫中山斷發(fā)改裝像”。假若我們的歷史老師僅僅是教材的闡述者,停留在指示、告訴學生:“這就是中山先生”這一表層現(xiàn)象和簡單畫面時,我們就無法透過中山裝這一服飾的改變,通過與傳統(tǒng)服飾馬褂、辮子、靴子的對比和對照,反映出中山先生堅定的政治革命意志,反映出當時波濤洶涌的辛亥革命。中山先生的著裝,既是對滿洲貴族厭惡心理的一種表態(tài),又是對革命精神的一種宣揚。與維新時代維新派辮子裝、馬褂裝比較,又可以看出那時的康有為,也是與他的政治立場保持高度一致的。這樣發(fā)現(xiàn)教材、挖掘教材、深入教材,才能夠“從歷史的物質(zhì)層面進入精神層面”,進而達到歷史的創(chuàng)新”。
四、歷史教師是學生歷史成績的終極評判者
在考試指揮棒的作用下,學生的歷史課學得好不好、優(yōu)不優(yōu),主要的評判標準是考試成績?!罢f一千,道一萬,考試面前見好漢”,“知識來源于做題,能力來源于考試?!边@種以考試作為標尺的評判標準,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使得歷史教師的知識局限在考試范圍。很多時候與考試有關的知識教師就學、就懂、就講,與考試無關的內(nèi)容就不學、不懂、不講;另一方面:導致學生的自我評價發(fā)生錯位。以考試成績好壞作為學生的評判標準,很容易誤導學生:成績好,就有價值,就能夠受到別人的肯定與尊重;成績不好,就沒有用,沒有希望,從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不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梢姡瑲v史教師是學生歷史成績的終極評判者,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不能夠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也不能夠正確地看待和評價學生,與新課改的要求相違背,“歷史教學評價應以學生綜合素質(zhì)為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jié)果的全程評價,充分發(fā)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鄧松楠;胡松青;也談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師的角色定位[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