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平廣記》是北宋時期由李昉等人編纂的筆記小說,其中的鬼類小說展現深刻的中國古代鬼文化特征,本文基于此對其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進行研究。
關鍵詞:太平廣記;鬼;文化
一、《太平廣記》中的鬼類小說
《太平廣記》是一部在北宋初年,由李昉等人編纂的筆記小說,同時也是由官方所編的類書之一。書中“編軼既廣,觀覽難周,故使采摭精英,裁成類例”[1],收錄了漢至宋初的小說,這些小說存在著一定的野史成分。全書一共是500卷,收集了40卷400多篇的鬼類小說。我們可以由此觀彼,中國的怪異小說深深扎根于鬼文化之中,而中國的鬼神是古代宗教的產物,直接體現的是道教與佛教的影響。
二、《太平廣記》鬼類小說與宗教思想
古往今來,中國民眾一直對于鬼是忌諱的,有些人甚至是持害怕的態(tài)度,對鬼態(tài)度的取向一般都能符合道德化的標準,如心正則無懼、心邪而惴惴。這種道德化的標準潛移默化地駐扎在中國民眾的印象之中,這都體現了鬼類文化“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2]。
從東漢開始,道教逐漸成為中國有影響的宗教之一,道教所弘揚的不滅、永生恰好與中國的鬼文化相互融合。小說從描寫鬼的內容能夠折射出中國民眾對于鬼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從古代一直到現在,中國民眾對于長壽的渴望,這種渴望源于對死亡的畏懼,很多時候無法把握自己生命的長度,于是求救于道教的永生不滅,相當于對自我生命的一種保護。尤其對于疾病的侵襲,在藥石無靈的結果之下,唯有正義的人對死神進行自我防御,才能寄希望于獲得生命的足夠厚度。
佛教并不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而是在西漢時期從古印度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的境內,佛教以因果報應、輪回等思想為主要的信義,于是中國的鬼文化與宗教密不可分。佛教的因果報應思想符合中國人傳統(tǒng)的思維特點。佛教傳入中國以后,受到百姓的信仰,在封建的時代里,隨處可見不公正的現象,老百姓面對權貴的腐化只能忍受,而這種忍耐又是以佛教的信義作為寄托的。面對不公而要克制內心的憤恨只能依靠佛教的思想,剛好佛教的教義能克制這種心情。佛教所倡導的因果報應是:善良之人有好報,邪惡之人終究有報應。而且這種思想非常符合統(tǒng)治者的需求,以此安頓民心。漸漸地,植根于中國文化當中的宗教思想,與中國特色的鬼文化思想相結合,以筆記小說的形式呈現出來。
三、文化內涵
中國古代的鬼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我們可以舉出《太平廣記》中實際的例子進行說明,淺析這兩種折射活人心態(tài)的特征。
1.正義標準
富陽人[3]
宋元嘉初,富陽人姓王,于窮瀆中作蟹籪。旦往視,見一材頭……此物轉頓,請乞放……王至家,熾火焚之,后寂無復異。
《富陽人》講述的是在南朝宋元嘉初年的時候,姓王的富陽人發(fā)現修好的柵欄幾次被木頭撞壞,后來發(fā)現木頭就是鬼,人面猴身,只有一手一足,想通過引誘富陽人而害他,“知人姓名,則能中傷人,所以勤問,正欲害人自免”,結果是,富陽人并不為此所惑,而是燒了鬼藏在里面的木頭,得以保全自己。
戰(zhàn)勝厲鬼,對自我的保護體現在小說內容當中,鬼的行為實際也是反映了他人的一種行為。從鬼的角度來看,因做了壞事害怕被人類燒死而誘惑富陽人,實施自我防衛(wèi),最后還是不得善終;而富陽人從不相信厲鬼,以自我防衛(wèi)的方式戰(zhàn)勝它,這都影射了一種社會標準,正義的人才有資格實行自我防御并取得成功。人與鬼的區(qū)別并不單單是指肉體上的,更多是精神方面的正義標準,鬼就是非正義的影射。
2.因果報應
桓恭[3]
桓恭與桓安民參軍……常先以飯投穴中。如此經年,忽見一人在床前,云:“……感君之德,報君以寧州刺史也?!蔽磶坠w。
《桓恭》反映的又是另一種文化內涵。桓恭與桓安民參軍的時候,只有桓恭發(fā)現床前的小穴,且有一壞棺材,桓恭長時間對小穴投些飯菜,鬼因而感恩于他,以寧州刺史的職位作為報答之物。
因果報應思想滲透在中國民眾的內心世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并求得來世的安樂,并不像西方享受當世之樂的信義。很多時候民眾祈求的一種公平正義的存在,而事實并非如此,于是轉化為精神的幫助以求得付出的結果。鬼是人內心的反映,鬼有孤獨的一面,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正如活人有時也需要幫助,“常食見餐,感君之德,報君以寧州刺史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堅決相信因與果的必然聯系,以取締心中的不平衡之感。
中國的鬼類小說吸引國人的地方就在于,能有真實地反映活人的思想,并平衡內心的不平,因為與宗教思想結合并衍生出正義與因果報應的文化內涵。
宗教的思想與民眾心中具備的長生不死愿望相切合,民眾對鬼神的信仰源于對生活的希望與寄托,道教與佛教能對民眾產生內心的安定感,如祈禱、消災、辟邪、驅鬼等等,它們多方面深入民俗生活中。消災解難是鬼文化的展現,實際上,正義的人不會受到鬼魅的干擾,恰恰是通過鬼來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諷諫社會上的人。我們可以發(fā)現,《太平廣記》中的鬼實際上是具有人的行為特質的,也就是說是人的一種影射。這也是一種世俗化的體現,以自我防衛(wèi)與因果報應為特色特點,于是鬼當中的文化含義反映了民眾的心態(tài)。
參考文獻:
[1]李昉.太平廣記:進書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2]徐華龍.中國鬼文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1.
[3]李昉.太平廣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作者簡介:莫燕軍(1989.3-),女,漢族,廣東鶴山人,廣州大學人文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