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軍
【內容摘要】該文結合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實踐案例,從稚化思維:實現(xiàn)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必然和稚化思維:大智若愚的教學思考兩個方面就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策略作一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 稚化思維 教學思考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提出:“要增強學生學好物理學的自信心,讓學生有一個逐步適應和學會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愉悅,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和責任感?!苯處煹闹苫季S和換位思考是讓學生樹立自信的前提。所謂稚化思維就是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問題,把自己的認知水平稚化到學生水準,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犯錯,共同進步。高中物理教師大智若愚的教學思考就是遵循物理高考考綱,從學情出發(fā),把握一道題一個知識方向,對每個知識點進行合理、適當?shù)耐卣?。下面結合教學實踐案例,就這兩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討。
一、稚化思維:實現(xiàn)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必然
1.教師稚化思維是師生互動交流,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需要
物理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交流,共同成長的過程。由于教師受過專業(yè)培養(yǎng)和職業(yè)訓練,對教學內容已了如指掌,屬于先知先覺、駕輕就熟、順理成章的推理,而學生卻不一樣,面對全新的學習內容,需要通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由此引起的認知沖突來意義建構和實踐體驗,這需要一定時間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教和學的知識基礎和出發(fā)點是不同的,如果教師只是由自己的知識基礎,而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出發(fā)來組織教學,那師生就要經(jīng)過反復磨合才能使學生理解接受??梢姡處熡斜匾ㄟ^稚化思維來與學生有效互動與交流,高效、長效地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內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能量,并在知識的遷移中熟練運用,在課程的學習中學會學習。這一過程也是教師提升教學法水平,促進自己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過程。如初中物理教材《聲音》一節(jié),教材編者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了很好的情境,從聲音的來源?如何被人們聽到?不同頻率聲音的聽覺感受等。這時教師就不能從知識的權威出發(fā),而要從學生的學習情趣、認知特點和思維路徑出發(fā),瞄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和學生一起重新經(jīng)歷知識建構的過程與方法,了解知識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只有以學生的知識層次來進行稚化思維設計,才能解決學生的困惑,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當學生認為知識的學習對自己的成長發(fā)展有意義時,就會產(chǎn)生自信和動力,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知識。
2.教師稚化思維是師生平等對話,提高教師個人魅力的需要
教師的個人魅力不僅是語言風趣幽默,淵博的知識,更是師生在情感和認知上的融洽。這方面幼兒教師的教學行為值得借鑒,他們不但話語幼稚化,行為幼兒化,而且既是學習的組織者又是活動的參與者,和學生平等相處,打成一片。教師如果能與學生換位思考,把自己的思維退回到基礎的稚化水平,蹲下來和學生平等對話,和學生一起互動交流,一起分擔困難,一起體驗成功,學生就會喜歡上你,進而喜歡上你的課。如在學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開課筆者就和學生坦誠相見:這課內容我雖然鉆研了很久,但也只其一點皮毛,若你們學了不懂的話,這很正常,因為我們都是“尋常人”,很難理解宇宙中“不尋?!钡淖兓?guī)律,你們若有什么問題和想法,盡管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和分析,若我講得不對,請多提意見啊。就這樣師生站在了一起,學生也饒有興趣地想看看教師“笨拙”的表演。
二、稚化思維:大智若愚的教學思考
作為畢業(yè)班的物理教師,研究高考考綱,按照其要求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要求和標準、對每個知識點進行合理、適當?shù)耐卣故敲课唤處煴貍涞慕虒W智慧。但采取什么策略才能使學生順利接受,讓他們也能“順理成章”地掌握學習內容,筆者認為,教師的稚化思維就是教師的教學機智和教學智慧的體現(xiàn),下面就大智若愚的教學思考從以下3點作一探討。
1.分析問題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學習過程就是以舊知為基礎建構新知的過程。分析學生已經(jīng)具備的經(jīng)驗是有效教學的出發(fā)點。所以教師要多和學生溝通,多了解學情,盡可能增加從舊知到新知的層次性,減小思維落差,幫助學生從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中找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發(fā)展的“支架”,從而步步為營、日積月累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例如,在學習“光的偏振”時,筆者首先和學生一起體驗生活經(jīng)驗中的知識支架:繩波和彈簧波通過一個狹縫的實驗。對比說明縱波不存在能否傳播過去的問題,而橫波波動能否傳遞過去取決于它的振動方向和縫隙方向。然后聯(lián)系實際,開始用偏振片研究光到底是橫波還是縱波的新的教學內容。根據(jù)高考考綱,本內容屬于了解層面,這就不需要講深講透,講得深了,學生會因缺乏相應的知識基礎反而無法理解。
2.教學情境設計要從學生真實存在的問題出發(fā)
無論教學內容是什么,教學過程總要從舊知過渡到新知。教師要根據(jù)學情,精心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生真實存在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學習的新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種以問題為驅動的教學設計就會激起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學生之所以覺得學習很無趣,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教師講解的內容脫離他們已有的經(jīng)驗和生活實際,無法找到與舊知的聯(lián)系,不能讓他們產(chǎn)生恍然大悟的感覺。例如,在學習“氣體等溫變化”一節(jié)時,筆者引入氣體的P、V、T三個參量,并用生活中的實例導入:自行車輪胎夏天在外暴曬后會爆胎!筆者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悲慘遭遇”,該故事的導入引發(fā)了很多學生的共鳴。筆者繼續(xù)以平等談話的方式展開,問有同樣經(jīng)歷的學生:經(jīng)歷爆胎事件后你在防止爆胎方面獲得了什么經(jīng)驗?師生在共同的經(jīng)歷中密切了關系,所學的內容也在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中有效建構了。又如,在講浸潤和不浸潤這一知識點時,師生一起思考幾個生活實例:為什么鴨的羽毛不會被水浸濕,而脫脂棉卻很容易吸水?其原因在哪里?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此類的情形?先讓學生建立與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再在分析實例中理解其道理,最后提出一個要學生在課后通過查閱資料來解決的問題:有沒有一種物質和油這一物質不浸潤的呢?這在生產(chǎn)生活中又有什么應用價值呢?實踐證明,這種教學設計適合學生的胃口,學生都能主動參與。
3.在易錯知識點上試著和學生一起“犯錯”
有些生活中的說法并不符合物理知識原理,例如,用力推桌子,桌子沒有動,是推力太??;速度大,慣性大,所以高速物體很難快速停下;踢出去的足球,因為不受到向前踢的力,所以會慢慢停下來……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錯誤的生活結論和慣性思維,這也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總是會犯一些“想當然”錯誤的原因。如果教師能沿著學生的思路,有意和學生一樣“犯錯”,大智若愚地想當然,在難得糊涂一下后再回過頭來正視這一錯誤,重新用所學知識來進行嚴密分析,使學生在思維碰撞中頓悟,在觀點辨析中醒悟:喔,原來教師的迷糊只是個圈套,下次可要提高警惕,及時提出質疑,潛移默化中就發(fā)展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質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