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誼
數(shù)學的解題教學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指導,且不能就題論題,更不能單純追求數(shù)量,把學生推進“無邊的題海”。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應當全面了解數(shù)學問題的意義、特點,以及數(shù)學問題的結構和類型,在指導學生解題時,既能高屋建瓴,又能投其所需,恰到好處,力求通過解答一個題,解決一大片題,從而起到“以一當十,以十勝百”的效果。
我努力做到掌控首要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主要步驟,調控重要解法,自控必要評價,使每個學生能明白做什么,明確怎么做,明晰咋做好,明了做對嗎?真正讓學生親歷解題的思維過程,體會到解題成功之喜悅,感悟到解題的無窮樂趣。
波利亞的《怎樣解題》在全球范圍內有很大的影響和反響,在具體設計和實施解題教學時我遵照波利亞的“四個解題步驟”,牢牢地把握“弄清問題→擬定計劃→實現(xiàn)計劃→回顧反思”這四個解題步驟。
一、掌控選題審題是不可或缺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明白選什么做什么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和積累,數(shù)學題的題型在不斷翻新,題目的數(shù)量已經多得數(shù)不清了,“題庫”、“題典”等層出不窮,大量的題海淹沒了學生的解題興趣。為改變現(xiàn)狀,必須首先解決——選題和審題,要求每位學生一拿到題目,首先要考察“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1.選題
陳省身在上海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再次論述了一個18世紀法國數(shù)學家拉格朗日(Lagrange)的標準:“好的數(shù)學問題應滿足兩個條件:①易懂,走在馬路上向任何一個人都能講清楚;②難攻,這種數(shù)學問題必須相當困難,但又不是無法攻克的?!?/p>
因此,在選擇數(shù)學題目時要明確怎樣的題目才是有質量的題目。一句話,就是“淺入深出”,即數(shù)學情景比較簡單,但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做了以下嘗試。
如在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教學中,我沒有依照課本內容照本宣科,而是引用了一首兒歌:蝴蝶風箏多漂亮,八米高空隨風揚,五分之三繩在手,風箏繩子有多長?
先讓全體學生齊聲讀一遍,隨即提示他們畫圖解答。
大部分學生都畫出:
連解題能力較弱的學生A也畫了以下圖形:
(1)系統(tǒng)掌握教材上的例題和習題;
(2)認真做好有代表性的熱點、考點題;
(3)動手探索一些實踐性的應用問題;
(4)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涉獵一些思考題、壓軸題。
2.審題
對學生來說,審題時主要分清兩類內容:
其一,為純數(shù)學問題,所提出的問題來自數(shù)學的本身,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多需要相關課本內容的思想方法。
其二,應用數(shù)學問題,問題來自現(xiàn)實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的需要,審題時要首先對問題的情景進行分析,把數(shù)學問題轉化為已掌握的若干基本問題,然后運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答。
二、監(jiān)控解題過程是不能忽視的主要步驟,明確怎么做
經常在學生中聽到這樣的聲音:“在聽老師講解時我好像都聽懂了,但一到自己獨立做題時我好像有‘恐懼感,一見題目就心慌意亂,無從著手?!贝蟛糠謱W生怕解題的心理,實際上就是讀題后沒有辦法“悟出題旨的意圖”。因此,面對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在題目出示后,我分別用提示、暗示、揭示、顯示的方法進行“點撥式監(jiān)控”,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例如,把一個長方體用一個平行于底面的面截掉高的2cm后,這個長方體成為一個正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求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
這道題是稍有點難度的幾何綜合題,對想象力較好的學生來說并沒有什么困難,但對于一般學生及中下水平的學生來說,卻不容易理出解題思路。這時就完全需要教師監(jiān)控解題過程,才能使每位學生明確怎么做了。
我對任教的兩個班級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五(1)班教學時采用“放羊式,自練”,結果其正確率只有40﹪,而在五(2)班用“點撥式監(jiān)控”,正確率為80﹪。
“點撥式監(jiān)控”:
1.從字面上找關鍵詞:2厘米,減少了,表面積,體積。
2.從圖形變化關系暗示:如圖1。
3.從思維的邏輯推理揭示:長方體→減少→正方體。
4.從疑點、難點處顯示。(割開的地方有兩個正方形的面)
經點撥后,全班學生都沉浸在熱切希望解決問題的狀態(tài)中,很快知道減少部分的表面積:設長方體底面邊長為x,2x×4=48,x=6,即正方體的表面積是216平方厘米,體積是216立方厘米。
三、調控多種解法是不難掌握的重要途徑,明晰還能咋做
在解題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解答完一道數(shù)學題,就習慣地認為任務完成,萬事大吉了,而對于解題是否正確,是否還有更適合自己的解法,根本不去思考。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解題教學的“四重境界”,即“一聽就會做,一點就能透,一時忘不了,一生均管用”。
四、自控環(huán)節(jié)的正誤是不容置疑的必要評價,明了做對了嗎
在日常測查或期中、期末測查中,常常有一個怪現(xiàn)象:成績較好的學生都會大聲驚呼:“我在做選擇題時不小心給選錯了,真可惜!”……而成績中下游的學生則表現(xiàn)得很滿意,或毫不在乎……究其原因,是以上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合情合理。
為此在解題教學中我設置以下“四關”:
其一,過反思理解關。指自己有否看錯、寫錯、想錯,以及有否看清題旨,理清題意,聯(lián)想到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是否有誤。
其二,過反思計算關。注重在計算時嚴格遵照“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回頭”,“落筆”反思。
其三,過反思步驟關。主要自主回顧解題步驟及格式是否規(guī)范,單位是否統(tǒng)一,圖文是否匹配,答語是否合意。總之要求表述更加完整,解題圓滿。
其四,過自我評價關,明白是否正確。答案是否正確是數(shù)學解題的第一保證,但是否有多解,巧解,最簡解法,是否有適合自己現(xiàn)有水平的個性解法,要求自我考量,自我認定。
總而言之,數(shù)學解題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解題目,教師在設計題目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要教導學生有耐心和決心,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可復制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差異,且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設計題目和指導解題時一定要在不同層次的階梯上“種植”不同價值的“果樹”,要使每個學生都有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后摘取與學習能力相當?shù)恼嬲膶W習“果實”。這正是孔子先生所教誨的“因材施教”,“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誠然,誰也無法教會學生解答所有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有限的題目來領悟那種解無數(shù)道題目的機智,才是最重要的。
(責編 金 鈴)endprint
數(shù)學的解題教學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指導,且不能就題論題,更不能單純追求數(shù)量,把學生推進“無邊的題海”。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應當全面了解數(shù)學問題的意義、特點,以及數(shù)學問題的結構和類型,在指導學生解題時,既能高屋建瓴,又能投其所需,恰到好處,力求通過解答一個題,解決一大片題,從而起到“以一當十,以十勝百”的效果。
我努力做到掌控首要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主要步驟,調控重要解法,自控必要評價,使每個學生能明白做什么,明確怎么做,明晰咋做好,明了做對嗎?真正讓學生親歷解題的思維過程,體會到解題成功之喜悅,感悟到解題的無窮樂趣。
波利亞的《怎樣解題》在全球范圍內有很大的影響和反響,在具體設計和實施解題教學時我遵照波利亞的“四個解題步驟”,牢牢地把握“弄清問題→擬定計劃→實現(xiàn)計劃→回顧反思”這四個解題步驟。
一、掌控選題審題是不可或缺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明白選什么做什么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和積累,數(shù)學題的題型在不斷翻新,題目的數(shù)量已經多得數(shù)不清了,“題庫”、“題典”等層出不窮,大量的題海淹沒了學生的解題興趣。為改變現(xiàn)狀,必須首先解決——選題和審題,要求每位學生一拿到題目,首先要考察“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1.選題
陳省身在上海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再次論述了一個18世紀法國數(shù)學家拉格朗日(Lagrange)的標準:“好的數(shù)學問題應滿足兩個條件:①易懂,走在馬路上向任何一個人都能講清楚;②難攻,這種數(shù)學問題必須相當困難,但又不是無法攻克的?!?/p>
因此,在選擇數(shù)學題目時要明確怎樣的題目才是有質量的題目。一句話,就是“淺入深出”,即數(shù)學情景比較簡單,但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做了以下嘗試。
如在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教學中,我沒有依照課本內容照本宣科,而是引用了一首兒歌:蝴蝶風箏多漂亮,八米高空隨風揚,五分之三繩在手,風箏繩子有多長?
先讓全體學生齊聲讀一遍,隨即提示他們畫圖解答。
大部分學生都畫出:
連解題能力較弱的學生A也畫了以下圖形:
(1)系統(tǒng)掌握教材上的例題和習題;
(2)認真做好有代表性的熱點、考點題;
(3)動手探索一些實踐性的應用問題;
(4)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涉獵一些思考題、壓軸題。
2.審題
對學生來說,審題時主要分清兩類內容:
其一,為純數(shù)學問題,所提出的問題來自數(shù)學的本身,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多需要相關課本內容的思想方法。
其二,應用數(shù)學問題,問題來自現(xiàn)實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的需要,審題時要首先對問題的情景進行分析,把數(shù)學問題轉化為已掌握的若干基本問題,然后運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答。
二、監(jiān)控解題過程是不能忽視的主要步驟,明確怎么做
經常在學生中聽到這樣的聲音:“在聽老師講解時我好像都聽懂了,但一到自己獨立做題時我好像有‘恐懼感,一見題目就心慌意亂,無從著手。”大部分學生怕解題的心理,實際上就是讀題后沒有辦法“悟出題旨的意圖”。因此,面對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在題目出示后,我分別用提示、暗示、揭示、顯示的方法進行“點撥式監(jiān)控”,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例如,把一個長方體用一個平行于底面的面截掉高的2cm后,這個長方體成為一個正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求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
這道題是稍有點難度的幾何綜合題,對想象力較好的學生來說并沒有什么困難,但對于一般學生及中下水平的學生來說,卻不容易理出解題思路。這時就完全需要教師監(jiān)控解題過程,才能使每位學生明確怎么做了。
我對任教的兩個班級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五(1)班教學時采用“放羊式,自練”,結果其正確率只有40﹪,而在五(2)班用“點撥式監(jiān)控”,正確率為80﹪。
“點撥式監(jiān)控”:
1.從字面上找關鍵詞:2厘米,減少了,表面積,體積。
2.從圖形變化關系暗示:如圖1。
3.從思維的邏輯推理揭示:長方體→減少→正方體。
4.從疑點、難點處顯示。(割開的地方有兩個正方形的面)
經點撥后,全班學生都沉浸在熱切希望解決問題的狀態(tài)中,很快知道減少部分的表面積:設長方體底面邊長為x,2x×4=48,x=6,即正方體的表面積是216平方厘米,體積是216立方厘米。
三、調控多種解法是不難掌握的重要途徑,明晰還能咋做
在解題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解答完一道數(shù)學題,就習慣地認為任務完成,萬事大吉了,而對于解題是否正確,是否還有更適合自己的解法,根本不去思考。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解題教學的“四重境界”,即“一聽就會做,一點就能透,一時忘不了,一生均管用”。
四、自控環(huán)節(jié)的正誤是不容置疑的必要評價,明了做對了嗎
在日常測查或期中、期末測查中,常常有一個怪現(xiàn)象:成績較好的學生都會大聲驚呼:“我在做選擇題時不小心給選錯了,真可惜!”……而成績中下游的學生則表現(xiàn)得很滿意,或毫不在乎……究其原因,是以上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合情合理。
為此在解題教學中我設置以下“四關”:
其一,過反思理解關。指自己有否看錯、寫錯、想錯,以及有否看清題旨,理清題意,聯(lián)想到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是否有誤。
其二,過反思計算關。注重在計算時嚴格遵照“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回頭”,“落筆”反思。
其三,過反思步驟關。主要自主回顧解題步驟及格式是否規(guī)范,單位是否統(tǒng)一,圖文是否匹配,答語是否合意??傊蟊硎龈油暾忸}圓滿。
其四,過自我評價關,明白是否正確。答案是否正確是數(shù)學解題的第一保證,但是否有多解,巧解,最簡解法,是否有適合自己現(xiàn)有水平的個性解法,要求自我考量,自我認定。
總而言之,數(shù)學解題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解題目,教師在設計題目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要教導學生有耐心和決心,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可復制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差異,且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設計題目和指導解題時一定要在不同層次的階梯上“種植”不同價值的“果樹”,要使每個學生都有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后摘取與學習能力相當?shù)恼嬲膶W習“果實”。這正是孔子先生所教誨的“因材施教”,“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誠然,誰也無法教會學生解答所有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有限的題目來領悟那種解無數(shù)道題目的機智,才是最重要的。
(責編 金 鈴)endprint
數(shù)學的解題教學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指導,且不能就題論題,更不能單純追求數(shù)量,把學生推進“無邊的題?!?。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應當全面了解數(shù)學問題的意義、特點,以及數(shù)學問題的結構和類型,在指導學生解題時,既能高屋建瓴,又能投其所需,恰到好處,力求通過解答一個題,解決一大片題,從而起到“以一當十,以十勝百”的效果。
我努力做到掌控首要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主要步驟,調控重要解法,自控必要評價,使每個學生能明白做什么,明確怎么做,明晰咋做好,明了做對嗎?真正讓學生親歷解題的思維過程,體會到解題成功之喜悅,感悟到解題的無窮樂趣。
波利亞的《怎樣解題》在全球范圍內有很大的影響和反響,在具體設計和實施解題教學時我遵照波利亞的“四個解題步驟”,牢牢地把握“弄清問題→擬定計劃→實現(xiàn)計劃→回顧反思”這四個解題步驟。
一、掌控選題審題是不可或缺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明白選什么做什么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和積累,數(shù)學題的題型在不斷翻新,題目的數(shù)量已經多得數(shù)不清了,“題庫”、“題典”等層出不窮,大量的題海淹沒了學生的解題興趣。為改變現(xiàn)狀,必須首先解決——選題和審題,要求每位學生一拿到題目,首先要考察“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1.選題
陳省身在上海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再次論述了一個18世紀法國數(shù)學家拉格朗日(Lagrange)的標準:“好的數(shù)學問題應滿足兩個條件:①易懂,走在馬路上向任何一個人都能講清楚;②難攻,這種數(shù)學問題必須相當困難,但又不是無法攻克的?!?/p>
因此,在選擇數(shù)學題目時要明確怎樣的題目才是有質量的題目。一句話,就是“淺入深出”,即數(shù)學情景比較簡單,但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做了以下嘗試。
如在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教學中,我沒有依照課本內容照本宣科,而是引用了一首兒歌:蝴蝶風箏多漂亮,八米高空隨風揚,五分之三繩在手,風箏繩子有多長?
先讓全體學生齊聲讀一遍,隨即提示他們畫圖解答。
大部分學生都畫出:
連解題能力較弱的學生A也畫了以下圖形:
(1)系統(tǒng)掌握教材上的例題和習題;
(2)認真做好有代表性的熱點、考點題;
(3)動手探索一些實踐性的應用問題;
(4)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涉獵一些思考題、壓軸題。
2.審題
對學生來說,審題時主要分清兩類內容:
其一,為純數(shù)學問題,所提出的問題來自數(shù)學的本身,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多需要相關課本內容的思想方法。
其二,應用數(shù)學問題,問題來自現(xiàn)實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的需要,審題時要首先對問題的情景進行分析,把數(shù)學問題轉化為已掌握的若干基本問題,然后運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答。
二、監(jiān)控解題過程是不能忽視的主要步驟,明確怎么做
經常在學生中聽到這樣的聲音:“在聽老師講解時我好像都聽懂了,但一到自己獨立做題時我好像有‘恐懼感,一見題目就心慌意亂,無從著手?!贝蟛糠謱W生怕解題的心理,實際上就是讀題后沒有辦法“悟出題旨的意圖”。因此,面對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在題目出示后,我分別用提示、暗示、揭示、顯示的方法進行“點撥式監(jiān)控”,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例如,把一個長方體用一個平行于底面的面截掉高的2cm后,這個長方體成為一個正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求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
這道題是稍有點難度的幾何綜合題,對想象力較好的學生來說并沒有什么困難,但對于一般學生及中下水平的學生來說,卻不容易理出解題思路。這時就完全需要教師監(jiān)控解題過程,才能使每位學生明確怎么做了。
我對任教的兩個班級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五(1)班教學時采用“放羊式,自練”,結果其正確率只有40﹪,而在五(2)班用“點撥式監(jiān)控”,正確率為80﹪。
“點撥式監(jiān)控”:
1.從字面上找關鍵詞:2厘米,減少了,表面積,體積。
2.從圖形變化關系暗示:如圖1。
3.從思維的邏輯推理揭示:長方體→減少→正方體。
4.從疑點、難點處顯示。(割開的地方有兩個正方形的面)
經點撥后,全班學生都沉浸在熱切希望解決問題的狀態(tài)中,很快知道減少部分的表面積:設長方體底面邊長為x,2x×4=48,x=6,即正方體的表面積是216平方厘米,體積是216立方厘米。
三、調控多種解法是不難掌握的重要途徑,明晰還能咋做
在解題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解答完一道數(shù)學題,就習慣地認為任務完成,萬事大吉了,而對于解題是否正確,是否還有更適合自己的解法,根本不去思考。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解題教學的“四重境界”,即“一聽就會做,一點就能透,一時忘不了,一生均管用”。
四、自控環(huán)節(jié)的正誤是不容置疑的必要評價,明了做對了嗎
在日常測查或期中、期末測查中,常常有一個怪現(xiàn)象:成績較好的學生都會大聲驚呼:“我在做選擇題時不小心給選錯了,真可惜!”……而成績中下游的學生則表現(xiàn)得很滿意,或毫不在乎……究其原因,是以上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合情合理。
為此在解題教學中我設置以下“四關”:
其一,過反思理解關。指自己有否看錯、寫錯、想錯,以及有否看清題旨,理清題意,聯(lián)想到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是否有誤。
其二,過反思計算關。注重在計算時嚴格遵照“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回頭”,“落筆”反思。
其三,過反思步驟關。主要自主回顧解題步驟及格式是否規(guī)范,單位是否統(tǒng)一,圖文是否匹配,答語是否合意??傊蟊硎龈油暾忸}圓滿。
其四,過自我評價關,明白是否正確。答案是否正確是數(shù)學解題的第一保證,但是否有多解,巧解,最簡解法,是否有適合自己現(xiàn)有水平的個性解法,要求自我考量,自我認定。
總而言之,數(shù)學解題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解題目,教師在設計題目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要教導學生有耐心和決心,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可復制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差異,且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設計題目和指導解題時一定要在不同層次的階梯上“種植”不同價值的“果樹”,要使每個學生都有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后摘取與學習能力相當?shù)恼嬲膶W習“果實”。這正是孔子先生所教誨的“因材施教”,“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誠然,誰也無法教會學生解答所有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有限的題目來領悟那種解無數(shù)道題目的機智,才是最重要的。
(責編 金 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