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根
摘 要:班級管理的過程是陶冶學生人格的過程。班主任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修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態(tài)與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對那些所謂的成績差、紀律差的“雙后進生”,只有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才能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義務教育;班級;管理
隨著國家義務教育體制的推進,初中教育階段中出現(xiàn)了很多在小學階段成績就不理想的學生。到了初中以后,又有少數(shù)成績不好的學生又出現(xiàn)了不遵守紀律的現(xiàn)象,我們通常把這種學習成績差、遵守紀律差的學生稱為“雙后進生”。如何轉化這樣的學生?這是作為班主任應該時刻感到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因為這不僅關系到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壞,更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和成才。
一、采用賞識教育,積極轉化“雙后進生”
賞識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賞識教育被譽為中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第一品牌。通常情況下,班級中總會有幾個所謂的“雙后進生”。班主任通常會或多或少地指出他們身上的種種缺點,要求立即改正,甚至還會說出一些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但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依然“我行我素”。而對待這樣的現(xiàn)實,利用賞識教育可以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①開始階段——尋找差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利用閃光點作為教育的切入點,為差生重樹轉變的自信心,讓他們不至于失去自信。②感化階段——班主任要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從差生身上尋找優(yōu)點,并利用表現(xiàn)好的學生作為榜樣來熏陶。③采取個別談心的手段,班主任與差生談心,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作為激勵的手段,引導他們重拾自尊與自信,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④賞識的目的是為了差生能夠在班級中重塑新的形象。要讓差生以新的形象展現(xiàn)在全班同學面前,班主任必須在班中對他們的每一個優(yōu)點、每一個進步在班級中進行公開表揚,喚起他們的榮譽感。
二、進行情緒管理,構建順暢溝通平臺
情緒往往會支配一個人行動。因此,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一般來說,學生在情緒過于高亢激動或低迷消沉的時候,他是不容易接受老師正面的批評,即使是善意的批評也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教育心理學中強調采用“情緒管理法”。因為初中生心智還不完全成熟,情緒很容易波動。班主任要管理好所謂的“雙后進生”,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于過激的言行就用自己的情緒穩(wěn)住學生。因為有效的溝通必須等到雙方的情緒都穩(wěn)定之后才能展開。對那些情緒失控的學生,更應該采取冷處理的辦法,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研究表明,“沖動型”的人往往在主觀上是積極向上的,只是遇事不夠冷靜而已。因此,只要他的情緒平定下來之后,就不會與班主任“對立”,他的內心矛盾與焦點問題可以通過訴說發(fā)泄出來。這樣,溝通的平臺也就順利地搭建了。而對于情緒低落的學生,班主任的情緒管理法就應該以理為主、以情為先。學生面對自己的挫折,脆弱的內心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此時的班主任應該幫助學生燃起向上的激情。
三、練就一雙慧眼,注重進行個別教育
班主任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練就一雙智慧的雙眼,尤其要注重個別教育。我們通常會把學生分成所謂的“優(yōu)等生”“中等生”“雙后進生”,其實所謂的“雙后進生”,就是他們身上存在某些不符合教育要求的地方,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過程開展個別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身上這些偏離教育目標的差異。在開展個別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甄別學生的問題所在,區(qū)別對待學生的個性與特點,如對成績優(yōu)秀但紀律較差的學生應該開門見山地批評;而對那些缺點多、偶爾犯錯誤,但有一定自尊心的學生就應該與他們融洽感情,然后再由淺入深逐步地教育;對那些“抱成一團”的差生要個別談話,尤其是一些不善言談的學生,應該采用啟發(fā)式的談話,循循誘導,讓他們從思想上有所促動。其次,可以用參照方式開展教育。就是讓學生與班級中某個典型對象進行對比,讓他們從心理上感受到某種壓力,促使他進行自我認識;如果遇到那些不愿改悔,也不能正視自己缺點的學生,可以采取措辭嚴厲的話語進行批評。
四、積極與家庭配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學校教育總離不開家庭的有力配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他們敏感、自尊,自我意識很強。他們通常不愿意與老師、家長多溝通,更不想讓班主任向家長“告狀”,也不愿意讓家長把自己在家庭中的事告訴老師與同學,認為這樣是傷臉面的事。所以,班主任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要注意交流的藝術。班主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電話或短信告知家長,嚴重的就約請家長到學校溝通交流。即使請家長到校也不應當面批評學生,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長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嚴管”“死卡”“加壓”等方式限制學生的行為,這一點我們是不主張的。我們主張學校、家長與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以鼓勵教育為主要手段,以幫助為目的,為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學業(yè)的壓力變成自覺的能力。教師在管理學生的工作中,與家長溝通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與家長攜起手來共同教育孩子。因此,家長應杜絕對孩子的“嚴管”與“重壓”。
總之,在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中開展班主任工作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在管理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因為“雙后進生”更需要人性的關懷,更需要班主任的幫助與指導。這樣,能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健康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從而快樂地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楊超林.義務教育階段班務管理之我見[J].成功,2012(2).
[2]陳曉平.關于初中班主任若干問題的研究與分析[J].科教文匯,
2011(3).
[3]胡文安.新時期學生管理淺析——班務管理基本模式[J].新課程,
2013(5).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金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