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鋒
(同濟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0092)
老子與孔子言下的仁義問題
吳小鋒
(同濟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0092)
在先秦政治論題中,仁、義的意義及其相互關系,十分重要?!叭省保潜居谧匀蝗诵缘恼卧瓌t;“義”,是根據(jù)自然人性原則制定的引導性原則;“仁”與“義”相合衍生出“禮”,為可見的政治制度。因此,對政制品質(zhì)的考察,需要還原到仁義問題,甚至最終還原到道德問題。
老子;孔子;仁;義
傳說孔子早年適周,問禮于老子(《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今本《道德經(jīng)》三十八章,像極老子對孔子的回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痪悠鋵?,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1]421-422
老子見周之衰,留下五千言乘牛西去。五千言皆言道德,與周室衰微、道德不振有關,《道德經(jīng)》實為憂患之書?!兜赖陆?jīng)》,分《道經(jīng)》、《德經(jīng)》上下兩篇。今本《道德經(jīng)》第一章至三十七章為上篇《道經(jīng)》,第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為下篇《德經(jīng)》。今本《道德經(jīng)》的結(jié)構(gòu)是《道經(jīng)》在前,《德經(jīng)》在后。取《道德經(jīng)》幾種古本比較:帛書甲乙本,《韓非子》中的《解老》《喻老》篇,嚴遵的《老子指歸》(甚至王弼的老子注本),[2]63-66皆是《德經(jīng)》在先《道經(jīng)》在后。也就是說,魏晉之前《道經(jīng)》、《德經(jīng)》的順序其實比較固定,唯一的例外是《老子道德經(jīng)河上公章句》。[3]60-94開元十年(公元722年),唐玄宗親自為《道德經(jīng)》作注,20年后,再下御旨“分道德為上下經(jīng)詔”,《道》上《德》下的格局才最終確定。
《道經(jīng)》開篇“道可道”“名可名”談的是形而上的問題,《德經(jīng)》開篇“德”“仁”“義”“禮”已開始談“形而下”的問題?!兜澜?jīng)》談的是哲學,《德經(jīng)》談的是歷史,《道經(jīng)》對應于《易》,《德經(jīng)》對應于《春秋》,《道經(jīng)》本隱以之顯,《德經(jīng)》推見至隱。上面引到的今本《道德經(jīng)》三十八章,正是《德經(jīng)》開篇?!笆У蓝蟮?,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是歷史中政治統(tǒng)治品質(zhì)的下降,由此可見老子的時代處境和問題。老子既點明下降之路,也點明上升之路,上升之路與下降之路是同一條路。閱讀老子,從《道經(jīng)》到《德經(jīng)》是向下之路,從哲學下降到歷史;從《德經(jīng)》到《道經(jīng)》是向上之路,從歷史上升到哲學。老子“修道德”,《道經(jīng)》與《德經(jīng)》的先后問題,可能是老子為性情不同的人設計的兩種認識“道德”的進路,最終在對上下兩篇翻來覆去的循環(huán)閱讀中,形成對道德的整體認識:既可從哲學中見到歷史,也能從歷史中見到哲學。在老子眼中,只有徹底溝通歷史(政治)與哲學的關系,才算是一個好的哲人或政治人?;蛘哒f,在老子眼中,好的政治人本身就應該是哲人,哲人與政治人的身份不可分。
《德經(jīng)》開篇極為重要,此章包含著老子對人間政治歷史的總體認識?!吧系隆薄跋碌隆薄吧先省薄吧狭x”“上禮”,分別代表著政治統(tǒng)治者的品質(zhì),同時也對應著國家政制的品質(zhì)。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描述政制品質(zhì)的下降。道-德-仁-義-禮,大致可以分成三組,“道德”為一組,“仁義”為一組,“禮”為一組。據(jù)《周易·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道德可對應于天道,仁義可對應于人道,禮是具體的政治制度。“《易》以道陰陽”,《易》主要談論天道之道德,“道”是天之道,“德”是人之得?!兜陆?jīng)》開篇不從“道”而從“德”談起,重心已偏重于人道?!啊洞呵铩芬缘烂帧?,《春秋》主要談論人道之仁義?!叭柿x”是“名分”的基礎,“道德”又是“仁義”的基礎,而“名分”最終表現(xiàn)為“禮”。從這一個意義上講,《德經(jīng)》開篇是從天道的角度談論人道,但談論人道又不可能離開天道。如此,回頭看《道經(jīng)》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是將《易》與《春秋》的內(nèi)容放在一起談。不過,《道經(jīng)》開篇給我們一個極為重要的提示:在老子看來,現(xiàn)實中可以談論的人間治道以及可以制定出來的禮樂典章,最終無法達到理想的“道”與“名”,這是否是說人間政制終究無法達到完美?或說由于地理空間的限制,不存在普遍適宜的政制?抑或由于時間的流轉(zhuǎn),人間政制不可能一勞永逸地制定?《道德經(jīng)》的結(jié)構(gòu)提醒我們,要想清楚這些問題,必須要融合《易》(哲學)與《春秋》(歷史)的視野。
前面談過“道”、“德”、“禮”,這里將考察作為“人道”的“仁與義”?!墩撜Z》中先后共有孔子的五個學生七次問仁,其中既包括智性最高的顏回,也包括智性較低的樊遲(樊遲先后問過三次)。問仁的次數(shù)如此頻繁,問仁的學生差異又如此之大,表明“仁”這個概念相當難以理解。面對這七次提問,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樣,同樣表明這個概念的涵義極深,孔子每次只是針對學生的具體狀況說出某個層次的涵義。在具有先秦學術總結(jié)性質(zhì)的《呂氏春秋》看來,孔子的思想已經(jīng)與“仁”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秴问洗呵铩げ欢吩疲骸翱鬃淤F仁。”這一看法一直延續(xù)至今,“仁”成了孔子學說的核心。因此,搞清楚“仁”的涵義,對理解孔子的思想至關重要。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論語·子罕》)這句話的句讀向來有爭議。其中,爭議最小的是,孔子并非罕言仁,《論語》中多次言“仁”,怎可稱之為罕言。不過,如果讀作“罕言……仁”,也并非不通,其含義興許是說:對于“仁”的深層含義,孔子并未多言。《論語》中言“仁”之事,多為孔子因人而發(fā),針對弟子所處身位而說出相應層次之仁,只有將這些層次綜合起來,方才大體可見“仁”的整體之象??鬃雍毖匀?,在于“仁”同樣來自于對“性與天道”的體認,這是罕言“命”與罕言“仁”的相通之處。“利”非“貨利”之利,何晏從《周易》的視野來解釋“利”:“利者,義之和”,皇侃延續(xù)這一思路說:“利者,天道元亨,利萬物者也?!盵4]742所謂“罕言利”之義,可以參考《周易·乾·文言》的說法:“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論語·陽貨》記孔子自云:“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孔子的無言與“乾天”的“不言”相通。“予欲無言”,乃法天法自然之象,“仁”與“命”同樣是“性與天道”之言。
《說文》云:“仁,親也,從人二?!薄叭省保瑥娜藦亩?,不僅表示人的親和,亦表明人的區(qū)分。前人對仁的解釋基本從第一義,鮮及第二義,但人的親和恰恰是以區(qū)分為前提,“和”以“不同”為前提?!暗郎?,一生二”,二為陰陽,人秉陰陽之氣而生,“二”本身就顯示著統(tǒng)一中的區(qū)分。由一而二,顯出區(qū)分,由二而一,從區(qū)分重歸統(tǒng)一?!叭省弊謴娜藦亩缺砻鲄^(qū)分,也暗含統(tǒng)一。仁者愛人,重點突出統(tǒng)一,背后的前提是區(qū)分?!吨芤住は缔o上》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學而》云“有朋自遠方來”,朋者,即是同心之人。言“有朋自遠方來”,同樣也點明沒有來的人,不是朋的人,其心不同。對于不同心的人,君子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君子清楚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分,這是愛人的前提。
仁,從人從二,既有分,又有合,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合之間,人類整全的視野顯出來。仁,通過認識自己,漸漸打消自己,不從自己的視角而從人與人的分合考慮問題,從人類的整體視角考慮問題。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去掉小我,融入大我,獲得人類的視野,“仁也者,仁乎其類者也”。(《呂氏春秋·愛類》)獲得人類的視野,才能感受“仁”,好似一個動態(tài)網(wǎng)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仁”法,不同的場合(家庭、國家、天下)也有不同的“仁”法,“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論語·子路》)孔子稱許管仲之仁,正在于管仲為天下計,而非為齊國計。進而,才能最終體會到“天地不仁”與“圣人不仁”的境界。圣人不仁,在于圣人最終虛掉自己,泯滅人我之分,比如孔子的四毋、莊子的喪我。“圣人不仁”,圣人并不從自己的視野出發(fā)來規(guī)范人世,而是在喪我之后真正體貼人世中人人本身各有的性分,并加以引導規(guī)范。圣人之“不仁”恰恰是“大仁”,《莊子·齊物論》云“大仁不仁”。“天地不仁”的結(jié)果,是“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圣人不仁”的結(jié)果,是“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jīng)·十七章》)
孔子教樊遲直接去愛人,本是沒有區(qū)分的“仁”。從表面上看,最低的“仁”與最高的“仁”恰恰沒有區(qū)分,“極高明而道中庸”。教顏淵“克己復禮”然后“天下歸仁”,又正是以區(qū)分為前提,這一點讓我們看到了最低的“仁”與最高的“仁”之間的差異?!疤斓夭蝗省被颉笆ト瞬蝗省?,最終是要勾銷“仁”本身所帶來的區(qū)分,之所以要勾銷,其邏輯就是之前談論過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人間的區(qū)分必然帶來爭斗,“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莊子·齊物論》)真正要做到“大仁不仁”,需要做到“雕琢復樸”,“文質(zhì)彬彬”,將人的區(qū)分做得像沒有區(qū)分一樣,這是人間最理想的政制,完全摸透人性而制定的政制。
“分于道謂之命”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點出“道”與“德”之間的關系?!暗隆庇袃蓪雍x:從性分的層面上講,“德”訓為“得”,“得”是“分于道”之“得”,對這種“得”的正確認識,在于作為“忎”的“仁”;從性情的層面上,“德”訓為“德性”,通過率性與修道引導人的性情成為德性,對這種“德”的正確認識,在于作為“忎”的“仁”。“仁”,緊貼著對人性的認識,對人類性分的認識,前提在于對自己身心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講,“仁”是一個擴展性的概念,其基點在于認識自己。不過,對自己的真正認識,又伴隨著對整個人類性分結(jié)構(gòu)或社會結(jié)構(gòu)的認識。“仁”的擴展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認識自己,最終要做到“克己復禮”,對應于“修身”;一是處理自己與人群的關系,逐漸從“修身”出發(fā),帶起的“齊家”“治國”以至于“平天下”的擴展。《論語》開篇第一章點明培養(yǎng)君子的主題之后,第二章點明君子之仁的擴展,“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從“齊家”的層面擴展,如果說孝悌是“仁之本”,則已可見“仁”的核心的確在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人間最小的政治共同體“家庭”開始。“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又從“齊家”擴展到“治國”。從這個意義上看,“仁”的概念可以說重點是在講政治共同體中的各種人倫關系或政治關系,這種關系有一個從親到疏的過程,對應于政治共同體范圍的從小到大。“仁者愛人”,“仁”背后的政治倫理是“親親”。
理解“親親”之“仁”與“尊尊”之“義”,對于理解戰(zhàn)國、尤其兩漢之際的“文質(zhì)說”至關重要,這一時期的論者正是以“親親”“尊尊”作為文質(zhì)說的核心。“親親”的政治倫理原則源于人性,可當“質(zhì)”;“尊尊”的政治倫理原則源于圣人立法,可當“文”。由此可見,“文”與“質(zhì)”其實是兩種支配人間政治的倫理原則,理想的政制正應當是“質(zhì)”“文”相合,親親又尊尊。如此,可進一步理解“禮”的涵義:“仁也,人者,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中庸》)禮的訂立,是親親與尊尊的結(jié)合,體現(xiàn)著文質(zhì)彬彬的精神。由于“禮”是現(xiàn)實的政治制度,因此,“禮”的制定還必須參考具體的時代因素。雖然政制的理想結(jié)構(gòu)是文質(zhì)彬彬,但現(xiàn)實政制由于時代因素的影響,使得當時政制的品質(zhì)往往要么表現(xiàn)為“文勝”,要么表現(xiàn)為“質(zhì)勝”。按照文質(zhì)彬彬的理解校正“文勝”或“質(zhì)勝”之蔽,就必然要參考當下的政治處境,這就是《禮記·禮器》所謂的“禮,時為大”的深刻含義。
理解“道-德-仁-義-禮”彼此之間的關系,才能恰當理解《道德經(jīng)》三十八章所講述的政制品質(zhì)變遷史?!笆У蓝蟮?,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道”,是整個宇宙自然的根據(jù);“德”,是“分于道”的人性根據(jù);“仁”,是本于自然人性的政治原則;“義”,是根據(jù)自然人性原則制定的引導性原則;“仁”與“義”都是不可見的法則,最后合“仁”“義”表現(xiàn)出來的“禮”,才是可見的政治制度。由此看來,最佳的“禮”制,完全可以上通“仁義”和“道德”。只是在老子看來,政制品質(zhì)的衰敗,恰恰在于現(xiàn)實政制的制定逐步喪失了政制的根基,漸次表現(xiàn)為“失道”“失德”“失仁”“失義”的層層瓦解,喪失道、德、仁、義的制禮原則而制定的“禮”,就成了死規(guī)矩。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死規(guī)矩漸漸成了共同體發(fā)展的束縛,甚至衰敗的根源。
[1]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尹振環(huán).重識老子與《老子》:其人其書其術其演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3]王明.王明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4]黃懷信,撰.論語匯校集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劉翔.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詮釋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安作璋.論語辭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康有為.萬木草堂口說[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楊中啟)
Lao Zi and Confucius’ Discussion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WU Xiao-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In the pre-Qin political topic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were an important problem. Benevolence was the political principle derived from human nature; righteousness w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human nature principles;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we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and produced ceremony, which was a visible political system.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quality involves the investigation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nd even of morality.
Lao Zi; Confuciu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2014-09-11
2014-09-30
吳小鋒(1982—),男,四川成都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先秦思想研究。
B 22
A
1008-889X(2014)04-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