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娥+劉地龍
摘 要:大部分中國人在打電話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要先說"喂",多數(shù)西方國家人都先說"Hello",然后才說焦點內(nèi)容。然而,據(jù)報載當年蔣經(jīng)國先生十分反對這一行為,他認為很浪費,所以打電話從來不說"喂"。也許我們會認同蔣先生的觀點,確實有點浪費電話費,似乎還有對人的不尊重,所以完全可以不說"喂"。然而生活當中,似乎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會說這個字,這是為什么呢?眾所周知,美國人、英國人做事是很講究效率的,而他們打電話時也先說一個"Hello",這又是原因何在呢?如果說"喂"沒有必要存在,那么"Hello"又有必要存在嗎?
關(guān)鍵詞:喂 hello 語境 語用功能
本文的語料來源大部分來自于電話自然口語,并且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記錄兩種方法進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電話用語“喂”有以下四種語用功能:(1)提示功能(2)確認功能(3)催促功能(4)預設(shè)觸發(fā)功能。[1]
1.提示功能
大量語料中,有一位女生邊走路邊給自己的媽媽打電話“喂,老媽唄?……”按常理來講,跟自己的母親打電話,開口一個“喂”,像跟平輩的熟人一樣打招呼,似乎有點欠妥,難道是這個女生部尊重自己的母親?后來仔細品味其語氣當中的親近和后續(xù)通話中具體聊天內(nèi)容的傳遞意圖,我發(fā)現(xiàn)的理解錯了。在這一通話過程中,此女生先用一個“喂”來提示母親注意聽接下來要講的內(nèi)容,因此,這個“喂”不含不尊重的意味,僅僅用來提醒接電話的人的注意,意在幫助打電話的人順利繼續(xù)下面的內(nèi)容。從應用語言學的角度來分析,這里的“喂”的作用就是提示重要信息。因此,這個“喂”是一種提示性的語音標記。[2]
2.確認功能
生活當中我們接打電話時,首先想知道的信息肯定是“對方是誰”,其實我們就是借助這個帶有明顯詢問的“喂”來表達的。一般說來,我們接打電話時會首先說“喂”以確認對方是誰和對方是否在聽你的電話。這時對方一般會很快報上姓名,說明來電意圖。這個“喂”簡潔,遠比“你是誰”、“找哪位”顯得禮貌,有回旋余地。
3.催促功能
一般情況下,接打電話雙方不會讓電話空著而不說話,但是現(xiàn)實生活當中就有這么些什么線路故障、聲音嘈雜、接聽對象變化等等諸多原因造成這樣的話語情境:當接打電話一方拿起電話卻沒有立馬說話時,對方就會很快的說一個“喂?”或“喂!”。這樣做的目的是確認對方是否在聽電話。然而,“喂?”和“喂!”還具有明顯的催促意味,尤其是當電話故障時,“喂?”和“喂!”的催促意味就更加的明顯了。人們采取連用、反復交替連用“喂?”和“喂!”的方式,來催促對方盡快說話。[3]
4.預設(shè)觸發(fā)功能
當兩人電話交談時,雙方有著各方面共同的背景知識,他們不僅對談話的某一特定場合有共同的知識,且對整個世界由共同的知識。也就是說,講話雙方講過的命題可以為下一命題的前提。例如,接打電話雙方的身份、意圖、和心理共同時,這時使用的“喂”就具有預設(shè)觸發(fā)功能。
通過以上分析,“喂”在不同的電話情景下發(fā)揮著不同的語用功能,即提示功能、確認功能、催促功能和預設(shè)觸發(fā)功能。電話用語中的“喂”既言簡意賅地表達了通話一方的信息意圖,也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約奇雙方注意力,同步進行信息交流以便促成信息的順利傳達和溝通的深入??傊?,這個“喂”不僅是電話言語交流的客觀需要,而且符合人們間接空間狀態(tài)下進行信息交流的心理需要。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利奇.語義學[M].李瑞華,等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
[3] Levinson, S . Pragma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作者簡介:
汪桂娥(1989.1-),女,江西鷹潭,重慶大學,學生,研究生(2012級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劉地龍(1989.12-),男,安徽蚌埠,重慶大學,學生,研究生(2012級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