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世界文化遺產邊界調整案例分析

2014-08-15 00:49:51楊帆王毅
風景園林 2014年2期
關鍵詞:締約國遺產地區(qū)劃

楊帆 王毅

YANG Fan WANG Yi

世界文化遺產邊界調整案例分析

楊帆 王毅

YANG Fan WANG Yi

世界遺產的遺產區(qū)和緩沖區(qū)承載和保護了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OUV),在實踐中,各遺產地出于各種原因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遺產地的邊界調整申請。而從2005年開始,世界遺產委員會也正式對世界遺產的邊界微調做出了規(guī)定。通過系統(tǒng)梳理世界遺產委員會2006年至2011年六屆會議中審議的世界文化遺產邊界調整案例(如日本石見銀山遺跡及其文化景觀,澳大利亞卡卡杜國家公園等),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歸納探討世界文化遺產邊界調整的技術和社會原因及條件,為我國的文化遺產邊界管理總結提供可資借鑒的啟示。

遺產保護;遺產規(guī)劃;遺產管理;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的遺產區(qū)和緩沖區(qū)承載和保護了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OUV),對其的有效保護管理是實現(xiàn)世界遺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在實踐中,各遺產地出于各種原因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遺產地的邊界調整申請。而從2005年版的《實施世界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開始,世界遺產委員會也正式對世界遺產的邊界微調和重大改動做出規(guī)定。本文將通過系統(tǒng)梳理世界遺產委員會2006年至2011年六屆會議中審議的世界文化遺產邊界調整案例,探討世界文化遺產邊界調整的原因和作用,為我國的文化遺產邊界管理總結可供參考的經驗。

1 針對遺產區(qū)的邊界調整

1.1 自然原因等導致的邊界調整

如于200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日本石見銀山遺跡及其文化景觀,該遺產包括16世紀至20世紀開采和提煉銀子的9座銀礦(包括大森銀山)遺址,以及銀礦運輸路線及3座港口城市(鞆浦、沖泊和溫泉津)。之后由于對遺產新的調查研究和考古工作的開展,締約國對遺產的構成要素有了更清晰的歸納和總結,并于2010年申請對遺產區(qū)進行相應擴展。如為了完整反映相關遺址以及城鎮(zhèn)全盛時期的面貌,大森銀山山坡作為城鎮(zhèn)周圍的景觀被納入到遺產區(qū)擴大方案;而自2007 年以來,一些調查研究確定了石見銀山在溫泉津的抵泊區(qū),包括海岬、海灘和內港,也被納入到了溫泉津申報區(qū)擴大方案中;而在對運輸路線展開進一步調查后,在鞆浦道和溫泉津沖泊道上均發(fā)現(xiàn)了新的路段。該遺產的邊界擴展申請從不同方面加強了遺產的完整性,更好的承載了遺產的OUV,因此得到了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批準(圖01)。

伊朗的巴姆城及其文化景觀是使用本地泥土技術修建中世紀要塞城鎮(zhèn)的范例。2003年12月,該遺產遭受了地震的破壞,但由于其遺產價值未受到根本性破壞,于次年被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和《瀕危遺產名錄》。由于地震后修復工作的大面積開展,對遺址有了新的發(fā)掘。應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要求,伊朗于2007年提交了遺產區(qū)邊界微調方案,提議遺產區(qū)邊界微幅向北擴展,以便更全面的反映遺產價值和提供保護,并得到ICOMOS和世界遺產

委員會的認可。

1.2 調整遺產區(qū)邊界以更好的抵御外來壓力

澳大利亞的卡卡杜國家公園于198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0年,該國遞交了該遺產邊界修改的申請,主要是建議將昆嘎拉項目區(qū)納入遺產區(qū)。該項目區(qū)面積1 228hm2,雖然位于遺產內部,最初由于潛在的礦藏利益而未能納入遺產區(qū)。但是,由于未得到澳洲政府和相關原住民利益相關方的同意,在此區(qū)域內一直未進行過采礦活動。為了避免未來在此區(qū)域的開礦活動,締約國與傳統(tǒng)土地擁有者達成一致,簽訂了相關協(xié)議,將該項目區(qū)納入到國家公園的范圍內,進而申請將其擴展入世界遺產,并在2011年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得到批準(圖02) 。

又如智利的亨伯斯通和圣勞拉硝石采石場于200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1年締約國申請對遺產邊界進行輕微調整,目的是為了將經過改道的A-16公路排除在邊界以外。ICOMOS認為,考慮到A-16公路與遺產的南部邊界相平行,將邊界稍微北調,把公路排除在外的做法合乎情理,因為這能使遺產形成一個閉合的多邊形遺產區(qū)域,從而避免遺產地過多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

1.3 遺產地列入較早,遺產區(qū)劃不完善

如馬其頓奧赫里德地區(qū)文化歷史遺跡及其自然景觀,該遺產是歐洲最古老的人類聚居地之一,于197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其遺產區(qū)劃不是特別明確。2009年,締約國提出了對遺產地的邊界修改申請,新的修訂方案根據(jù)專家的實地調查和對遺產要素的分析,對遺產邊界進行了更加合理的勘測,以便完善遺產區(qū)劃和更好的反映遺產的價值。修改后的遺產范圍比原范圍略小,并獲得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圖03)。

1.4 邊界的技術性調整

如毛利求斯莫納山文化景觀,該遺產于200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0年,在根據(jù)世界遺產委員會要求擴展緩沖區(qū)邊界的工作過程中,工作組對遺產邊界進行了地籍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原遺產邊界的一些參照點與實際坐標有出入,導致原遺產分界線在西南方向穿過了2所民宅和1個天線裝置。為此,在得到相關所有權人的認可后,締約國在世界遺產委員會35屆會議提議將有關邊界外擴,把遺產區(qū)面積從349hm2擴大到349.6hm2。于200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另一處遺產,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喬治城,由于其原有遺產區(qū)邊界和嚴格劃定的地籍邊界有出入,也于當年提出了遺產區(qū)微調的申請。這2項申請均得到了批準。

2 針對緩沖區(qū)的邊界調整

2.1 擴大緩沖區(qū),從而為遺產提供更全面的保護

如塞內加爾的圣路易斯島,該遺產于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但當時遺產區(qū)和緩沖區(qū)的劃定不清晰。2007年,締約國提交邊界調整申請,明確了遺產區(qū)的邊界,并提議擴大緩沖區(qū)。新的緩沖區(qū)被分為3部分,覆蓋河流兩岸、之間的2條航道以及河西岸的部分海域。該方案得到ICOMOS的認可,認為其能為島嶼提供足夠保護(圖04)。

另外如前文提到的伊朗的巴姆城及其文化景觀,原先的緩沖區(qū)穿切瑪克公園而過。由于該公園式遺產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

2007年提交的邊界調整申請中,締約國提議擴大緩沖區(qū)以包括整個公園,并得到批準。

2.2 依締約國法律修改邊界

如阿爾巴尼亞的布特林特遺址,該遺產全面地展現(xiàn)了城市從史前到中世紀各個時期的發(fā)展風貌,于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時締約國在遺產及其周圍成立了國家公園,以促進對其的保護,并于2005年大幅度擴大了該公園的面積(從2 900hm2至8 591hm2)。擴大的國家公園主要包括4類不同程度的保護區(qū):包括遺產區(qū)在內的A區(qū)(面積3 980hm2,其中遺產區(qū)面積16hm2),保護規(guī)定最為嚴格;B區(qū)為休閑區(qū),面積592hm2;C區(qū)為傳統(tǒng)使用區(qū),面積3 081hm2;D區(qū)為可持續(xù)使用區(qū),保護措施最弱,主要充當遺產與周邊區(qū)域的隔離過渡地帶,面積938hm2。2007年,締約國正式提交申請,將遺產區(qū)以外的國家公園所有范圍列為緩沖區(qū)(圖05)。

2.3 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未設緩沖區(qū),增設緩沖區(qū)以完善遺產的保護

此類案例多為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較早的遺產,當時由于在《操作指南》中緩沖區(qū)還只是一種可由締約國靈活選擇的保護工具,故一些締約國未設立遺產緩沖區(qū)。此后隨著相關規(guī)定的完善以及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推進,各國紛紛擇機向世界遺產委員會申請增設緩沖區(qū)。

如貝寧的阿波美皇宮在198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未設遺產區(qū),應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要求,該國于2007提交了設立緩沖區(qū)的申請,緩沖區(qū)邊界與遺產區(qū)邊界的距離最遠為200m。

又如德國的漢西梯克城,它于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同樣沒有設立緩沖區(qū)。當時ICOMOS在評估報告建議在遺產周邊區(qū)域、一直到特拉沃河(Trave)和瓦肯尼茲河(Wakenitz)以外建立緩沖區(qū)。在2009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第33屆會議上,締約國提交了關于增設緩沖區(qū)的申請,在ICOMOS建議的基礎上,還對從特拉沃河上所形成的視覺保護區(qū)域加以考慮。

2.4 對緩沖區(qū)的技術性調整

如前述毛利求斯莫納山文化景觀,該國在修正了坐標參照點后,相應調整了原緩沖區(qū)區(qū)劃中的地理誤差,使其面積由2 407hm2減為2 405hm2。

3 未被批準或需要改進的邊界調整案例

上文探討了近年來被ICOMOS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的一些世界文化遺產邊界調整案例。在實際工作中,也有不少邊界調整的申請由于各種原因未被批準,或需要進一步改進的。下面將選取其中的典型案例進行探討。

3.1 遺產區(qū)域未能完整承載遺產地OUV或未能充分證明區(qū)域修改與OUV的關系

塞浦路斯的喬伊魯科蒂亞見證了人類社會在這一重要地區(qū)的演進,于199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后由于在遺產邊界北部挖掘發(fā)現(xiàn)了一段與馬羅尼河床(人類聚落北部邊界)平行的墻體,豐富了對該聚落社會組織的了解,締約國于2010年申請對遺址進行邊界微調,即把遺址范圍擴大到目前挖掘的區(qū)域。由于該遺址是地中海東部地區(qū)最重要的史前遺址之一,雖經過新的挖掘,但仍有需挖掘的區(qū)域,且新近挖掘的遺址也表明了其范圍可能比目前挖掘的區(qū)域更大。因此ICOMOS建議把該申請退回締約國,由其通過實地勘測以及地球物理學的方法確認整個遺址的范圍,并建議如有需要,可進行戰(zhàn)略挖掘,在此基礎上對世界遺產的邊界進行修改。

而如德國的弗爾克林根鋼鐵廠,其于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由于遺產地正在進行道路規(guī)劃,1號礦石井和木材廠未能同時列入。2009年,締約國申請擴展遺產地范圍以包括此區(qū)域及礦渣坑和苯廠區(qū)域,但未能提供材料來充分說明擴展要素的相關情況,以及它們對遺產OUV的意義,則此申請被退回。

3.2 遺產區(qū)劃未充分考慮遺產的歷史淵源、文化關系或視覺效果等要素

如意大利的薩伏依王宮,作為古建筑遺址于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0年,締約國申請對原遺產區(qū)劃進行邊界修改,建議把附屬于王宮或與王宮有關的建筑(如王宮花園、公園、林地、葡萄園、與該家族有關的貴族宅邸、及相關農業(yè)建筑等)擴展入遺產,以此表現(xiàn)遺產的整體建筑格局,并相應調整了緩沖區(qū)。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了這一申請,但認為緩沖區(qū)的修改只涉及了與王宮有關并已經得到部級法令和城鎮(zhèn)規(guī)劃條款保護的土地和建筑,而沒有考慮到它們之間的歷史淵源、軸向關系以及近景和遠景的保護效果,因此建議進一步擴大遺產的緩沖區(qū)。

又如于199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芬蘭勞馬古城,該遺產的邊界調整方案雖然于2009年被通過,ICOMOS在報告中建議締約國在緩沖區(qū)內外指定相關觀景點,這樣即使緩沖區(qū)內需要開發(fā),視覺廊道也能得到保護。

3.3 遺產區(qū)劃不能充分提供保護或對遺產區(qū)劃的保護規(guī)定和措施不明確

如突尼斯的蘇塞作為伊斯蘭世界重要的貿易樞紐和軍事港口該遺產于198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但當時由于遺產內部公私有財產及城鎮(zhèn)發(fā)展規(guī)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未對遺產邊界進行精確界定,也沒有劃定緩沖區(qū)。在第3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突尼斯提交了標明遺產區(qū)和緩沖區(qū)邊界的地圖,但ICOMOS認為緩沖區(qū)僅圍繞了遺產地周圍較窄的范圍,未充分考慮周邊環(huán)境和潛在的開發(fā)風險等因素,不能為遺產地提供足夠的保護,因此退回了該提案,并要求締約國考慮將緩沖區(qū)擴大到城墻外200m。

又如阿爾及利亞的提帕薩遺址,它包括了一系列腓尼基人、羅馬人、古基督教和拜占庭時期的獨特建筑群遺跡,于198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但其遺產區(qū)和緩沖區(qū)邊界的問題一直未能妥善解決。2009年,締約國提出了邊界修改方案,但未對新劃定的緩沖區(qū)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緩沖區(qū)也沒有覆蓋已處于開發(fā)階段的港口區(qū)。因此世界遺產委員會退回了此申請,要求締約國重新劃定緩沖區(qū)范圍,以包括港口區(qū),并詳細說明緩沖區(qū)的保護措施。

3.4 對邊界的調整超出了微調的范疇

《操作指南》指出:邊界微調“是指對遺產的范圍進行不影響其突出普遍價值的非重大改動”,世界遺產委員會“或批準邊界微調申請,或認定邊界修改過大,足以構成遺產擴展,在后一種情況下適用新申報程序”。在實際情況中,便有不少邊界調整申請被ICOMOS和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為調整過大,需要重新申報。

如西班牙的“烏韋達和巴埃薩城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群”,這處由兩個城市的古跡構成的遺產地于200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1年,締約國申請將位于另一城市哈恩(Jaén)的一處古跡列入該遺產。ICOMOS認為,雖然締約國聲明此古跡的建筑和歷史價值對原遺產有補充作用,但由于其位于原遺址區(qū)劃以外,并缺乏足夠的比較研究和對其真實性與完整性的分析,因此需要提供新的申報材料,并要重新派遣專家進行現(xiàn)場評估(圖06)。

又如于197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德國亞琛大教堂,為了反映卡洛林王朝對亞琛大教堂的重要性,締約國于2009年申請將大教堂北側的卡洛林王宮遺址、禮拜堂、附屬建筑遺跡等擴展進遺產區(qū),并將遺產更名為“亞琛大教堂和卡洛林王宮建筑群”。ICOMOS認為,原遺產滿足的4條OUV標準都與教堂本身有關,如果把王宮加入進來,會導致遺產價值的改變,需要對遺產進行新的評估,不屬于邊界微調。

3.5 技術上未滿足要求

如突尼斯的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園作為現(xiàn)存唯一的腓尼基-迦太基城市遺址,于198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于1986年經提名審定后將陵園擴展入世界遺產。申報時,締約國僅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地圖,后續(xù)提交的地圖對考古遺跡、尤其是陵園的范圍界定也不夠準確,而陸續(xù)開展的考古挖掘工作也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因此,世界遺產委員會要求突尼斯核實遺產的相關坐標,重新繪制刻度精準的遺產邊界地圖。第3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時,突尼斯提交了修改方案,但由于仍然沒有坐標準確的遺產區(qū)域,且使用的地籍圖與最初申報時完全不同,造成了區(qū)劃的混亂,此修改申請未受通過。

通過上文的回顧與分析可以看到,隨著世界遺產保護理念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世界各國對世界遺產的普遍重視,遺產的區(qū)劃問題已經成為遺產價值認定以及保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紛紛通過遺產邊界微調這一工作機制,彌補早期申報時未考慮或由于條件局限而未妥善考慮的遺產區(qū)劃中的相關問題,反映對遺產價值的深入認識,并確保遺產得到更充分、更完善的保護。而世界遺產的邊界微調工作也得到ICOMOS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重視,對其評估的嚴格程度可以說并不亞于對新申報遺產的審核。

自1985年我國批準《世界遺產公約》和1987年我國首批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來,我國的世界遺產之路也走過了近30年的道路,期間遺產保護工作的進步舉世矚目。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國不少地方仍然存在著重申報、輕保護的現(xiàn)象,而有一些遺產地的邊界劃分和保護管理現(xiàn)狀也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只有通過借鑒國外邊界調整案例的經驗,研究咨詢機構和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邊界調整申請審核標準的最新動態(tài),切實改善遺產邊界的區(qū)劃和保護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實現(xiàn)我國遺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注釋: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世界遺產中心官方網(wǎng)站。

[1]UNESCO.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EB/OL]. (2011) [ 2014-01-26]. http://whc.unesco.org/en/guidelines/.

[2]Oliver Matin,Giovanna Piatti.World Heritage Paper 25: World Heritage and Buffer Zones.[EB/OL]. (2009-03) [ 2014-01-26]. http://whc.unesco.org/en/series/25/.

[3]Nora Mitchell,Mechtild Rossler,Pierre-Marie Tricaud.Heritage Paper 26: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A Handbook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EB/OL].(2009-12) [ 2014-01-26]. http://whc.unesco.org/en/series/26/.

[4]UNESCO.DECISIONS ADOPTED AT THE 31st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EB/OL].(2007-07-02) [ 2014-01-26],http://whc.unesco.org/archive/2007/whc07-31com-24e.pdf.

[5]UNESCO.DECISIONS ADOPTED AT THE 32nd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EB/OL].(2008-07-02) [2014-01-26].http://whc.unesco.org/archive/2008/whc08-32com-24reve.pdf.

[6]UNESCO. DECISIONS ADOPTED AT THE 34th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EB/OL].(2010-07-25) [ 2014-01-26].http://whc.unesco.org/archive/2010/whc10-34com-20e.pdf.

[7]UNESCO.DECISIONS ADOPTED AT THE 35th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EB/OL].(2011-06-02) [ 2014-01-26].http://whc.unesco.org/archive/2011/whc11-35com-20e.pdf.

楊帆/1981年生/女/甘肅人/碩士/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館員(北京 100009)

王毅/1982年生/男/浙江人/碩士/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與規(guī)劃所館員(北京 100029)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of Minor Boundary Modifications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The world heritage area and the buffering area demonstrate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and aim to protect this value. In practices,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has got plenty of applications for minor boundary modifications. From 2005,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formally issued the regulations on this kind of modifications. This article thoroughly overviews the cases of minor boundary modifications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examined in the latest six sessions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such as Iwami Ginzan Silver Mine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in Japan, Kakadu National Park in Australia, and so on,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these modifications,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for the failure of some of the modification requests. It provides

for future boundary management of Chines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Heritage Preservation; Heritage Planning; Heritage Managemen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F590

A

1673-1530(2014)02-122-04

2013-07-02

2014-03-21

猜你喜歡
締約國遺產地區(qū)劃
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與旅游需求關系
CITES締約國大會歷屆提案的簡要數(shù)據(jù)分析
申遺重要儔;じ重要
林芝市雷電風險區(qū)劃
基于“三線一單”的環(huán)境功能區(qū)劃實證研究
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簽訂的有關財稅方面重要的多邊或雙邊法律文件
川渝傳統(tǒng)民居區(qū)劃的環(huán)境蘊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逃避稅的協(xié)定(譯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對所得消除雙重征稅和防止逃避稅的協(xié)定
世界自然遺產地監(jiān)測評價研究進展
岑溪市| 德惠市| 上饶县| 南平市| 长岛县| 武邑县| 冕宁县| 吴江市| 临洮县| 辰溪县| 微博| 沈阳市| 睢宁县| 奉贤区| 会昌县| 宁化县| 柘荣县| 枣庄市| 淮滨县| 兴国县| 电白县| 台州市| 久治县| 富平县| 尼玛县| 湖南省| 邵武市| 兴业县| 繁昌县| 旅游| 济源市| 股票| 海宁市| 陆良县| 巨鹿县| 大庆市| 来凤县| 雅安市| 佛冈县| 鹤山市|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