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長期以來,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總是把主要精力花在文本的內(nèi)容上,對文章的立意、語言特色、邏輯關(guān)系等糾纏不休,而對文章的語境、情感等置若罔聞。其實,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要通過文字進入到作者的心靈世界,成功體驗到作者筆下的“真、善、美”。因此,我們不妨抓住一些關(guān)鍵細節(jié),利用它們營造起合適的“學習場”,引導學生進入語境,激起參與的熱情,點燃思維的火花,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讓枯燥文字春暖花開,實現(xiàn)學生與大師的對話、靈魂與靈魂的交流。
正如葉圣陶所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很多課文中的疊詞看似普通,描寫的事情卻非常鮮活。例如《孫中山破陋習》一課第2 自然段,媽媽給姐姐纏足的句子:“原先一雙運動自如的腳,現(xiàn)在要面對一道又一道長長的布條,姐姐將遭受嚴嚴實實的纏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折磨啊?”教學時若能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這兩處疊詞,讓學生想象說話:媽媽給姐姐纏上第一道時,姐姐會怎么樣?媽媽給姐姐纏上第二道時,姐姐會怎么樣?媽媽給姐姐纏上了一道又一道的布條,姐姐又怎么樣?層層遞進,學生就能想像得到:姐姐難過地流下了眼淚,姐姐痛得呻吟著,姐姐疼痛難忍,甚至喊出了聲音,眼淚止不住地流……猶如孫中山一樣身臨其境,從而體會到“纏不完的布條,流不完的眼淚,吃不完的痛苦”的感受。一組疊詞的細讀品味,牽動了全文的閱讀理解,學生心底最柔軟的琴弦被悄然撥動,順利地為下文理解孫中山破陋習的決心、勇氣、魄力、責任奠定了情感基礎(chǔ)。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與再造。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在頭腦中想畫面,把無聲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的語言、還原成色彩斑斕的圖景,使學生學習語文時“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例如教學《孔子游春》中孔子“論水”部分,水的特征之一是“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為了將“穿巖鑿壁”變得看得見摸得著,教師拓展了水從源頭流向大海的一系列圖畫,引導學生進入“穿、鑿”這兩個詞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所創(chuàng)造的意象:水有一個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理想,它從源頭出發(fā)。流過峽谷,它“穿巖鑿壁”,形成洶涌激流;流到懸崖,它“穿巖鑿壁”,形成飛流直下的瀑布;流經(jīng)高原,它“穿巖鑿壁”,匯成那滔滔的大江大河……隨著旋律升騰跌宕,水一路歡歌,學生的內(nèi)心也似乎飛濺出情感的浪花,在不斷地涌動、翻滾和歌唱。最后,如果用朗讀來表達這種氣勢磅礴的“穿鑿”力度,更能入情入境,韻味十足。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讀詩使人靈秀、聰慧,它的魅力也可以在我們的課堂上綻放。有些文本內(nèi)容,只要巧妙地改變一下句式,就能化作一首小詩,令人眼前一亮,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天鵝的故事》一文,講到一群天鵝在一只老天鵝的行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破冰的動人場面??梢詫⑽淖忠栽娦械男问秸宫F(xiàn)出來:“老天鵝/騰空而起/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通過這樣的轉(zhuǎn)換,詩的韻味便一下子便飄散開來。學生在欣賞、玩味中,會發(fā)現(xiàn)文字蘊含的感動,會激起內(nèi)心的情感波濤。然后引導:“冰面沒有破,怎么辦?”有的說:“頭暈了,眼冒金星了,但冰面還是沒有破,再用力?!币灿腥苏f:“冰面上已有片片白羽,斑斑血跡了,繼續(xù)用力敲打。”還有人說:“冰面已經(jīng)被震得顫動起來,咱們一齊來感受著動人的情景!”通過老師的提示和引導,學生想象思維和情感體驗能夠做到逐漸深入,不僅走進文本深處,也走進老天鵝的內(nèi)心世界,感悟到一種精神的力量,一種向上的、昂揚的斗志,獲得了最本質(zhì)、最深刻的生命體驗。
例如《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一個小孩釣魚取得如此大的成績該有多么喜悅,一個父親知道孩子有這么能干該是多么自豪。然而,父親卻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矛盾沖突出現(xiàn)了,故事由此展開。如果讓學生作為一個局外人去感受的話,很難達到一定的深度。特級教師薛法根在教學時是這樣設計的。他讓學生當爸爸,自己當湯姆,圍繞著放與不放,創(chuàng)設父子對話的情境?!皯{什么放掉!這可是我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呀!”“因為離釣魚的時間還差2 個小時?!薄安痪褪莾蓚€小時嗎!又沒人看到!這是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薄皼]人看到也不行!我們一定要遵守規(guī)定!”“規(guī)定規(guī)定,規(guī)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怎么能這樣!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那我們的社會不就亂套了嗎?照這樣發(fā)展下去,你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真的一定要放?”“必須要放!”事實證明,這樣巧妙的的辯論,讓學生設身處地站到爸爸的立場上,輕而易舉地化解了本課的教學難點,而使學生在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學生會更投入、更積極主動地尋找理由,努力說服湯姆把鱸魚放掉。
解決文本中的矛盾點用到的一個常用方法就是“還原情節(jié)”,換位思考。例如教學《少年王冕》的第2自然段,指名讀王冕說的話:“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理解這句話的時候,先讓學生用常人的情感邏輯進行“還原”,能進學堂讀書是不是會悶得慌?幫人家放牛,真的心里會快活些嗎?他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么?然后讓學生迅速瀏覽,很容易篩選出文本的一個重要信息:母親讓王冕放棄讀書,去給人家放牛,如果王冕表現(xiàn)得很傷心,一副舍不得的樣子,母親一定會很為難,因此他寧可委屈自己,說出了善意的謊言。通過這樣的換位思考,學生就能體會出王冕的懂事與孝順,指導學生讀出王冕寬慰母親的語氣就水到渠成了。
閱讀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從文字的縫隙里思考,學會在讀書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他們言語思維的培植才會落地生根。例如《月光啟蒙》一課有這樣一句話:“黃河留給家鄉(xiāng)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崩斫馄渲袃蓚€“長”的意思,如果僅僅這樣提問:兩個“長”分別是什么意思?定會索然無味。我們不妨這樣設問:五谷生長靠土壤,歌謠流傳在口頭。然而作者非說“長”,你們意下又如何?這樣近似押韻的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兩個“長”字上,然后進行辨析、比較,使其成為有呼吸、有脈搏、有翅膀的靈性之物,叩擊學生的語言的敏感點,讓文字富有靈性。
細讀文本,揣摩詞句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做的功課。正如泰戈爾說的:“不是錘的擊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于完美的?!苯虒W中,教師既要帶著學生“潛進”語言文字之中,又要領(lǐng)著學生“走出”語言的叢林整體觀望,才能讓他們在枯燥的文字里,體驗到春暖花開的美,享受到閱讀的愉悅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