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娟
《揠苗助長》,一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果僅僅是按照課程標準提出的對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的要求,模式化地進行課堂教學,學生肯定能完成學習任務,但這樣的課程過于平庸了。
不同的老師研讀、解讀同一份教材時所持的理念不同,設計時的思路不同,呈現(xiàn)出來的教學設計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有幸在海門通源小學聽到省特級教師劉昕執(zhí)教《揠苗助長》,聽課完畢,感慨頗多。
如何在課堂上帶著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作者所描述的那個特定的情境當中去,把學生帶到文本的意境當中去?所有的作品都有留白,入境是否成功就在于教師在解讀教材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視野,有沒有找到最合適的留白處?劉老師有一雙慧眼,成功找到了三個很關鍵的“入境”之處。
第一個“入境口”是給主人公起個名字。故事中宋國的農(nóng)夫沒有名字,劉老師讓四人小組每人給農(nóng)夫取個名字。取名之前,舉了兩個例子:李白斗酒百篇,人們給他取的別名為“詩仙”,一個小女孩兒特別愛笑,取別名為“笑笑”。學生一聽馬上來勁兒了,明白了是根據(jù)人物的特點來取名,不一會兒,“宋太急”、“宋十急”、“宋急農(nóng)”等有趣的名字從孩子們的口中說出來,每個別名都直指中心詞——急。對于為什么取這些名字,學生有的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有的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故事,一個“急于求成”的農(nóng)夫形象躍然眼前。
第二個“入境口”是豐滿簡單短小的寓言故事,拉長和放寬兒童講述的空間。故事的第一自然段寫農(nóng)夫十分焦急,劉老師引導學生觀其行,聽其言,想象農(nóng)夫會有哪些表情、動作,又會一個勁兒說些什么,根據(jù)老師出示的提示填空:
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只見他(表情、動作)________。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盡。你看他(表情、動作)________,可你聽,他說(語言):“________?!?/p>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個個講得繪聲繪色,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讓學生會講故事的教學目標。
第三個“入境口”是在勸說這個版塊,讓禾苗來說話。本課的教學如果只是到故事的本身就結(jié)束,顯然沒有盡到語文老師的責任。特殊體裁的作品有它的獨當之任,寓言的意義在哪里,必須讓兒童明白。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學習寓言的目標不是為了讓兒童創(chuàng)作,而是為了現(xiàn)實生活當中正誤的應證與不斷地糾正。劉老師一句巧妙的過渡語:農(nóng)夫不拔,禾苗真的就不在長嗎?老師扮演農(nóng)夫,學生們都是禾苗,拔禾苗的過程中,禾苗們說話了:“我在長呀,你不要太心急,拔了我,我會死的?!薄澳氵@個農(nóng)夫太沒有耐心了,拔了我的根,我缺少水分會枯死的?!薄安灰挝?,我是慢慢長高的?!眲⒗蠋煶脛葑穯?“為什么拔高了禾苗就會死?”禾苗們爭先恐后告訴老師禾苗生長需要營養(yǎng)、水分、陽光等等,老師水到渠成地揭示出事物發(fā)展都有它客觀的規(guī)律。拔禾苗的過程中通過情境體驗,通過角色對話,禾苗們在勸的過程中自己揭示出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劉老師在課后的講座中提到:原有文本的語言文字就像整齊的語言叢林,撥開語言本身的叢林,會發(fā)現(xiàn)叢林深處還有一片可供師生立腳的大片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面,我們可以讓兒童進行自由地創(chuàng)作,或者讓兒童看到他沒走進這字里行間之前沒有看見的風景和故事,這片地方就是文字情境的深處,無論是對話、體驗還是鑒賞,都要在這里進行,那么入境才能深刻。美學家高爾泰說過“美是自由的象征”,當學生處于學習的自由狀態(tài)的時候,審美就發(fā)生了。如果以審美的方式帶孩子入課文的文本之境,入學習之境,自由也就產(chǎn)生了,智慧就在這種自由當中蓬勃地生長。劉老師在這三處“自由之境”與學生之間進行著一種自然的、和諧的交流,消離課堂教學對兒童的壓迫性,讓兒童在不知不覺當中習得,處處體現(xiàn)了劉老師主張的“讓學”思想,讓孩子學,讓孩子的思想在課堂飛翔,既給兒童充分感悟的空間,也給兒童充分表達和運用的機會,讓感悟和運用語言合二為一。
最后是關于文言文,劉老師不是讓學生去學文言文,而是為了給兒童一種可能,甚至是為了給這個班級部分兒童的一種可能,告訴他們類似《揠苗助長》這樣的寓言故事,它的出生地在哪里,文化都是有源頭的,都是有根的。這樣的設計讓我明白了:今天我們給兒童一個信號,明天他們就會開拓一片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