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霞
【摘要】語文是反映生活的工具,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博古通今,關愛民生,這是其他任何一門功課都無法比擬的。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打破學科"壁壘",擺脫"學科中心主義"的小圈子,與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相聯(lián)系,把"觸須"伸進其他學科之中,建立語文學科通向其他學科的"互聯(lián)網(wǎng)",與各門學科相互協(xié)調、相互滲透,從其他學科中汲取語文營養(yǎng),同時又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實踐。這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學科滲透 信息技術 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40-02
信息技術引進教學領域為實現(xiàn)語文與其他各學科建立"互聯(lián)網(wǎng)"提供了契機,使語文課可以隨時隨地呼叫轉移。如果能勤懇科學地耕耘好語文這塊肥田,那么不僅能讓學生領略到文字本身的魅力,還能收獲文字以外的樂趣。
精彩轉移之一:翻閱春夏秋冬的畫卷
語文與歷史有著扯不斷的聯(lián)系,中華五千年,華夏三千載,這千年時間之濤,無休地沖刷著我們的華夏歷史長堤。語文教材中的許多作品都帶有強烈的時代色彩。比如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全是與長征這一歷史事件有關的文章。就《七律 長征》這首詩而言,以前教這首詩時,我只是簡單說一下作者和背景簡介,然后便是詩歌講解和背誦。出生于21世紀90年代的這批學生已經(jīng)遠離了那個時代,如果脫離了時代背景學習,學生只能淺嘗輒止,對于長征中的甘苦,對于紅軍的精神,對于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作為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高昂氣質也許能記住的只是考試要點。這完全沒有達到這首詩教學的目標。
現(xiàn)在有了信息技術的加盟,我將這首詩的預習作業(yè)做了個改變。設計課前布置學生上網(wǎng)搜集有關毛澤東和長征的資料,在網(wǎng)上閱讀相關文章,自己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等到上課時我有種驚艷之感,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不再被我牽著鼻子走,之前設置準備讓學生 "鉆"的一個個"圈套" 都失去了用武之地。以下摘錄了課堂上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問:這么遙遠的路途,紅軍戰(zhàn)士卻說不難,很平常,從中你體會出了什么?
馮賢: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jīng)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我深深地被他們感動了,長征的確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壯舉。
沈櫟:《七律·長征》是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詩歌典范。它既寫出了紅軍長征所經(jīng)歷的千難萬險,又把紅軍為了實現(xiàn)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礙,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發(fā)揮到極致,可以稱之千古絕唱。
王華:預習時我在網(wǎng)上搜到了電視劇《長征》的視頻,對詩中"暖"與"寒"的對應,很欣賞,我感受到了詩文蘊涵其中的一份細膩的詩情,一顆獨特的詩心。對于毛澤東 的"詩人" 這一頭銜有了更具體的理解,他的大氣磅礴是其他詩人難以相提并論的。
我只是換了預習作業(yè),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收獲的應該不止是詩文,還有對那段歷史的感慨和對偉人的敬仰吧。
所以通過課前布置學生查閱資料和課上交流資料等手段,不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好了鋪墊,而且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課文的理解減緩了坡度。語文教學中滲透歷史知識能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使我們學會歷史地看待問題,而不是簡單作結論。在信息技術條件下改變單一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方法,能讓學生飛向更廣闊的歷史天空,去收獲一份從未有過的、新奇的學習快樂!
精彩轉移之二:徜徉山水名勝的奇苑
地理學科是一門文理性質兼?zhèn)渚C合性很強的學科,地理學科知識向語文學科滲透,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尤其突出。其中游記散文所描述的一山一水,一潭一溪,可以讓師生領略名山大川。要講好這些文章使人賞心悅目并非易事。語文教師經(jīng)常說:"我們應該世界各地都走一遍,才能上好語文課。"這話有調侃的意思,可也有些許無奈,讓我們遍游天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信息技術能夠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成為可能。
比如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就是"江山多嬌",這個單元有一篇課文叫《美麗的西雙版納》。在制作這篇文章的課件時,導入部分我用了葫蘆絲演奏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和具有西雙版納風情的圖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飛龍塔、野象谷、望天樹、竹樓、潑水節(jié)等,民族特色異常鮮明的音樂和圖片同時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就調動起學生平時對云南的積累,將他們帶入了文中的情境,興趣盎然??偨Y部分我沒有習慣性地說寫作特點,而是剪輯了專題片《華夏掠影》中有關西雙版納的部分,在欣賞影片的畫面和動聽的解說詞中結束了這篇文章。
一名學生在日記中這樣說:"課堂上隨著文字的閱讀和畫面的播放我真切地感受祖國南端美麗、富饒、神奇西雙版納。橫看,是一幅散淡的水墨;縱看,是一幅簡潔的素描;俯瞰,是一幅意境深邃的蠟染。那些手挽手的棕櫚,那些肩挨肩的檳榔,那些羽毛般輕盈的煙嵐,只要走進來,你就扣開了真、善、美的大門。"
這節(jié)課上下來,我對信息技術的作用有進一步認識:多媒體集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于一體,能夠增強教學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在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可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引起其積極的情緒反應,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我也認識到地理知識對于學習語文,豐富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作用。愿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讀萬卷書,又能"行"萬里路,同地理課聯(lián)姻,不斷豐富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不斷提高我們感知事物的能力。
精彩轉移之三:采擷纖秾搖曳的綠葉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許多與生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當中描寫植物或借植物抒發(fā)高潔情懷的詩句。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寫了田園生活的樂趣,給人以返璞歸真之感。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描寫了國家戰(zhàn)亂之苦、憂國憂民之心。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將早春的暖意和生機描寫得細致入微。通過這些詩句的閱讀,使學生明確觀察生物、學習生物學,對文學創(chuàng)作大有幫助。
語文教材中的一些經(jīng)典課文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有一個專題是"葉",這不是與生物學中的植物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嗎?我將專題的教學目標擬訂為:"了解葉的科學知識,理解葉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fā)展的觀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可目標歸目標,怎樣才能達到呢?城市的孩子,能親近自然的機會并不是很多,春柳的飄逸,夏荷的裊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詩如畫,各具風韻,他們又能欣賞多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淘寶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一個新鮮玩意兒"孩子眼中神奇的海洋寶寶"原來是種花養(yǎng)草的保水劑,適宜種植喜歡陰濕、適水性強的室內觀葉類植物或室內水培植物。于是課后作業(yè)我讓學生用海洋寶寶室培養(yǎng)內觀葉類植物,并寫一些培養(yǎng)的感受。
有位學生寫到:纖巧的吊蘭,我沒有把它們一一吊起,而是栽在五顏六色的海洋寶寶中,有模有樣地擺放在書桌茶幾上,只要時不時地給它澆一些水,有些許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光線,它就會有滋有味地生長起來。它幽幽地晃動著那細長的葉,為你送上一縷令人心曠神怡的綠意。那幾朵小花,你送上讓你如癡如醉的芬芳。
只有悉心培育、認真研究才會寫出這一花一葉的感受。
因而,在語文教學當中滲透相關的生物知識,能夠開闊視野,豐富情感,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信息技術就像語文學科的一部手機隨時隨地可以呼叫轉移,和其他科目友好合作,互相促進,達到我們培養(yǎng)學生學做人,做好人的目的。學科教學如果唯本學科知識是教,非學科知識則一概排除在外,長此以往,學生勢必營養(yǎng)單一、在現(xiàn)代社會里,學科知識的多元化和交叉性,決定了我們在教學時必須在突出本學科知識教學時又要注重學科間的結合,即做到以我為主,多元滲透,多科結合。這樣,學生感受到的文化越豐富,越全面,人格的各種要素的生成也就越豐富、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