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岑
(廣東省湛江市上圩中學,廣東湛江524048)
感恩是指個體用感激情緒回應他人的恩惠而使自己獲得積極經(jīng)驗的一種人格特質。[1]初中生懷著感恩之心對待生活,這不僅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其健全人格的體現(xiàn)。
本研究要考察的是感恩對學習動機內化和學業(yè)成績的影響。何為“內化”,以Dukheim[2]等人為代表的法國社會學家則提出,內化實際上是一種心理過程,就是把外部的東西轉化為內部的東西,客體的東西轉化為主體的東西。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動機內化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是個體將外在獲得的東西內化成自身的一種穩(wěn)定的內在心理品質。簡而言之,外在學習動機內化即個體將外在學習動機轉化為內在學習動機的過程。
本研究以初中生為研究對象,以學習自我調節(jié)問卷、感恩問卷為調查工具,結合學生近期學習成績,探究感恩對學習動機內化和學習成績的影響。
選取粵西某農村中學的學生施測,以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取樣本,共發(fā)放問卷386份問卷,有效回收357份,有效回收率為92.5%。被試分布如下:
表1 被試分布
2.2.1 學習自我調節(jié)問卷
采用暴占光2006年修訂的《學習自我調節(jié)問卷》測量初中生外在學習動機內化發(fā)展水平。在本次調查中,該問卷全部題目α 系數(shù)為0.715,分半信度為0.690,數(shù)據(jù)具有很好的信度。
2.2.2 中學生感恩量表
采用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趙淑娟編制的《中學生感恩量表》測量中學生的感恩傾向。在本次調查中,該問卷的α 系數(shù)為0.60,分半信度為0.658。數(shù)據(jù)具有較好的信度。
3.1.1 初中生學生外在動機內化水平總體特點
表2 動機內化水平總體得分
我們可以看出,在四種自我調節(jié)水平中,認同調節(jié)最高,據(jù)此我們可以初步認為,初中生外在動機內化水平整體發(fā)展較高,學習動機內化以認同調節(jié)為主。
3.1.2 初中生外在動機內化水平年級、性別、留守發(fā)展特點
對分量表進行加權分處理計算相對自主性指數(shù),計算公式為:
RAI=2×內部動機+認同調節(jié)-內攝調節(jié)-2×外部調節(jié)
Grolnick和Ryan[3]曾提出相對自主性指數(shù)可以預測個體學習動機的自主傾向性,得分越高,學生的學習自主傾向性越強。分析結果如下:
表3 相對自主性指數(shù)得分與差異檢驗
由上表可得,初中生相對自主性指數(shù)得分在年級間存在顯著差異,初一級得分明顯高于其他年級,初三最低,說明初一級自主學習傾向強于初二與初三,學習行為更傾向于自我決定;男生相對自主性指數(shù)得分低于女生,說明女生的學習自主傾向性比男生強;留守兒童相對自主性指數(shù)得分高于非留守兒童,說明留守兒童的學習自主傾向性比非留守兒童強,但不存在顯著差異。
Grolnick和Ryan認為可用控制性調節(jié)、自主性調節(jié)兩個指標來描述動機內化水平,其中前者代表的是內化程度較低的動機水平,后者則是內化程度較高的動機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控制性調節(jié)=(外部調節(jié)+內攝調節(jié))/2
自主性調節(jié)=(認同調節(jié)+內部調節(jié))/2
各因素的相關分析結果如下:
表4 各感恩類型與控制性調節(jié)、自主性調節(jié)的相關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感恩情感、感恩認知、感恩行為均對動機內化起促進作用。
各因素的相關分析結果如下:
表5 學習成績與感恩、動機內化的相關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感恩情感、感恩認知與學業(yè)成績存在顯著正相關,即感恩水平越高,其學業(yè)成績越好。同樣,學業(yè)成績學習動機內化水平與學業(yè)成績存在顯著相關,學習動機內化水平對學業(yè)成績起促進作用。
由上面的結果分析可得,整體上初中生的動機內化發(fā)展較好,內化水平較高;女生的動機內化水平高于男生。女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比男生早熟,所以在生活上表現(xiàn)得也更為乖巧、懂事,學習上更為自覺。研究還表明,初一學生自主學習傾向強于初二與初三。在個體身心發(fā)展歷程中,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隨著生理上的成熟,他們在心理上會產(chǎn)生成人感,他們渴望從以前的依賴關系中獨立出來,渴望成為獨特的自我。他們在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以及行為的內容都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也體現(xiàn)在學習行為中,學習行為較小學時期更為自覺,自主學習傾向性更強。初三由于學習任務、升學壓力、學習氛圍等影響,學習動機會比初二階段更多的依靠外部調節(jié),如對升入重點高中的期待、完成父母的愿望、不辜負老師的期待等,這也是初三級學習動機內化水平較低的原因之一。
關于留守兒童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自主學習傾向性比非留守兒童強,但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某些學者的研究不符。趙富才[4]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缺乏父母監(jiān)督的留守兒童會出現(xiàn)學習態(tài)度散漫和學習成績下降的現(xiàn)象。而在本次研究中,留守兒童的自主學習傾向卻高于非留守兒童,這可能與學校實際情況有關。首先,被調查學校是該市的“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學校在各方面都盡心地照顧這些孩子,并且加強家校聯(lián)系,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級工作中也會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關心,他們從中感受到的溫暖可以化解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不安感。另一方面,很多留守兒童都是從小就留在家中,不像普通孩子一直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他們的獨立意識更強,比一般孩子心理成熟得更早,所以自主學習意識更強。
由結果分析我們得知,感恩水平越高,動機內化水平越高。感恩是一種積極的品質,懷有感恩之心的人,都會對身邊的事物懷有珍惜之心,他們珍惜老師、父母、同學、社會甚至是陌生人給予的幫助。在中國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生對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感恩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學習上。在別人的關懷下,他們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更加努力學習。
研究結果顯示,感恩水平越高,其學業(yè)成績越好;動機內化水平越強,學業(yè)成績越好。這與孫式靈的研究一致。他的研究指出,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能提高學習成績。弗雷德里克森曾提出積極情緒的拓寬建構模型[5],她認為積極情緒能夠拓展心理定勢。所以,可以用這種模型解釋感恩心理、自主學習態(tài)度是如何有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感恩作為一種積極的情緒,不僅能使人感覺愉快,也會促使人作出最優(yōu)行為,即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則有助于學業(yè)成績的提高。
4.41 注重學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營造感恩氛圍,讓學生知恩。其次,使學生懂恩,鼓勵學生去了解自己的父母、老師、同學,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感恩故事。通過“今天我是小當家”“他人對我的幫助”等活動感受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愛,學會感恩。最后,把感恩付諸實踐。如節(jié)日感恩,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給自己的老師、父母送上一張自己制作的感恩卡片;參與社會實踐,多組織學生探望學校周邊的孤寡老人,讓學生學會愛,體驗愛,感激愛;每周寫一封感恩信件,寫下這一周以來父母、老師、同學、陌生人等對你的幫助;每個教室里設置一片“感恩墻”,墻上可貼感恩的名言、故事等,鼓勵學生爭當感恩明星等。
4.42 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內化發(fā)展
為提升學生的動機內化水平,除了進行感恩教育之外,我們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賞識教育,幫其進行近期人生規(guī)劃等。同時,教師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可以使學生喜歡學習,使其產(chǎn)生積極主動學習。另外,教師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父母、教師同時監(jiān)督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有不良學習習慣督促其改正;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培養(yǎng)起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愉快充實的體驗,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1)初中生整體動機自主性發(fā)展較好。其中,初一級學生較強,初三級最弱;女生高于男生,但性別差異不顯著;留守兒童高于非留守兒童,但差異不顯著。
(2)感恩情感、感恩認知、感恩行為均對動機內化起促進作用。
(3)感恩、動機內化對學業(yè)成績起促進作用。
[1]喻承甫,張衛(wèi),李董平等.感恩及其與幸福感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10.07.
[2]暴占光.大學生外在學習動機內化的研究[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7.
[3]李勇.高中生學習動機內化水平及與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趙富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博士學位論文[D].中國海洋大學.2009.
[5]劉建嶺.感戴: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扭[D].碩士論文.開封:河南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