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銘杰+院佳莉
摘 要: 非英語專業(yè)外語教學中的翻譯訓練本身就是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一部分。其翻譯訓練應該與外語教學目標的重新設定結合。翻譯訓練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主要指向語言能力的綜合提高,本身效果不錯。翻譯作為外語教學的必要手段是有效的,但還需完善。翻譯訓練應做到經(jīng)常性、系統(tǒng)性、趣味性,注意跨文化的特點。
關鍵詞: 非英語專業(yè) 翻譯教學 教學改革
現(xiàn)階段,我國翻譯教學的研究和實施主要集中在對高校外語專業(yè)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上,無論是翻譯課程的設置、翻譯教材的編寫,還是翻譯教學模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圍繞外語專業(yè)這一方向展開的。對于人數(shù)眾多的非外語專業(yè)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翻譯訓練基本上是為了促進外語學習和檢驗外語水平的一種手段,學生的翻譯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大學外語教學中翻譯作為一項培養(yǎng)技能,被放在次要的地位,而翻譯能力的提高直接關系到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從口頭交流的順利進行到能夠積極有效地閱讀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外文資料,翻譯在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語教學中的翻譯教學的實踐標準是把握翻譯教學成功的尺度。
1.翻譯訓練既是外語教學手段又是目的
在外語教學法歷史上,翻譯法是最早的教學方法。19世紀后期開始了外語教學法改革,同時開始了對翻譯法加以批判,翻譯法逐漸退居次要地位,或被融入其他方法之中,成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翻譯在外語教學中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我們要論證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觀點:外語教學離不開翻譯;翻譯有助于語言學習。
(1)外語教學不可沒有翻譯。立論基礎是原有文化身份的保持和再認識,證明翻譯在外語教學中的有效性,即不管這門語言掌握得如何,已經(jīng)掌握了一門語言(如母語)的學習者并不準備放棄這門語言,因為放棄一門語言等于放棄這門語言的文化,也就是放棄原來的文化身份或文化認同。基于這樣一個前提,翻譯成為跨越文化認識自身和他者的主要手段。只有翻譯才能深切體會和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不管學習語言還是翻譯,都有主方語言和客方語言的差別。漢語對大部分中國人而言是母語,域外民族的語言則是目的語。我們學習另一種語言時,內(nèi)心自覺或不自覺地會翻譯這種語言,或明或暗地替代、對應、置換,這一過程伴隨著校正、調(diào)整對自身和對方的認識。
(2)翻譯有助于語言學習一直是有爭議的,特別是在教學領域。這應該從兩個方面思考:第一,翻譯有助于外語的學習;第二,翻譯有助于母語的學習。關于前一個問題,翻譯法是最古老的外語教學方法,長期以來,很多人都借助這種教學方法成功地掌握了外語。翻譯法的優(yōu)勢是有助于培養(yǎng)閱讀和翻譯能力,它對本族語的態(tài)度是先利用后排斥。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它對待母語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雖然由于相信一切語言都源于一種語言,因此具有夸大母語作用的傾向,但是外語教學對于母語的潛在作用常常被忽視,那就是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外語促進母語的提高。對于學生用很不地道的母語翻譯外語,常??梢匀萑?,而用不地道的外語翻譯母語往往不可容忍,這種差異表明我們對待母語和外語采用的是兩套標準。對外語要求語法正確,對母語則要求達意。按照翻譯法的要求,要譯成地道的母語才可以算是掌握了外語,因此可以說翻譯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目的。
翻譯在過去、現(xiàn)在乃至將來,都是外語學習的一種方式。原因是,一方面過去的實踐已經(jīng)證明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外語學習同母語學習的不同在于學習者已經(jīng)掌握了一套符號系統(tǒng),因此絕不能用習得母語的方式或標準衡量外語學習的方法或標準。
2.翻譯訓練在教學上遇到的困難
考試具有指揮棒的作用。在強調(diào)培養(yǎng)語用能力的同時,我們不得不考慮應試帶來的壓力。大學外語教學基本上為考試服務,因而不注重翻譯的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翻譯訓練的教學評估難以控制,因為翻譯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和多樣性,所以評分標準難以控制,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tǒng)而專業(yè)的翻譯訓練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教材的選擇紛繁復雜、作業(yè)數(shù)量多,致使翻譯訓練成為一個奢侈的訓練項目。
3.翻譯教學改革的思考
首先,翻譯訓練要經(jīng)常性與系統(tǒng)性。英語教學不應只注重單詞解釋、篇章的簡單翻譯和單元后的練習,還應該經(jīng)常性地對學生進行翻譯專項訓練。其次,翻譯訓練兼顧趣味性。翻譯訓練不一定完全依賴書面材料,可以通過多種媒介電影、電視、錄像、新聞等,更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地展開。再次,翻譯訓練強調(diào)跨文化性。這主要是針對翻譯訓練的材料選擇來說的。材料的選擇要注重異國文化特征強的材料,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既進行了翻譯的練習,又進行了一次文化的交流。反過來,對異國文化的深入了解,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原文,在理解的基礎上,用漢語表達原文之意。最后,應該注重對母語文化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翻譯訓練要求教師加強跨文化交際、語言對比和翻譯方面的訓練,從宏觀和微觀上把握翻譯訓練的技術程序。這樣才能避免傳統(tǒng)翻譯法的弊端,將這一教學路徑放在培養(yǎng)國際雙語交流人才培養(yǎng)的背景中加以改進,這樣才能實現(xiàn)具體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171).
[2]許鈞.外語教育:新世紀展望應該加強翻譯教學改革[J].外語教學,2000(2).
[3]肖瓏.論翻譯教學的改革[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5).
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Y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