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萍
摘 要: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很重要,如在表演中理解、在朗讀中陶冶、在討論中感悟、從人物中學習、在訓練中實踐五方面對職高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
關鍵詞:職高語文;德育滲透;理解;陶冶;感悟;學習;實踐
教師職業(yè)是神圣的,也是其他職業(yè)不可取代的。因為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而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章本身就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好素材,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在職高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在表演中理解
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讓學生扮演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理解性格形成的時代背景,從而使其得到思想上的啟迪和教育。例如,在學習曹禺的《雷雨》時,我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并能通過借鑒時代背景來理解人物特殊性格產(chǎn)生的原因,更好地理解資本主義冷酷無情的本質,從而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的熱愛。
二、在朗讀中陶冶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币驗槔首x以聲音作為載體,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聲音表達出來了,對學生來說更直接也更好接受,甚至可以喚起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所以在朗讀中,學生可以從輕重緩急的語氣、抑揚頓挫的聲調、喜怒憂傷的內(nèi)心中獲得感受,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最終使自己內(nèi)心獲得陶冶。例如,在學習老舍的《想北平》時,學生就可以從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老舍對北平的那深深的愛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痛惜之情。
三、在討論中感悟
教材中有著極其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諸如愛國主義、艱苦奮斗、民族自豪感等,這些都是我們德育滲透的契機。例如,在講解《祝?!愤@一課時,我讓學生討論小說的主題。在討論中,學生認識到封建社會害人的本質,也認識到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最終學會了珍惜。與語言文字本身相比,這種討論得來的感悟對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從人物中學習
語文教學中會涉及許多人物,既有作者,又有作品人物,在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從這些人物中學習高尚的品德,摒棄自己的陋習。例如,學習《史記》時,可以通過司馬遷的故事達到教育學生人生要有目標、要堅持不懈的目的。在講解《項鏈》時,通過分析馬蒂爾德,教育學生不要愛慕虛榮,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成就美麗人生。
五、在訓練中實踐
德育滲透不僅要在學習中體會,更要在訓練中實踐。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后,可以布置一篇小作文,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母親,在寫作中認識并感受到母愛的無私,從而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總之,在教學中,知識傳播與德育滲透既是同等重要的,更是密不可分的。這就需要教師自覺把教書和育人當作自己的基本職責,緊跟時代的步伐,認真鉆研教材,找準德育滲透的突破口,恰到好處地進行德育滲透。只有這樣的教學才可以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康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成人并最終成才。
參考文獻:
[1]苑紅芳.淺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12).
[2]史國棟,沈永祥.中等職業(yè)教育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12.
[3]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岳麓書社,2002.
(作者單位 山西省壽陽縣第一職業(yè)中學校)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