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順
【摘 要】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和教學模式有著直接的關系,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注重傳授數學知識、解題技巧與方法,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已成為數學課的主旋律。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更要做好課前、課中等方面工作的改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興趣;自主探究 ;反思歸納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最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平臺,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之一。教師的任務不只是傳授學生知識,更是要認真地組織好每一堂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關注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課堂效率才會高。下面就如何探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巧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節(jié)課教學質量的高低,就是看教師是否做到了讓學生去思考,會質疑,會分析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巧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
師:每位同學拿出一張紙,然后我們做折紙游戲。一張紙的厚度假設是0.1毫米,那么對折后的厚度是多少?再對折,厚度又是多少?對折20次后,它的高度是多少呢?猜猜看。
生1(直接):可能有20厘米高。
師:呵呵,看來你的膽子有點小?。。ù蠹议_始有點興奮)
生2(壯著膽子):可能有2米高
師:膽子還是不夠大。(課堂開始沸騰)
生3(亂猜):可能有40米。
師(搖頭):看來,同學們的膽子都不大??!它有100米高,一間房如果有三米高,那么相當于30層的高(學生們都驚嘆不已)。那么,讓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這個問題情境通過設疑,創(chuàng)設懸念,讓學生在驚詫的過程中產生了迫切想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愿望,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大大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課堂上,通過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僅能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而且能使學生在心理上形成“懸念”,使學生處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強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們動手動腦,尋找知識間的聯(lián)系,教師只要作出適當的引導,學生就可以通過探索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和方法。
二、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因其本身的嚴密性、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枯燥乏味。要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光講大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在教學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誘發(fā)求知欲望,又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愉悅的情緒體驗,增強學習信心。
三、自主探究
圍繞問題情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這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問題的解決過程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在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智能,展示主體的個性、創(chuàng)造性、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自我創(chuàng)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主體參與教學的重要基礎。讓學生自主學習一些新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利用這些知識解決他們從沒遇到過的問題,學生獲得了成就感,逐漸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如三角形內接矩形的面積變化規(guī)律的“數學實驗”的做法。
(1)已知在△ABC中,BC=10,高AD=8,P是BC邊上的任意一點,以P為頂點作△ABC的內接矩形PQMN,使矩形的一邊PN在BC上。
(2)使點P在BC邊上運動,矩形面積隨之變化,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出問題,自主探究,探究完后出現(xiàn)第三步。
(3)設PQ為x,矩形面積為y,建立x與y間的函數關系,讓學生觀察當x變化時,y的變化特點及其是否有最大值,讓學生繼續(xù)探索。
(4)顯示當P點運動時,對應的動點(x,y)的運動軌跡,讓學生對第(3)問中的觀察結果進行驗證,最后完整顯示拋物線。
(5)改變△ABC的形狀,研究△ABC的底邊BC或BC邊上的高變化時,對拋物線形狀有什么影響,讓學生總結規(guī)律。
在上述例子中,讓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實際上是讓學生在觀察實驗模擬過程中思考,當然在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中,部分學生仍可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提出自己新的“實驗”設想,并上講臺進行實驗操作演示或由教師擇優(yōu)實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贝蛟旄咝дn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fā)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
四、反思歸納
新知識的建構、拓展、運用,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否則,我們就會錯失一個提高的良機。此時,要引導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方法,反思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關鍵所在,比較和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個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錯誤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認知轉化與心得體會。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監(jiān)控能力和進一步參與的能力。此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很關鍵的一步,也是學生適應未來學習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如“例題千萬道,解后拋九霄”難以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發(fā)展思維的目的。善于作解題后的反思、方法的歸類、規(guī)律的小結和技巧的揣摩,再進一步作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解,挖掘例題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例題的輻射面,無疑對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fā)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4,底長為6;求周長。我們可以將此例題進行一題多變。
變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長為4,周長為14,求底邊長。(這是考查逆向思維能力)
變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改變思維策略,進行分類討論)
變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顯然“3只能為底”否則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相矛盾,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嚴密性)
變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求底邊長y的取值范圍。
變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周長是14。請先寫出二者的函數關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標內畫出二者的圖像。(與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別是對條件0﹤y﹤2x的理解運用,是完成此問的關鍵) 通過例題的層層變式,學生對三邊關系定理的認識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例題解法多變的教學則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思維定勢,而又打破思維定勢;有利于培養(yǎng)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高效課堂當然離不開學生的有效合作,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的層次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數學教學改革是逐步累積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個數學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xiàn)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相信數學課堂必將充滿朝氣與活力,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2013網絡研修專欄——高效課堂建設
[2]《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