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太
【摘 要】古詩詞教學的方向就是審美化,本文先從小學古詩詞的類型說起,在談到了小學古詩詞的詩歌化特征,最后從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第不同的層次,論述小學古詩詞教學審美化的策略。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審美化
審美教育是小學古詩詞教學的主要方向,但如何去實現(xiàn)它卻是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因此在本文中,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分析和學習剖析所選擇的36個古詩詞,探索小學古詩詞的審美特性的和教學策略,目的是為解決小學古詩詞審美教育這一難題。
一、小學主要古詩詞的類型和學段分析
根據(jù)古詩詞存不存在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寫景詩、哲理詩、言志詩、題畫詩、田園詩、邊塞詩,這是根據(jù)題材內容的劃分;根據(jù)古詩歌形式的演變,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曲等。而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大多數(shù)古詩詞以近體詩為主,也被稱為格律詩,或者是詩歌和絕句。這些詩語言簡潔,永不落伍的詩意與美感讓人留戀往返。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應著眼于審美教育的角度,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文化和心理的需求,在整個古代詩歌分析的類型與審美特征的基礎上,更好地指導學生的體驗到古詩詞的魅力所在。
二、小學古詩詞的審美特征分析
1.寫景詩的審美特征
寫景詩也被稱為“即景詩”,寓情于景,是將作者的情感融入于客觀景物當中的詩。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山水田園詩都在此范疇當中。寫景詩的審美聚焦是象征和意境,換句話說就是景色和氣氛。只要抓住寫景詩所描述景物背后的象征意義,就能掌握詩的內在含義。意境是詩人的“真感情”與客觀景物相互交融、移動而形成的動人的藝術境界。正如楊萬里《小池》一詩,“泉水”、“樹蔭”、“蓮花”、“蜻蜓”四個意象的柔軟細膩,充滿感情。一股清泉,一條細流,一池樹陰,幾片荷葉,一枚小蜻蜓,把讀者帶入一個緊湊的,溫柔舒適的意境里。
2.抒情詩的審美特征
抒情詩以詩人表達的情感為基礎,這類詩詞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大類,但更多的是寓情于景,借景、借物抒情。人教版教材中選擇了9首抒情詩,有的表達友誼,有的思念家鄉(xiāng),還有的借物抒情,都是從離別之情愫,相思的苦楚和語言的生動來進行審美。如“桃花池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要離別的詩人借用幽深的桃花潭水,暗喻親密友人的離別傷感。
3.童趣詩的審美特征
童趣詩反映了孩子們質樸笨拙的美,他們的語言清新活潑,流暢淺顯,接近口語,童年的樂趣融入了每個字句中。教師應注意的描述孩子外貌,動作,語氣,語言和心理的詩眼,突出了天真活潑的孩子,和那自然美麗的,可愛有趣的生活樂趣。如清代高鼎的《村居》,“忙趁東風放紙鳶”,一個“忙”字,充分展示了孩子們?yōu)榱朔棚L箏的那種急切,與唯恐落后的渴望的心情。呂巖《牧童》中“笛聲晚風三四聲”一個“弄”字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笛音在風中悠揚婉轉間歇斷續(xù),和孩子們互相嬉戲的場景。
4.喻理詩的審美特征
我們在評析喻理詩的時候關鍵是要抓住重點詩句和景、事的特征,細細體味詩歌中飽含理益的美,然后想到社會生活實際,挖掘出其中的人生哲學。例如《贈劉景文》中,蘇軾抓住“荷盡”、“菊殘”描繪了一個暗淡的秋末冬初的一幕?!耙褵o”和“猶有”的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兩句議論,秋天和冬天的景色雖然是蕭瑟寒冷的,但也收獲成熟豐收的時節(jié),而這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比擬的,而這也正是蘇軾贈詩的目的。通過用青年到中年的人作比喻,雖然青春不再,但也有成熟的人生,而這也可以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鼓勵朋友們珍惜美好的時光,樂觀,勤奮的工作。
三、小學古詩詞的審美教學策略
1.低年級古詩詞的審美教學策略
第一學段大部分是6至8歲的學生,思維的主要特點是思維的圖像化為主,抽象思維較為薄弱,形象直觀,明亮鮮艷的東西很容易獲得他們的注意。這一學段大部分詩歌是抒情詩,是相對簡單的,大多是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精湛的措辭,語言生動,節(jié)奏和諧,抑揚頓挫的韻律美,還有五顏六色,鮮艷明媚的畫面感的特點。所以,古代詩歌中的審美教育的第一學段,應主要從誦讀、圖畫開始感知古詩詞的情緒和意境,并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對美的感知。
(1)美讀感知音韻美。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閱讀令孩子感知音韻的美的最重要的方式。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無需一字一句的梳理,只要搖頭晃腦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隨口誦讀就好。古詩詞清晰的旋律感,清脆的節(jié)奏,朗朗上口的韻律感,都給孩子們帶來美的享受。做好美讀,細細品味詩歌的節(jié)奏,平仄和押韻。就好像杜甫的《絕句》是七言節(jié)奏,大致可分為“B/B/C”或“B/B/A/B”的形式。它的平仄表示如下:”兩個黃鸝鳴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鷺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嶺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門泊東吳萬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聲平滑舒緩,仄聲蒼勁挺拔,平仄高低錯落,自然形成情緒上的波動。
(2)圖畫再現(xiàn)意境美。第一學段的學生,沒有豐富的直接經驗和曲折的人生經歷,強硬的讓他們從精煉的詩句中感受其中蘊涵的意境是困難的。以圖片形式來補充詩句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理解詩歌豐富的內涵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這里不得不提到在低年級的教材中“抒情、寫景、童趣、喻理”四類詩中的每一首都具有高度圖案的美感。杜牧《山行》,就要引導學生思考:詩人描繪的場景有哪些?山,石徑,白云,人家,楓葉,每個場景的特點是什么?這是寫了什么樣的順序?首先涌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是豐富多彩的秋季,接著讓學生動手繪制出腦海中浮現(xiàn)的畫面,最后讓學生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于是,原本抽象的圖像復制成了自己的畫筆,從而提高對詩歌情緒的體會,享受詩歌的畫意美。
(3)密切聯(lián)系詩眼的理趣美。理趣美主要運用于喻理詩的賞析,目前的教學重視“理論”看輕“趣味”,許多教師教學上把具有強烈的文化隱喻的喻理詩上成了單向的說教課。事實上,喻理詩包含了豐富的樂趣、知性,和美感,教學應著重于對于文化的理解,而不是說教。教師抓住詩的“詩眼”,引導學生進入情緒。北宋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睂τ谠姼梃b賞,抓住了詩眼,就抓住了全詩的靈魂。
2.高年級古詩詞的審美教學策略
高中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方面有了更好的基礎,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創(chuàng)造能力,記憶能力有很大進步,因此,教師可以課外延伸,故意地地引領學生獨立學習,提高自身的欣賞質量和審美趣味。
(1)賞讀體會情感美。高年級學習古詩詞,除了美讀,更重要的是,賞讀。賞讀是對作者的生活時代,工作作風,詩歌和語言,生活背景上的賞析,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平臺。就深度和廣度而言,賞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評析角度,教師不應該是專斷的強加自己的思想?!堕L相思》中納蘭性德的情感,在一般學生讀過之后,也明白這首詩要表達的是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以及他對仕途的厭煩和對世外桃源的向往。
(2)擴展想象情趣美。我們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來填補詩句跨度跳躍所形成的空白。如“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省略了詩人產生心理活動的事,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在學習時運用自己的想象力來填補。“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可以令學生想象孩子鋤豆,“織雞籠”的孩子以及剝蓮蓬的季節(jié),環(huán)境,動作,心理活動,這樣的話外貌,性格就變得可視化。最后,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重寫這些詩歌充滿生機的小短文,題材不限,讓學生在留下了巨大的空間的古詩詞中,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金振邦.文章體裁辭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2]崔增亮.小學古詩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4]張永德.情境再造:小學古詩教學的審美策略[J]. 小學語文教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