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曉
摘 要:隨著專業(yè)課教學由注重知識掌握向注重能力培養(yǎng)的方向轉變,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比較、分析能力已成為中職教育教學的關鍵。在中職教學中,縱向比較法、橫向比較法、類似比較法等是常用的比較法,但是無論哪種比較法,在運用過程中都應大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自己去探討,去比較,使他們在學習中求同存異,舉一反三,加速對知識的消化、遷移和運用,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中職國際貿(mào)易術語 比較法 運用
貿(mào)易術語(Trade Terms)又被稱為價格術語(Price Terms),是在長期的國際貿(mào)易實踐中產(chǎn)生的,用來表明商品的價格構成,說明貨物交接過程中的有關風險、責任、費用劃分等問題的專門用語。在2010年版《國際貿(mào)易術語解釋通則》中有兩類11個術語。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是在初中畢業(yè)時被分流出來的群體,這一特殊群體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
第一,失落和自卑感強。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自控能力差、貪圖玩樂且學習不得法,成績普遍較差,進入職業(yè)學校前飽受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冷漠和家長的訓斥,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這些學生進入職業(yè)學校后人為地把自己封閉起來,上進心不強,求知欲不高,得過且過混日子,甚至自暴自棄。盡管經(jīng)過教師反復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學生也能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因?qū)W習基礎差和心理障礙不能排除,學習興趣和效果始終無法提高。
第二,惰性和厭學心理普遍。學生到了職校后,很多人不能主動地吸取中考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在思想上仍沒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特別是職校新的教學模式新的學習內(nèi)容更讓他們一時難以適應。即使適應了,一旦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會出現(xiàn)行為上的懶惰,經(jīng)常遲到,上課時感興趣就聽,不感興趣就趴在課桌上打瞌睡,有的甚至講廢話以消磨時光;作業(yè)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厭學情緒嚴重。即使有少數(shù)想上進、想學習的學生也因為人數(shù)偏少而形不成氣候,致使少數(shù)原本想學習的學生也因意志薄弱或沒有學習的大氛圍而與一些不想學習的學生混雜在一起,長此以往,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掌握國際貿(mào)易術語的知識對于外貿(mào)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最基礎的要求,而且能否掌握該部分的內(nèi)容還直接關系到課程的后續(xù)內(nèi)容教學是否能順利進行。所以筆者嘗試在教學中運用比較法來進行教學。比較,就是尋求眾多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或差別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它是人們認識事物、說明問題、辨別正誤、決出高下、解決疑難的一種最普遍、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下面筆者就以《常用貿(mào)易術語》為例談一下比較法在教學的嘗試。
一、橫向比較法
橫向比較法就是把同一種貿(mào)易術語相應知識點進行比較,并找出其內(nèi)在的聯(lián)系的方法。
在國際貿(mào)易中,F(xiàn)OB術語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主要貿(mào)易術語之一,其他貿(mào)易術語的學習都可以在它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FOB術語下買賣雙方的責任、風險、費用進行比較,其目的是了解雙方的責任、風險、費用,探索其變化規(guī)律。通過比較,學生會發(fā)現(xiàn),知識點是相對的。
二、縱向比較法
縱向比較法是將不同的貿(mào)易術語價格、風險、費用、責任進行比較。
對于不同的貿(mào)易術語如果一個一個講解,學生的記憶負擔過重,一味照本宣科,學生必然會覺得乏味,也不能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與意義,但如果把上述教學內(nèi)容與FOB比較來進行教學,效果就不同了。具體操作如下。
1.投放FOB圖(圖1)
圖1 FOB術語圖
2.引導學生回憶
回憶完畢,筆者讓學生發(fā)表意見:如果賣方自己想要租船訂艙和辦理保險?那要用何種術語呢,為什么?結果是?于是又投放了CIF術語圖,如圖2所示。
圖2 CIF術語圖
3.引導學生思考
賣方自己想要租船訂艙和辦理保險,要用CIF術語。那如果是內(nèi)陸地區(qū)義烏交貨的話,應采取何種術語更合理呢?此時,引入CIP術語,如圖3所示。
圖3 CIP術語圖
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并回憶FOB知識,能很快發(fā)現(xiàn)三者之間存在的區(qū)別。當學生找出區(qū)別后,教師向?qū)W生簡單敘述知識,最后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賣方,在出口業(yè)務中,采用何種術語更合理?由于有了前面深入徹底的比較,學生的思維隨即被調(diào)動起來,興致與積極性也被開動起來。通過以上三張圖的比較分析,學生可以很快地理解術語這些抽象的知識。
三、類似比較法
類似比較法就是把同一類術語的相關知識進行比較。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
1.對適用于同一運輸方式的同類貿(mào)易術語進行比較
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對這6個術語的知識點框架了然于心,而不是分割成每一個單獨的個體來記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比較,分析其中的不同點,這樣既能促使學生掌握術語知識,又能幫助學生在實際業(yè)務中熟練運用。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常用的三種術語進行了比較,見表1。
表1 FOB、CFR、CIF異同點
相
同
點 1.裝貨、充分通知 1.接貨
2.辦理出口手續(xù),提供證件 2.辦理進口手續(xù),提供證件
3.交單 3.受單、付款
4.都是裝運港交貨,風險、費用劃分一致,都是以“船上”為界
5.交貨性質(zhì)相同:都是憑單交貨、憑單付款
6.都適用于海洋運輸和內(nèi)河運輸
不
同
點 FOB 租船訂艙、支付運費(F)
辦理保險、支付保險費(I)
CFR 租船訂艙、支付運費(F) 辦理保險、支付保險費(I)
CIF 租船訂艙、支付運費(F)
辦理保險、支付保險費(I)
2.對不同運輸方式的貿(mào)易術語進行比較
同類事件的比較,容易簡單化,學生只對一些表象進行比較,缺乏全面、系統(tǒng)、深層次的分析比較,這就要執(zhí)教者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見表2。
表2 FOB、CFR、CIF與FCA、CPT、CIP異同點
不同點 FOB、CFR、CIF FCA、CPT、CIP
運輸方式 僅適用于海洋運輸和內(nèi)河運輸 適用于任何運輸方式
交貨點及風險、費用轉移界限 交貨點均為出口國裝運港,風險和費用的劃分則以裝運港裝上船為界 交貨地點應視不同的運輸方式和不同的約定而定,風險和費用則于賣方將貨物交由承運人保管時轉移至買方
裝卸貨費用負擔 通過價格術語的變形或合同的具體規(guī)定來確定 裝卸貨費用均由支付運費的一方承擔
運輸單據(jù) 賣方一般提供海運提單 賣方提交的運輸單據(jù)因運輸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運費負擔 運費主要是指裝運港的海運運費 包括從出口國指定地點到進口國指定地點中間可能涉及幾種不同的運輸方式
保險的內(nèi)容 主要涉及的是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涉及各種運輸方式下的貨物保險
術語后地點 FOB+裝運港、 CFR+目的港
CIF+目的港 FCA+裝運地、 CPT+目的地、CIP+目的地
相同點 均屬于裝運合同。賣方保證按時交貨,并不保證按時到貨。責任劃分的基本原則是相同的。
四、專題比較法
專題比較法就是對11種貿(mào)易術語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可以使學生對11種術語知識形成完整的概念,便于學生了解各種術語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并且能夠使分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見表3。
表3 國際貿(mào)易術語比較圖表及常見術語表
組 別 共同特征 術語名稱 交貨地點 風險轉移 運輸 保險 運輸方式
E組
啟動術語 賣方責任最小
買方責任最大 EXW
(工廠交貨) 賣方處所 貨交
買方時 買
方 買
方 內(nèi)陸交貨
F組
主運費
未付術語 買方訂立運輸合同
支付主運費
合同屬于裝運合同 FCA
(貨交承運人) 交承運人 交貨時 買
方 買
方 各種運輸
FAS(船邊交貨) 裝港船邊 交貨時 水上運輸
FOB(船上交貨) 裝港船上 裝港船上 水上運輸
C組
主運費
已付術語 賣方訂立運輸合同 CFR
(成本加運費) 裝港船上 裝港船上 賣
方 買
方 水上運輸
支付主運費 CIF(成本加運保費) 裝港船上 裝港船上 水上運輸
合同屬于裝運合同 CPT
(運費付至) 交承運人 交貨時 各種運輸
風險劃分與費用劃分點分離 CIP
(運保費付至) 交承運人 交貨時 各種運輸
D組
達到術語 賣方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 DAT(目的地或目地港集散站交貨 交承運人 交貨時
賣
方
賣
方 各種運輸
承擔貨物運輸?shù)皆摰氐囊磺酗L險和費用 DAP(目的地交貨) 交承運人 交貨時 各種運輸
合同屬于到達合同 DDP(完稅后交貨) 交承運人 交貨時 各種運輸
這樣的比較不但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教學時間,而且還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得更準確和牢固。
五、比較法在貿(mào)易術語教學中的作用
在貿(mào)易術語教學中運用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從眾多的術語知識中找出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從有它們共同的責任義務中找出它們各自特點的表現(xiàn)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依筆者看來,比較法在貿(mào)易術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比較,有利于區(qū)別術語的異同,找出變化規(guī)律
不同的貿(mào)易術語名稱不一,還有多種多樣復雜的知識點,但靜下來分析,也發(fā)現(xiàn)各種術語都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地進行觀察和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如常用貿(mào)易術語FOB與CFR,最大的不同點是主要責任賣方租船訂艙并支付費用的責任方是誰。我們可以比較這兩個貿(mào)易術語的價格構成、風險、費用及責任來得出異同,同時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基本上的知識點是相同的。
2.通過比較,有利于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
教材中的有些教學難點,是可以通過比較法來解決的。如講FCA、CPT、CIP術語時,就可以將它同前面講過的FOB、CFR、CIF做比較。通過比較這兩組術語,可以通過這樣的對比計算,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兩組術語的優(yōu)缺點。
3.通過比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要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就必須找出它們之間存在的可比性,否則就無法比較,這就需要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對所要比較的事物進行分析、歸納,尋找可比的內(nèi)容,例如引導學生FOB和CFR,F(xiàn)OB和FCA等進行縱向或橫向之間的比較。在比較過程中,學生們能更好地認識各個術語的特點,防止相似的知識的互相混淆或張冠李戴。通過比較,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各種術語之間的聯(lián)系,構成較為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從而較為系統(tǒng)地掌握術語。
總之,術語的學習是一個由感知到積累到理解的過程,比較法是打開術語學習之門的一把金鑰匙。通過比較,學生能夠在初步歸納、概括的基礎上,認同各種術語,加深對各類術語的理解;可以改變被動、死記的學習方式,敢于從不同角度分析術語,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分析實際業(yè)務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在汲取各種案例的同時,形成放眼世界、面向未來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想法。因此在貿(mào)易術語教學中,正確、有效地使用比較法勢必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愛芹.談歷史比較法在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0(7).
[2]徐海霞.對比策略在中職國際貿(mào)易術語學習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2012(3).
[3]周純樸.國際貿(mào)易中國際貿(mào)易術語應用策略探究[J].中國商貿(mào),2012(14).
[4]聶永芳,劉文龍.國際貿(mào)易慣例之《2000通則》貿(mào)易術語比較及應用探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8).
(作者單位:義烏市國際商貿(mào)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