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摘 要】閱讀是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豐富知識和凈化心靈的重要途徑。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能夠積累豐厚的語言材料,能夠增強語感,拓寬視野,提高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因此,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閱讀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痹谶@樣的前提下,語文閱讀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閱讀課教學可探討的問題很多,筆者談幾點認識和做法。
一、要注重閱讀品味
語文學習本質上是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是面向未來的學習,是把今天的學習和未來的發(fā)展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習。語文教師抓住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重要契機,根據(jù)學生的情感傾向、認知水平、學習心態(tài)、信息反饋、個別差異,教師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狞c撥指導,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的思想美,藝術美,情感美,語言美,讓學生有選擇地模仿語句和文章的寫法,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語文?,F(xiàn)代語文教學的閱讀應重視“品味”,強調背誦。在“品味”中,讓語言自覺不自覺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語感和語用能力。這樣,既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學到語文的真正本領——寫作,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學生的“三個轉化”,即認知過程的轉化,使學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情感過程的轉化,引導學生由不愛學到樂學;能力過程的轉化,引導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形成技能技巧,由不會用到會用。
語文課求“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內蘊去吸引和感染學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讀物,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人文教育的濃郁氣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總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和時代的良心,學生多看這些作品,不僅是一種藝術享受和美的熏陶,不僅有助于開發(fā)自己的右腦,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考察?,F(xiàn)代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學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園,引導學生在課內、課外閱讀中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語文教師擁有一批高品位的好書美文并不難。好書美文既能啟迪智慧,更滋補精神。教師牽引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心靈浸染著墨韻書香,這會使學生昂揚起率真靈動的生命激情。如果用空泛的概念強行嫁接課文豐厚的內涵,那么,嚼蠟之味頓生。優(yōu)秀的文本需要學生潛心揣摩。
二、要關注學生興趣激活
興趣決定閱讀效果,這是不爭的事實。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課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設計一點精美的導語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求知欲望,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我們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間都還給學生而放棄這一有生命力的東西。當然僅這一點激趣還遠遠不夠,初中生的身心特點還告訴我們,他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需注意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昂的情緒。如教師需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力求語言親切精練幽默,并適當輔之形體語言;教師要多鼓勵、多肯定學生,經(jīng)常性地讓學生品嘗發(fā)現(xiàn)的快樂;教師要能靈活運用變式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如多媒體)要靈活多變等??傊?,教師要能調控課堂節(jié)奏和情緒,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狀態(tài)下完成閱讀任務。
三、要關注學生情感體驗
首先是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即在學生閱讀文本時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和經(jīng)驗。如學生學習《鄉(xiāng)愁》時讓學生談談離愁別緒,積累古詩文中離別的佳句;學習《春》時讓學生回味春天,用語言和畫面描繪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復朗讀,在讀中形成對文本內容的大致了解,特別是精彩語段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再次是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認識,這時,即使是學生的認識有偏頗之處,教師只能引導,不能輕易否認,不能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去評價。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不會破壞,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才會不斷提高。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社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戲不好看,那請想想“我”熱衷看戲的真實原因可能是什么?問題一出來,答案可謂層出不窮,有的說是熱衷自由,有的說是追求刺激,有的說是賞夜景,有的說是看熱鬧……我對這些答案給了肯定、給了鼓勵、也給了引導,最后明確看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戲的那一份輕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愛、那一份美麗。學生在暢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認同、得到了提高。
四、要關注學生基礎積累
古語說得好: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學習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沒有必要的積累談深層次的閱讀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本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字詞句的理解與積累,一定要關注精彩語段和名篇的背誦默寫,也一定要關注文章、文學常識的積累。
五、要關注學生語言探究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但不容忽視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在強調人文的同時必須更多地強調語言的探究。語言探究也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是什么和為什么之上,而是讓學生探討內容是用什么語言表達的,為什么用這種語言表達。如學生學習《紫藤蘿瀑布》時,學生很輕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寫的是紫藤蘿的外形和神態(tài),這時教師引導探討:這些描寫語言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學生通過探討發(fā)現(xiàn)這段語言很生動,主要是采用了生動的詞語和多種修辭手法、調動了人的多種感官,這樣寫一是抓住了紫藤蘿的形象特點,二是烘托了人內心的喜悅之情。我相信長期這樣堅持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一定會不斷的提高。
六、要關注學生寫作積累
學生閱讀文章一是為了開闊視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習得寫作經(jīng)驗。因此筆者認為閱讀教學時教師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學習借鑒作家的寫作技巧,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寫作訓練。這一點人教版語文教材作了很多安排,但我認為還很不夠,教師還需要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設計,當然這些訓練一定要落到實處,可讓學生當堂展示,也可作為課外訓練,評價方式靈活多樣,自評、互評、點評結合。
在新課標下的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遵循閱讀的自然規(guī)律,并認清自己所擔當?shù)慕巧?,倡導學生、文本、教師的對話情景,讓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平等的交流者,互動的合作者,教學的創(chuàng)新者,在無所作為中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