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紅
摘 要: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采用藝術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興趣、理論素養(yǎng)、操作技能、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更好地適應當今時代需求。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藝術積極性
信息技術教學面廣點多,知識更新速度快,始終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中。如何讓信息技術課堂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根據筆者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化平淡為神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企盼學習新知識,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信息技術在購物、娛樂等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教師可引導學生直接接觸并應用它,從而在無形中培養(yǎng)其興趣。例如,在圖形圖像課中可以讓學生使用數碼相機隨機拍攝身邊的同學、景物。教師利用這些照片運用photoshop修復工具對圖片的人物進行美化,修復斑點、紅眼等,調整景物的尺寸、對比度、亮度,使得畫面更唯美。這些例子貼近生活,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要點。
二、化專業(yè)為通俗,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
一門專業(yè)課沒有理論基礎的支撐,就好比把建筑物建在沙灘
上,是不會穩(wěn)固的。無論我們如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都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往往起初學習興趣盎然,但隨著教學向縱深方向擴展深化,相關信息技術理論越來越復雜的時候,再加上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比較浮淺,有時看起來并不復雜的知識點卻成為他們學習的困難點,這時若用枯燥的理論知識給他們講解,他們會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久而久之就會對計算機課失去興趣。那么,怎樣幫助他們掌握理論知識呢?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將費解的問題通俗化,使學生始終保持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把中央處理器(CPU)比喻成人的大腦,負責運算,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存儲器比喻成人大腦的記憶區(qū),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負責存儲程序和數據;輸入設備比喻成人的眼睛、耳朵,是用戶和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主要裝置之一,負責從外部攝入信息;輸出設備比喻成人的嘴巴,負責向外部表達信息,把各種計算結果數據或信息以數字、字符、圖像、聲音等形式表示出來。中央處理器與內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合稱為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這樣通過對比、比喻等方法,既可讓學生迅速感知,又有效扎實了理念基礎。
三、化繁雜為簡易,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
課堂引入應遵循簡短、高效原則,發(fā)揮計算機的技術優(yōu)勢,調動各種感官,達到吸引學生和質疑問難的目的。要圍繞教材重點、學習關鍵點精講多練,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操作、摸索、感知。例如,在網頁制作的教學過程中,先設置預習提綱,把基本的理論知識點以填空選擇的形式作為預習。在課堂中,教師先演示幾個知識難點:超鏈接、表單以及用模板制作頁面,然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一起自學設計網站結構、添加網頁元素等,最
后以小組比賽展示的形式完成網頁制作的學習。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點比較多,知識難點通過教師的演示,其他與Word相似的操作讓學生自行完成,留給學生合作學習去摸索和創(chuàng)造,不僅有利于知識點的鞏固,更能提高學習的效果。
四、化理性為感性,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意識
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教師不僅要用技術內在的神秘感、創(chuàng)造性和獨特魅力吸引學生的參與,更要用技術所蘊含的藝術感、文化性和道德品質來打動學生的心靈,在信息技術教學呈現蘊含人文道德的案例或情境。例如,在文本信息加工課中要求學生設計一張送給父母的感恩賀卡,通過在文檔中插入各種不同的對象,如,圖片、藝術字、文本框等,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學習用Word軟件來制作電子賀卡。同時,善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圖片,豐富學生制作賀卡的信息,從而制作出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賀卡。這樣,既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掌握所教授知識,并能通過教學傳遞感恩父母的孝道,讓學生感受信息文化,提高信息素養(yǎng)。
五、化被動為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質疑是學生知識與認識和教材之間的距離和矛盾,是學生對教材實現認識飛躍的起點,是學生思維活動的標志。鼓勵學生質疑是極其重要的。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尋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沒有思考就沒有發(fā)現,而沒有發(fā)現就談不上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信息技術課程由于概念抽象、生活中又缺乏實際模型,導致學生學習不深入,探索能力得不到鍛煉。在教學中,一定要能觸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神經,激發(fā)探索精神,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要留給學生“空白地帶”,讓學生有機會質疑。比如,教師在教學中不要把所有的內容講得一清二楚,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應適當留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使學生有問題
可提。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活的藝術,只有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轉變思想,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授人以漁,不斷適應改革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教學。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