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清
摘要: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師落實學科計劃和進行課堂活動的紐帶,也是向學生輸入語言信息的一種途徑,它兼有啟發(fā)學生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雙重功能。設計良好的提問,能開拓學生的思路,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教師要使課堂提問設計得合理、恰當和有意義,就必須注重提問的質量,講究提問的策略。本文結合教學實例,就語文課堂提問技巧做了一些嘗試。
關鍵詞:語文課堂;提問;技巧
隨著教育體制由應試型向素質型的轉變,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注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模式已由傳統(tǒng)的填鴨式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啟發(fā)式、討論式、趣味式等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筆者認為,討論式教學對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效果較好。而課堂問題的提煉則是討論式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就語文課堂提問的技巧談點個人的看法。
一、討論設疑要巧妙,借以激發(fā)學生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簿褪钦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味傾向,它的有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行為是積極的、主動的,還是消極的、被動的。因此,在設置討論題時要特別注意巧妙,借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上《櫻花贊》一課時,筆者這樣設置問題:“櫻花在日本隨處可見,為什么作者認為金澤市的櫻花是最莊嚴、最璀璨的?”學習《獵戶》過程中,筆者抓住學生對董昆打獵的興趣,設置問題:“董昆是被訪問的對象,為什么文章要先插寫尚二叔和‘百中老人,而把董昆的露面和他的驚險獵豹故事安排在最后來寫?”這樣精心設疑,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經(jīng)過討論,很快就統(tǒng)一了認識。
《櫻花贊》運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贊美了日本人民的新覺醒,頌揚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這一主題是通過金澤市所見情景表現(xiàn)出來的。金澤市的櫻花并不比別處的更加美麗,而是“汽車司機的一句深切動人的話,使得我眼中的金澤的漫山遍地的櫻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誼的花的云海”,景因情異,巧妙地把自然的花與友誼的花融為一體,點明了櫻花的象征意義。因此,金澤市的櫻花在作者眼里是最莊嚴、最璀璨的。
《獵戶》的主人公是董昆,文章卻先寫了尚二叔和“百中”老人生活在新舊不同社會的獵戶。尚二叔“孤單單地,很寂寞”,“一個人住在一間矮小的茅屋里”。而“百中”老人是公社打獵的老把式,“到哪里都有吃有住”。兩位獵戶形象成鮮明的對比,從而體現(xiàn)了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百中”老人的本領高超,待人熱情又使董昆的形象具有普遍性。贊董昆,贊獵戶,其實是贊揚一種獵戶精神——不畏艱險,除害安民。把董昆的露面和他驚險獵豹的故事安排在最后是為了設置懸念,使文章跌宕起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提問針對性要強,借以突出課文重點
一篇課文、一堂課都有它的特點,而對重點內(nèi)容的解析又恰恰是學生能力得到提高與升華的最佳契機。教師在設計討論題時應認真鉆研教材,注重論題的針對性,切實把握文章的重點,不宜太大太空,太籠統(tǒng)。否則,文章分析就會支離破碎,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譬如: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琵琶行》是雙線敘事結構,內(nèi)容穿插復雜。針對教材這個特點,筆者精心設置了兩道討論題:一是聯(lián)系課文談談琵琶女的演奏技藝如何?二是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見何必曾相識”的感慨?由于這兩個問題能緊扣課文內(nèi)容加以解答,明白了琵琶女演奏技藝的高超,特別是對有關音樂描寫的那一段千古絕唱理解透徹,從而就抓住了課文的重點。通過對詩人和琵琶女身世的對比,“琵琶女的身世”和“詩人的感受”這兩條線索就一目了然了。
再如:唐鼗的《瑣憶》,通過作者與魯迅的交往,表現(xiàn)了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膫ゴ笕烁?。文中瑣碎小事,看起來似乎毫無關聯(lián),實際上課文就是通過瑣碎小事中魯迅與青年的對話來表現(xiàn)其人格的。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筆者有針對性地設置了這樣一道討論題:“找出魯迅先生與青年的七次談話,并說說其作用。”結果,學生很快就理清文章的脈絡,抓住了課文的重點。
三、設疑難易要適度,借以發(fā)展學生智力
教師要使課堂提問設計得合理、恰當和有意義,還須注重提問的質量、把握提問的時機、講究提問的策略,特別是難易要適度。根據(jù)課文理解的需要,從學生現(xiàn)有的智力水平出發(fā),有的課堂設疑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迅速作出反應,有的則不要求在一兩分鐘之內(nèi)或者更短的時間內(nèi)作出反應。也就是說,要達到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吃之目的。只要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對課文重點的把握,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的全面發(fā)展。
前蘇聯(lián)杰出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上。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教給兒童一定范圍的知識,第二要使兒童變得越來越聰明。”在他的整個教學生活中,他一再把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聰明人”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和中心工作。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借以促進其智力的健康發(fā)展。
例如:巴金的《燈》,構思巧妙,從“眼前的燈”寫到“回憶的燈”,再到“聯(lián)想的燈”,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燈”,表達了作者對光明的渴求,指出燈是光明、希望、理想的象征。燈的象征意義比較抽象,學生一下子難以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筆者設置了這樣一道難度適宜的討論題:“文章前后都寫到了‘眼前的燈,其含義是否一樣,為什么?學生經(jīng)過仔細思索,熱烈的討論后,不禁豁然開朗:含義當然不一樣,開頭的燈僅僅是作者“掃淡了黑暗的顏色”,然后通過“回憶的燈”給人指路,繼而寫到“聯(lián)想的燈”能“驅散心靈黑暗”,最后又寫到眼前的燈,此時燈已是光明、希望和理想的象征了。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課堂提問要把握文章的脈絡與主題,相機誘導,隨機應變。此外,還要注意提問的多向性、藝術性,把握問題的時機和火候,給學生留有積極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形成教師問學生,學生問教師,學生問學生的多面提問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收到最佳的教學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