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芳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師院附小,223001)
巧用“橄欖球”學練雙手前拋實心球
王素芳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師院附小,223001)
國標項目:提供基本教法 實施有效鍛煉
江蘇王素芳
前拋實心球是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參加《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測試的項目之一,也是小學階段投擲類教材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內(nèi)容。
通過前拋實心球教學,既能提高學生的力量、協(xié)調(diào)等身體能力,還是檢驗學生操控器具類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課堂教學除了關(guān)注學生安全性和練習密度等問題外,更需要重點解決學生前拋實心球的出手速度、角度和高度問題。由于小學生的腰腹部力量差,手臂力量和肩帶力量比較薄弱,1千克的實心球握在手里顯得比較吃力,掌握正確的前拋動作方法和全身協(xié)調(diào)用力相對困難,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與研究,總結(jié)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供老師們參考。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縮寫。在DIY理念下,我們應該倡導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體育器材的開發(fā)和利用,吸引師生對體育課的關(guān)注,提高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即:改造舊器材,創(chuàng)造利用價值;巧用自制物,開發(fā)多種功能;自制加學練,提高教學效果。DIY體育教學法會讓前拋實心球的課堂教學更有趣、更實效。
1.“橄欖球”制作:教師與學生課前利用廢舊籃球皮DIY投擲器材,即:將廢舊籃球沿中線一分為二地剪開,每片就像一頂無檐的“帽子”,卷起的籃球片又像一個“火炬”、“毛筆”或“橄欖球”(見圖1) 。
2.“紅蘿卜實心球”制作:用布袋或長寬各為60厘米的廢舊橫幅布片,將重1千克的實心球裹起來,用膠帶扎緊。學生在練習時就像拿著個“紅蘿卜”,既安全美觀,又增加了球在手中的摩擦力,實心球落地后也不會滾得太遠 (見圖2) 。
圖1
圖2
“橄欖球”相對于“紅蘿卜實心球”來說,具有輕巧、好握、輔助學練方法多、安全等器材優(yōu)勢,先用“橄欖球”學練,再用實心球前拋,教師與學生在游戲中鍛煉,枯燥的投擲課變得精彩有趣。
前拋實心球技術(shù)動作難度大,要求學生要牢固掌握動作步驟。解決此問題的妙招是借用傳統(tǒng)的“錘子、剪刀、布”游戲。學生在學練前拋動作時,邊說口令邊按節(jié)奏游戲,完成“頂球、傳球、拋球”等輔助練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熟練掌握前拋動作。
1.“傳遞火炬”游戲:學生先1至2報數(shù),按圓形隊前后站立,數(shù)1的學生徒手,數(shù)2的學生持“火炬”,當聽到游戲開始的哨音后,數(shù)2的學生從兩腳自然站立的“錘子”姿勢開始,后退一步變?yōu)椤凹舻丁弊藙荩瑫r將“火炬”從頭頂向后傳遞,然后上前一步接住前面學生傳遞過來的“火炬”,完成“布”的動作。要求:學生在傳遞火炬同時大聲說出并做出“錘子、剪刀、布”的三個動作。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前拋實心球動作的正確步驟(見圖3)。
2.“頂帽子”游戲:學生將半片籃球皮戴在頭上,自然站立成“錘子”姿勢,一腳后撤一步,成前后弓步的“剪刀”姿勢,身體略后仰,重心在后腳。在“布”的口令下,后腿快速蹬地送體,腰腹協(xié)調(diào)用力,重心前移,頭部迅速將球皮頂甩出去。目的是讓學生自主體驗快速蹬地送體,用頭部將“帽子”向前上方頂出(見圖4)。
圖3
圖4
3.“前拋球”游戲:學生雙手握住“橄欖球”的一端,雙臂下垂,雙手體前持“橄欖球”,雙腳平行站立成“錘子”姿勢。一腳后撤一步,成前后弓步,雙手持球屈肘于頭后,身體略后仰,重心在后腳,后引“拉滿弓”成“剪刀”姿勢。以髖部帶動腿部,快速蹬地送體,腰腹協(xié)調(diào)用力,快速向前揮臂,將“橄欖球”向前上方拋出,完成“布”的動作。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向前拋實心球的用力過程與順序,學會腰腹部和腿部的協(xié)調(diào)用力,提高拋投能力(見圖5)。
圖5
4.“音樂噴泉”游戲:組織學生由坐到跪再到站,用不同的姿勢將手中的“橄欖球”向上拋出,在“橄欖球”落地前快速擊掌計數(shù),由于擊掌次數(shù)逐次增多,引發(fā)學生思考,說出“為什么”,學生體會和總結(jié)出:“只有手臂、腰腹、腿部等全身協(xié)調(diào)用力,噴泉才會噴得更高”。目的是讓學生體會與掌握怎樣才能協(xié)調(diào)用力(見圖6)。
圖6
5.“飛過橫繩”游戲:將一根高2米左右的橫繩傾斜系在固定的兩根柱子上,學生站在距橫繩3~5米后,讓學生在“錘子、剪刀、布”動作步驟下,將“紅蘿卜實心球”投過橫繩,出手角度在36°~40°之間。目的是引導學生體驗正確的投擲角度和出手速度(見圖7)。
圖7
6.“誰是遠投手”游戲:在學生前方3米、4米、5米處各放置一個得分標志桶,對應的分數(shù)分別為1分、2分、3分。學生邊進行“紅蘿卜實心球”投遠,邊大聲說出“錘子、剪刀、布”口令,特別是“布”字,要與學生的最后爆發(fā)力同步。目的是檢驗與評價學生學練效果,測試實心球投擲遠度(見圖8)。
圖8
將前拋“橄欖球”教學作為前拋實心球教學的基礎(chǔ),以游戲“錘子、剪刀、布”的動作步驟介入學生每一個學練環(huán)節(jié),貫穿于體育課始終?!皞鬟f火炬”、“毛筆寫字”等游戲讓課的開放式導入與專項準備活動有效更有趣。核心內(nèi)容推進采用了“頂球”、“音樂噴泉”、“前拋橄欖球”等游戲形式,重點提高學生腰腹部與腿部的協(xié)調(diào)用力,掌握正確的用力順序和投擲角度,改進投擲技術(shù)。學生學練前拋“紅蘿卜實心球”教學中,設(shè)計了“飛過橫繩”的定位投擲角度游戲和“誰是遠投手”的前拋得分游戲,檢驗了學生學練效果,為進一步實施實心球的前拋、后拋等教學奠定基礎(chǔ)。在整節(jié)課的練習安排上,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原則,既面向全體,又注重個性發(fā)展;既注意運動安全,又提高練習密度;既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又保證教學評價真實有效。課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巧設(shè)游戲情境,處處激發(fā)學生學練興趣,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huán)境,助推前拋實心球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