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改變,教師的角色變了,“評課”的關注點也應該隨之變化。本文主要從教材處理、教師評價、學生參與、時間分配四點,對高中化學的“評課”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 評課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179-01
“評課”是中小學教研中常見的活動,高中化學評課也是高中化學老師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傳統(tǒng)的“評課”主要是用于甄別教師的能力,其結果多與教師的評優(yōu)、職稱晉升等相關,所以在“評課”的過程中,大多數人只把目光放在授課教師身上,只關注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教材這些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卻被忽略不計。本文認為,“評課”的真正目的在于為教師提供教學反饋信息,提高教學效果,以“評”促“教”。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高中化學“評課”給出四點建議。
一、教材處理
雖然,我國現(xiàn)行的高中化學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已經考慮到各地區(qū)的具體情況,但是在使用時還是應該因地制宜,需要根據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調整。這就是現(xiàn)代課程論所說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相反,教師的工作是帶有很大程度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材只是教師進行創(chuàng)造的主要依據而已。
對高中化學來說,“評課”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授課要完全遵照教材或大綱內容的傳統(tǒng)觀念。在“評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教師是否能結合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另外,在“評課”之前,作為“評課人”要先知道什么是好的教材處理方法,例如注意課程銜接、“先物質,后理論”、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等等。
二、教師評價
不論是在傳統(tǒng)還是新型的“評課”,教師都是焦點,對于教師的關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yè)理論
這里的專業(yè)理論除了化學知識外,還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的理論知識。堅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是教師正確課堂教學的指導和保障,并且能夠幫助教師形成正確的教學評價觀念,促進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2.課堂語言
課堂語言是教師根據課堂教學任務的要求,以特定的學生為對象,在限定的時間內,為達到某一預想效果而是用的語言。在“評課”中要注意教師是否有過多的口頭禪,例如“是不是”、“對不對”、“是吧”等等。還要看教師的課堂語言是否展現(xiàn)出教師飽滿端莊的教學態(tài)度,是否具備豐富新鮮的教學內容,是否體現(xiàn)出靈活得當的教學方法,是否展現(xiàn)出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板書也是課堂語言的一部分,板書是否美觀精巧也是“評課”的內容。
3.教育方法
新課程背景下,大多數教育工作者都提倡“以學為主”的教育方法。但是曾經有一段時間,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把課堂交給學生,就是老師講的越少越好,甚至還做出硬性指標,課堂上教師的講授時間不能超過多少分鐘。筆者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對于高中化學教育來說,把課堂交給學生并不僅僅意味著“少講”,而是應該追求“精講”;化學教師追求目標不是“量”,而是“質”,應該由學生去做的,老師絕不包辦,但學生不能理解的,老師應該給與講解,直到學生理解為止。
4.問題設計
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課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問題設計?!霸u課”要求化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合理的利用問題,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夠變通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能夠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氣氛。
5.課堂組織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形式各異,這對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高中化學內容繁雜,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多且枯燥,所以“評課”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善于利用這些教學方法,使化學課堂變得活潑有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而課堂組織能力的強弱主要與教師的基本功是否扎實,是否鉆研教材,是否掌握好學生的心理等因素有關。教師只有對這些因素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并按部就班、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講授。
三、學生參與
高中化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尤其是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學習、理解和應用上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是否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直接關系到化學課堂教學的成敗?!霸u課”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課堂反應的積極程度和課堂參與的程度,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情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自覺提問。另外,雖然化學屬于理科的課程,看似與人文無關,但是仍然要考查教師是否與學生共同探索,真誠交流;是否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人格品味。
四、課堂時間分配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在課堂中如何做到時間分配,關系到課堂的效果與效率。良性的時間分配,是在有效的輸入的情況下,讓學生獲得最多的有效輸出。每節(jié)高中化學課的課堂時間至少要分為以下幾部分,教師精講點撥、課堂練習、師生交流、學生獨立自學、各小組討論等等,且各部分所占用的課堂時間要合理,建立真正高效的化學課堂。
五、結語
“評課”的目的在于指出優(yōu)點和評其不足,它不僅關系到課堂效率與效果的統(tǒng)一,還關系到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霸u課”涉及的內容很多,但要有側重點,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前述四大方面,所以要切記在瑣碎的問題上吹毛求疵,或者抓住教學中的偶發(fā)問題不放手。另外,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還應該建立并健全發(fā)展性“評課”體系和師生共評體系,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并幫助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姜武. 議新課改理念下的聽評課——以高中化學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9)
[2]張賢金,吳新建.聽評課緣何成為“雞肋”——基于福建省高中化學教師聽評課態(tài)度的調查與思考[J].附件基礎教育研究,2012(11)
[3]潘紅梅.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評課的基點與角度[J].學園,2013(15)
[4]陳洪偉.關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策略的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5)
[5]張海霞.淺談新課改下高中化學的課堂評價[J].課程教育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