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書
【摘要】如今在這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我們每個老師關注的熱點。語文學科人文內(nèi)涵豐富,實踐性強,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關鍵,對學生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語文課堂中引入啟發(fā)式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對此。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分析了教學現(xiàn)狀,并就如何加以改善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語文課堂、有效、真實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49-01
語文是具有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基礎性學科,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關鍵,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如今在這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我們每個老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也已成為課堂的主流。但在多年的教研實踐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語文課都存在“形式主義”,就是不管是否需要都使用多媒體,還要讓學生去演練,強調(diào)表面的“創(chuàng)新”、人文性突出的太刻意,只要求表面的精彩,不管什么就一個人一組展開討論,還沒半分鐘,就要求停止。動不動就“啪、啪、啪”滿堂的掌聲。我認為,語文課堂教學要倡導我國學者葉瀾提出的“扎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的課才可以算是好課,以催巒老師所強調(diào)的“簡簡單單教語文,真真切切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為準。
有意義的課才能叫作”扎實“的課,這要求學生不僅能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術、培養(yǎng)了能力,在此過程中,良好的情感體驗也由此增加在過程,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對學習的強烈興趣。使得學生們對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只有課“充實”,才能更有效率,首先,就面而言,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有效率,包括了好的、中的、有空難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若效率為零,或只有一部分同學有效率,那么這堂課就不算成功;有生成性的課才是“豐實”的課,即這樣的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在課堂上有師生之間真實的情感、智慧、思維、能力的投入,相當活躍的,此過程不僅要生成資源,同時還要生成過程;常態(tài)下的課才是“平實”的課,在課堂上要相互的討論、思維的碰撞,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可以構建出很多新事物;有待完善的課才是真實的課,就是每一科都做到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如果是,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假課,這種所謂真實的課是不粉飾的,因此,需要我們?nèi)シ此?,去重建?/p>
簡簡單單教語文就是要學會“減法思維”,盡量減去不必要的東西,去掉非語文的東西,即使是語文的東西也要把重點突出出來。其次,語文教育的因素過多,內(nèi)容繁雜,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太可能的,所謂有所失去,才能有所得。就某個角度來講,有一種智慧叫放棄,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獲最大的效益?!闭Z文教育要先講效率,之后才能有好的效益。
真真切切為學生,新課標倡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實質(zhì)上是對學生認識的肯定,同時為學生張揚的個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對此,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對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要做到尊重,這對教師來說,并不意味著可以熟視無睹,在方方面面遷就。當前,有部分教師只在表面一些做些“創(chuàng)新”的功夫,一味追求學生答案的“多元”、感受的“奇特”、場面的“火爆”,而關于教學內(nèi)容有什么意義和價值,怎樣引導學生正確感悟,體驗,從中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則被忽視或拋在腦后。薩特認為:“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比绻f“教學”是扇大門,當“閱讀”走進來時,教師就要擔任起“組織者、促進者和對話者”的角色。如果有學生出現(xiàn)認識錯誤或偏差時,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糾正學生,仔細分析,因勢利導,積極引領,或完善,或糾正,唯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境界,進而完善學生們的人格。
扎扎實實求發(fā)展,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時候增加語文知識,那些“有關語文”的東西適時摒棄;充分的讓學生接觸語言文化,在讀書中有所悟,領悟思想感情;追求腳踏實地,上課保持平常心;把教科書吃的透徹、準確,要明確寫作的意圖,語文修養(yǎng)逐漸提高;相信科學、不盲從,有主見,尊重事實,遇到問題多多思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真實、扎實、樸實這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而要做到“三實”就需要我們“簡簡單單教語文,真真切切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
總之,語文作為小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做好這門功課可以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讓孩子們更加熱愛文字,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創(chuàng)新策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余海霞.新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啟發(fā)式教學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0
[2]張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劉年春.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D】.湖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