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至理名言。一個“真”字體現(xiàn)了一種崇高的理想,至高的境界。其實,“真”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唯有真實——文載之道才能在孩子心靈深處生根,師傳之言才能在孩子心靈深處發(fā)芽,教育之本才能在孩子心靈深處開花!
一、用真實的歷史激活語文課堂
課例:《鄭成功》教學片段
師:初讀了課文,能說說鄭成功的主要功業(yè)是什么嗎?
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
師: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第1-3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部分主要寫什么?
生:寫了臺灣人民痛恨侵略者,鄭成功決心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師:哪些詞句寫出了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痛恨?哪些詞句寫出了鄭成功決心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生:強占、殘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絕不允許。
師:為了解除臺灣人民的苦難,為了收復被荷蘭侵略者強占的領土,鄭成功決心收復臺灣!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鄭成功“慷慨激昂”說話的樣子,并有感情地朗讀鄭成功說的話語。
生:老師,我查了資料,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目的不是要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中國領土的!鄭成功收復臺灣是為了取得抗擊清朝的根據地。
師:……
這個學生是一個喜歡閱讀歷史書籍,很有思想的男孩子。當他說鄭成功收復臺灣是為了取得抗擊清朝的根據地時,我愣住了!說實在話,我從未深究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前因后果,只是就課文內容渲染“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偉大功績!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氣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試想,學生腦海里鄭成功偉大的功績和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一旦形成,若干時間后,當學生接觸到這一段歷史,這一段真實,他們會是怎樣的心理?欺騙,謊言?原來是這樣??!那時留在學生記憶里的“崇高”,一定會因此而變得淡薄,失卻光環(huán),信念轟然倒塌。還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這不是教育的本意!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一個國家,歷史是經驗,教訓,明鑒,秉承,是過去的沉積,未來的向導;真實的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教你融會貫通,懲前毖后;是學習的源泉,進步的信心。培根也曾說過:“讀史可使人明智。”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我們都必須以史為鑒。正所謂:讀歷史故事,可察為人之道,可悟處世之法。真實的歷史可以引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深入思考,明白很多道理,加強學生們對現(xiàn)代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認識,使語文課堂擁有新的活力。
至此,我開始反思唯有讓他們知曉這一段歷史,才能避免這樣的現(xiàn)象。于是,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們認識到:雖然鄭成功并不像書本上講的那樣是為了收復領土,解放臺灣人民,但他確實維護了祖國的神圣主權和領土完整,對于后世臺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功績偉大,是值得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相信這樣的真實,孩子能理解并接受。
二、用真實的情感滋養(yǎng)語文課堂
課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師:“我”是誰?
生:波蘭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
師:肖邦,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臺演出,16歲時進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師:默讀第一段,思考:你還知道什么?
生:正當這個富有才華的音樂家為祖國和人民施展他的音樂才能時,他卻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師:這該是多么——悲憤!誰能讀出肖邦當時的悲憤之情?朗讀時要求語調低沉、激憤,語速稍緩,重讀“不得不”。
生:老師,既然肖邦那樣愛國,為什么不留在國內呢?
生:他應該拿起武器參加反抗沙俄統(tǒng)治的起義,否則他就是一個懦夫,只會逃跑。
師:……
這個說肖邦逃跑的學生名叫詹誠,是一個喜歡與眾不同、思維逆向的男孩子。我想,如果我沒有充分的理由,是無法說服他的。于是,我想了想說:“你想想,華沙爆發(fā)的反抗沙俄統(tǒng)治的起義會因為肖邦加入,就反敗為勝了嗎?同學們,反抗侵略者的斗爭就只有一種方式嗎?這就是‘曲線救國。每個人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來救國才是理智的!”
課本上沒有說明肖邦為什么不得不離開華沙,這正成了學生質疑肖邦愛國精神的原因。是啊,“不得不離開”是害怕?是逃避?是懦弱?是……這時,我想起課前查閱的一段資料中有這樣的一句:“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庇谑牵寣W生打開《課外閱讀拓展》閱讀這段資料,討論后學生明白了,肖邦的離開不是消極的逃避,懦弱的表現(xiàn),而是不得已的情況下無奈的選擇!當他公開表示不與沙俄侵略者合作,就意味著被劃入捕殺的名單,不離開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生命都結束了,還能戰(zhàn)斗嗎?這樣一來,學生理解了,接受了。詹誠也心服口服了!有學生說:“我明白了,肖邦最有力的武器是他的音樂作品?!边€有學生說:“《革命進行曲》那催人奮起的旋律會使波蘭人民振奮起來。音樂給人精神的力量!”
是的,唯有真實——給孩子以真實,才能讓他明白這樣的懷疑會褻瀆世間最真摯的情感!但是,如果孩子的懷疑你沒能平釋,不能消解,而是強硬的打壓只會適得其反!唯有讓事實來說話!
《語文課程標準》在闡釋語文教育的特點時,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睒藴拭鞔_提出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對精神領域的影響,如果課堂偏重表面化、輕松化,只追求表面的浮華,就損失掉了語文本身真正的精華。語文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體味真實的情感,讓真實的情感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用真實的情感滋養(yǎng)語文課堂。
三、用真實的人性豐盈語文課堂
課例:《牛郎織女》教學片段
師:王母娘娘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潛心讀讀第9至10自然段,圈畫相關詞句,一會兒我們來交流。學生讀書圈畫。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我覺得王母娘娘非常狠。從她狠狠地一推兩個孩子看出來。這兩個孩子還是她的曾孫呢!
師:是啊,孩子是無辜的,可她對這兩個孩子多狠哪!
生:王母娘娘真狠。我從“拽”這個詞看出來,很兇,她對織女不念一點親情。
生:我覺得王母娘娘簡直是鐵石心腸,從她拔下玉簪一劃,霎時間出現(xiàn)了一條天河,將牛郎織女永遠地隔開了。
生:王母娘娘的心是石頭做的,生生將美滿幸福的一家人分離了。
生:王母娘娘非常自私,不顧牛郎一家人的感受。
師:是啊,極端的自私。全然不顧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只是為了維護那一點點可憐的尊嚴。
生:你們不覺得織女這樣見了一次面就以身相許太草率了嗎?我覺得王母娘娘這樣做也是為自己的外孫女好!仙女怎么能和凡人生活得好呢?太理想化了吧!
師:……
這是一個心思細膩、情感豐富的女孩子的觀點。仔細想想她說的話,也有道理。王母娘娘雖然把孩子狠狠一推,雖然用玉簪劃一條銀河,擋住牛郎,可畢竟沒有傷害他們的性命??!如果她真的很無情,不會七夕還讓他們相會……我的思想一下子從固化的文學形象中脫身而出,不能給孩子一個“好人樣樣好,壞人處處壞”的概念,不能簡單的將人物臉譜化,應該讓孩子有細微的辨識能力,應該將人性的真實還原到每個人身上。于是,我試著循著這個女孩的思路引導學生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并展開討論:如果你是王母娘娘,你會怎么做呢?自己小孫女違背了天規(guī),只要她一聲令下,就可以赦免她的親人,可是她沒有這樣做……如果王母娘娘放過織女,那么就亂了天條,每個神仙都來個私自下凡,私自結婚生兒育女……王母娘娘是萬仙之主啊,掌管著天上人間的清規(guī)律令。她只有忍痛割愛。好人也有缺點,壞人也不一無是處,看問題不能太片面,唯有真實——給孩子以真實,給孩子一個辯證的、富有哲學意味的思考方式,才能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而人文性的基石就是人性。人性是人的本性的簡稱?!墩Z文課程標準》中還強調:“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筆者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對自然、社會、他人和自我的看法和感悟中而獲得精神的力量和信仰,這才是語文課程的功能和價值所在。作為語文教師,要關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文學作品中感悟人性,感悟生命。
“任何強辯只能凸現(xiàn)原象,任何修飾掩蓋不了真實,留下的只有自欺欺人?!痹囅耄多嵆晒Α芬晃顿濏炧嵆晒Φ膫ゴ?;《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醉心渲染肖邦的愛國;《牛郎織女》只顧描畫王母的兇惡……全然不理孩子心里想些什么?全然不想真實的鄭成功、真實的肖邦、真實的王母……那我們的教學留在孩子心里的將會是些什么?
感謝這些有著獨立思想的孩子們,他們讓我認識到:不要矯揉造作的感動煽情,不要故做姿態(tài)的悲天憫人,也不要自以為是的道德啟示,真實才是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失去了真實的語文教學,則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表面的繁榮茂盛,難以掩蓋其本質的空洞脆弱。我們應該追求真實、真情、真性的語文課堂,讓真實回歸語文教學本位。
(趙愛珍,南京中華中學附屬小學,210019)
責任編輯: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