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與友人相約赴川西旅游。在游覽了稻城、亞丁和康定跑馬山等地后,聽說甘孜地區(qū)剛發(fā)現(xiàn)了一片紅石灘,山谷中大大小小的石頭均呈鮮紅色,煞是壯觀。推薦者稱,此處是世界唯一的紅石河谷,是生態(tài)觀光、野外體驗、文化探秘的絕佳去處,不可不看。于是欣然前往。
從磨西古鎮(zhèn)出發(fā)一個多小時后,我們來到紅石灘。下車一看,大家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藍天白云之下,兩座莽莽蒼蒼的大山之間,一條寬闊的山谷從眼前彎彎曲曲地通到天邊的雪山腳下,山谷中布滿了大大小小鮮紅色的石頭。放眼看去,一股紅石流從遙遠的雪山下一瀉千里翻騰而至,有如千千萬萬匹紅鬃烈馬呼嘯著奔來眼底,其勢驚天動地,撼人心魄。旅伴們迫不及待地打開相機,咔嚓咔嚓猛拍起來。好一陣之后,有人提出,要撿一兩塊紅石頭帶回家觀賞。導游勸阻說萬萬不可,因為這些石頭身上的紅色物質是一種有生命的原始藻類,極其嬌氣,只有在當?shù)氐臍夂驐l件特別是一定的海拔高度才能生長,否則就會悄然枯死,鮮紅的石頭也就變成丑陋不堪的黑石頭。聽說此理,我不由心生敬畏。這樣一種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小生命,竟然也有自己不容漠視的尊嚴。當生命權利遭到侵害時,它們竟不惜以死抗爭。此時大家忽然發(fā)現(xiàn)身邊有塊木牌,上書:“紅石有生命,切勿踐踏。??菔粻€,紅顏皆知己。石上紅塵,誰能看破?紅顏薄命,請君善待。”大家似乎第一次看到這樣富有詩意與人性的提示語,不禁嘖嘖稱妙。
回到車上,旅伴們紛紛回放自己拍攝的畫面,切磋拍攝技藝。突然間,鄰座的一幅作品引起了大家的驚嘆。原來這位老兄竟然拍到了一塊綠石頭!這塊綠石頭雖然長相平平,但在一片紅色背景中卻十分搶眼。一位旅伴羨慕地稱贊:“老兄的相機檔次真高,拍出了這樣的好作品?!崩闲中Χ淮?,從口袋里又掏出一只老式傻瓜機,也翻出了一幅綠石頭的照片。這下大家默然了:發(fā)現(xiàn),原不在于相機的檔次,而在于觀察的角度與目光。大家面對著同一條紅石流,多是站著拍攝全景和遠景,力求表現(xiàn)紅石流的磅礴氣勢,表現(xiàn)紅石與銀色雪山和蒼翠森林的色彩對比。唯獨這位老兄堅持點面結合:既站著拍攝全景,又蹲下拍攝特寫,在統(tǒng)覽全局的同時關注局部與個別,因而捕捉到了特別的“這一個”。
紅石流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綠石頭呢?導游解釋說:藻類植物的顏色不同,石頭的顏色也不同。
離開紅石灘后,我們來到海螺溝繼續(xù)游覽。海螺溝位于貢嘎雪峰腳下,這里有世界聞名的現(xiàn)代冰川。晶瑩的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鋪瀉而下,將寂靜的山谷裝點成瓊樓玉宇。舉世無雙的大冰瀑高達1000多米,寬約1100米,比黃果樹瀑布大出十余倍。突然間,路邊一塊指示牌讓我眼前一亮:海螺溝里也有一處紅石灘!這似乎是上蒼有意補給我一次重新發(fā)現(xiàn)的機會。這一次,我不再專注于遠景了,特別想獲得一些優(yōu)美的特寫畫面。果然,角度變了,眼光變了,世界就變了。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塊塊石頭,將鏡頭一一對準它們。我欣喜發(fā)現(xiàn),紅石灘并非每一塊石頭都同樣鮮紅,紅色的深淺差異甚大。而且,這里的紅石流中竟然也有綠石頭!更出乎意料的是,我還發(fā)現(xiàn)了紅綠交錯的石頭!紅與綠的成分比例和交錯方式千姿百態(tài),無一雷同,使每一塊石頭都成了獨一無二的“這一個”。真可謂一石一世界!
石本無語,是生命賦予它靈性,讓它變得如此豐富多彩。看著這些石頭,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教育,聯(lián)想到兒童。與“紅石灘”一樣,“兒童”也是一個總體性概念,對這個總體性概念的認識不能代替對每個具體兒童的認識。遠遠一看,兒童都大差不差;蹲下身子一看,差異之大常會超出我們的想象。這也許就是先哲所說的“馬非白馬”的道理吧?
敬畏生命,當從蹲下來認識和尊重差異開始。
(孫孔懿,江蘇省教科院原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210013)
責任編輯:宣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