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桂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設和落實,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際意識,同時也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知識的呈現(xiàn)更出彩,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就更高。本文從口語交際的內容選擇、學生的參與效度以及教師的參與效度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適度的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63-02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課堂教學中除了生字詞等基礎性知識的學習之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語文教學分為聽、說、讀、寫四個維度,說就指的是口語交際,它一方面承接了聽和讀,另一方面也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設和落實,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際意識,同時也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知識的呈現(xiàn)更出彩,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就更高。那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選擇口語交際的內容,如何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環(huán)節(jié)呢,筆者通過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口語交際的有效性:
1.恰當?shù)膬热葸x擇是口語交際適度創(chuàng)設的基礎,也是口語交際質量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體系明確,內容的趣味性也很強,而且課堂教學中能夠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點也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點都能夠創(chuàng)設出高質量的口語交際內容,有些內容雖然能進行口語交際,但是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等并無多大裨益,而且有限的課堂時間里也不能夠保證過于深刻的內容的表達。教師要結合小學生語言組織較弱、表達的隨意性較強的特點,在分析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把握住口語交際的自身特性,選擇能夠被學生理解、能促進學生有效思考、學生感興趣并且能表達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恰當?shù)目谡Z交際內容的選擇一方面保證了學生思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為口語交際的高質量奠定基礎。例如《白楊》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在預設課堂時發(fā)現(xiàn)本課是進行思想教育的非常好的文本,能夠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探討和表達,促進學生表達能力和思想品德的雙重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浸入到課文當中,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楊的品質,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和感悟,在學生有了思考之后,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讓學生談一談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踴躍表達,再次加深了對爸爸的話的理解,也讓學生對自己的理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個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既符合教學目標,也契合課堂教學的流程,讓學生的思考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也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口語交際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2.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及表達的有效性是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的重要支點
口語交際顧名思義,就是要口頭表達,除了內容的選擇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否得到充分的表達時間、能否有效的參與到口語交際過程之中。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程度高低直接關系到口語交際能否順利進行、能否發(fā)揮應有作用。從學生層面上來看,參與到口語交際中來,首先建立在對交際內容的有效理解上,只有有效的理解的內容的深層含義,才能保證口語交際中發(fā)言的質量。其次學生是否對表達的內容感興趣,也影響了學生能否參與到口語交際中來。第三方面學生能否在口語交際中有所收獲是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的重要指向,也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重要目標。當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感受到知識的提升、能力的發(fā)展和自信心的獲得時,他們必然會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口語交際之中,思考的層次也就更深刻、表達也就更有效。當然,學生對口語交際的參與程度高低和表達的有效性呈現(xiàn)出離散相關的特點,部分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過程中,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表達的有效性就得到了提高,而部分學生雖然參與,但是思考的靈活程度不夠,表達的有效性也不高。例如《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中,學生在學習中了解了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關注,并想象課文描寫的童年生活畫面,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和關鍵句的理解,一步一步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童年為什么如此有趣,得出作者對童年深刻記憶來自于她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學生理解了童年趣事的意義,教師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童年又有什么記憶最深的事情,每個學生都有記憶深刻的事,都能參與到表達之中。整個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學生全面參與,通過表達也加深了對課文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3.教師對口語交際的有效參與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質量
口語交際并不只是學生的表達場所,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承擔著引導和點撥的角色。由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難免會出現(xiàn)偏差,教師就要在這個過程中巧妙的指導,讓學生的思考能和主題相契合,同時隨機糾正表達的不準確和模糊之處。當然教師的參與并不是要主導口語交際的過程,教師要注意參與口語交際的視角和方法,做一個傾聽者和引領者,為學生的表達營造安全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最有效的思考呈現(xiàn)出來,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充分的激活思維,讓學生的思考時刻處于活躍之中。例如《祖父的園子》一課,學生在表達“我”在祖父園子里的生活情景為什么能夠留下深刻印象的時候,出現(xiàn)了“貪玩”“不懂事”等片面的思考,教師及時的引導學生重新思考“我”的舉動源自于童年的天真和幼稚,從而體會到童年的樂趣和祖父的愛。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承擔著引導和點撥的責任,同時也巧妙的參與到學生的口語交際之中,隨時隨地糾偏指難,把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偏差之處進行糾正,把學生的精妙表達進行適當?shù)姆糯螅约せ钇渌瑢W的思考,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口語交際質量的提高。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膭?chuàng)設口語交際,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有效之法。教師要提高口語交際的創(chuàng)設能力,全面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劉麟軒. 批判與重構——論對話理論視域下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D].西南大學,2010.
[2]江毅華. 低年級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3]徐杰.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與訓練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4]楊秋香.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J]. 吉林教育,2013,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