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娟
摘 要: 在日常教學中,學生時常會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比如“My hobby is playing football.”這樣的句子對嗎?盡管這個句子在語法結構上沒有任何問題,但顯然它是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這就是學習者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母語負遷移問題。負遷移會阻礙學習者的學習, 而這種現(xiàn)象又是二語習得中無法避免的。本文就中國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進行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 二語習得 遷移 過渡語
一、母語負遷移的表現(xiàn)
遷移是指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對新知識、新技能習得和解決新問題的處理所產(chǎn)生的影響(朱智賢,1998)。按其效果,可以將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負向遷移(negative transfer),亦稱干擾(interference),是由于套用母語模式或規(guī)則而產(chǎn)生的錯誤的不適合目的語的形式;正向遷移(positive transfer)則是有利于語言學習的遷移,在母語與目的語有相同的形式時出現(xiàn),即先行學習的母語對后來學習的目的語產(chǎn)生的有效的促進作用(崔菲菲,2012)。許多調查和研究表明,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輸出中的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十分突出,此類錯誤占語言輸出錯誤的比例相當高,有的近乎一半(周啟加,2008)。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避免漢語的負遷移,對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將從語音、語法、詞匯及表達方式、日常交際等方面,分析英語初學者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一)母語在語音方面的負遷移。
很多英語初學者由于內心的不自信和焦慮,為了幫助記憶,往往求助于自己已掌握的母語,甚至試圖用漢語的發(fā)音代替英語發(fā)音。為了記住單詞的讀法,在書上做了許多筆記,諸如Thank you.??捎桑脻h語中的“?!边@個音代替英語中根本就沒有對應的/θ/的發(fā)音。當然,母語在語音方面的負遷移并不僅限于此。
(二)母語在語法方面的負遷移。
漢語重意念,而英語重形式,因此,英語的語法是很多英語初學者的難題之一。英語中主謂要保持一致,初學者往往會忘記這一點,他們可能會說出“She speak English.”這類句子。英語有時態(tài)的變化,而初學者往往意識不到時態(tài)的存在,如“I go shopping yesterday.”時態(tài)使用中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亂用規(guī)則。許余龍認為,遷移是外語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語言遷移現(xiàn)象,可以看做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母語知識對所學外語的語言規(guī)則提出的假設。
(三)母語在詞匯及表達方式上的負遷移。
英語中的單詞和漢語中的詞語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漢語中對他人的稱呼劃分得很細致,如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這些稱謂在英語中只有一個詞,那就是uncle。
一些初學者的表達,從漢語的角度來看,看似沒有任何語法問題,但是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或者是完全按照漢語的句法組織的,這就是典型的Clingfish(中式英語)。如“My family has four people.”,這是學習者在二語習得的初級階段經(jīng)常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過渡語,過渡語是指從母語到外語這一語法重新組織一個連續(xù)體(a restructuring continuum)(錢敏,2006)。語言遷移是學習者學習構建自己的過渡語知識結構的重要手段。
二、母語負遷移對教學的啟示
Ellis(1985:29)認為在外語的學習和教學中,母語的遷移現(xiàn)象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既然無法回避,那就只能正確面對。母語遷移是學習者在學習的初級階段,由于不自信,對目的語知之甚少,依賴并得以繼續(xù)前行的“拐杖”。對于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xiàn)的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不必過度憂慮,以下是我總結的日常教學心得。
(一)引導學生多接觸可理解性的材料。
Krashen認為真正解決母語遷移的關鍵在于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輸入(錢敏,2006)。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之一就是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教師就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聽、說的機會。除了課堂上多給學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原版的英語素材外,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接觸英語的渠道,讓學生真正充分利用生活中對學習有利的條件。
(二)多對學生進行文化背景的滲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涵,沒有文化,語言就失去其意義。因此,要掌握一種語言,了解相應的文化是相當重要的。了解文化差異,進而了解人們思維上的差異,有助于語言的學習,因為思維上的差異往往體現(xiàn)在所使用的語言上。
(三)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母語的負遷移是學生對自己的語言學習不自信的表現(xiàn)。一味地批評會使他們看不到自己的進步,看不進步就失去繼續(xù)前進的動力。對于語言的初學者,他們或許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但這都是學習的必經(jīng)階段。
三、結語
語言學習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見證學生成長的老師,我們應該耐心幫助他們慢慢地、逐漸地形成目的語的思維方式,扔掉Clingfish(中式英語)這根“拐杖”。
參考文獻:
[1]崔菲菲.母語正遷移現(xiàn)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讀與寫雜志,2012(2):229,240.
[2]朱智賢.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遷移現(xiàn)象論析[J].外國語文,2011(4):141-144.
[3]錢敏.二語習得中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之探析[J].中州大學學報,2006(4):59-62.
[4]張海燕,劉榮.二語習得過程中母語負遷移的表現(xiàn)及其對策[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84-85.
[5]周啟加.母語負遷移示例解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8(5):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