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中常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事故,影響實驗的順利進行和師生的人身安全,故在化學教學中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本文根據(jù)中學化學實驗中的常見事故,分析了發(fā)生實驗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實施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化學實驗;安全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1-0104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性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化學實驗對于提高中學化學教學質(zhì)量,全面落實新課程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安全性原則是任何實驗實施的重要前提,一但發(fā)生安全事故,不僅會造成實驗的失敗,而且會使實驗設備遭受損失,師生身體受到傷害,它還會給實驗教學帶來諸多的不利因素,影響化學教學的順利進行,容易造成學生對化學學科不正確的認識,進一步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一、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
隨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社會更要求個體擁有自我保護意識,新課程中對安全教育給予了相當大程度的重視。新課程中要求“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實驗目的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并能安全操作”、“樹立安全意識,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結(jié)合事例討論遵守實驗安全守則的重要性”、“形成綠色化學的觀念,強化實驗安全意識”、“結(jié)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了解某些烴、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具有安全意識,能順利地完成化學實驗”、“在保證實驗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條件較好的學校應向?qū)W生開放化學實驗室,為學生自主地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常見的安全事故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實驗的數(shù)量和復雜性逐漸增加,實驗方式更加開放。在大量的化學實驗中常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等不安全因素,而學生在心理、知識、技能等方面尚不夠成熟,所以在實驗安全性上出現(xiàn)的問題也隨之增加。
中學化學實驗意外事故的主要類型有:1. 化學藥品灼傷。強腐蝕性物質(zhì)如液溴、苯酚等物質(zhì)接觸體表皮膚時,容易引起化學灼傷;2. 起火與爆炸。如過氧化鈉等強氧化劑與還原劑接觸時易發(fā)生爆炸;汽油、苯、甲苯、乙醇及乙醚等液體遇火易燃燒、爆炸;3. 燙傷。由于操作不慎,接觸高溫玻璃儀器或液體造成燙傷;4. 玻璃刮傷。由于操作不慎,摔壞玻璃容器或玻璃容器炸裂,劃傷手或臉造成皮膚損傷;5. 化學藥品中毒?;瘜W藥品大多有毒性,如常見的苯、硝基苯、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碳、氯氣、氯化氫等均為有毒物質(zhì),稍有不慎攝入人體即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三、實施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
通過對常見事故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事故在教師、學生、學校的共同努力下是可以避免和減少的。為保證師生的人身安全和化學實驗的順利開展,針對化學實驗中的問題和不利因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好中學化學實驗的安全教育:
1. 培養(yǎng)安全意識,使學生保持健康穩(wěn)定的心理情緒
首先,我們要使學生認識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化學的學習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實驗我們才能把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和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對實驗抱有忽視和盲目心理的同學,我們則要給他們講化學實驗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重視實驗對化學學習的重要性;而對于對化學實驗有畏懼心理的同學一定要正確的引導,使他們認識到化學實驗雖然存在危險性,但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實驗和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化學實驗并不可怕,但如果不遵守實驗規(guī)則,不按照正確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那是很危險的。
2. 教師言傳身教,做好安全示范
中學化學是學生正式接觸化學的開始階段,因此教師的引導和言行對學生學習化學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瘜W教師對于實驗的描述、講解以及演示的過程中,學生作為初學者,容易受教師的影響,常以教師所說的,所做的作為標準,從而對化學實驗形成理解和認識。如果教師在演示實驗的時候自己本身就畏懼實驗,粗心或者錯誤的操作,那么學生就容易對實驗產(chǎn)生畏懼心理,或者對一些實驗操作方法、步驟形成錯誤的認識,這樣的情況就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長遠發(fā)展。
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正確對待,豐富自己的知識,對自己的教學語言多思考,不過分夸大實驗的危險,但也不能忽略或者輕視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實驗技能,檢查自己在實驗操作中有沒有錯誤和不足的地方,認真及時的改正,才能用自己得體的語言,正確的行為來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引導學生。
3. 設置安全專題
(1)開設安全講座
在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中,就建議“科普講座、查閱資料、參觀或觀看影像”?;瘜W教師或?qū)嶒灲處熆梢蚤_設關于化學實驗安全的專題講座,對化學實驗中涉及到的安全問題作一個系統(tǒng)的講解,講座應該包括實驗的目的性、安全的重要性、化學藥品的安全、實驗儀器的安全、實驗操作的安全、實驗事故的預防和緊急處理等內(nèi)容,通過開設安全講座,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可以使學生了解安全常識和實驗中容易忽略的地方,學生通過安全講座的學習也能對實驗的安全問題有進一步的認識,對緊急情況的處理也不至于“手忙腳亂”。還可采取學生通過自學總結(jié)歸納,或組織討論,就所用實驗儀器裝置提出其安全隱患,并提出改進或設計方案。
(2)在教材和實驗手冊中使用明確、醒目的安全注意標志
在現(xiàn)行的高中教材中,關于實驗的敘述基本上都是實驗步驟和實驗裝置圖方面,而對于實驗的注意事項和安全隱患雖有說明,卻不夠醒目,容易使學生忽略。美國高中化學教材中實驗內(nèi)容上就使用了一系列的安全警示圖標(圖一),筆者認為這個方法就是很實用的,在教材中實驗內(nèi)容的地方配上一些警示圖標,如加熱后的玻璃儀器不能接觸冷水,容易炸裂,又例如乙醇易揮發(fā),易燃等。還可以利用彩圖直觀生動地呈現(xiàn)一些化學事故對人身或社會造成的嚴重后果,從反面教育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用安全提示讓學生預先注意到某些不當?shù)木唧w操作會造成的后果,提高學生的警惕性。
(3)建立安全資料卡和資料庫
化學實驗中常涉及到許多有毒物質(zhì),也容易發(fā)生燃燒、爆炸、燒傷或中毒事件,不僅容易對師生造成傷害,而且嚴重影響學生以后做實驗的積極性,甚至會給學生留下“化學實驗很危險”的潛意識。怎樣使學生盡量避免事故,盡快地正確處理事故傷害?可以建立安全資料卡和資料庫。安全資料卡可做成對“有毒物質(zhì)”的一個詳細介紹和處理的卡片,把中學化學中常涉及到的有毒物質(zhì)分別建立資料卡,積累起來就可以建立一個關于化學知識與安全的資料庫了,還可以將資料卡制作成冊,供學生平時學習和查閱。
4. 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實驗教學
(1)使用計算機模擬實驗過程
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廣泛應用于教學。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也可通過多媒體加強教學效果和反映常規(guī)教學所無法展示的直觀感受。為了加深印象,可通過動畫模擬化學實驗中的違規(guī)操作,直觀生動地呈現(xiàn)一些化學事故對人身或社會造成的嚴重后果,從反面來教育學生。如: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液體四處飛濺從而引起傷害;加熱固體藥品時試管口向上,水倒流試管炸裂等,讓學生感受錯誤操作的危害。當然在反面教育之后,有必要向?qū)W生指出危險操作后的補救措施。
(2)通過改進實驗裝置來提高實驗的安全性
中學化學實驗中,因為裝置的原因而造成實驗事故的現(xiàn)象很多,因而可以通過改進實驗裝置來提高實驗的安全性,還有利于實驗的教學和學生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在探究實踐中加強對化學知識學習和科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例如教材上濃硫酸與蔗糖反應的實驗:
安全教育的內(nèi)化是實驗安全的最終保證。我們提出的各種措施、安全守則及規(guī)章制度是否真正奏效,關鍵是如何轉(zhuǎn)化為學生實驗時的自覺行動。根據(jù)心理學的觀點:主體從事活動時動機越強烈,目的越明確,積極性越高,活動中越能自覺地注意自身行為的反饋、控制,越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主體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東西就越多,成長越快。因此,強化外在刺激,進行合理的引導和監(jiān)督,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需求,使安全意識內(nèi)化為學生實驗時的自覺行為、良好習慣,是保證實驗安全的第一要素。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陽市第三中學 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