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旭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遼寧錦州 121000)
關于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的SWOT分析
沈 旭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遼寧錦州 121000)
人民幣國際化已進入起步階段。本文運用 SWOT 分析法對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的各方面內容進行了歸納和概括,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人民幣;國際化;SWOT 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和整體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以及我國政府在世界經濟危機中表現(xiàn)出來的高度責任感和大國魄力,使人民幣的國際聲望獲得了大幅提高。特別是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qū),人民幣逐漸被接受為國際交易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也可以說,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已進入起步階段。人民幣的國際計價、國際貿易結算、國際投資和國際儲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四大目標。我國政府正按照這些目標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FDI試點辦法的出臺,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又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自2010年被稱為“人民幣國際化元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明顯進入了“提速期”。
所謂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并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民幣現(xiàn)金在境外享有較為廣泛的流通度;二是以人民幣結算的國際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三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各國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四是人民幣在世界各國外匯儲備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盡管目前人民幣可以在境外流通,但這并不等于人民幣已經國際化了,但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最終必然導致人民幣的國際化,并推動人民幣成為主要的世界貨幣之一。
一般認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具有以下重大意義:一是有利于實現(xiàn)我國經濟存量保值,降低外匯風險,緩解外匯儲備的壓力;二是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增量平衡,有效控制外匯儲備的增長;三是有利于使我國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話語權,加大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換句話說,人民幣國際化的每一步都彰顯了我國綜合國力與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提升。
SWOT分析方法是戰(zhàn)略管理中的常用工具之一,其中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yōu)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采用SWOT分析方法對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的各方面內容進行歸納和概括,有助于分析其優(yōu)勢和劣勢及其面臨的機遇和威脅,進而探索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有效途徑。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優(yōu)勢
人民幣國際化的優(yōu)勢主要包括: 一是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較大的經濟規(guī)模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堅實基礎,而人民幣在國際上享有良好信譽則為人民幣向世界貨幣跨越創(chuàng)造了條件;二是人民幣已逐漸被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qū)廣泛接受為結算和支付貨幣,已經具備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步條件;三是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聲譽日漸提高;四是人民幣存款和其他業(yè)務在國內外需求日益廣泛,市場空間大且層次性強,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劣勢
人民幣國際化的劣勢主要包括: 一是人民幣在國際貨幣流通領域的地位與我國經濟發(fā)展規(guī)模極不相稱,對外直接投資規(guī)模仍然較小,國際金融合作還停留在相對低的層次;二是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不高,也尚未建成高度發(fā)達的金融中心;三是我國尚未建成全球化的銀行體系,許多國內商業(yè)銀行剛剛跨出國門,業(yè)務創(chuàng)新與風險管控能力還比較弱;四是我國對金融市場的監(jiān)管能力都還處在一個較低水平。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
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主要包括: 一是加入WTO后,中國資本市場吸引的國際流動資本越來越多,人民幣將得到更為廣泛的承認;二是全球金融危機使美元霸主地位削弱,美國和歐洲不確定的經濟前景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提供了重大戰(zhàn)略機遇;三是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在穩(wěn)定國際金融秩序、重建國際信用體系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為人民幣提前國際化提供新的契機;四是我國銀行業(yè)通過股份制改造及成功上市,經歷了在同等市場環(huán)境中與外資銀行競爭的考驗,業(yè)務創(chuàng)新能力和抵御風險的管理水準不斷提高,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可能。
(四)人民幣國際化的威脅
人民幣國際化的威脅主要包括: 一是我國經濟實力與貨幣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現(xiàn)有經濟體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二是美元的霸權地位在相當時期內依然穩(wěn)固;三是國際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這就對我國在保持經濟穩(wěn)定快速增長、制定穩(wěn)健而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擁有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和雄厚的外匯儲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潛在的金融戰(zhàn)爭威脅。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穩(wěn)步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采取措施適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已進入起步階段,但仍然需要一個艱巨而漫長的過程。一般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包括人民幣周邊化、人民幣區(qū)域化及人民幣全球化三個階段。當前人民幣已經實現(xiàn)準周邊化,必將由準周邊化發(fā)展為正式周邊化,再發(fā)展為正式區(qū)域化及準國際化,進而實現(xiàn)國際化。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要進一步制訂完整的人民幣國際化發(fā)展規(guī)劃
人民幣的國際化,首先要從國內貨幣成為周邊國家貿易結算貨幣,再發(fā)展為區(qū)域性的投資貨幣,最終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為世界各國接受。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致發(fā)展路徑為:一是在中短期內(約5-10年時間)推進人民幣逐步成為廣為接受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二是在中長期內(約10-15年后)逐步開放資本管制,推進人民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投資貨幣;三是在長期內(約20年后)推進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二)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體系
而建立功能完善的外匯市場(特別是離岸金融市場),擴大人民幣交易是實現(xiàn)貨幣國際化最重要的前提條件。為此,筆者建議:一是穩(wěn)步開放我國金融市場,建設高度發(fā)達的金融中心和全球化的銀行體系,為人民幣國際化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二是要制定穩(wěn)健而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完善和健全匯率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三是可在香港建立離岸金融市場,準許人民幣作為離岸金融業(yè)務的交易貨幣,進一步吸引國際資本,擴大人民幣交易,更加有效地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硬通貨四是可在我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qū)建立中華貨幣區(qū),并將人民幣作為流通貨幣;五是建設和完善多元化交易的人民幣現(xiàn)貨市場及境內人民幣外匯衍生品交易市場等。
(三)要進一步加強人民幣在國際貨幣流通領域的地位
不斷擴大資本投資渠道是實現(xiàn)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為此,筆者建議:一是加大對外直接投資規(guī)模,適度加強對外經濟援助,增加人民幣的國際需求;二是在保持人民幣價值穩(wěn)定的基礎上,盡快實現(xiàn)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三是用外匯儲備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四是加快國際金融合作,擴大人民幣直接交易范圍以及貨幣互換額度,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四)要進一步加強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意識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特別要注意風險的防范,而我國對金融市場的管控能力還比較弱。為此,筆者建議:一要建立人民幣境內外流通監(jiān)控體系;二要建立適宜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實施穩(wěn)定的宏觀貨幣政策;三要消除國際資本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與其他國家一起通過人民幣國際化構建世界金融新秩序。此外,還要做好應對潛在金融戰(zhàn)爭威脅的準備。
[1]張卷卷.芻議人民幣國際化[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05).
[2]曲金麗.淺析人民幣國際化[J].對外經貿,2013(04).
[3]曾英姿.人民幣國際化決定因素分析[J].特區(qū)經濟,2010(05).
[4]史雪娜.主要貨幣國際化進程分析及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J].特區(qū)經濟,2010(10).
[5]李文樂.從人民幣國際化的發(fā)展現(xiàn)狀看人民幣國際化的基本路徑[J].時代金融,2012(05期下旬刊).
SWOT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Shen Xu
(the fifty-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China)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has entered the initial stage. The paper inducts and summarizes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SWOT analysis
F822
A
1000-9795(2014)03-0445-01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4-01-10
沈 旭(1971-),男,天津人,會計師,從事成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