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濤 李 強 任慶云
(集寧師范學院化學系 內蒙古集寧 012000)
對于提高儀器分析課教學效果的一些思考
王松濤 李 強 任慶云
(集寧師范學院化學系 內蒙古集寧 012000)
儀器分析課是一門應用性很強同時又非常重要的化學基礎課,本文就如何提高儀器分析的教學效果,提出一些思考,如注重教學內容選擇、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強實驗教學。
儀器分析;教學效果;思考
儀器分析這門課是化學、環(huán)境科學、生化、商品檢驗與分析等專業(yè)本科生的必修課,考研試題中儀器分析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許多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等在分析儀器中得到應用,因此,新的分析方法和儀器也在不斷涌現(xiàn)。這些儀器和方法在化學、生物、材料、藥物、農藥、臨床、環(huán)境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使得儀器分析已成為一種多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學科,成為所有化學基礎課中最與時俱進的學科。許多新的內容也開始在各種版本的儀器分析教材中出現(xiàn)。新的儀器分析理論、技術的出現(xiàn)必然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內容和難度,使得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儀器分析這門課雖然實用但是卻比較難學、難懂。根據(jù)本人這些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于如何提高儀器分析的教學效果,如何讓學生既能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能夠了解學科前沿、掌握儀器分析相關技術,從而為將來從事相關儀器分析工作打下基礎,談談我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現(xiàn)在儀器分析課選用的一些教材有北京大學《儀器分析教程》、武漢大學《儀器分析》(第五版)、南京大學《儀器分析原理》、陜西師范大學等六校合編《分析化學》(第四版下冊)等等,難度、側重點、使用對象也略有不同。但不論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因為課時的有限性,講課時都應該注意授課內容應該具有普及性、使用性、前沿性、新穎性[1]。從整體來說光學、色譜學、電學這三大塊知識應該是講課的重要內容。
一方面有的理論比較抽象、在黑板上一步步地寫推導過程比較費事費時;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院校硬件條件的差異,實際教學中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能單獨多次地操作那些價值昂貴復雜的儀器。為解決這些問題,比較好的方法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2]。比如使用課件進行理論推導比較省時間、又清晰自然。有的儀器本??赡軟]有,我們可以到有這些儀器的地方進行錄像或拍照、或制作課件等、然后讓學生觀看,這樣學生看起來就會比較形象、直觀、生動、具體、容易理解,對于相關的理論和儀器才能更好地掌握。
當然,盡管使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有一些突出的優(yōu)點,但在開始使用這種方法時應注以下問題:(1)放慢上課的速度,給學生留出消化吸收和記筆記的時間。這一點年輕老師剛上課時尤其應注意,否則講的太快沒有學生思考的時間或者學生只是忙于記筆記都是不好的,都會讓學生聽不明白,感覺太難,甚至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講課時速度要慢,多問問學生聽明白了嗎?該記的東西記下了嗎?在得到學生的肯定回答后再講下邊的內用。(2)不要一節(jié)課都坐在計算機操作臺上,該寫的還是要在黑板上寫一點,多和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互動,這樣才能清楚學生對你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才能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進行下一步的講解??梢哉f儀器分析內容多而雜,許多儀器的原理部分和內部結構及分析流程很難用傳統(tǒng)的教方式來表達,所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使“教”與“學”都變的比較容易,可大大提高講課效率,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實驗教學[3]更是是儀器分析課尤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實驗能夠使學生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鞏固、深化和驗證。通過儀器分析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事樣品分析的能力,為將來獨立設計實驗及從事科研開發(fā)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比如對于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教學,即使你的理論講的再好,如果不做這方面的實驗,過一段時間學生很可能會對于銳線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統(tǒng)、檢測系統(tǒng)這些儀器是什么樣的都給忘了。而如果學生做了這方面的實驗,比如真正的看看并使用空心陰極燈,則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的肯定會比較牢固。
由于不少儀器分析理論知識的推導和理解需要以物理學、高等數(shù)學等基礎知識為背景,因此,學生學好相關的理論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學是一個雙向的活動,良好的師生互動也是提高儀器分析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總之,儀器分析課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不斷努力。只要我們不斷的去實踐、去探索,相信一定能夠把儀器分析課的教學效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1]于俊生,等.關于儀器分析課程教學的思考[J].大學化學,2002(4):13-18.
[2]趙瑞,等.САI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化學,2000(6):35-37.
[2]康學軍,等.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實踐初探[J].大學化學,2005(4):20-21.
Some thinking on the improving instrument analysis teaching effects
Wang Song-tao, Li Qiang, Ren Qing-yu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Inner Mongolia Jining, 012000, China)
Instrument Analysis is a important applied chemistry basic course..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some thinking about improving instrument analysis teaching effects,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ing content, using multimedia aided instruction, strength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strument Analysis; Teaching Effects; Thinking
G642.0
A
1000-9795(2014)03-0200-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12
王松濤(1982-),男,安徽阜陽人,助教,從事化學教學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