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時 見
(西南大學 教育學部,重慶 400715)
參與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理念,又是一種教學方法。從理念上講,參與式教學提倡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強調教學過程中師生平等和共同參與,從而使每個有著不同學習背景、不同個性傾向、不同知識經驗、不同智能類型的學生都能有效地學習。從方法上講,參與式教學就是指師生平等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共同討論學習中的問題,實現(xiàn)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和教學相長。因此,實施參與式教學不僅有助于推動課堂教學形態(tài)的改革,促進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形成,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而且有助于推動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激發(fā)教師教學創(chuàng)造的熱情,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人,所以人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但教育是如何培養(yǎng)人的呢?當然有很多的途徑,而教學無疑是最為重要的途徑。從傳統(tǒng)教學的意義而言,教學的重心是教師如何教,也就是教師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傳授知識是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教師首先要明確向學生傳授什么樣的知識,然后是如何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今天,教學已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教學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由此,教學的重心從教師如何“教”轉變?yōu)閷W生如何“學”,而學習則成為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是否促進學生學習無疑也成為衡量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核心標準。
長期以來,有一種通俗的說法,即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須有一桶水。這里有一種假定,即教師必須先有知識,然后把已經掌握的知識教給學生。那么,學生的知識是從哪里來的呢?根據(jù)以上的邏輯,學生的知識顯然是從老師那里得來的,或者說是教師給與學生的。這就正如上面所說,知識是教學的出發(fā)點,這里的知識主要是指教師已經掌握的書本知識。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和決定權都掌握在教師手里,因而導致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是否真正愿意和真正能夠把知識教給所有的學生。事實上,教師通常只是把知識給與教師認為學業(yè)優(yōu)秀的學生,而往往不會把知識給與學業(yè)較差的學生。二是學生是否真正愿意和真正能夠得到教師所給與的知識。事實上,有些學生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根本就不愿意從老師那里得到老師認為應該給與的知識,甚至會產生厭倦、抵制或抗拒。在全民教育的今天,教師如何能夠把知識教給所有學生?教師又如何能夠讓那些厭倦或者抗拒的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呢?
由此,我們假定,教師不是把知識給與學生,學生學習的知識也不完全是從教師那里獲得。正如建構主義所明示的那樣,學習不是被動接受已定的知識,而是學習者主動在內部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因此,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的主動建構。知識是在人類社會范圍內被建構和不斷被改造的,而學習是個體建構自己知識和理解的過程,知識與學習都存在于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中。處于不同文化背景或情境下的個體學習往往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學習通常是以一定的社會交往為手段、以個體原有的知識為基礎,通過實際的活動而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應該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所以,教學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就會成為教師一廂情愿的“預設”。
如果說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地從教師那里直接獲得知識,而是自己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那么,教師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否可以沒有教師的參與呢?如果沒有教師的參與,學生或許是可以進行學習活動的,但這種學習活動無疑是學生自我盲目的學習。沒有教師的參與,學生面對繁多的知識領域往往會無從下手,學生的學習活動往往也會缺乏效率或成為盲目的行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只有在教師的引導、鼓勵和促進下才可能按照一定的策略、步驟和方法進行,才可能真正取得預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如果沒有教師的參與,教學就會成為學生漫無邊際的“投入”。
綜上所述,教師不只是一桶水,而是一條流淌的河流;學生也不只是一杯水,而是另一條流淌的河流。這兩條河流的交匯即是教學。也就是說,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這兩條獨立的河流不斷融匯和不斷“生長”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是教師與學生不斷交往并在交往中相互學習、“共生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與學生正是在共同交往的過程中達成互惠學習的。首先,教師是一個學習者。教師不僅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而且還要向學生學習。事實上,教師常常從學生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到學生的進步,相關問題和具體困難,從而不斷尋求新的策略、步驟和方法。其次,學生也是一個學習者。學生不僅通過書本或媒體學習,而且還要向老師學習。事實上,學生常常從老師那里獲得學習的方法、策略和智慧。此外,教師的學習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彼此交流和互動。教師不能包辦學生的學習,學生也不可能替代教師的學習,教師的學習和學生的學習在相互交匯和互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互促與“生長”。教師和學生也正是在共同交往的過程中實現(xiàn)相互學習和“共生發(fā)展”的。因此,教學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而實現(xiàn)“共生發(fā)展”的過程。
對于什么是教學,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相應的詮釋。總體來講,目前國內主要有兩方面的界定:一是認為教學是教師“教”的過程,也就是說,教學是教師組織或者指導學生學習的活動過程;二是認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過去,教學的重心在于教師的“教”,教學主要是指“教師教、學生學”的活動過程,因而教學往往體現(xiàn)為教師單向的信息輸出,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而今天,教學的重心越來越轉向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主要是指學生的學習活動過程,教師的任務不是直接教學生學習什么,而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因而教學往往體現(xiàn)為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等多邊信息交流,學生往往處于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直接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教學也不是教師單向的信息輸出和學生被動的信息接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在于:一方面通過尋求各種有效的方法激勵、促進和支持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心理品質和活動能力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正向發(fā)展;另一方面通過組織或指導學習活動進一步掌握教學規(guī)律,并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學生與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不斷改進教學,實現(xiàn)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因此,真正的教學是以學習活動為中心,并通過學習活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最終實現(xiàn)學生和教師的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首先,教學越來越成為一種學習活動。早在20世紀70年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就明確指出,教育正在不斷超越傳統(tǒng)教育所規(guī)定的界限,雖然人需要不斷地接受教育,但他越來越不成為教育的對象,而越來越成為教育的主體。因此,教學活動應該讓位于學習活動。而教師的作用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權威式的知識傳遞逐漸被花費更多時間判斷學習者的需要以及推動和鼓勵學生的學習所取代。因此,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定教”的原則,必須圍繞學習活動來進行教學設計。由于學生的學習圍繞學習活動而進行,沒有適宜的學習活動,就不可能產生有效的學習。因此,教師要設計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必須把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通過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愉悅。此外,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其預期的學習目標。
其次,教學越來越成為師生共同的學習活動。人們通常根據(jù)學習的性質把學習分為接受式學習和發(fā)現(xiàn)式學習。接受式學習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知識傳授而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學習方式,而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控制則由教師負責。發(fā)現(xiàn)式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學習活動而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學習方式,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設置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具體而言,接受式學習把學習視為教師教學生的活動,而發(fā)現(xiàn)式學習則把學習視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由于接受式學習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差異性,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批評。人們越來越多地轉向發(fā)現(xiàn)式學習,試圖通過發(fā)現(xiàn)式學習找到一條學生主動學習的路徑。這無疑是教學領域中的巨大進步。然而,學習活動不應當局限于學生的學習。雖然促進學生的學習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核心標準,但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呢?誰去促進學生的學習呢?參與式教學強調,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參與者,教師的學習可以引領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而學生的學習亦可以激勵和帶動教師的學習。教師和學生在平等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皫熒矊W”可以更好地激勵和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讓教學真正成為教學相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