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新,陶恩錦,凌雯雯
(江蘇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工程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8)
近年來,高校貧困生隊伍越來越大,建立健全貧困大學生資助管理體系,既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優(yōu)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有效手段。與此同時,將感恩教育、誠信教育、信念教育、獨立教育等藝術性地滲透到資助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資助過程中的作用,有助于解決貧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問題。
高校在開展資助育人工作時,如果只注重經濟援助而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幫助,將只能實現(xiàn)物質上的救濟,卻達不到育人的目的。要做好貧困生的資助工作,必須深入了解貧困生的現(xiàn)狀,包括如何界定貧困生的范圍、貧困生的比例、產生貧困的原因、貧困生目前的生活狀況等。
由于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習慣存在很大差異;而且,隨著大學生活的開始,同學之間互相影響,學生的穿著開始發(fā)生變化,都越來越時尚,因此,很難從外表辨別貧困生。為科學界定貧困生的范圍,我們通常把家庭人均收入較少,且有一定數(shù)額債務,只能繳納部分學雜費,基本生活費接近于當?shù)鼐用褡畹蜕畋U暇€的學生界定為“貧困生”;把家庭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基本上靠借債上學,無力繳納學雜費,在校生活水平明顯低于當?shù)鼐用褡畹蜕畋U暇€的學生稱為“特困生”。
據(jù)統(tǒng)計,全省高校國家獎助學金覆蓋面已經達到在校生總數(shù)的20%,近7%的在校生獲得國家助學貸款資助,高校專項資助的受益人數(shù)占在校生總數(shù)的13%。這些貧困生不僅面臨著經濟困難,還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恰當?shù)膸椭@種困難不僅將影響他們的身體發(fā)育和健康,甚至可能會對其人格發(fā)展產生消極影響。
產生貧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遭受自然災害,如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2009年的西部干旱等;第二,來自于老、少、邊、窮地區(qū),家庭收入低,經濟基礎差;第三,家庭發(fā)生了變故,如天災人禍、親人患病等;第四,父母年歲已高,沒有經濟來源,親戚朋友的經濟狀況也不好,無法給予幫助;第五,雖然生活在城市,但是父母雙雙下崗,失去經濟來源。
2006年7月,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發(fā)布的《中國貧困生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秋季入學時,將有六成貧困高考學生難以湊齊學費。我國貧困生主要來自農村,他們家庭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種植農作物和外出務工,而農作物帶來的收入一般僅夠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這樣農村學生上學難的現(xiàn)象就不難理解了。據(jù)調查,貧困生月平均生活費支出為200元左右,其中伙食費開支所占比例約為63%,用于培訓及學習的費用平均占7.4%,書本費用占11.2%;有29%的人反映缺少必要的學習資料,73%的人反映不敢買新衣服,81%的人反映沒錢和同學一起去買零食吃。高昂的學費更是一項沉重的負擔,貧困生的學費有44.7%的人是向親友借的,24.9%的人是向學校貸款的,24.5%的人接受過外界的資助,16.2%的人由學校減免學費,另外還有部分人靠獲得的獎學金和助學金繳納學費。不穩(wěn)定的經濟來源使貧困生在學?;畹煤軌阂郑?]。
貧困生入學之后,可通過勤工助學解決一部分生活費用,從某種程度上緩解貧困大學生的經濟壓力,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問題也得以解決,可促使貧困大學生健康發(fā)展,幫助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這項工作經政府、高校、社會及貧困生個人的共同努力,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手機、電腦等一系列電子產品進入大學校門,貧困生對電子產品的神奇感和好奇心越來越強,甚至導致一些不良行為的出現(xiàn)。還有些貧困生會產生自卑感,不善于與他人交流,進而封閉自己的世界,慢慢地,這種自卑感就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經過心理問題測試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貧困生由于貧困壓力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問題?!兑蚺聛G人大學女對母親喊滾》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關心貧困大學生的人格健康發(fā)展,將資助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
高校應該秉承物質資助與精神育人緊密結合的原則,在資助育人的實踐過程中,堅持把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與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相結合,將解決學生的生活困難與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相結合,將經濟救助與精神扶志相結合,多維度地建立積極有效的資助育人模式。
國家和社會可以通過現(xiàn)有的企業(yè)贊助、社會兼職、企業(yè)獎助學金等多種資助形式,讓貧困大學生切實體會到國家對貧困大學生群體的重視及社會對他們的關懷,讓他們在更加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生活,逐漸建立起戰(zhàn)勝困難、樂觀生活、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同時,完善助學貸款制度。目前助學貸款包括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已經成為解決貧困大學生上學難問題的主要手段。這項制度的推行不僅切實解決了高校貧困生的經濟困難,而且對他們建立學習、生活的責任與勇氣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此外,勤工助學也是大學生解決貧困問題的主要方法。
許多貧困大學生都存在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因此,要培養(yǎng)具有內在價值感的自尊心,必須完善其自我意識,即要有正確的自我認識、良好的自我體驗及有效的自我控制。根據(jù)貧困生的心理特點,采取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障礙性心理咨詢與發(fā)展性心理咨詢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貧困大學生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開展大學生心理情境劇活動,大學生通過自編自導自演貼近生活的情境,理解生活中的磕磕絆絆,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1.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
貧困大學生存在自卑感,面對“富裕”生,容易產生畏懼感,躲躲閃閃。特別是當今社會,物欲橫流,更容易使貧困生封閉自己,進而與舍友、同學產生巨大代溝,人際關系較差,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我們還要對“富?!鄙M行積極地引導,大力倡導艱苦樸素的作風,要教育這些學生對貧困生在生活上多加關心,精神上多加鼓勵,心理上多加溝通。
2.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貧困大學生應該磨煉自己,化“短”為“長”。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即使只有微小的改善,也要促使自己繼續(xù)努力。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樹立敢于面對困難、努力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朔ε吕щy、畏縮不前、消極逃避的生活態(tài)度。將經濟上的困難作為磨煉自己的試金石,并成為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
3.提高自我認識能力
提高貧困生自我心理調適能力。要幫助貧困生學會調整認知結構,進行情緒調節(jié),掌握一定的自我調適技巧,能夠正確對待挫折,面對困境積極尋求解脫途徑,并總結經驗教訓,從而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要引導貧困生正視現(xiàn)實,對周圍事物有客觀的認識,學會用本質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社會問題。學校要適時舉辦專題講座和心理健康宣傳活動,幫助貧困生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總之,高校貧困生健全人格的培育需要社會、高校和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社會和高校要為所有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提高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工作質量,以恰當?shù)姆绞胶头椒P心貧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他們的良師益友,讓貧困大學生深刻體會到校園的溫暖和師長的關愛。貧困生自身要客觀地評價和分析自己,做到不卑不亢,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其他同學也要理解貧困生,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使他們在融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中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1]祝秀香,劉國華.對高校貧困生精神扶持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5,(3).
[2]胡錦濤.加大政府助學力度 促進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N/OL].新京報,2006-03-10.(2006-03-10)[2013-03 - 15].http:∥news.sohu.com/20060310/n2422194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