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敏,商正美
(貴州大學 人文學院,貴陽 550025)
妥協(xié)與爭辯:貴州南部佯僙人的族群認同
徐文敏,商正美
(貴州大學 人文學院,貴陽 550025)
貴州佯僙人雖然被劃為毛南族,但他們始終自稱佯僙人,與廣西毛南族的歷史記憶和獨特文化有一定差異。針對學術界對貴州佯僙人族群認同研究的空白,本文試從自我認同和文化認同兩個方面,對佯僙人的族群認同展開研究。
佯僙人;自我認同;文化認同
關于族群認同的研究,國外主要有兩大觀點:一是“原生論”(“根基論”),認為族群是人類的自然單位,具有悠久的歷史。語言、宗教、種族、土地等“原生紐帶”是使這些自然單位獲得內(nèi)聚外斥的力量和根據(jù),族群認同主要依據(jù)天賦或根基性情感聯(lián)系。二為“情景論”(“工具論”),認為族群認同是多重化的,即隨情景(工具利益)變化。在情景論看來,對族群認同的研究應當從動態(tài)的角度分析。[1]2比較著名的有美國學者斯蒂文·郝瑞,認為中國民族識別的目的主要是便于國家對各個族群的管理,帶有很大的國家建構(gòu)成份,民族身份經(jīng)常被作為一種分配角逐利益的、可操作的工具運用。[1]2臺灣學者王明珂,從時間、空間上探討華夏人認同的本質(zhì)及形成過程。[2]8除此之外,國內(nèi)學者納日碧力戈、孫九霞、周大鳴等也分別對族群及族群認同做了相關論證。
(一)佯僙二字的由來
佯僙人自稱“印繞”,布依族稱他們“補絨”,解放前,周圍漢族稱他們?yōu)椤把饍Z崽”。很多史籍和方志中,唐朝以前就有佯僙蠻的稱謂和他們在貴州居住的記載?!蹲x史方輿紀要》稱其思州東連沅、靖,西接涪、渝,為楚、蜀之唇齒,實西南雄勝之地,“思州蠻有犭羊僙、仡佬、木瑤(老)、苗質(zhì)(子)數(shù)種”?!抖紕蚩h志》云:“司南有馬尾河,獨山平舟往來所經(jīng)也,都勻河矣,羊犭黃諸苗,多瀕河而居”?!稄V西通志》載:“犭羊人,黔南之界地接生苗往往有之,群斗不勝則以首撞若羊”?!缎略贰ち袀鳌份d:大德三年(公元1300年)正月,八番呈周砦主韋光正等殺牛祭天,立盟歸降,自言有地三千里,九十八砦系楊黃五種人氏二萬七千余房。雖然后來各朝各代的記載用字不同,但讀音都是相同的。佯僙二字始見于《黔南職方紀略》,書上記載:“播州楊氏,其族在貴州者曰佯僙,今都勻、石阡、黎平諸府皆有之?!保?]1-1
(二)從佯僙人到毛南族的民族識別過程
1951年中央民族訪問團貴州分團來卡蒲鄉(xiāng)訪問時,口頭同意佯僙人填報為佯僙族,未得到國家正式承認。1956年建立黔南州,把佯僙人并為布依族,違背廣大佯僙人的意愿。石光應等12位佯僙人于1979年12月5日給國家民委寫報告,要求恢復佯僙族。1981年7月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12號文件,把佯僙人列入全省民族識別工作任務之一,同年11月黔南州人民政府和平塘、獨山、惠水三縣人民政府成立聯(lián)合調(diào)查識別工作組,對三縣佯僙人進行全面調(diào)查。1983年6月10日至14日,聯(lián)合調(diào)查組在平塘縣城召開調(diào)查匯報會,認為佯僙人符合斯大林關于現(xiàn)代民族構(gòu)成的4個特征(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jīng)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zhì)),應該恢復。1983年7月,三縣人民政府同意以平府54號文件上報州和省人民政府,但未獲批準。1988年3月19日平塘縣民委召座談會,35名佯僙人一致要求批準佯僙族。1989年5月2日召開19名佯僙人代表座談會,根據(jù)“名從主人”的原則,認為廣西毛南族的語言和佯僙語言同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在870個詞中,同源詞相同的比率為58.97%,同意將其認定為毛南族。平塘縣人民政府以平府33文件《關于我縣佯僙人歸宿問題匯報》,分別報送省、州民委。1989年8月5日省民委在貴陽市召開座談會,9月12日黔南州民委在都勻召開座談會,同意認定為毛南族。9月23日至10月13日,分別召開卡蒲等11個鄉(xiāng),49個村,306個組座談會,取得統(tǒng)一認識。1990年6月11日黔南州人民政府黔南政通9號文件《轉(zhuǎn)報平塘、獨山、惠水三縣關于佯僙人共同體認定為毛南族的請示》,報省人民政府審批。1990年7月2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106號文件批復,省人民政府同意將佯僙人劃為毛南族,批準把平塘縣卡蒲鄉(xiāng)更名為卡蒲毛南族鄉(xiāng),這是全省乃至全國唯一的毛南族鄉(xiāng)。[3]2-7
佯僙人有自己的語言——佯僙語,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文字,文化都是口頭相傳。族源上,他們一致認同是被迫從江西遷徙而來,并把這一說法刻錄在族碑上。佯僙人信山神、土地神、水神、樹神,敬重牛。喪葬是佯僙人最隆重的盛事,要請鬼師開喪,把先人的靈魂送回江西,殺牛殺馬大祭,跳猴鼓舞。佯僙人至今還保留四月八、七月半、九月九、迎春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本次田野點主要在卡蒲鄉(xiāng)甲壩村。
龔平列出了族群的認同要素,其一是自我認同,它是族群認同的基礎要素,主要表現(xiàn)在對自我族群共同起源的身份認同和共同的歷史記憶、族源傳說兩方面。其二是文化認同,它是族群認同的又一重要構(gòu)成要素,主要從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居民建筑、服飾等方面體現(xiàn)出來。[1]14筆者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分析佯僙人的族群認同。
(一)族源傳說與族群認同
族源傳說反映一個民族的虛擬起源記憶,我們可以借此探索該族群的族群認同及其認同變遷。[2]53族源傳說是構(gòu)成族群認同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它的意義主要在于,作為一種人群的集體記憶,將一些群體凝聚起來,以這種選擇性的歷史記憶,強調(diào)他們部分的文化特征,設定他們與另一些人的族群邊界。[2]137看一個群體是否屬于同一族群,首先要確定他們是否有同一族源。
關于平塘佯僙人族源到底在哪?孟學華和劉世彬總結(jié)出5個說法:一是盤瓠后裔;二是唐貞觀四年貴州思州原住居民;三是唐代貴州播州楊氏土司后裔;四是從江西遷來;五是佯僙人是古越人的一支僚人后裔。[4]當?shù)仄毡榱鱾鞯氖墙鬟w來說,缺乏其它幾個說法的史料證明。當然,關于江西遷來說,也不能排除是漢文化侵入后重新建構(gòu)的集體記憶。以下是當?shù)厝说年愂觯?/p>
“我們從江西來的,被繩子捆著趕來貴州,每個正宗佯僙人的雙臂上都有兩條紋路,那是當時繩子留下的痕跡,客家人(漢人)和布依人是沒有的?,F(xiàn)在老人去世,要請鬼師開喪,把老人的魂魄送回江西石銅山鄉(xiāng)白米街朱市巷?!?。(甲翁幺太公)
“解放后跟著都勻叫彝族,后來又叫布依族。我們不愿意,派代表到中央查,翻檔案沒有佯僙族。那時候廣西環(huán)江的方士兆來卡蒲搞防疫站,他老婆和孩子來看他,他們在商店那里說了一句‘bailang’(回家去),語言和我們有點像,但不完全一樣。也是因為這樣,中央才歸我們?yōu)槊献宓??!薄#孜探M21太公)
可以看出,雖被劃為毛南族,但在族源傳說上,他們有共同的歷史記憶,盡管這種記憶不排除是漢文化侵入后建構(gòu)出來的,但這種集體記憶起到內(nèi)聚外斥的作用,把佯僙人與當?shù)孛献鍏^(qū)分開來。
(二)族碑與族群認同
一般而言,最能體現(xiàn)族群認同及親疏關系的有族譜、祠堂、祖墳,筆者調(diào)查的寨子中,都沒有這3樣,但有族碑,它和族譜的功能相同,不僅是宗族的象征和宗族組織的組成要素,而且是一種記憶的載體,承載著個人和家庭的記憶,以及對宗族和村落的集體記憶。[5]在卡蒲地區(qū),資源缺少或家族內(nèi)部矛盾,導致一個家族裂變成幾個分支,一個分支又裂變成更小的分支,每一支都分布在不同的寨子,家族內(nèi)部禁止通婚,族碑以分支為單位設立。以下是兩座族碑的部分信息:
(甲翁上院)族譜流芳
字輩:朝廷山榮耀/光友維其治正宗華開興定義永慶國恩隆
吾先祖籍貫江西,于洪武之年受遺遷黔,迄今歷六百余載。嚴禁族間通婚。
(小寨)石氏族譜
字輩:祥金友廷玉正昆云景暉,英才成科舉文明啟榮華,興家邦世澤長。
我先祖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水司石同三鄉(xiāng)白米街豬市巷,約于元末明初洪武年間,被迫背井離鄉(xiāng),遷移來黔,屬佯僙人士。不準在五大族內(nèi)通婚亂偶。
從族碑來看,兩大支在族源方面有統(tǒng)一的說法,即被迫從江西遷徙而來。上院族碑沒有具體地名,小寨族碑可以看出清晰地址,從江西省吉安府水司石同三鄉(xiāng)白米街豬市巷遷徙而來。在族規(guī)方面,最能體現(xiàn)族群認同的就是“家族內(nèi)部不準通婚”,這條規(guī)定每個家族都認可。在其他族碑上,關于族源和族規(guī)的說法也是一樣的,充分表現(xiàn)了佯僙人具有很強的自我認同感。
共同的文化淵源是族群的基礎,族群是建立在一個共同文化淵源上的,文化淵源是重要的族群邊界和維持族群邊界的要素。[6]如果說族群的自我認同是族群認同的前提,那么文化認同就是族群認同的核心要素,人們往往會從文化比較中尋求異同,凝聚和隔離某一群人。筆者主要從比較明顯的語言、宗教信仰和節(jié)日風俗中尋求佯僙人的族群認同。
(一)語言與族群認同
語言是族群文化的符號之一,一個族群可以來自一個語言群體,也可以由幾個語言群體組成,族群雖然常常與語言相關,但并不等于語言群體。[7]這兩種情況套用在卡蒲鄉(xiāng)再合適不過了。在佯僙人心中,他們屬于兩個群體,一個是佯僙人,會說佯僙話的人才是佯僙后裔,屬于同一個語言群體;另一個是國家建構(gòu)的毛南族,由幾個語言群體共同構(gòu)成。
“我是客家來的,也是毛南族,聽不懂佯僙話,我嫁過來的時候公婆也沒要求學,他們和我都說客家話,所以我也一直沒學?,F(xiàn)在,他們用“佯僙話”擺白(聊天),我是聽不懂的。”(下院七奶)
“這邊只有石劉二姓是正宗佯僙后裔,會說佯僙話,其他姓氏都不會,亮寨楊家是和我們交往多了才會說的。我們現(xiàn)在也只是老一輩的人在說了,年輕人出去打工或?qū)W習都要漢語,也沒時間學佯僙話?!保ù笳?/p>
漢文化和其它文化的滲入,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境況。在婚姻、貿(mào)易的沖擊下,佯僙語作為最明顯的族群標志的存在感越來越弱。但是,無可厚非的,佯僙語是判斷是否佯僙后裔的首要考慮因素,是族群認同的重要標志。
(二)宗教信仰與族群認同
從信仰上看:佯僙人祭拜山神、土地神,每個寨子都有特定的祭拜地點。某些寨子拜樹神,每年用豬頭、雞鴨、請鬼引婆祭拜;佯僙人有“新娘三朝去挑水”,祭拜水神的習俗;敬重牛,每年的四月八就是牛的節(jié)日,傳統(tǒng)的斗“地牯?!币彩怯纱搜苌鰜淼牧曀住?/p>
材料一:“房背后山上的樹是守寨樹,不能砍,據(jù)說有一年倒了七棵,那年相繼死了七個人,寨子里年輕人去世一般都埋在那里?!裣善ü伞〒?jù)說有位神仙路過此處,飛行勞累,就坐下來休息,恰好就坐在這座山上,留下了屁股印,這里就成了福地,每年“迎春節(jié)”就在這里舉行。)也在山頂山?!保孜绦≌?/p>
材料二:“這邊幾乎每個寨子都有一個土地廟,文革后國家打擊迷信,很多寨子的廟都拆了,現(xiàn)在還有人帶著東西去那里祭拜?!保ㄐ≌瘯洠?/p>
佯僙人有3個重要的神職:
其一是鬼師,佯僙人葬禮要開喪,請鬼師,主要把死者的靈魂送回江西。據(jù)甲翁鬼師幺太公敘述:
“寨子就我一個鬼師,有個老輩傳給我的,拜師不簽訂協(xié)議,只舉行拜師儀式,殺只雞做桌好菜請師傅吃。鬼師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會說佯僙話;二是記憶力好,我們沒有經(jīng)書和科書,都靠口頭相傳。我們佯僙人也可以請道士,但鬼師必須是首選,請完鬼師之后才可以請道士?!?/p>
其二是鬼引婆,佯僙人叫鬼引奶。在卡蒲,鬼引婆很常見,趕場的時候擺攤子算命的特別多。有的寨子就一個鬼引,有的寨子沒有。大寨甲翁的鬼引是莫家人,從關上搬過來的。據(jù)其他人闡述:
“莫家原先住我們寨子里,地理先生說是我們寨子住不了鬼引,所以她就搬到溝邊(小河對岸)去了。她時準時不準的,有小事(給孩子立橋、找保爺?shù)龋┎湃フ埶K齼鹤尤脦走€沒媳婦,賺的錢全被莫老奶收著,誰愿意嫁給一個鬼引婆做媳婦?。 ?。
其三是地理先生,也叫地理公,一般是幾個寨子共用一個,主要是算風水和良辰吉日的,據(jù)小寨前書記闡述:
“我們寨子沒有,拉壩有一個,七十歲,才學了三年,郎基坡和上院的搬到平塘去住了,擺榜和課寨也有,只是有點遠。我們一般找拉壩那個,比較近。請一次要一百多塊錢,走后還要送雞、肉給他。”
可以看出,地理公和鬼師或者鬼引可以共事,但鬼引婆和鬼師只能取其一。鬼引婆所做法事一般都與婦女和孩子相關,鬼師一般參與大型的祭祀活動,相互之間分工明確。而且只有石劉兩姓有這3個神職,其他姓氏的都是請道士,道士身兼3職,很明顯把正宗佯僙人與其他人群區(qū)分開來。
(三)節(jié)日風俗與族群認同
佯僙人的節(jié)日很多,據(jù)麻散石興華老師提供的資料:
“以前我們佯僙人還興火把節(jié),附近三四個寨子一起過,后來都去打工,沒人組織就沒過了;端午節(jié)青年男女會到亮寨對歌,現(xiàn)在只過節(jié)不對歌。我們現(xiàn)在還過的節(jié)日有四月八、七月半、九月九、迎春節(jié)。四月八吃黑糯米飯,就是幫牛吃染了木葉汁的糯米飯,牛干活才會有勁,吃紅糯米飯牛會得紅眼??;七月半吃紅糯米飯,用竹竿插著橙子,橙子上插香,在路邊燒紙錢給孤魂野鬼;九月九是老人節(jié),國家和鄉(xiāng)政府會給一些錢,然后周圍幾個寨子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聚在大寨吃一頓飯;迎春節(jié)是婦女的節(jié)日,到山上過節(jié)祭拜并聚餐;解放后才有的六月六,也稱母親節(jié),在這一天,都要帶著粽子,有錢的帶衣服去看老外婆,并給老外婆煮一頓飯……”。
最能體現(xiàn)佯僙人族群認同的有以下幾個風俗。
喪葬:按照傳統(tǒng),家族內(nèi)部有老人去世,家族內(nèi)部的所有人都要參加。寨子每家必須交一定數(shù)量的柴火;須有一個有勞動力的男性在場,即使你外出打工,也要回來。喪事必須要殺牛殺馬來大祭,如果去世的是女性,女兒殺豬祭拜,男性則殺馬。在紙扎中,去世的是女的話,必須要扎一個鍋灶燒給她,男的則要一個大鵝。此外,在佯僙人的喪葬中還有特有的猴鼓舞。這些習俗幾乎在每個佯僙人的寨子都是通用的。喪葬是佯僙人最隆重的盛事,其在族群認同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進家堂:佯僙人還規(guī)定“男子不滿36歲,去世之后,牌位是不能進宗堂,和祖先牌位放一起的”。因為在佯僙人的意識中,男子36歲才算真正的成年,即使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的男子,去世的時候沒滿36歲,牌位也不能和祖先放在一起。但是,滿了36歲,即使意外死亡,也可以進宗堂,只是不能從正門進,而從側(cè)門。
排位:佯僙人一直保留著家族排位的傳統(tǒng)。以家族次級分支來分,在這一分支內(nèi),婚后根據(jù)其年齡給予排位,男方稱呼某公,其妻子就叫某奶;入贅家庭的女兒婚后根據(jù)女婿來排,一個家族內(nèi)最多排到四十幾位。
關于佯僙人的族源,雖說一致認為是從江西遷來的,但由于沒有文字記載,祖先的集體記憶也是口頭傳承,再加上遷徙原因及遷徙路線不明,所以無法考證。由此,他們長期申請未果,最終違背意愿成為了毛南族的一支。由于沒有共同的族源和歷史記憶,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都不相同,僅有58.78%的詞匯相似,無也法交流,史書記載上出現(xiàn)的時間前后順序有爭議,他們不被廣西毛南族認可。當一群人集體放棄原有的族稱,接受另外一個群體的族稱時,這群人作為原來所屬族群的一部分或者單獨族群的存在可能即已結(jié)束。[8]從布依族到毛南族,佯僙人一直在變換身份,在他們的觀念里,始終堅信自己是佯僙人,祖先從江西來,有區(qū)別于其他族群的文化特色。但是,他們也應清楚,日益頻繁的族際交流與族群互動,正面臨語言消失、木樓被水泥房取代、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消亡等幾大危機。當再也找不到任何具有族群代表的標志時,又有幾代人堅持認為自己是佯僙人!
族群認同是隨工具利益而變化的,具有靈活性和流變性的特點,我們應該從動態(tài)的角度進行分析。在民族識別過程中,應該在理論的基礎上,聯(lián)系該民族的具體情況進行識別,而不是對理論的照搬照抄。民族識別過程中,應全方面考察,不能抓住其中一點,就認為是全部。還有,一個族群在融入另一個族群之后,要增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主觀上,必須認同自己的原生民族情感,努力保存文化特色,在主體民族中表現(xiàn)不卑不亢,形成一股強大的民族集體意識。這樣,即使外圍文化再強大,族群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也不會被破壞。
[1]龔平.民族識別與族群認同——平樂村、津頭村龔氏宗族個案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07.
[2]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及族群認同[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石光尤.貴州佯僙人認定為毛南族的來源及族屬認定[J].黔南民族,2007(3).
[4]孟學華,劉世彬.貴州毛南族(佯僨人)族源考[J].凱里學院學報,2012(2):54-55.
[5]華智亞.族譜、民俗生活與村民的記憶——對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6(3):350-351.
[6]周大鳴.論族群與族群關系[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1(2):16.
[7]周大鳴.族群與文化論——都市人類學研究(上)[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7(2):16.
[8]管志翔.國家建構(gòu)中的族群身份轉(zhuǎn)換——以保安族為例[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5):88.
The Compromise and Disagreement: Guizhou Yang Guang’s Ethnic Identity
XU Wen-min,SHANG Zheng-mei
(School of Humanitie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lthough Yangguangs in Guizhou are classified as Maonan,they always claim themselves to be the Yangguangs.Yangguangs have different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unique culture from Maonan.The author discusses Yangguangs’ethnic identity from self-identity and culture identity to fill in the research blank.
Yangguang’s;cultural identity;ethnic Identity
C95
A
1674-5078(2014)04-0073-05
10.3969/j.issn.1674-5078.2014.04.023
2014-03-31
徐文敏(1989-),女,貴州平塘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族群與區(qū)域文化;商正美(1987-),女,貴州甕安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性別與族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