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巴人易學探微

2014-04-07 05:36:46
關鍵詞:巴人易學

曾 超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重慶408100)

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古代巴人貢獻極大,巴渝舞、下里巴人、鹽巴、丹砂……均是其顯例。當然,巴人的易學亦為其一。不過,巴人是否有易學,學術界尚無人進行深究。其實,巴人不僅有易學,而且巴人易占極為發(fā)達,且深有影響。

一、巴人祖源與八卦創(chuàng)制者伏羲

在中華易學中,易的創(chuàng)制者是伏羲。他仰觀“天道”,俯察“地道”,效法自然,以成“人道”,創(chuàng)制了易學家們艷稱的“八卦”。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說:“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保?]《周易·系辭下》稱:“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2]包犧即伏羲,又稱宓羲、庖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稱伏犧。伏羲成為中華人文始祖之一,伏羲首倡八卦對中國和世界文化均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后世據(jù)伏羲演易而發(fā)展的《周易》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未來學著作。

對于巴人來說,伏羲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在巴人的傳承世系中,伏羲是巴人的始祖。《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就記載云:“西南有巴國,太皞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3]。太皞即伏羲氏。巴人作為伏羲之遺裔,理應承傳伏羲之易學,否則就有“數(shù)典忘祖”之嫌。

二、巴人發(fā)展與夏商周“三易”

在伏羲創(chuàng)制八卦后,一直為后世所利用,并在繼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夏商周三代分別完善成為《連山》、《歸藏》、《周易》,這就是中華易學史上的“三易”。如《周禮·春官宗伯·大卜》載:“(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jīng)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逼洹扼呷恕吩?“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4]桓譚《新論·正經(jīng)》稱:“《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哆B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5]

在巴人發(fā)展上,應該說巴人與中原易學多有接觸,其對易學的理解應該相當深刻?!度A陽國志》卷一《巴志》云:“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國分遠,故于盟會希”[6]。似乎巴人與中原處于隔絕狀態(tài),其實不然。在春秋以前,巴人與夏商周三代多有接觸,且對夏商周三代政局有極大的影響。

《史記》卷2《夏本紀》載:“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1]對此,顧頡剛認為“禹是生于蜀而娶于巴”[7],通過鄧廷良的深入研究,“古代巴人屬于氐系之龍蛇團族,源出隴右沿東西漢水東南遷。從母系角度論,巴為夏的親支?!保?]早在夏朝,巴人就因為同夏人的血緣親情關系而長期保持著友好和諧的關系。《世本》載:“鯀作城”。在崇伯鯀時期,大禹之父鯀開始造作城池、城邑,這在中國文明史、城建史上具有開天辟地的劃時代意義,而“鯀作城”,巴人功不可沒。張良皋先生從文字學、建筑學角度論證說:“夏人始稱其都曰‘邑’,商人繼之?!亍诒硎尽庥颉摹跣沃拢幸话妥?,看來無巴不成邑。巴人對夏商都邑之建設曾起重要作用?!保?]夏人不惜將都邑城市冠以巴稱,以示寵異,這充分反映了巴人對“鯀作城”的殊勛?!度A陽國志》卷1《巴志》云:“禹會諸侯于會稽,執(zhí)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6]。據(jù)田敏《夏代巴人地域考》考證,夏禹時代的巴人應該主要活動在陜南的漢水流域[10]。夏啟時代又有孟涂“司巴”?!渡胶=?jīng)》卷10《海內(nèi)南經(jīng)》記載:“夏后啟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訟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zhí)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巴屬也”。關于孟涂“司巴”的“丹山”,著名的神話研究專家袁珂認為是在巫巴山地[11],但田敏則主張在與漢水流域相連而偏東的丹江流域[10]??刹还艿ど接诮窬唧w是何地,但在巴人居住地域則確定無疑。事實上,在夏人發(fā)展壯大的歷史長河中,夏人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曾連續(xù)不斷地向巴地移民[12]。夏代末年,因夏桀荒淫無道,諸侯叛離,商湯乘機而興。商湯滅夏,遺民四散。翦伯贊先生評述說:“‘夏族’雖然被商族所征服,但不是被消滅。他們大部分與商族同化,而其余則分向三個方向退卻?!币皇悄线w吳越,二是南徙荊楚,三是退回西北[13]。其實,夏遺民還有第四個退卻方向,即遠征西南,進駐巴地。對此,《山海經(jīng)》卷16《大荒西經(jīng)》說:“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湯伐桀于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這則史料表明商湯伐夏,一支夏人逃奔它鄉(xiāng),雖然首領被殺,但仍然退居巫巴山地而得以立足??梢?,巴人為夏朝遺民提供了堅強而穩(wěn)固的避難所。

在商人取代夏王朝后,巴人因與夏同盟而受株連,不斷地受到商王朝的軍事打擊,在武丁時代更達到頂峰。在商代晚期,巴人雖受夏人“亡國”的影響和沖擊,但畢竟有千百年的發(fā)展,底蘊猶在,實力可觀,終于演變?yōu)樯坛鞑繌姶蟮姆絿头剑灾赂遗c“大邑商”相抗衡,故屢屢受到商王朝的軍事討伐,這有甲骨文可以為證。《殷契粹編》1230云 :“壬申卜,爭,貞令婦好從沚伐巴方,受有又”?!兑笮嫖淖直帯?13稱:“貞王佳婦好令沚伐巴方,受有又,貞王勿佳婦好從沚伐巴方,弗其受有又”?!兑笮嫖淖忠揖帯?948±2950說:“辛未卜,爭,貞婦好其從沚伐巴方,王自東受伐蚩阱于婦好立。貞婦好其從沚伐巴方,王勿自東受伐蚩阱于婦好立”?!皨D好征巴方”,反映了巴人在漢水流域的坐大,即使英武鼎盛的殷商亦不敢小覷。

《詩經(jīng)·頌·殷武》云:“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有載有所,湯孫之緒”。殷的軍事打擊,巴人雖然不得不承受軍事失敗的痛苦,可也促使巴人奮起抗爭,尋找盟友,反抗殷商,繼續(xù)積極地向西北發(fā)展,最后參加到以周為首的反殷隊伍,為西周的立國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度A陽國志》卷1《巴志》就說:“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倒戈,故世謂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不過,牧野之戰(zhàn),巴人是否參戰(zhàn),《尚書》并無直接的記載,但學者們均強調(diào)實有其事,并對之進行了考證。徐中舒認為是“虎賁三千”的“虎賁”[14],鄧少琴則認為“西土八國”中的髳人[15],而董其祥則強調(diào)是以彭濮而概巴[19],張良皋更主張“八國聯(lián)軍”皆是巴人[9]。目前,學術界多傾向于巴人是參加了武王的伐紂戰(zhàn)爭。總之,巴人參加了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zhàn),對殷商的覆滅、西周的建立有過重要的貢獻,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武王伐紂后,巴人因功二被封之以“子”?!度A陽國志》卷1《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又云:“及武王克商……巴、濮、楚、鄧,吾南土也”[17]。其后,巴周交往頻繁,關系密切,多以方物貢獻成周。《逸周書》就多次提到“巴人以比翼鳥”[18]上貢周王朝。

既然巴人與夏商周關系如此密切,說巴人對夏商周三代易學不了解,這是不可能的。從巴人巫風的普遍存在、巴人善于使用甲骨占卜等來看,巴人應該是對“三易”深有研究的。著名巴蜀史專家蒙文通先生在《略論〈山海經(jīng)〉的寫作時代及其產(chǎn)生的地域》中,對《山海經(jīng)》進行了詳細的考證,認為“《大荒經(jīng)》五篇,曾四次提到‘巫山’,這也是《山海經(jīng)》其余兩部分所不見的;同時,《山海經(jīng)》中有關‘巴國’、‘巴人’的記載,也僅見于這部分〔《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因此,我認為《大荒經(jīng)》部分可能就是巴國的作品”[19]?!渡胶=?jīng)》由《五藏山經(jīng)》和《海經(jīng)》兩部分組成,《五藏山經(jīng)》簡稱《山經(jīng)》;《海經(jīng)》系《海外四經(jīng)》(又稱為《大荒經(jīng)》)和《海內(nèi)四經(jīng)》的并稱。而《山經(jīng)》所記是一山連一山,山山不斷,是一部名副其實的“連山”之書,據(jù)此擬定了《連山》這個書名。又據(jù)《海經(jīng)》和《大荒經(jīng)》擬出了《歸藏》一名,海屬水,在《周易》中屬于坎卦,《說卦》云:“坎者,水也?!f物之所歸也”,從中取其“歸”字;大荒即大地,在《周易》中屬坤卦,《說卦》云:“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從中取其“藏”字,二者合一,《歸藏》這個名目就產(chǎn)生了①連山歸藏。百度百科。。這說明巴人還將八卦用以名書。

三、巴地巫風與易占

《易》本卜筮之書,易占、易學與卜筮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吨芏Y·筮人》云:“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參,九曰巫環(huán),以辨吉兇”[2]。這里,《連山》、《歸藏》、《周易》即“三易”,分別為夏商周三代之易[4]。巫更等九個名字,則為九大巫師之名字[20]。在古代,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科學技術極不昌明,人們總認為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天意”在主宰著世事,有一只看不見的“大手”在左右人間,社會的興衰更替、人間的生死禍福、榮辱利達無不與“天意”、“大手”相關。英國的丹尼爾就認為:在社會發(fā)展的“早期階段,人們差不多普遍地走錯了路。他們以為同類事物可以感應相生,因此就企圖在交感巫術的儀式中,用模仿自然的辦法,來為豐富的土壤祈得雨水、陽光或肥沃”[21]。如何“窺視”天意以求趨利避害、趨吉避兇,于是卜筮由此而生,卜筮是人類早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易·系辭上》載:“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薄抖Y記·曲禮上》記載:“龜為卜,筴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時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痹诠艜r預測吉兇,用龜甲占卜稱卜,用蓍草占卜稱筮,合稱卜筮。卜筮主要是解決“信時日、敬鬼神、畏法令”、“決嫌疑,定猶與”的問題,很顯然這是一種極為的巫文化。

而在巴人社會中,巫風烈烈,重巫、尚卜極為盛行。巴人地域,群巫匯聚。《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瓠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保?2]361又《大荒西經(jīng)》說“有靈山,巫咸、巫即、巫肸、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白藥爰在。”[22]420據(jù)據(jù)專家考證,巴人即出自巴地群巫之巫蜑或巫相?!妒辣尽酚涊d:“廩君之先,出于巫蜒?!?/p>

在巴地群巫中,其中為最為有名的巫咸,他被視為筮占的發(fā)明人,對此,史籍多有記載?!妒辣尽吩?“巫咸作筮”。許慎《說文》謂:“古者巫咸初作筮”。譙周《古史考》稱:“殷巫咸善占筮”?!稄V韻》說:“巫咸作筮,筮決也”?!拔紫淌且粋€大巫,以后成為巫師集團崇拜的大神,故《世本·作篇》說古者“巫咸初作巫?!保?3]57

在此濃郁巫風的影響下,巴人卜筮活動極為盛行、影響力極為深遠。就其占卜形式而言,有龜卜、魚卜、牛卜、筮占、靈石卜、雞卜、瓦卜、竹卜等[24]。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魚卜和靈石卜,史籍有明確記載的是筮占和龜卜,被詩人們吟詠最多的是瓦卜,對民間文化影響最大的是竹卜。就其選材來看,有龜甲、魚鰓蓋骨、靈石、牛骨、蓍草、雄雞、瓦、竹等[25]。就其適用領域來說,可以考見的有城建、農(nóng)事生產(chǎn)(祈雨、靈石祈年、石魚祈年、瓦卜燒畬、雞卜祈年、竹卜祈年)、礦冶開采(制鹽、丹砂開采)、軍事活動、疾病、喪葬等領域[26]。

四、巴地考古與易占

據(jù)《華陽國志》卷1《巴志》記載,“靈龜”系巴地極富盛名的方物特產(chǎn)之一。該書涪陵郡(治今重慶市彭水縣)載:“山有大龜,其甲可卜,其緣可作叉,世號‘靈叉’”。同書巴東郡朐忍縣(今重慶市云陽縣)稱:“朐忍縣西二百九十里……有……靈龜。咸熙元年(264年),獻靈龜于相府”。東晉郭璞注《爾雅·釋魚·靈龜》云:“涪陵郡出大龜,甲可以卜,緣中叉,似玳瑁,俗呼為靈龜”。可見,巴地占卜,史有明載。不僅如此,巴地占卜還有現(xiàn)代考古的實物支撐,那就是巴地甲骨的發(fā)現(xiàn)與出土。

早在20世紀50年代,巴人的甲骨實物被陸續(xù)發(fā)現(xiàn),湖北宜昌朱家臺遺址、路家河遺址、秭歸鰱魚山遺址;重慶忠縣井溝遺址等均有出土,因數(shù)量少、年代晚,沒有得到學者們的關注。20世紀80年代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因為修建清江隔河巖水電樞紐工程、三峽工程,“三峽文物”得到搶救性發(fā)掘,巴人甲骨被大量的發(fā)現(xiàn)和出土,由此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力關注。

綜合相關材料,就目前所知,巴人甲骨的發(fā)現(xiàn)地在湖北省主要有宜昌朱家臺、路家河;長陽香爐石;秭歸鰱魚山;在重慶市主要有巫山雙堰塘;云陽明月壩;萬州麻柳沱;忠縣中壩、瓦渣地;豐都舊縣坪遺址;在四川省主要有金沙遺址等。在這些遺址中,出土巴人甲骨實物最多的長陽香爐石遺址,年代最晚的甲骨實物則在云陽明月壩遺址。

通過對這些出土甲骨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巴人占卜的影響力[27]。其中,巴人以大魚的鰓蓋骨為材料進行占卜體現(xiàn)了中國南方占卜系統(tǒng)。1995年11月,長陽香爐石遺址第三次發(fā)掘出土的1件卜骨是我國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卜骨[28]127。云陽明月壩遺址出土的唐代甲骨是中國歷史上年代最晚的甲骨實物[29]65。

五、范長生、揚子云:巴地易學的代表

在歷史上,于巴人巴地更產(chǎn)生了許多著名的易學家,如嚴君平、揚子云、范長生、譙玄等。其中,在峽江地帶,最為有名的當屬范長生和揚子云。

(一)范長生與《蜀才易傳》

范長生,一名賢,涪陵郡丹興縣(今重慶黔江)人。蜀漢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郡大姓“徐巨反,車騎將軍鄧芝討平之。……乃移其豪徐、藺、謝、范五千家于蜀,為獵射官”[6]83-84。范長生等被鄧芝“移豪”遷居成都[30]。他在蜀地“巖居穴處,求道養(yǎng)志”[31],“善天文,有術數(shù),民奉之如神”[32]597,“以左道惑百姓,人多事之”[33]。李雄進據(jù)成都,禮聘范長生,他“推步大元五行,大會甲子,祚鐘于李,非吾節(jié)也”[34],勸李雄自立。永興元年(304年)李雄稱成都王,改元建興。306年,李雄立國成都,國號大成,改元晏平,以范長生為相,加封四時八節(jié)天地太師、西山侯。其主政,“事少役稀”,“寬和政役”,“刑政寬簡,獄無滯囚,興學校,置史官”,“興文教,立學宮”[35]??梢姡堕L生是巴人著名的政治家、易學家,成漢政權丞相,中國道教中天師道領袖人物。

對此,清光緒《黔江縣志》卷四載黔江縣令張九章《范賢傳》對范長生的事跡有較為詳細的描述,云:范賢名長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又名支,字元,又字延壽,別號蜀才,邑名丹興時人也,屬涪陵郡,其先世無可考。據(jù)《晉書》及《華陽國志》載,永康間處于灌之青城山,能以信義孚眾。時蜀大姓李特、李流等因饑為亂,連年攻陷州郡,蜀民皆保險結(jié)塢,或南入寧州,或東下荊楚,城邑皆空,野無煙火,掠靡所獲,道殣相望。惟涪陵民千余家在江西依賢自守。晉平西參軍徐輿說羅尚厚結(jié)長生與共討賊,尚不許,輿怒降流,反說長生給流軍食。及永興元年,李雄據(jù)成都,以長生有名德,為蜀人所重,欲迎以為君,長生不可,雄遂即王位,改元大成(《華陽國志》作大武)。未幾稱尊號,遣百官具儀仗拜長生為丞相,其從弟置以不陪,列斬之。長生乃自西山乘素輿詣雄,雄迎于門執(zhí)板延坐,稱曰范賢。已而尊為四時八節(jié)天地太師,封西山侯,復其部曲,軍征不預,租稅皆入賢家。賢乃深勸雄以虛己受人,寬和政役,興文教,立學宮。其賦民男丁一歲谷三斛,女丁半之,疾病又半之,戶綢絹不過數(shù)丈,絲不過數(shù)兩,事少役稀,民多富實,至乃閭門不閉,路無拾遺,獄無滯囚,刑不濫及,致天水、武都奉貢稱臣,款關內(nèi)附者日益而至。凡相成十有三年,至晉大興元年卒。卒之后,李氏復用其子賁為丞相,綱目大書成丞相范長生卒蓋予之也,書法謂其臣者錄賢也,終綱目卒僭,國臣者二十有二,長生居一焉,與慕容恪、王猛輩爭列矣,鑒稱其博學多藝能,年近百歲,蜀人奉之如神云。著有《蜀才易傳》十卷,詳《隋書·經(jīng)籍志》,其說散見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明揚升庵以西山蜀才與襄陽龐德公、谷口鄭子真、東海王霸并論,可想見其人矣。蓋公本道家者流,隱居求志,故屢易其名,會逢一時之運,偉然僭國之師,名垂竹帛,至今青城山中猶崇祀之曰長生大帝,亦可謂生為名世,歿為明神者歟!惜史未立傳,而縣志亦略舉不詳,故余采輯諸書及云氏說而為之傳。對此,清光緒《黔江縣志》卷四載黔江縣令張九章《范賢傳》對范長生的事跡有較為詳細的描述,云:范賢名長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又名支,字元,又字延壽,別號蜀才,邑名丹興時人也,屬涪陵郡,其先世無可考。據(jù)《晉書》及《華陽國志》載,永康間處于灌之青城山,能以信義孚眾。時蜀大姓李特、李流等因饑為亂,連年攻陷州郡,蜀民皆保險結(jié)塢,或南入寧州,或東下荊楚,城邑皆空,野無煙火,掠靡所獲,道殣相望。惟涪陵民千余家在江西依賢自守。晉平西參軍徐輿說羅尚厚結(jié)長生與共討賊,尚不許,輿怒降流,反說長生給流軍食。及永興元年,李雄據(jù)成都,以長生有名德,為蜀人所重,欲迎以為君,長生不可,雄遂即王位,改元大成(《華陽國志》作大武)。未幾稱尊號,遣百官具儀仗拜長生為丞相,其從弟置以不陪,列斬之。長生乃自西山乘素輿詣雄,雄迎于門執(zhí)板延坐,稱曰范賢。已而尊為四時八節(jié)天地太師,封西山侯,復其部曲,軍征不預,租稅皆入賢家。賢乃深勸雄以虛己受人,寬和政役,興文教,立學宮。其賦民男丁一歲谷三斛,女丁半之,疾病又半之,戶綢絹不過數(shù)丈,絲不過數(shù)兩,事少役稀,民多富實,至乃閭門不閉,路無拾遺,獄無滯囚,刑不濫及,致天水、武都奉貢稱臣,款關內(nèi)附者日益而至。凡相成十有三年,至晉大興元年卒。卒之后,李氏復用其子賁為丞相,綱目大書成丞相范長生卒蓋予之也,書法謂其臣者錄賢也,終綱目卒僭,國臣者二十有二,長生居一焉,與慕容恪、王猛輩爭列矣,鑒稱其博學多藝能,年近百歲,蜀人奉之如神云。著有《蜀才易傳》十卷,詳《隋書·經(jīng)籍志》,其說散見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明揚升庵以西山蜀才與襄陽龐德公、谷口鄭子真、東海王霸并論,可想見其人矣。蓋公本道家者流,隱居求志,故屢易其名,會逢一時之運,偉然僭國之師,名垂竹帛,至今青城山中猶崇祀之曰長生大帝,亦可謂生為名世,歿為明神者歟!惜史未立傳,而縣志亦略舉不詳,故余采輯諸書及云氏說而為之傳。

范長生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巴人善于占卜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又對《易經(jīng)》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其“易學”見解被寫成《蜀才易傳》四卷,著錄于《隋書·經(jīng)籍志》,惜該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之中。卷二“坤厚載物”。蜀才曰:坤以廣厚之德,載含萬物,無有窮竟也。卷二“德合無疆”。蜀才曰:天有無疆之德,而坤合之,故云“德合無疆”也。卷二“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蜀才曰:此本大壯卦。案:六五降四,有孚,光亨,貞吉。九四升五,位乎天位,以正中也?!?/p>

(二)揚子云與《太玄》

揚雄(前53——18年),字子云,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著有《甘泉》、《河東》等賦,是繼司馬相如之后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楊雄”。他著有《方言》,是中國第一部語言學辭典,成為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他校訂圖書古籍,著有《訓纂》,成為我國著名的文獻整理專家。他受學于嚴君平,著有《太玄》、《法言》,成為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易學家。

關于揚雄的籍貫,學術界尚有爭議。但揚雄的祖籍是來自于巫風烈烈的巴地則沒有問題。對此,班固《漢書》說:“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僑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晉之揚,因氏焉,不知伯僑周何別也。揚在河、汾之間,周衰而揚氏或稱侯,號曰揚侯。會晉六卿爭權、韓、魏、趙興而范中行、知伯弊。當是時,逼揚侯,揚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漢之興也,揚氏溯江上,處巴江州。”揚氏家于巫山數(shù)百年,自然深受巴地善占、重卜、崇玄的巫風影響,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揚雄的《太玄》也是巴地古易學的代表之一。

揚雄的《太玄易》至漢末已開始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后世學者。揚雄擬易,以《洪范》和道家思想釋易,對后世易學家有一定影響。《太玄》在釋易方面對后世易學家有重要的啟示?!短穼笫酪讓W家解《易》時創(chuàng)制體例有所啟示。總之,《太玄》是對《周易》經(jīng)傳思想的闡幽顯微?!短肥菍σ讓W發(fā)展的整合重鑄?!短贩从沉藫P雄治易的學術道路[36]101-106。

馬克思曾經(jīng)指出“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得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37]。正是由于巴地特別是有易學研究的傳統(tǒng),所以對涪陵的人文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以程頤涪陵典易為契機,并形成了在全國均深有影響的中國易學“涪陵學派”。

[1] (西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M]//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3] 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周禮[M]//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5] (西漢)桓譚.新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6]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校注[M].劉琳,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7] 顧頡剛.論巴蜀與中原的關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6.

[8] 鄧廷良.巴人族源試探[J].南充師范學院學報,1985(4).

[9] 張良皋.巴師八國考[J].江漢考古,1996(1).

[10] 田敏.夏代巴人地域考[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1).

[11] 袁珂校.山海經(jīng)校注[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239.

[12] 曾超.夏人對巴地的移民新探[J].煙臺大學學報,2004(4).

[13] 翦伯贊.先秦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49.

[14] 徐中舒.論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08.

[15] 鄧少琴.巴蜀史跡探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02.

[16] 董其祥.巴蜀社會性質(zhì)初探[M]//林向,等.巴蜀歷史.考古.民族.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1:41.

[17] (春秋)左丘明.左傳[M].昭公九年.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18] 黃懷信,等.逸周書匯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9] 蒙文通.略論《山海經(jīng)》的寫作時代及其產(chǎn)生的地域[M]//蒙文通.巴蜀古史論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83.

[20] 唐蘭.中國文字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 (英)W·C·丹皮爾.科學史: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22] 楊帆,邱效瑾,注譯.山海經(jīng)[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23] 楊銘.土家族與古代巴人[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24] 胡昌健.古代巴渝的幾種占卜形式[M]//李禹階.三峽考古與多學科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499-504.

[25] 曾超.簡議巴人占卜的選材及其特點[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5).

[26] 曾超.巴人占卜用域考[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27] 曾超.巴人甲骨的發(fā)現(xiàn)及其價值[J].三峽大學學報,2008(4).

[28] 鄧輝.土家族區(qū)域的考古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29] 白九江.巴人尋根[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30] 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縣志編纂委員會.黔江縣志[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

[31] (唐)房玄齡,等.李特載記[M]//晉書(卷 120).北京:中華書局,1974.

[32] (北宋)王欽若,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85.

[33] (唐)房玄齡,等.周撫附傳[M]//晉書(卷 58).北京:中華書局,1974.

[34] (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M].四庫全書本.

[35] (東晉)常璩撰,劉琳注.華陽國志校注[M]//卷4南中志.成都:巴蜀書社,1984.

[36] 田小中.《太玄》易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9.

[37]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猜你喜歡
巴人易學
納米比亞辛巴人的地攤(攝影作品)
英勇善戰(zhàn)的巴人
奇妙博物館(2021年5期)2021-05-27 20:16:20
清初學者對“圖書易學”的再認識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06
英勇善戰(zhàn)的巴人
巴人:一個不能忘卻的文化戰(zhàn)士
文化交流(2018年1期)2018-01-09 00:18:18
1950年代典型論的述學路徑研究
青年時代(2017年28期)2017-11-20 10:41:12
近二十年來朱熹易學思想研究述評
網(wǎng)友手繪《防霾十二招》易學易用
家禽科學(2016年1期)2016-05-19 01:37:51
《雕菰樓易學五種》
簡單易學的口水巾
親子(2014年5期)2014-07-16 19:36:54
霍州市| 盐源县| 河曲县| 黄浦区| 西盟| 仲巴县| 松溪县| 玉田县| 烟台市| 兴义市| 盱眙县| 长沙市| 旺苍县| 健康| 郴州市| 镇雄县| 富川| 苗栗市| 博湖县| 图们市| 河曲县| 焉耆| 富川| 手机| 剑河县| 泰州市| 天水市| 长汀县| 张掖市| 余干县| 南木林县| 安乡县| 临猗县| 津市市| 阿合奇县| 钟祥市| 南木林县| 清水县| 南江县| 合作市| 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