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等教育個人回報的國際研究進展

2014-03-15 07:39:46劉志民李馨兒
教育與經(jīng)濟 2014年1期
關(guān)鍵詞:晉升模型教育

劉志民,劉 路,李馨兒

(1.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南京,210095;2.Massey University,Albany 0632, Auckland,New Zealand)

外國教育經(jīng)濟問題研究

高等教育個人回報的國際研究進展

劉志民1,劉 路2,李馨兒1

(1.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南京,210095;2.Massey University,Albany 0632, Auckland,New Zealand)

近期的國際研究結(jié)果表明,高等教育個人回報的“羊皮效應(yīng)”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但在學科與區(qū)域之間差異很大;高等教育對人力資本積累的影響會持續(xù)貫穿人們的一生,已有檢驗拒絕了“極端篩選假設(shè)”,即“高等教育不能幫助人們積累其人力資本存量而是依據(jù)先天能力將人進行分類”;教育的信號作用表現(xiàn)在員工的晉升上,當員工的表現(xiàn)固定時,員工的晉升機會隨其教育水平而增加,獲得更高學歷將會給受教育者本人帶來更高的薪酬;明瑟收入方程中有一個獨特、有趣但卻很少有人探討的概念—“超越點”,它是指一個人一生中某一刻所觀測的收入恰好等于其在畢業(yè)時(尚未進行畢業(yè)后投資)的潛在收入,超越點能使我們觀察到一個人在不同教育水平畢業(yè)時他所能賺取的收入是多少,它使教育收益率的計算變得更加容易。

高等教育;個人回報;羊皮效應(yīng);極端篩選假設(shè)

高等教育個人回報不僅是教育經(jīng)濟學研究的理論問題,更是一個世人關(guān)注的現(xiàn)實問題。多數(shù)人認為,為了將來能有更好的收入而進入大學學習,是現(xiàn)階段最有保障的投資。那么,大學文憑究竟價值如何?高等教育到底能給個人帶來多少回報?在過去的幾年里,學術(shù)界對高等教育的個人回報問題探索沒有停止過。前些年,美國教育界一直在重復(fù)這樣一個概念“大學學歷價值百萬”,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顯示,這種說法夸大其辭,以現(xiàn)時的美元估計,大學學歷最準確的價值是30萬美元[1]。不少學者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及不同專業(yè)的“羊皮效應(yīng)”進行了測定,對“極端篩選假設(shè)”和“信號晉升作用”進行了驗證,同時觀測到了明瑟(Jacob Mincer)收益方程中的潛在收入“超越點”,本文擬對這些研究進展作重點介紹。

一、“羊皮效應(yīng)”的測定

“羊皮效應(yīng)”(Sheepskin Effects),也稱“證書效應(yīng)”(Credential Effects),指與獲得文憑或?qū)W位相關(guān)的勞動力市場收益的增加,如高中或大學畢業(yè)。勞動力市場的研究大多假設(shè),對教育回報唯一相關(guān)的教育變量是受教育的總年限;而羊皮效應(yīng)則假設(shè),學位對教育的回報有獨立影響。加拿大Ana Ferrer和W.Craig Riddell(2011)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美國和加拿大存在證書效應(yīng)的明顯證據(jù),這種效應(yīng)大小與對教育和經(jīng)濟成功之間的關(guān)系屬性理解最為相關(guān);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勞動力市場中,在控制完成教育年限的情況下,學位、證書和文憑的獲得與收入的大幅提升有關(guān)。以前對這些影響的忽視似乎是由于缺乏足夠的詳細數(shù)據(jù)來估計證書的重要性,特別是很少有既能提供受教育年限信息,又有學位、文憑和證書獲得信息的數(shù)據(jù)集。在加拿大,相對于那些沒有完成高中學業(yè)但保持了多年受教育年限的人而言,高中畢業(yè)生每周收入要多出4%-6%;學院文憑或行業(yè)證書的邊際效應(yīng),對男性而言為5%,對女性而言為3%,而學士學位對這兩個群體的邊際效應(yīng)約為21%;對于那些繼續(xù)獲得更高學位的人,學士以上的學位對收入有顯著的額外影響,其中碩士學位為7% -10%,醫(yī)學及相關(guān)職業(yè)學位為30%以上。對于移民而言,證書在決定收入時似乎更加重要。一個大專文憑或行業(yè)證書可以使移民收入增加5.4%,使本地人收入預(yù)計增加2.8%。大學學位可使移民收入增加27%,而使本地人收入增加20%。[2]Ana Ferrer和W.Craig Riddell的這些結(jié)果表明,受教育年限與證書都是收入的重要決定因素。

挪威國家統(tǒng)計局的John K.Dagsvik等(2013)基于“正態(tài)混合模型似然法”(A Likelihood Approach)測定了挪威的教育收益率,結(jié)果顯示:在受教育時間8~18年范圍內(nèi),預(yù)期收入的對數(shù)值在7.5~8.5之間。[3]

智利大學的Claudio E.Montenegro與世界銀行的Harry Anthony Patrinos(2013)基于明瑟收益方程的拓展式通過對世界131個國家545個家庭的抽樣調(diào)查測定了全球不同教育程度和地區(qū)的教育回報,其中,大學程度的教育回報最高,平均值為13.8%;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高等教育回報值高達21.9%(見表1)。

表1 不同教育程度及區(qū)域的教育回報[4]

二、“極端篩選假設(shè)”的檢驗

傳統(tǒng)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只要邊際生產(chǎn)率收益大于邊際機會成本,個人就會投資教育。然而,“篩選理論”(也稱“篩選假設(shè)”,The Screening Hypothesis,)卻不認同這種觀點。根據(jù)Mark Blaug(1987)的歸納,篩選理論可分為強篩選理論和弱篩選理論,強篩選理論(也叫“極端篩選假設(shè)”,The Extreme Screening Hypothesis)認為教育僅僅起到篩選的作用,教育不能導致人力資本存量的積累,而是根據(jù)先天能力把人進行分類;弱篩選理論則在強調(diào)教育篩選作用的同時也認同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個體的勞動生產(chǎn)率的作用[5]。Hyelim Son和Garry Barrett(2013)分別利用印度尼西亞初高中的數(shù)據(jù)以及國際成人文化水平調(diào)查(IALS)澳大利亞地區(qū)的數(shù)據(jù),證實了在這兩個國家的教育決策中均存在著“羊皮效應(yīng)”,肯定了教育的篩選功能[6]。事實上,美國加州大學的John.G.Riley(1979)早期的測試結(jié)果也表明,對有些職業(yè)而言,“篩選”比其它因素都重要,他所觀察到的差異,不易用傳統(tǒng)的人力資本理論來解釋,而與教育的“篩選假設(shè)”一致。[7]那么,“極端篩選假設(shè)”到底存在否?

臺灣東吳大學Huang-Lin TAO(2006)提出了一個估計高等教育需求的模型并將之用于“極端篩選假設(shè)”的檢驗[8]。他假設(shè),與能力p一起,存在一個可以衡量大學教育對個人一生人力資本積累貢獻的指標。個人p的人力資本存量與擁有或不擁有大學學位之間的關(guān)系(分別是G(p,t)和g(p,t)假設(shè)如下:

方程(1)中的β是測量高等教育對人力資本積累貢獻率的一項指標。如果極端篩選假說的論點是正確的話,那么β(β=γ0+γ1t*)必須是不顯著的,此項檢驗可用下式(2)來檢驗:

或:

方程(2)中的u1是誤差項。利用一個簡單的t-檢驗就能對極端篩選假說進行驗證。結(jié)果表明,男性的人力資本積累因素在各階段都是穩(wěn)定的,對男性的極端篩選假說被拒絕;在群體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本積累因素正在增加,數(shù)據(jù)拒絕了對女性的極端篩選假說。

男性對高等教育需求的期望函數(shù)是:

女性對高等教育需求的期望函數(shù)是:

該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來估測高等教育需求,這個模型的特點是基于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還是開始中學后教育的個體能力的分布。更具體地說,這一模型假定那些具有較高先天能力的人,其高等教育回報也較高。對擁有先天能力p*的邊際人而言,他們?nèi)ド洗髮W和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沒有差異,允許對高等教育需求作選擇性估計。由于先天能力高的人會去上大學,這就允許任何先天能力p大于p*的人都會去上大學。于是,1-p*變成了高等教育需求比例,而p*則為新藍領(lǐng)工人的供給比例。

在圖1中,IG(p),Ig(p)分別代表的是能力為p的個人進入大學或進入勞動力市場后的預(yù)期折現(xiàn)后終生收入。應(yīng)該指出的是,由于大學的學費成本和損失的機會成本等原因,在p*的左邊,Ig要比IG更大。其原因是,能力為p的個體在(0≤p≤p*)上大學為個人帶來人力資本存量的積累不足以抵消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除了對高等教育需求的預(yù)測之外,這一模型也包含了對極端篩選假說的檢驗。通過系統(tǒng)使用各種參數(shù)模型,測定人力資本積累時間趨勢的因子β可以構(gòu)建出來。在

數(shù)學意義上,這一檢驗測試的是=0),而對女性來說,則有顯著增加。該檢驗拒絕了“高等教育不能幫助人們積累其人力資本存量”的假設(shè)。更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對人力資本積累的影響會持續(xù)貫穿人們的一生。[9]的變化。隨著時

圖1 高等教育需求與個人高等教育選擇

三、“信號晉升作用”的驗證

按照M.Spence的觀點,教育不能直接通過增加人力資本積累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但具有較高能力的人獲得教育的成本卻較低,文憑可作為個人升職的能力信號。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教育不能直接增加生產(chǎn)率,從經(jīng)濟學上來講,社會的最佳教育水平應(yīng)該為0。但Spence又指出,事實上教育對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是具有積極意義的。Gibbons和Katz(1991)對信息不對稱的勞動力市場上的勞動者工作能力信號作過探索,Medoff (1980)和Abraham(1981)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受教育水平與晉升幾率之間存在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10][11]McCue(1996)的研究顯示,受教育水平與晉升可能性之間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在白人受教育者中尤為明顯。[12]Lluis(2005)的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勞動者受教育水平與晉升幾率有顯著正相關(guān)。[13]Gibbons和Waldman(2006)指出,受教育水平既會改變勞動者進入企業(yè)時的通用型人力資本(General-purpose humancapital)初始水平,也會影響日后人力資本積累的速度;受教育水平對工資和職位晉升有動態(tài)影響,例如受教育水平與勞動者起薪正相關(guān),與晉升期望正相關(guān),以及將職位和工作經(jīng)驗進行控制后與收入水平正相關(guān)。[14]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Jed Devaro和Michael Waldman(2006)運用一個大型金融服務(wù)企業(yè)的內(nèi)部勞動力市場20年的數(shù)據(jù),驗證了“教育作為勞動力市場信號的作用”,其結(jié)論是“教育在決定員工升職上具有統(tǒng)計學和經(jīng)濟學上的顯著意義”。[15]他們將教育看成是一個勞動力市場上非對稱學習模型,認為教育不但能夠在員工需要升職的時候給他們帶來利益,而且當員工到了職業(yè)生涯的末期,也能夠成為決定薪酬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通常只有具備更突出的能力且具有更好教育背景的老員工,才有機會晉升到公司高層。信號的回報不僅僅高于員工職業(yè)生涯開始時的工資,而且會高于員工晉升后所帶來的利益。換言之,教育本身就是作為單一人力資本增長的函數(shù)方程,從長期的升職角度來看,教育成就相比受教育年限更能夠增加晉升的機率,即使學歷本身并不能作為一個信號,由獲得學歷所帶來的結(jié)果將會幫助個人帶來更高的薪酬;如果員工選擇教育投入,即便僅僅是一個信號,也是實用的,其研究結(jié)果與“教育具有信號作用”理論是吻合的。他們的研究強烈地支持了兩種理論推測:第一,當員工的表現(xiàn)固定不變時,員工的晉升機會隨教育水平增加而增加。第二,除了高中畢業(yè)生特例外,有明顯的證據(jù)表明,晉升能使員工的工資增加??傊摾碚摲治龅囊粋€重要觀點是:在信息不對稱的勞動力市場上,教育作為信號的回報在工人工作很久后較高,教育水平會增加其晉升預(yù)期。令表示工人i在t時段里的“在職人力資本”(On-the-job Human Capital),則:是工人在職學習的能力,是工人在時段之前的勞動力市場經(jīng)驗。對剛?cè)肼毜娜藖碚f,;對于老工人來說,。同理,。假設(shè)擁有教育水平Si為的工人i所具有的在崗人力資本起始值為,此處,,是隨機的。

假設(shè)一個企業(yè)由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工作組成,分別用1和2來表示;如果工人i在時段t內(nèi)被指派去干工作j,那么工人則產(chǎn)生:

此式中,G(Si)代表的是因上學期間通用型人力資本積累的生產(chǎn)力,而k代表的是“企業(yè)專用型人力資本”(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的經(jīng)濟重要性。這里,對全部勞動力市場的參加者來說,dj和cj)是常數(shù)。G'>0,G''<0,kit=k。如果工人在前一個時期受雇于企業(yè),則k>0;否則,則等于0(這意味著在任何階段t,所有剛?cè)肼毜娜硕季哂衚it=0的特征)。

推論1:假定對于受教育程度S1和S2的工人有嚴格的升職正數(shù),,那么,;如果k足夠小,則。

推論2:假定對于受教育程度S1和S2的工人有嚴格的升職正數(shù),,則有,。

四、“潛在收入超越點”的觀測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Solomon W.Polachek(2003, 2007)先后研究了明瑟收入方程及其應(yīng)用,主要討論了人口之間的收入異質(zhì)性、理論基礎(chǔ):本—波拉斯模型、明瑟收入方程的推倒與應(yīng)用、明瑟收入方程估計的計量與人力資本模型擴展等問題,他認為明瑟收入方程中可能有一個獨特和有趣但卻很少有人探討的概念:“超越點”(Overtaking Point)[16][17]?!俺近c”是指一個人一生中某一刻“所觀測的收入”(Observed Earnings)恰好等于他在畢業(yè)時(尚未進行畢業(yè)后投資)的“潛在收入”(Potential Earnings)。圖2描繪了一個人生命周期的凹曲線,Y0YjYp反映出的是由潛在收入(曲線所描述的Ej)減去(凈)人力資本投資Cj而得到的觀測收入。在超越點,觀測收入等于畢業(yè)時的潛在收入,即:。

圖2 學校教育、工作經(jīng)歷與收入曲線

為了得到超越點,明瑟(1974)嚴格指定了觀測收入恰好等于一個人畢業(yè)時的潛在收入時的工作經(jīng)歷水平,即當?shù)狞c。設(shè)想當一個人畢業(yè)時,他會拿出潛在收入Ys的一部分投資于在職培訓。這種投入會將觀測收入降低到:。當一個人開始從投資Ct中積累收益時,觀測收入也隨即上升。根據(jù)明瑟方程即有:

超越點使我們能夠觀察到一個人在不同教育水平畢業(yè)時他所能賺取的收入是多少。基于這種概念解釋可以使得教育收益率的計算變得更加容易。比較每一個教育水平Si上的也簡單起來。收入差異率反映了教育的影響,并定義了收益率的概念(假設(shè)所有的教育成本都是機會成本)。實際上,明瑟“教育模型”在點上使用效果最佳[18]。

事實上,Brown(1980)很早就通過實證研究討論過“超越點”的修正問題[19]。他提出,根據(jù)明瑟人力資本收入方程轉(zhuǎn)換式:

這里,E是收入,S是上學,fi(j)是j年經(jīng)驗的個人i畢業(yè)后投資的凈效應(yīng),u是隨機擾動項。起初,fi(j)是負值,因為投資成本超過了前期(上學后)的投資。隨后這些投資積累fi(j)為零,然后變?yōu)檎龜?shù)?!俺近c”是j的平方值,此時,fi(j)=0。如果Ci(j)是第jth年經(jīng)歷的投資成本rp,是這些投資的平均回報率,那么,,則有:

是個人給定的方差。

上學與不同經(jīng)驗水平收入對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強度可以通過系數(shù)確定或殘差的方差來測定。Brown認為,考慮到上學后的交叉未觀測到的投入,顯然后者更可信;對前者的文獻依賴越大,則易會誤導。

五、結(jié) 語

通過以上對高等教育個人回報國際進展研究文獻的梳理可知,高等教育個人回報的“羊皮效應(yīng)”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極端篩選假設(shè)”被拒絕,教育的信號作用在員工的晉升上有表現(xiàn),在明瑟的收入方程中存在潛在收入“超越點”。這些研究結(jié)果,實際上也再次證明了明瑟收益模型的合理性。明瑟收益模型已成為實證經(jīng)濟學的基石,這一模型被用來估算學校教育帶來的回報及學校教育質(zhì)量對教育回報的影響,同時它也被用來測算工作經(jīng)歷對男女工資差異的影響,它是對發(fā)展中國家教育進行經(jīng)濟學研究的基礎(chǔ)。[20]近年來,在對經(jīng)濟增長進行研究時,明瑟模型被用于分析各國經(jīng)濟增長和國民受教育程度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預(yù)計,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nèi),基于明瑟收益模型對高等教育個人回報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仍將是世界教育經(jīng)濟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之一。

[1]米榮,秦滕.高等教育能帶來多少回報[J].世界博覽,2009, (7):22-29.

[2]Ana Ferrer and W.Craig Riddell.Sheepskin effects and the returnstoeducation[EB/OL].http://qed.econ.queensu.ca/pub/jdi/deut sch/educonf/Ferrer.pdf.2011-11-11/2013-12-12.

[9][18][20]劉志民.個人收益、政府投入與增值評估—高等教育經(jīng)濟國際研究進展 [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20-23; 49-50;30.

[3]JOHN K.DAGSVIK etal.Estimatingthereturnstoschooling[J]. Appl.Econ.,2011,(26):613-640.

[4]Claudio E.Montenegro&Harry Anthony Patrinos.Returns to schooling around the world[EB/OL].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 org/EXTNWDR2013/Resources.2013-11-20/2013-12-30.

[5]Blaug M.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an economist[M].NewYork:New York UniversityPress,1987.114-137.

[6]SonH.Humancapitalinvestmentwhensheepskineffectsmatter: evidence from income shocks in Indonesia[EB/OL].http://www. columbia.edu/~hs2549/jmp_nov.pdf.2013-11-16/2013-12-30.

[7]John.G.Riley.Testing the educational screening hypothesi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227-252.

[8]Huang-Lin TAO.Thedemand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a testof the extreme screening hypothesis[J].Education Economics.2006,(14): 75-88.

[10]Medoff J L,Abraham K G.Experience,performance,and earnings[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J].1980,(4):703-736.

[11]Medoff J L,Abraham K G.Are those paid more really more productive?[J].JournalofHuman Resources,1981,(2):186-216.

[12]McCue,K.Promotions and wage growth[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6,(2):175-209.

[13]Lluis S.The ro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learning in wage dynamics and intra firm mobility:evidence from Germany[J]. JournalofLaborEconomics,2005,(4):725-767.

[14]Gibbons R,Waldman M.Enriching a theory of wage and promotion dynamics inside firm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6, (1):1-49.

[15]Jed DeVaro and Michael Waldman.The signaling role of promotions:Further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EB/OL].http: //mpra.ub.uni-muenchen.de/1550/MPRAPaper.2007-01-03/2013-12-28.

[16]Solomon W.Polachek.Mincer'sovertakingpointand the life cycle earnings distribution [J].Review of Economics of the Household, 2003,(4):273-304.

[17]Polachek,Solomon W.,Earnings over the life cycle:Mincer’s earningsfunctionanditsapplication[sEB/OL].http://ssrn.com/abstract= 1048301.2012-01-10/2013-12-28.

[19]Brown,Charles.The“overtaking”point revised [J].The Review ofEconomicsand Statistics,1980,(2):309-313.

The Adv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Personal Returns to Higher Education

LIU Zhimin1,LIU Lu2,LI Xiner1

The rec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hows that"sheep skin effect"about personal returns to higher education is a universal and global phenomenon.However,there exis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regions.Higher educ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human capital stock and would last for human's rest life.Some tests deny the extreme screening hypothesis,which postulates that higher education classifies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innate abilities instead of leading to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stock.The sig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lso presents the promotion of staff.When the staffs have the same performance,the promotion chance directly relates to their educational level,so highly educated experience would bring the staff with higher payment.A unique,interesting,but rarely explored concept in Mincer's earnings function is the"overtaking point",which means the observed earnings at one moment in someone's life just equals to potential earnings at graduation.The overtaking point helps us to observe someone's income at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and makes easier to calculate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personal returns;sheep skin effect;extreme screening hypothesis

F08;G40-054

A

1003-4870(2014)01-0053-06

責任編輯 葉慶娜

2013-12-5

劉志民,男,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教育經(jīng)濟、科教戰(zhàn)略與規(guī)劃;劉路,男,新西蘭梅西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戰(zhàn)略管理;李馨兒,女,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教育經(jīng)濟。

猜你喜歡
晉升模型教育
一半模型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腐敗潛伏期官員何以得到晉升:基于干部任用權(quán)的分析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重要模型『一線三等角』
重尾非線性自回歸模型自加權(quán)M-估計的漸近分布
教育有道——關(guān)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北京街鄉(xiāng)公務(wù)員職級晉升通道打通了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與打包
德格县| 全椒县| 隆德县| 沭阳县| 叶城县| 安龙县| 建阳市| 南皮县| 陇西县| 江油市| 阿巴嘎旗| 乐都县| 乡宁县| 利辛县| 曲靖市| 文水县| 岳阳县| 壤塘县| 开江县| 万源市| 楚雄市| 景洪市| 北川| 汉沽区| 民丰县| 鹤山市| 吉林省| 凤山市| 中山市| 克山县| 舟曲县| 五河县| 宝坻区| 潍坊市| 天津市| 石台县| 乐山市| 沿河| 枞阳县| 胶州市|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