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梅
(滄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河北 滄州 061001)
甘油碳酸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學品,可用于生產(chǎn)多種聚合物,廣泛應用于紡織品、塑料、醫(yī)藥和化妝品行業(yè),甘油碳酸酯及其衍生物也能在鋰離子電池中被用作電解質(zhì)或溶劑[1-3]。甘油的來源非常廣泛,尤其在制備生物柴油的過程中,平均每生產(chǎn)10 t生物柴油就會副產(chǎn)1 t甘油。
目前利用甘油合成甘油碳酸酯的方法主要有:光氣法、尿素醇解法、酯交換法、甘油和CO2直接合成法等。前3種方法在經(jīng)濟性和生產(chǎn)工藝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而CO2和甘油直接合成甘油碳酸酯是一種經(jīng)濟環(huán)保的方法,該法所用的原料無毒無害便宜易得,反應的原子利用率高,CO2更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如果能找出合適的催化劑,提高甘油碳酸酯的收率并實現(xiàn)工業(yè)化,將產(chǎn)生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4]。
筆者以甘油和CO2為原料合成甘油碳酸酯,研究乙酸鹽催化劑對甘油與CO2合成GC反應的催化性能,篩選出活性較高的催化劑,并通過單因素實驗得到較適宜的反應條件。
甘油、無水乙醇,分析純,利安隆博華(天津)醫(yī)藥化學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分析純,天津四知氣體有限公司;乙酸鈷,分析純,天津福晨化學試劑廠;乙酸鋅、乙酸錳、乙酸鈣、乙酸鉛,分析純,天津市化學試劑三廠;乙酸鉀,分析純,北京化工廠;乙腈,分析純,天津科銳思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環(huán)己醇,分析純,北京化學試劑公司。
WDF-0.25高壓反應釜,山東威海市自控反應釜廠;3420氣相色譜儀,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TRACE-DSQ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美國熱電公司。
1.2.1催化劑的制備
實驗采用無水乙酸鹽類催化劑,使用前先將含有結(jié)晶水的乙酸鹽催化劑磨成粉末狀,干燥脫去結(jié)晶水,置于干燥器中保存?zhèn)溆谩?/p>
1.2.2催化劑的性能評價
甘油與CO2催化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在高壓反應釜中進行。將甘油、乙腈及乙酸鈷催化劑依次加入到高壓反應釜中,先用CO2置換釜內(nèi)空氣3次,然后通入CO2,待穩(wěn)定到預定值后,停止充氣。加熱進行反應,達到預定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后冰水浴冷卻至室溫,放空氣體,取出反應液,過濾稱量,最后采用氣相色譜進行定量分析。
1.2.3分析方法
采用氣相色譜儀進行定量分析,選用KB-1型毛細管柱,初始柱溫150 ℃,保持3 min,以15 ℃/min的升溫速率,程序升溫至250 ℃,保持10 min,毛細管柱前壓為0.1 MPa。FID檢測器,檢測器溫度為300 ℃,進樣器溫度為300 ℃,載氣為純氮。產(chǎn)物分析采用內(nèi)標法定量,內(nèi)標物為環(huán)己醇。
表1是不同催化劑對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催化性能。
表1 不同無水乙酸鹽的催化性能
注:n(乙腈)∶n(甘油)=4∶1,w(催化劑)=2.5%,p(CO2)=2.0 MPa,θ=180 ℃,t=6 h。
由表1可見:乙酸鈷為催化劑時甘油碳酸酯的收率和選擇性均較高,故選擇乙酸鈷作為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催化劑。
圖1是反應溫度對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由圖1可見:甘油轉(zhuǎn)化率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而甘油碳酸酯的收率和選擇性都是隨溫度的增高先升高后降低。其原因是隨著溫度升高,主反應及甘油自身脫水等副反應加劇,導致甘油的轉(zhuǎn)化率大幅度提高;而高于180 ℃后,反應產(chǎn)物進一步與體系中其他物質(zhì)反應,導致甘油碳酸酯的選擇性和收率下降。因此,適宜的反應溫度為180 ℃。
圖1 反應溫度對甘油碳酸酯合成反應的影響
反應條件:n(乙腈)∶n(甘油)=4∶1,w(催化劑)=2.5%,p(CO2)=2.0 MPa,t=6 h。
圖2是CO2初始壓力對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由圖2可見:適宜的初始壓力為2.0 MPa。在初始壓力為1.5~2.5 MPa范圍內(nèi),甘油碳酸酯的收率隨初始壓力的增加而升高,可能是CO2量的增加促進了主反應的進行。在初始壓力為2.5 MPa時甘油的轉(zhuǎn)化率達到最高,而此時甘油碳酸酯的選擇性及收率均為最低。繼續(xù)增大初始壓力使反應的壓力處于CO2超臨界壓力時,臨界特性有所降低[3],甘油碳酸酯的選擇性及收率有所回升。
圖2 反應初始壓力對甘油碳酸酯合成反應的影響
反應條件:n(乙腈)∶n(甘油)=4∶1,w(催化劑)=2.5%,θ=180 ℃,t=6 h。
圖3是催化劑用量對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
圖3 催化劑用量對甘油碳酸酯合成反應的影響
反應條件:n(乙腈)∶n(甘油)=4∶1,p(CO2)=2.0 MPa,θ=180 ℃,t=6 h。
由圖3可知:隨催化劑用量增大,甘油的轉(zhuǎn)化率升高,而甘油碳酸酯的選擇性和收率則是先升高再下降而后趨于平緩。當催化劑用量小于2.5%時,催化活性中心不足,增加催化劑用量相當于增加活性中心,甘油碳酸酯的收率和選擇性隨催化劑用量增加而增大,并且在催化劑用量為2.5%時達到最大值。繼續(xù)增加催化劑用量,甘油碳酸酯收率和選擇性均下降,可能是由于催化劑用量過大促進了甘油自身脫水反應以及產(chǎn)物進一步與體系中其他物質(zhì)反應等副反應的進行所致。因此確定適宜的催化劑用量為2.5%。
乙腈既是脫水劑,又起到溶劑的作用。圖4是溶劑用量對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由圖4可見:隨著溶劑用量的增加,甘油碳酸酯的收率先升高后下降最后趨于平穩(wěn)。甘油的轉(zhuǎn)化率先下降而后趨于平緩??赡苁且驗殡S著溶劑量加大,溶解到其中CO2的量有所增加,同時反應底物的濃度也有所下降。綜合考慮,確定溶劑乙腈與甘油較適宜的摩爾比為4∶1。
圖4 溶劑用量對甘油碳酸酯合成反應的影響
反應條件:w(催化劑)=2.5%,p(CO2)=2.0 MPa,θ=180 ℃,t=6 h。
反應時間對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影響見圖5。由圖5可見:隨反應時間增加甘油的轉(zhuǎn)化率逐漸上升,而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甘油碳酸酯的收率先增加而后趨于平穩(wěn)。其原因是:一方面隨反應時間增加,主反應達到了反應平衡;另一方面反應時間的延長促進了甘油自身脫水等反應的進行[4]。因此適宜的反應時間為6 h。
a.乙酸鈷對于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的催化效果較好,適宜的反應條件為:溫度180 ℃,CO2初始壓力2.0 MPa,反應時間6 h,催化劑用量2.5%,溶劑與甘油的摩爾比4∶1。在此條件下,甘油的轉(zhuǎn)化率為36.7%,甘油碳酸酯的收率為4.6%,選擇性為12.5%。
b.由于甘油與CO2合成甘油碳酸酯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水影響了產(chǎn)物的收率和選擇性,可以考慮選擇更合適的溶劑(如離子液體等)或向反應體系中加入其他脫水劑來提高反應產(chǎn)物的收率和選擇性。
c.該反應是一個酸堿催化反應,可以考慮開發(fā)酸性或堿性離子液體作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圖5 反應時間對甘油碳酸酯合成反應的影響
反應條件:n(乙腈)∶n(甘油)=4∶1,w(催化劑)=2.5%,p(CO2)=2.0 MPa,θ=180 ℃。
參 考 文 獻
[1] 陳鴻,趙新強,王延吉.碳酸鉀催化劑上二氧化碳與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J].石油化工,2005,34(11):1037-1040.
[2] 康麗娟,趙新強,安華良,等.CaO-PbO催化酯交換合成甘油碳酸酯[J].石油化工,2011,40:140-145.
[3] 董冬吟,楊蘋,胡文浩.二氧化碳參與的有機化學反應[J].化學進展,2009,21(6):1217-1228.
[4] 黃世勇,王富麗,魏偉,等.堿催化二氧化碳和丙三醇合成丙三醇碳酸酯的研究[J].現(xiàn)代化工,2008,28(1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