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林
(江蘇省盱眙中學,江蘇 盱眙 211700)
2014年10月31日,筆者受邀參加無錫市第一中學舉行的以“研課堂的現(xiàn)場與細節(jié),求教育的學術與本真”為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暨校園開放日活動?;顒舆^程中,大家聽了冀強老師的《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一課,冀老師的授課大量運用新史料、新觀點,盡顯南京大學歷史研究生的專業(yè)功底和一中教師的大家風范。
冀老師從“傳統(tǒng)文化邊緣的革新者、西方民主制度的觀察者、資本主義社會的親歷者”三方面,呈現(xiàn)出一個立體的孫中山形象,巧妙而不露痕跡地講述了三民主義產生的背景。通過講述孫中山個人革命經歷與20世紀初盲目排外帶來的嚴重后果,讓學生體會民族主義未明確提出反帝的原因;又通過比較光復會和同盟會綱領的差異,以及民生主義的主張與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土地政策的不同,讓學生體會革命前途選擇和社會發(fā)展思路的差異;最后引用了蔣廷黻、徐中約等名家史料,評述三民主義。雖然只學習了三民主義,未提及新三民主義,但是整個課堂內容豐富飽滿,學生探究熱烈、互動自然。冀老師在課堂上駕輕就熟,語言精練流暢,給人印象深刻、意猶未盡。筆者歸來后,對這一節(jié)課沉思回味良久,覺得這一節(jié)課中的一些細節(jié)之處還可以商榷,這些問題在現(xiàn)實教學中也值得思考??梢陨倘兜膯栴}有以下三個方面:
冀老師在敘述“西方民主制度的觀察者”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提到孫中山在倫敦對西方民主制度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學習,意圖告訴學生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提出,受到西方民主制度的影響。過程中冀老師無意提及孫中山倫敦蒙難即被清政府誘捕又被釋放一事,冀老師認為孫中山最后被釋放,是因為老師的救援和英國政府的干預實現(xiàn)的,最后和學生們一起得出弱國無外交的結論。這一說法很多老師都認為很正常,筆者卻認為這一理由過于牽強。孫中山是因為在國內發(fā)動過革命暴動而被清政府通緝被迫流亡海外的。據(jù)孫中山《倫敦蒙難記》親敘,他是主動前往清政府駐英國大使館的,而他之所以敢這么做,主要是因為“此為英國,非中國,公等將何以處吾?按諸國際交犯之例,公等必先將予被逮事聞于英政府,予意英政府未必肯遽從所請也”。孫中山非常清楚國際法規(guī)則,也非常善于利用這些規(guī)則為革命做掩護。所以,清政府被迫釋放孫中山主要是因為清政府這一行為違背了國際公法,在英國國土上毫無疑問會招致嚴重的外交后果。
中國近代史是以列強侵略開始的,隨著主權和利益的不斷喪失,對此,學生們的情感越來越激烈,一些不經意的事件都會讓學生義憤填膺。這些強烈的情感態(tài)度需要教師的細心引導,21世紀的中國公民不能重蹈義和團覆轍。因此,在這一事件上,與其說弱國無外交,倒不如引導學生認識到國際交往要遵循國際法則,認識到法律法治精神的重要性,切不可盲目助長民族主義情緒。
冀老師在討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為什么沒有明確反帝時,提到孫中山曾經準備犧牲中國部分領土利益換取列強支持其革命事業(yè)。此時刻意讓學生討論能否因為這一行為就否定孫中山是一個愛國者?學生們的討論非常熱烈,最后總結時都說孫中山仍然是一個愛國者,其犧牲國家利益也是因為力量薄弱,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沒有一個學生對此提出批評,冀老師也未點評,筆者認為這是不妥的,也是危險的。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通過補充大量的史料、史實,可以很好地完成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任務,那么我們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何體現(xiàn)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就是凝聚在課堂里的靈魂,趙亞夫先生說得好,“一節(jié)歷史課如果失去了靈魂,內容再生動、豐富都是擺設”。孫中山作為民主革命先行者和“中華民國”國父,受到海內外的一致尊重,但是人無完人,孫中山先生革命生涯中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反思。如果我們?yōu)樽鹫咧M,不敢批評,那么,我們的科學辯證的歷史觀從何培養(yǎng)呢?如果我們敢去抨擊義和團運動盲目排外招致列強惡意報復,那么也要敢批評孫中山犧牲國家利益的革命策略。可以想象,如果為了達到一個善意的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這會讓多少披著愛國外衣行賣國之行徑合理化、合法化呢?汪精衛(wèi)也不是將其漢奸行徑解釋為曲線救國嗎?
魯迅在《紀念創(chuàng)立共和政體的總統(tǒng)先生——孫文》一文中有此論述:“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竟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去罷,蒼蠅們!雖然生著翅子,還能營營,總不會超過戰(zhàn)士的。你們這些蟲豸們!”魯迅先生也承認戰(zhàn)士們的缺點,然而,這些缺點終于難掩戰(zhàn)士的光輝。隨著大量史料和研究成果的不斷面世,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真相也越來越清晰,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去科學地評價認識他們。
冀老師在論述三民主義的民權時,對比光復會的綱領,提出同盟會主張建立共和國,而光復會主張君主立憲,不主張立刻共和。然后引用如下兩則材料,請學生討論要不要馬上建立民主共和國:
材料一:“數(shù)百年卵翼于專制政體之人民,既乏自治之習慣,又不識團體之公益,如驟以民主共和,必然險象環(huán)生,民無寧歲。”——梁啟超
材料二:《民報》引天賦人權學說,說明人民具有共和國民資格,國民的能力,終遠勝于政府的能力;自由平等精神為人類所共具,中國人亦不例外;一旦革命實現(xiàn),在民主政府下,國民實行民主政治的能力自能養(yǎng)成。——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
因為主題是討論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即建立民主共和國,所以,冀老師以為大部分同學會選擇立刻建立民主共和國而不是實行君主立憲制度。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五位同學中只有一位主張共和制,大家都提出有意思的意見。此時冀老師卻提醒學生政體選擇應該從國情出發(fā),強調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專制,中國更應該推翻帝制實行共和。但是冀老師又舉例英國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建立君主立憲制而后不斷完善,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而法國消滅君主制卻經歷一個世紀的動蕩。冀老師似乎也反對立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前后邏輯有些矛盾。
其實這個討論是本節(jié)課精彩的環(huán)節(jié),充分展示了學生們的非凡見解。梁啟超的觀點更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民主共和之花在辛亥革命之后僅僅曇花一現(xiàn),中國很快又落到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中,引起無數(shù)思想家深思(新文化運動也由此而生)。設此討論不需要生硬地灌輸教師的觀點。當然,可以告訴學生當時大部分有識之士也是持立憲觀點,但是新政時清政府設置皇族內閣等愚蠢行為徹底斷送其生存希望,促成革命爆發(fā)。中學歷史課堂中的討論一定要具有開放性,不可為討論而討論,或者帶有明顯傾向性答案去討論,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做好為學生引導、糾錯工作,培養(yǎng)學生批判、發(fā)散性思維,不可越俎代庖,讓學生討論卻又將觀點強加于學生。
素質教育追求能力提升,反對知識灌輸,這一思想已經得到廣大一線老師的贊同,并且身體力行。但是素質教育還包括一個基礎的國民素質教育,培養(yǎng)21世紀合格的共和國公民,提升公民素養(yǎng),一線老師應該當仁不讓地承擔起這一功在千秋的責任。本節(jié)課可以挖掘的資源還有很多。以上僅僅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與冀老師商榷。
[1]孫中山.倫敦蒙難記.中國社科出版社大眾分社,2011-06-01.
[2]趙亞夫.歷史教學芻議三:怎樣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3]梁啟超.開明專制論.《新民叢報》,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