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娣
探究式閱讀模式應用探討
陳文娣
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高,應該落實在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特別是閱讀教學,它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予以高度重視。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運用問題引導探究法、自主質疑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對話提升探究法等來實施教學,下面,我們就這幾種模式來進行探討。
問題引導式探究法就是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的具體內容,依據(jù)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問題,組織教學,使學生對問題有一個初淺的認識;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中的重點段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語文老師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關注教材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他們的提問能力。如蘇教版課標教材五年級下冊《二泉映月》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民間音樂家阿炳歷經坎坷的一生以及《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成曲的過程,讓人們對《二泉映月》這首名曲有了更多的了解,表現(xiàn)了阿炳對生活不放棄、熱愛音樂、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同自己的命運相抗爭的精神。在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閱讀。提前給學生布置好問題,比如:通過預習,你們對《二泉映月》這篇課文有了哪些了解?你從文中的哪些內容可以體會到阿炳生活的坎坷?除了體會到他生活坎坷之外,你還讀懂了什么?學生通過閱讀,經歷從讀中悟、從悟中讀的過程,不但能幫助學生了解阿炳生活的坎坷,而且能讓他們學習阿炳不向命運屈服、勇于抗爭的精神,領會曲子的意境。同時,使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困難、挫折。隨著閱讀的深入,學生理解得也會越來越透徹。讀讀、悟悟、讀讀、背背,在品讀中理解,在理解中提高,在提高中積累語言。用簡單的方法教好學生,使他們領悟到多讀、多思、多交流,是最好的閱讀方法。
自主質疑式探究法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生一些提問的方法,如緊扣文章的重點詞、句、段提問,緊扣標點提問,從文章的結構或作者的表達方式上提問……可以不懂就問,可以自問自答,可以質疑討論……同時,教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判斷,明白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哪些問題太淺顯,缺少探究價值。如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月光啟蒙》這一課,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快速略讀全文,整體感悟,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自己揣摩、體會或者鼓勵學生向老師發(fā)問,幫助學生理解“芳香”、“啟蒙”、“混沌”、“蓮花落”等重點詞語的意思。還可以引導學生帶著對母親的感激與懷念之情再次讀課文,播放有關母親的歌曲,讓學生輕聲吟唱,感悟對母親的感激之情,讓情感得到升華,讓學生懂得感恩。引導學生提問,比如教學生針對文章主旨、針對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晦澀難懂的詞語、修辭手法提問等。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使學生領會“月光啟蒙”的真正內涵,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閱讀教學是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完成對文本的解讀、語感的培養(yǎng)、語文與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自主性探究式的語文閱讀教學,注重通過以下幾個對話環(huán)節(jié),使探究性學習得到提升與發(fā)展:教師與文本的先期對話,學生與文本的主動對話,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對話,學生自我的自由對話。而這一切,最終都將在課堂師生的有效對話中得以實現(xiàn)。因此,教師的主要工作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碰撞與對話的安全的精神環(huán)境,通過教師的有效理答,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喚起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欲望,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對話中形成探究能力的提升。如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九課《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是一篇以“母愛”為主題的課文,如果教師沒有一個提前領會的過程,可能無法感受母愛的偉大,這樣也就無法向學生傳達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先自己深刻領會文章的主旨,在進行課堂教學前,還必須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文,讓學生了解文章大意。這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會倍感輕松,學生和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自由討論時間也能夠交流學習心得,討論學習完這篇課文的心情、感受,使學生在情意濃濃、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去了解母愛、贊美母愛、回報母愛,積累語言詞匯,學會運用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陳文娣,教師,現(xiàn)居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