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林珣
【摘 要】非語言交際是人類運用非語言手段相互溝通和交流思想的活動,是人類交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國內外研究者對“非語言交際與外語教學”、“跨文化非語言交際”、“教師非語言交際”等進行了相關研究。但對英語教師課堂非語言交際研究不多,尤其是對初中英語教師課堂非語言交際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江西省瑞金市初中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課堂非語言交際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非語言交際 語言交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76
一、非語言交際的概念
非語言交際有兩種理解:狹義的理解和廣義理解。通過使用不屬于語言范疇的表達方式完成意思和感情的表達的過程就是廣義的理解,非語言的表達包括除語言文字以外的其他傳遞信息的方式,比如肢體語言、空間利用、語音聲調、面部表情、行為舉止、服飾或者其他裝飾等。相對于廣義的非語言交際,狹義的非語言交際總括于最廣義的“語言”之下,為了使得思想交流的準確性,人們需要選擇可以確切傳達意思的語言和非語言行為,人們常說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就是指在語言和非語言行為同時進行的時候,非語言行為傳達出的思想感情,很多時候這部分的含意才是說話者的真正思想目的。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非語言交際是師生互通信息的重要表示方式,傳遞了師生之間的絕大部分信息,這種交際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信息載體。非語言交際的具體有以下幾種:(1)肢體語言:包括基本的行為姿態(tài),基本的禮節(jié)動作,比如:握手、擁抱和親吻等,這些在英語國家里表現(xiàn)的最為明顯,這些肢體語言可以體現(xiàn)人們的文化修養(yǎng),傳達出社會的文明程度。(2)副語言:包括幽默、音樂、話劇等非語言聲音。(3)客體語:比如一個人的服飾可以體現(xiàn)他的職業(yè)特征,使用的車輛可以彰顯他的經濟實力,皮膚的修飾和化妝可以顯示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香水的使用可以顯示一個人的性格。(4)環(huán)境語言:包括空間信息、時間信息、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這些都可以傳達出一個人的生活理念和行為態(tài)度。
二、非語言交際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
非語言交際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占據(jù)著極大的作用,積極配合和補充有聲教學。首先,非語言交際傳遞了大量的信息,在一個交往過程中,一半以上的信息是通過非語言的方式表達的。其次非語言交際對學生的期待心理有著很大的暗示和鼓舞作用,這些比語言的表達更為深刻,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再者,非語言交際的適時適當?shù)氖褂?,可以達到動靜結合的完美效果,拓寬作品的審美途徑。英語是以交際為教學目的的學科,非語言的表達在交際中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樣,運用頻率也是非常高,對于英語的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教學藝術性的重要體現(xiàn)。
三、非語言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技巧
非語言交際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益,教師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好非語言交際的應用。
(1)利用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身體姿勢就是站立。教師精神抖擻的筆直的站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在無形中有了威儀和無聲的指令,學生也會隨之迅速的調整狀態(tài)。除此之外,課堂中教師也要適當?shù)淖邉?,走到學生中去可以進行師生間、生生間的有效交流,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必要時也可以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走到學生中間,參與學生的討論,這樣深入的交流,比只在講臺上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師生間的感情。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有象征意義的肢體語言表示自己的情緒,具體做法就是用自己的短暫動作表示自己對學生行為的評價,學生通過這些可以知道老師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行為的肯定和欣賞,知道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喜愛。這樣的精神和感情交流,會給學生很大的鼓舞和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手勢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手勢行為的積極作用非常明顯。教師在使用手勢語時,要目的明確,克服隨意性。手勢語的運用要簡潔、明快、大方、適度,不要繁雜、生硬、造作。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學生的詞匯量相對有限,聽力理解較弱,老師講解時如果借助一定的手勢,就完全能夠克服兩種語言之間的障礙。手勢是無聲的語言。提問學生時,用手勢給學生的回答予以暗示、提醒和點撥,對啟發(fā)學生回答似懂非懂的問題特別有效。給學生以暗中點撥,讓學生不覺難堪、掃面子,可以減輕學生的壓抑感,提高學習積極性。在需要突出某個語言重點時,教師一個手勢留給學生的記憶也許比多次重復的語言影響更遠更深。
四、總結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非語言交際與語言交際各司其職,又互為補充。兩者無論是在平常的交際中,還是在課堂的教學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非語言交際行為與我們所學所用的英語和漢語一樣,既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作為教師應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積累和規(guī)范自己的非語言交際行為,在語言教學時,盡量使自己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與“native speaker”相一致,借助于非語言交際行為,師生雙方更充分地表達、更透徹地領悟各自的意圖、目的、觀點、態(tài)度和愛憎,使學生在了解有聲語言的前提下,逐步熟悉英語國家的人的無聲語言,真正實現(xiàn)跨文化的交際的目標。同時教學也是一種雙邊活動,在人格、情感等方面上師生雙方都是平等的。因此,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正確運用非語言交際行為為教學服務,也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非語言交際行為,通過細致的“望聞問切”,了解學生情緒、心理、學習動態(tài),隨時根據(jù)教學的變化,對教學的方式、節(jié)奏、容量和標高等進行微調,使我們的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武其芳.教師,你該有怎樣的眼睛[J].網(wǎng)絡科技時代.2007(07).
[2]王長江,李新鄉(xiāng).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時空結構的教育學意義[J].林區(qū)教學.2007(02).
[3]馮生瑜.英語語調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探討[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02).
[4]吳颯.英語副語言初探[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3(02).
[5]薛常明.非語言交際概述[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