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會
一個班42個小學生,卻有50個班干部,除了大家熟悉的班長、組長、課代表,還有關長、門長、領讀員……武漢市洪山區(qū)楚才小學五(3)班班主任老師程菊娥笑稱人人都是班干部。除了楚才小學外,武珞路小學、珞獅路小學等學校,2013年也出現(xiàn)“全民班干部”的情況,“柜子小護士”“領讀小百靈”“電機小子”……各種班干部的“官銜”千奇百怪。“這些班干部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干部,叫管理員更合適,是一種責任崗位,是為同學和班級服務的。”楚才小學校長李楚雄解釋說。(2013年10月14日《京華時報》)
應當說,“人人都是班干部”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一種嘗試,因為班干部的增多,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為每個學生打造一個展示舞臺,讓每個學生找到了一個展示自身價值的機會,更有利于學生感悟崗位責任,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同時,還可以營造一種“人人平等”氛圍,每個學生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務者,同時還是“被管理者”,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分量”和“責任”,感受到服務帶來的成功感和愉悅感,更重要的是成功地轉換了角色,“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做”,避免了消極情緒的滋長。所有這些,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價值觀形成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人人都是班干部”在官本位思想還很嚴重的現(xiàn)實社會里,負面影響不可忽視。且不說將瑣碎的班務拆分到如此地步,完全分割了工作的自然性、流暢性,權屬劃分如此刻板,也會造成“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習慣思維,況且每個職位背后隱藏的權力邏輯,有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權力意識”。要知道,每個工作都有一個“官名”,名曰“服務員”,實質仍是班干部的無限延伸。這種“官”念如果不加正確引導,極易造成學生對官銜的攀比,讓孩子從小就誤入“當官管人威風”、“當官有好處”的歧途,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等級意識”,加重官本位思想的泛濫。
基于此,對“人人都是班干部”現(xiàn)象,我們必須辯證看待。一方面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自身素質方面的特點,通過人人有職務,實現(xiàn)人人有事做,通過人人都做班干部,使學生在關愛他人、服務集體的過程中,思想品質得到升華,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協(xié)調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不妨把“委員、隊長”等頭銜去掉,統(tǒng)統(tǒng)變成班級、同學的服務者,這樣也避免了滿足孩子們小官癮而設置多重職位的嫌疑。同時,還要從制度層面消除競爭班干部過程中的“暗箱操作”,對學生不論好壞一視同仁,使班干部崗位作為有限的“學生干部鍛煉平臺”,對每一個人都保持平等開放,做到權力“人人有份”,責任“人人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