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品讀】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文章。單元學習導(dǎo)語中說:“學習本單元,要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熟悉科學文藝作品特點的同時,樹立環(huán)保意識?!惫们也徽撨@個單元是否都是“科學文藝作品”,也不論是否都反映了“環(huán)?!眴栴},有一個事實倒是確鑿存在的:在一般的教學中甚至一些大型的賽課活動中,這篇課文往往被處理為典型的說明文來教學。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失誤。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節(jié)選的文章,節(jié)選自《善待家園——中國地質(zhì)災(zāi)害憂思錄》(《2001年度中國最佳報告文學》,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很明顯,文體是報告文學。
不同文體的課文,教學處理是不同的,必須依體而教。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策略的選擇,都離不開文體的要求。
這篇報告文學的大體思路和內(nèi)容是:開頭呈現(xiàn)今日羅布泊的戈壁景象,接著上溯歷史上的羅布泊仙湖的美麗景象,然后重點介紹了羅布泊消亡的原因,主要是塔里木河改道和“四盲”造成的,又具體展現(xiàn)了現(xiàn)在羅布泊令人痛心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廣之說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頹勢,篇末發(fā)出拯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強烈呼吁。文章雖客觀地介紹了羅布泊由仙湖而成為荒漠的過程,但字里行間充滿了痛惜之情,讀來讓人震驚,令人沉痛。修辭的運用,形象的描繪,情感的抒發(fā),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是本文與普通的說明文不同的地方,也是其作為報告文學的顯著特點。既講究真實,用事實說話,又注重形象性、抒情性,這是報告文學的特點,也應(yīng)該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教學設(shè)計】
報告文學,對八年級的學生而言,是一種新的文體。借助此文讓學生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點和要求,掌握閱讀報告文學的一般方法,應(yīng)是此文的主要教學目標。
在了解羅布泊消逝原因的基礎(chǔ)上,重點從報告文學的角度來體會形象性、情感性。教學中,要通過品析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段落來理解和培育面對中國地質(zhì)災(zāi)害的“憂思”。以“‘泊’字左邊是三點水”一唱三嘆,穿插三個美段的品析,來構(gòu)成課堂教學的三個段落,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而本質(zhì)地逐層深入,走進文本,引導(dǎo)學生從悲劇的旁觀者而走向能肩負責任的未來美景的建設(shè)者。以語文為媒介的情感教育、責任教育當在這一課中比較凸顯。
教學創(chuàng)意:一唱三嘆,逐層深化
教學目標:1.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特點;2.了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3.品析關(guān)鍵語句,把握作者的憂思,培養(yǎng)責任意識。
教學方法:品讀
教學過程:
鋪墊活動:
1.解題。齊讀學習導(dǎo)語,圈出最能解釋這段話的關(guān)鍵詞并交流。
2.文體介紹。報告文學,兼有文學和新聞兩種特點。新聞要求真實性,如文章涉及的調(diào)查研究、實地考察、查閱資料等工作,敘述事實、列舉數(shù)據(jù)等都真實可靠;文學則要求藝術(shù)加工,講究形象性、抒情性,如對胡楊、荒漠的生動描寫,看到荒漠時的情感抒發(fā)等。
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報告”和“文學”的角度來學習這篇課文。
觀仙湖
1.快速閱讀介紹羅布泊“仙湖”時期的段落(4-8)。
2.組編:勾畫出相關(guān)的描寫語句,組編成一段話,展現(xiàn)“仙湖”美景。
學生找,交流。(屏顯)
“是牛馬成群、綠林環(huán)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綿延不絕的綠色長廊”
“豐富的水系滋潤著萬頃綠地”
“遍地的綠色和金黃的麥浪”
“羅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3.體會:找出最能表現(xiàn)作者對“仙湖”贊嘆的一句話。
(屏顯)“‘泊’字左邊是三點水??!”
朗讀并體會作者說這句話時的情感。(自豪、贊嘆)
小結(jié):這一部分,主要用敘描結(jié)合的手法來呈現(xiàn)了羅布泊“仙湖”時期的美好景象。
嘆消逝
1.快速閱讀介紹羅布泊消亡的段落(9-20)。
2.提煉:概括羅布泊消亡的原因。
(1)20世紀20年代塔里木河人為改道,導(dǎo)致下游干旱缺水;
(2)近30多年來,濫用塔里木河資源,“四盲”使羅布泊干涸,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徹底破壞。
3.結(jié)合具體語句說說文章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報告”的特點(真實性)。
如:大量真實的、確切的數(shù)據(jù);書籍的引用;作者的行程。
塔里木河全長1321公里,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內(nèi)陸湖。據(jù)《西域水道記》記載……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匯入羅布泊,……三個村莊的310戶村民逃離家園……
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楊林780萬畝,現(xiàn)在已減少到420萬畝。
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橋上。
我們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
再向前,我們到了羅布泊的邊緣。
4.重點欣賞第20節(jié)。
號稱千年不死的胡楊林啊,在忍受了二十余年的干渴后終于變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將以上的語段排成詩行。深情朗讀。)
此段中揪心的比喻,逼真的擬人,生動的描繪,恰當?shù)穆?lián)想,沉痛的情感,令讀者讀起來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更多的是沉重的痛惜。
(屏顯)胡楊的殘軀圖片
5.體會:找出能夠概括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一句話。
“羅布泊消失了?!?/p>
(屏顯)“‘泊’字左邊是三點水?”
朗讀上面兩句話并體會作者說話時的情感。(悲痛、沉重、無奈)
小結(jié):這一部分以大量的數(shù)據(jù)、確鑿的事實來說明羅布泊消逝的過程。
解憂思
1.品析:
(1)品讀第22節(jié)
站在羅布泊邊緣,會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膚筋骨。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
(將以上的語段排成詩行。男女生分段深情朗讀。)
把羅布泊擬人化,一望無際的荒漠是裸露的胸膛,溝溝壑壑是一道道肋骨,讓人仿佛看到了一個毫無生機與活力的死者。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2)默讀第23節(jié)至結(jié)束。圈出最觸動自己的語句、詞或者標點,做簡要評點并交流。
以下重點關(guān)注:
羅布泊還能重現(xiàn)往日的生機嗎?我問自己。
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
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
悲劇并沒有止住。同樣的悲劇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勢……
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2.結(jié)合具體語句說說文章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文學”的特點(具有形象性、抒情性)。
①形象性
具體表現(xiàn)在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的聯(lián)想與想象。
對比:
塔里木河下游河水豐盈,碧波蕩漾,岸邊胡楊叢生,林木茁壯。
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與兩邊的沙地成了一個顏色。由于缺水,長達數(shù)百公里的綠色長城在干渴中崩塌。
第24節(jié)中,“黃色沙地”與“胡楊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的對比。
比喻:
羅布泊像個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
“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
擬人:第20、22節(jié)。
聯(lián)想、想象:
當年張騫肩負偉大歷史使命西出陽關(guān)……
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
②抒情性
間接抒情:第20、22節(jié)
直抒胸臆:
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悲傷、沉痛)
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娏业淖l責)
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譴責、憤怒)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鼻械暮粲酰?/p>
朗讀以上語句,讀出作者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
3.體會:找出最能表現(xiàn)作者對羅布泊消逝根本原因認識的一句話。
“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
(屏顯)“‘泊’字左邊是三點水??!”
朗讀上面兩句話并體會作者說話時的情感。(譴責、憤怒、悲痛。)
小結(jié):這一部分在生動描寫的基礎(chǔ)上,通過抒情來表現(xiàn)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總結(jié)全文,深情誦讀(屏顯):
美麗的仙湖。 “泊”字左邊是三點水??!
羅布泊消失了。 “泊”字左邊是三點水?
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 “泊”字左邊是三點水?。?/p>
課堂小結(jié):
1.積累知識: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的真實性;文學的形象性、抒情性;綜合運用豐富的表達方式。
2.掌握方法:組編、提煉。
3.訓練能力:品析、感悟。在品析中理解作者的情感,培育自己的責任意識。
課外作業(yè):
閱讀優(yōu)秀報告文學作品,進一步感受“報告文學”的特點。
板書設(shè)計:
(作者單位:南京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