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悠久吏制史中,后人傳誦著無數(shù)的監(jiān)督者清正廉潔、秉公執(zhí)法的刺史[1],三國及西晉初期的胡質、胡威父子倆皆以清廉著稱于世,就是突出的典范。據(jù)《三國志·魏書二十七》[2]和《晉書·列傳第六十》[3]記載:魏文帝時代的胡質曾任東莞太守、荊州刺史等職,對上從不逢迎拍馬,對下既關愛又嚴格要求,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得到贊譽與重用;堅持儉樸生活信念,不貪身外之財,死后家無余財;表率后人,嚴厲教子不溺愛;不依附權貴,謹慎交友。胡威從小受父親胡質的影響,有志繼承和發(fā)揚其父的清廉美德,在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時,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今,同樣肩負監(jiān)督職責的檢察官要不負人民重托,履行好職責,除了職權制度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外,必須加強廉潔自律的自我修養(yǎng),不妨從胡質父子對官職、親人、錢財、交友等問題處理中,學學并提升清正廉潔自律品格。
一、正直為官,不要鉆營官職名利
史書記載:胡質在曹操當政早期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縣令,但他勤勉務實,秉公執(zhí)法,查辦疑案不搞刑訊逼供,而是“察其情色,更詳其事,檢驗具服”,以其職責使命察秋毫,洗冤屈,獲“青天”之譽。后升為丞相東曹議令史、揚州治中、丞相屬、吏部郎、荊州刺史等職,所在任內顧大局、體民生,治理有方,形成了“廣農積谷,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和“海邊無事”的安定,死后還被“追進封陽陵亭侯,邑百戶,謚曰貞侯”。評價胡質不僅“精良綜事”能力強,依法辦事,秉公斷案,還能夠正確對待職位權力,不逢迎拍馬、賄賂上司、攀附權貴,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獲得贊譽和升遷。
正如“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言,檢察官也和其他公職人員一樣,有著期待得到認可與晉升的愿望。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問題的關鍵是:靠什么獲得認可與提升?這實際上包含著一個人的為官動機、目的問題。一個動機不正的官員,是不可能放棄利益追求的,也就不可能做到清正廉潔。對于以守護公平正義為要旨的檢察官,既然選擇從事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的檢察官職業(yè),首先必須有正確的“檢德”心理,那就是:正直為檢不在職務高低,秉公執(zhí)法不看對象利益?,F(xiàn)實中,不少檢察人員對為什么從檢的認識并不很清醒,職業(yè)操守就不可能堅定??匆娡峦瑢W甚至部下職位提升快,心理不平靜、不平衡,不反省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政績,反而計較名利得失,鉆營職位提升,以不正當方式親近、吹捧乃至賄賂領導、攏絡人心拉選票,或者盡干推過攬功,作秀浮夸,拉幫結派,詆毀他人之事。此等整日無心職責,盡事跑官要官者,在某些污濁環(huán)境里,可能能蒙蔽一些人,或者為“同類”與互惠,達到骯臟目的。但不為人后齒、不被民前敬,不應該為正直檢察官所效仿。一個檢察官特別是檢察長,如果總想著官職權力,鉆營升遷,那無疑是永不閑暇的“貪官者”,又何有時、有能履職擔當?還隱憂著濫用職權的可能,污染官場晉升品質,形成惡性循環(huán)。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qū)檢察院原檢察長汪成“認為緊跟區(qū)委書記可以為自己今后的飛黃騰達鋪平道路”,把“官帽子”看得比人權更重要,視書記說的比法律規(guī)定還硬朗,把職責使命當作升官晉級的籌碼,不惜濫用職權,充當報復陷害舉報人的權力奴婢,換取飛黃騰達的希望。[4]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教訓是深刻的。
現(xiàn)代社會比胡質們所處的時代復雜得多,但檢察官的責任和人民的期盼并無多少差別。要求檢察官具有高尚的秉公執(zhí)法品格,不為私心、私利失衡的意志是永遠的。要為官,就不要想發(fā)財;要從檢,就不要盼升官。因為百姓心中有桿秤,官職鉆營、期望越大,往往失望越重越沉。只要在官清風正的環(huán)境下,勤奮工作就是“金”,德才兼?zhèn)渚涂尚?。這應當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和努力的方向。各級檢察官特別是檢察長,必須養(yǎng)成正確的從檢履職品質,應該切實有效地加強品德修煉,做到“五要八不”,即“五要”:要以廉潔從檢為本份、要視責任擔當為品德、要求養(yǎng)性補遺長能力、要把秉公執(zhí)法當時尚、要依清正廉潔升職位;“八不”:不趨權附貴失品性、不為職位名譽亂心境、不因私利損大節(jié)、不以官階認成就、不看“聽話”判親疏、不信作秀嘴巴功、不讓巴結賄賂達目的、不使無德獲升遷。我深信,只要檢察官都邁開正直為官、清廉從檢、秉公執(zhí)法之步,各級檢察長都真正從我做起,就能形成優(yōu)良的廉潔從檢文化,實現(xiàn)秉公執(zhí)法、守護公平公正的法制秩序,推進法治中國夢的來臨。
二、儉樸人生,不可動搖理想信念
信念乃人生的支柱。胡質是古代官吏中的信念堅定者,尤其在保持儉樸人生的信念方面,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欲望沖擊。史書記載:他從不看重錢財,不置家產,一生清廉儉樸,且知足、不攀比,就是得到獎賞,也都分發(fā)給部下,從不獨占往拿到家里。其子胡威,只身一人騎著自家的小毛驢,行幾百里來探望他,返回時僅拿出一匹絹給子“為道路糧”,毫無愧疚之意。死后家中沒有剩余的資財,惟有賞賜的衣物、書籍。[5]其子胡威受父親影響,小時候過著平民生活毫無怨言,完全沒有如今“官二代”作派,長大后也是清廉儉樸為官。[6]可以說,胡質父子清廉儉樸人生信念,及其堅守意志是難能可貴的典范。
人活著,總有自己一定的認識和觀念。當這種認識觀念與工作責任和要求等元素相聯(lián)時,就形成特定的理想信念,支撐著人們行為努力的方向。但現(xiàn)實的多樣性,會給信念造成一定的沖擊,使其表現(xiàn)出可變性,特別是年幼時確定的并未深思熟慮的信念。對普通人而言,信念的變化也許無關緊要,但對官員來說卻影響重大。如果人生信念變得與為官的職責要求、紀律規(guī)定不相符時,就不適合繼續(xù)在職,否則就要出問題,也會害自己。只有具有與職責使命要求相符的信念,且堅定不移的人,才可能成為清正廉潔的官員。
信念的力量是生命價值的源泉、是成就事業(yè)的保證。從大處講,一個共產黨員必須永葆革命的理想信念,否則有違服務宗旨,不佩做人民公仆。從小處言,一個公職人員、檢察官必須堅持艱苦樸素的人生觀,養(yǎng)成并堅守知足、儉樸的生活理念,才能坦然面對“自愧不如”的他人他事,保持平常心,不因“錯比”而失衡失范。正因為信念影響人的思維活動和行為方向與方式,如果儉樸生活的信念改變,追求錢財?shù)呢澯蜁S之升起、膨脹,很難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定力,不掉入陷阱。事實上,許多檢察官過去都是吃過苦的,如今的生活條件好多了,應該知足,享受快樂。只有知足,才不會失衡心態(tài),失去心智。我國對檢察官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高檢院抓隊伍建設、自身反腐敗也是比較有力的。但這些年,違紀違法犯罪的檢察官仍不少,其原因除了制度和環(huán)境等外在因素外,主要還是個人理想信念出了問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檢察院原副檢察長尼加提·卡德爾、克拉瑪依市原檢察長趙德軍均犯受賄罪被判刑等案件之所以發(fā)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放松了世界觀改造,理想信念動搖的結果。應該說絕大多數(shù)違法犯罪檢察官,原本都是有理想抱負、能力強的好干部,也正因為工作中創(chuàng)造了比較優(yōu)良的業(yè)績,才得到重用提拔。但隨著職務的提升、權力的增大,在各種誘惑面前,他們的理想信念動搖了,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丟棄了,追求錢財,攀比享樂,最終走上濫用職權的犯罪道路。這是常見常新的前車之鑒,忽視、輕視不得。
三、厚德愛家,不能溺愛縱容子孫
史書記載:胡質任荊州刺史時,家眷未跟隨,其子胡威年小,隨母留住在魏國京都讀書,過著普通平民生活,沒有官家后代常有的優(yōu)越感與霸氣。見子來探望,雖有親熱、情意,但多有教誨、囑咐,臨別不是贈與錢財,只“賜絹一疋,為道路糧”,以其勤政清廉品格和厚德家風教育、傳遞后人,讓其自強、自立。也正因此,年少時胡威就有志繼承和發(fā)揚其父的清廉美德。胡質到死雖然未給兒孫留下家財,也未為他們入仕當官鋪路、搭橋。胡威深知父親清廉高尚,理解其“不置家產”的愛。長大后胡威也做了官,屢遷至太守、刺史、尚書。他與其父一樣,為官清正廉潔,理政勤勤懇懇,一般上朝參政都不坐轎,朝廷給他的俸祿年年都拿出一些救濟災民。他不僅將品德高尚的家風接了過來,還傳了下去,子孫們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翻事業(yè),實在可敬可效。
愛家護子是美德,乃責任,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特權家天下、錢財蔭子孫”的封建陋習不可取。要讓子孫有作為、超前輩,最需要的是傳品德、授技藝,決不是留家產財富。溺愛、縱容出逆子,“富不過三代”是歷史的總結與教訓。如今中國,競爭激烈,為官父母希望兒女未來生活更好,乃人之常情。但如何讓子孫品德才識兼?zhèn)?、能力處世有譽,是大有講究的。成功的為人父母,給兒女的至愛是品行與獵槍,而不是錢財和“平整”好了的人生路。首先,育子始于小。要從小培養(yǎng)子孫不依靠,愛學、求知、長才的興趣和危機意識,走自己的路;其次,教子先自修。要自覺不自覺地以自身遵紀守法、仁愛守信、自律自強等優(yōu)良品格引導,并潛入、扎根子孫幼小的心靈,讓其心智與身軀同步成大;再則,愛子多解惑。要對兒女重要關口(如升學考試、生理轉變期、謀職就業(yè)、婚姻以及失誤犯錯等)重點關注關懷,共同分析問題,誠懇建議策略,讓其安度險境;此外,及時鼓勵增自信,平緩批評防重演等,也是很重要的。
當今檢察官,國家給予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雖不能比那些大款大腕,但養(yǎng)家糊口,維持較體面的家庭生活,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以正常心態(tài)對待生活,不去攀比,完全沒有必要以權謀私斂財?!吧焓直乇蛔健保瑸榱俗訉O違法斂財,那是得不償失的,利用手中權力幫助縱容親屬違法犯罪,更會貽害全家。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集寧區(qū)檢察院原檢察長付有強放松自我要求,放縱對權力和金錢的欲望,溺愛、縱容其子招搖撞騙,不僅自己因犯貪污受賄等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其子也犯詐騙、受賄和貪污罪被判19年,這就是逆向表率與溺愛縱恿的后果,是“治家不善、舉家俱焚”的典型。實際上,付有強自檢察機關恢復重建時進入檢察院工作30年,是有能力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但隨著職務的升遷特別是擔任檢察長之后,思想蛻變、私欲膨脹、居功自傲,最終成了階下囚,不僅是腐敗的“檢察長”,也是失敗的“家長”。此類反面教材提醒我們每一位檢察官在家庭生活中:一是要有知足的錢財觀,身外之財不可取,留給子孫并非好;二是要有仁愛的家庭觀,工作之余多與家人相處,少些應酬與調侃;三是要有進取的表率勁,多方學習補充與更新知識和技能;四是要有責任的擔當心,堅持修煉,勤奮工作,依法履職守公正;五是從早從嚴教育子女,不溺愛寬赦錯誤,決不能為親友私利失去原則,更不可濫用職權謀取私利。
檢察官是國家的司法官員,履行著監(jiān)督法律實施、守護公平正義之責。當今社會,檢察官朋友多了,特別是超乎常情、動機不純者,難免有一天因“涉法”或遇到難事找來,要你違紀違法幫助辦理或斡旋解決。怎么辦?為防范這種可能,一定要少交、慎交,絕不交酒肉、利益之友。要明白功利朋友非“朋友”,警惕為了私利、沖著職權的恭維、幫助,不可因“順耳”、“長面子”就飄飄然,失去自我,視為知己。對于異性朋友盡可能不交,更不能錯位深交,走向墮落。面對難以直白拒絕情形,要保持定力,善用“哈哈”,不因“不得已”而自寬、僥幸、放任。如今業(yè)余時間相對多了,應該養(yǎng)成多靜下心來學習,補充更新知識,提高能力的習慣愛好,保持應有的智慧和理性?,F(xiàn)在的社會誘惑太多,圍繞權力的陷阱太多,不可不謹慎、小心。就是確實為興趣交友,也應該牢記習近平告誡的: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各級檢察人員和領導干部,要有清醒認識,自覺自控,守住底線。
注釋:
[1]刺史,古代官名。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武帝元封初,廢諸郡監(jiān)察御史,分中國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稱刺史。
[2]國學網(wǎng)“二十四史系列”,2013年6月12日訪問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angzz/sgzz_027.htm]
[3]國學網(wǎng)《晉書》“列傳第六十”,2013年6月12日訪問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jinshu/jinshu_090.htm
[4]參見最高人民檢察院紀檢組、監(jiān)察局編:《警示與鏡戒——檢察人員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剖析》第41至45頁,中國檢察出版社2013年4月版。擁有監(jiān)督職權、擔當查處職務犯罪使命的檢察官如果選擇性執(zhí)法、充當打擊報復、排斥與打擊異己的工具,那是法治的悲哀,終將被人民拋棄。
[5]我們現(xiàn)在常見的“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觀念和“59歲”現(xiàn)象,在胡質身上之所以不靈驗,與其堅定的儉樸的人生信念不無關系。
[6]胡質儉樸知足行為也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傳承。其子胡威在家中過的只是普通人家的生活,探父到荊州要行幾百里路,不能像有些官宦之家,車隆隆,馬嘯嘯,仆人跟隨,威風八面,卻如平民子弟,騎著自家的小毛驢急急前行。每到夕陽西沉,自個兒把驢牽進馬槽喂料,跟著店家拿柴燒飯,吃個便飯,弄個能安身的床位。如此早行晚息,毫無怨言來到荊州。胡威要返歸,其父拿出一匹絹給子“為道路糧”時,還疑慮出處,父曰“是吾俸祿之馀”才受之。胡威返途中,其父一部屬都督,敬仰胡質“有賞賜就散發(fā)給大家,自己不取”的品德,見胡威獨身回家,以回鄉(xiāng)探親為由請假,不明身份相伴、同行照顧吃喝住行,以盡一點心意。當胡威問明真相后,堅決說服都督返回,并“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仍如來時那樣,一個人自勞自作,往京城而去,并不覺得丟人、沒面子,也不曾改變樸素人生之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