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個案輔導;師范生;自我接納
一、我不漂亮
這一天的心理學課上了一半,敲門“飄入”的是一位長相漂亮、身材標致的女生。她的漂亮似乎并沒有帶給她自信,她坐到自己的座位后,花了較長時間調(diào)整,才進入了上課的狀態(tài)。
此后的幾次課,她也經(jīng)常遲到。一天下午的心理咨詢時間,她怯怯地敲開了咨詢室的門。
這個女孩兒名叫茵茵(化名),我們的對話是從她的漂亮開始的,因為我對她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詞。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她對這個詞卻有著很大的困惑。
“老師,您知道嗎?我這個容貌是經(jīng)歷過多次整容手術的結果。老師,我是不是不正常呢,我從十七歲就開始了整容。”她含著淚說。
我略帶驚訝地看著她的面孔,看不出有整容的痕跡。但是確實是一張漂亮的臉龐。
“我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漂亮?!?/p>
“你為什么這么重視是否漂亮呢?”
“我認為對于一個女孩子而言,漂亮是最重要不過的了。女孩不漂亮就沒有魅力,就不可愛。”她肯定地說。
隨后,我讓她即興做了一幅“房-樹-人”的畫。其中,她畫的人相對于房子和樹,顯得特別地小,而且沒有畫五官。初步認定,她對自己的外貌不滿意,對自己的認同感很低,說明即使做了整容,她還是很不自信。
我給她留了項家庭作業(yè),讓她回去后思考:女孩漂亮與否到底有哪些意義?
第一次咨詢就在這樣的互動中結束了。
二、漂亮=可愛?
第二次咨詢是以她對上次問題的回答開始的。
“老師,女孩只有漂亮了才會開心,不漂亮當然就不會開心。”
“可是,現(xiàn)在你變漂亮了,你開心了嗎?”
“也沒有?!彼幕卮鹨琅f很肯定,但是眼里卻是一片狐疑。
“漂亮和開心哪個更重要?”
“看起來是開心。可是,如果只是開心,沒有漂亮肯定不行。開心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彼X得自己回答得很聰明,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從以上的對話中不難看出,茵茵的情緒問題顯然是由認知偏差造成的,她把漂亮當作女孩魅力的核心所在,認為有了漂亮就有了一切。
咨詢師通過一步步提問,運用合理情緒療法,讓她澄清不合理的認知,即不合理的信念,如“必須漂亮”(絕對化)、“不漂亮就會很糟糕”(糟糕至極)等,讓她意識到,除了漂亮,還有更重要的讓人獲得價值感的事物。
三、我是一個自私的人
這是第三次咨詢。在談到自己的人際關系時,茵茵又一次淚流滿面,她肯定地說自己是一個自私的人。
“能舉幾個例子嗎?”
“比如,我在利益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有好東西時,我會盡力為自己爭取?!?/p>
“很多人面對物質(zhì)利益的誘惑時,第一感覺就是想據(jù)為已有,這是很正常的?!蔽以噲D讓她從“自私”的內(nèi)疚中解脫出來。
“可是,有時候我會表現(xiàn)出來。在家里還好,我是獨生女,可是在外面,這恐怕是影響我在大家心目中形象的原因之一了?!彼趩实卣f。
“你能認識到自己有時是自私的,這本身就說明你并不是真正的自私,至少,你意識到了這樣不好,應該改變。這本身就說明你是一個善于反思的人,或是愿意改變的人。因為真正自私的人,反倒會一味強調(diào)自己是不自私的。況且,你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可能在某些細節(jié)方面表現(xiàn)出了自私,這就說明你改進、成長的動力很足。”我積極關注了她的正向思維,聽了這些,她眼前一亮。
這次我留給她的作業(yè)是:認真想想在哪些方面自己表現(xiàn)出了自私,哪些方面表現(xiàn)出了無私,然后和家人、朋友交流一下。她痛快地答應了。
在這次咨詢中,咨詢師運用了無條件關注、參與性技術、影響性技術等技術,讓來訪者體會到要改善人際關系更多地要通過人格方面的成長,而不僅僅是漂亮。而且,澄清“本我”過度給個人意識帶來的困惑和壓力。
四、讀懂“漂亮”
在之后的一次咨詢談話中,咨詢師詢問了茵茵在原生家庭中的成長經(jīng)歷。
“從小,媽媽就愛把我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表姐是個小美女,媽媽經(jīng)??渌粒珛寢審膩頉]有這么夸過我。而且其他的大人也沒有這么評價過我。后來我長大了,初中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長得沒有其他女孩漂亮,雖然我長得也不是很丑。這時候,小時候就長得漂亮的表姐早已長成更加美麗大方的美女了,我更是自慚形穢。偶爾看到漂亮女孩子成為男孩爭相追求的對象的時候,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我想如果我長得漂亮就好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就牢牢地記得這句話了。而且不知為什么,我從小上學就愛遲到,好像只有這樣我才能讓別人多看我兩眼,可每次遲到后我又非常慚愧。”
通過以上講述,可知小時候母親對她的過低評價導致她青春期乃至之后自我意識層面出現(xiàn)了身份認同與角色混亂;出現(xiàn)體相障礙,對自我外貌的不認同導致多次整容。一方面對外表的不自信,使她覺得低人一等;另一方面她又渴望被關注,以至于養(yǎng)成了遲到的習慣。家庭的溺愛、嬌慣,使其在家中養(yǎng)成了任性、自私、驕橫跋扈的性格。在外遇到復雜的人際關系時,不能很好地調(diào)整“本我”與“自我”的關系,短時間內(nèi)難以實現(xiàn)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角色轉換。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不適應。我和她討論了“完美”的概念,同她一起搜集眾多從自卑的陰影中艱難而又堅強地走出來,創(chuàng)造輝煌業(yè)績、成就幸福人生的故事,從而引導她得出“一個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的人才是真正的完美”的結論。
同時,針對她的問題,我在肯定她覺察、領悟能力較高等優(yōu)點之外,還分以下四個步驟進一步引導她走出困惑:
回答十個“我是誰”的問題,找到自體心理的各個層面;
向十個人尋求“我是否漂亮、可愛”的答案,并且征集漂亮之外最重要的五個品質(zhì);
和父母開展一次家庭談心會,對各自角色進行重新定位,重點找出自己的角色定位,確認自己的責任義務以及應該承擔的家務;
分別與五名同學、老師談心,參加學校心理咨詢室組織的“個人成長團體心理咨詢”小組,改變自己的不合理認知,尋求幫助;
讀心靈成長名著《尋找未知的自己》(張德芬著),做內(nèi)觀訓練。
經(jīng)過半年近十次咨詢,茵茵的狀態(tài)有了明顯好轉。首先,有了較為堅定的自信,而且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來的自信。其次,通過談話和團體咨詢活動,她的寬容、接納、謙讓、合作等品質(zhì)得到明顯提升,氣量變大了,人際關系也隨之明顯地改善了。此外,在上課時和其他各項活動中,她不但不再遲到,還成為積極分子。
(作者單位:遼寧省蒙古族師范學校,阜新,2282382)
編輯 / 黃才玲 終校 / 于 洪